当前位置:首页 » 男生女生 » 邹小兵讲自闭症孩子为什么不吃饭

邹小兵讲自闭症孩子为什么不吃饭

发布时间: 2022-10-18 02:20:09

㈠ 厌食不吃饭自闭症如何解决

在孤独症儿童中,偏食的现象十分普遍。有的孩子只吃滚烫的白开水泡饭,有的孩子只吃带馅的食品,有的只吃深颜色的菜,有的孩子只吃肉不吃蔬菜,而有的孩子只吃蔬菜,不沾一点荤味,偏食不仅给孩子的身体造成营养缺乏和不平衡,影响孩子心智的发展,也给家庭的养育造成很多障碍和负担。 要想纠正偏食的习惯,家人首先要转变一种认识:这孩子就是喜欢吃这个,而不喜欢吃那个。即认为这是天生的,或因孩子有病导致的。孤独症儿童的偏食的确与他们的认知障碍有关,但这种认知障碍对孩子的进食行为形成干扰的程度又往往取决于家人在生活中对孩子的矫正能力。如果家人在生活中为孩子创造一种有矫正作用的条件,这种干扰就会减少或消除,反之则会促使孩子养成不良的进食习惯

㈡ 自闭症孩子挑食应该如何解决

许多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反映,自己家的孩子很挑食,只爱吃肉不爱吃青菜水果,吃饭的时候也坐不住,到处跑来跑去,要家里人追着喂才能吃上几口,那么,自闭症孩子挑食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

首先我们要界定一下挑食,家长们可以看看孩子是否有以下的情况,如果存在,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1、不吃整类食物。食物分为四大类,谷物淀粉类(比如米饭、面包等),蛋白质食物(肉、鸡蛋、豆类),水果蔬菜类,奶制品。不吃任何一整类食品,都算作挑食。

2、不吃某种质地的食物。比如只吃很脆的食物,或只吃很软的食物。

3、不吃某种特性的食物。比如,只要是绿颜色的食物都不吃,那么就没法摄入蔬菜的营养;只吃热的食物,那么就没有办法吃到新鲜的水果了。

4、不吃固态食物,只吃流食。比如只喝粥不吃米饭。

5、只吃 5 样或者更少的食物。比如,只吃面条。

自闭症儿童的挑食行为是如何形成的?自闭症儿童在饮食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如何改善儿童挑食行为?

1、由味觉、嗅觉不敏感的生理原因或者知觉特异的心理原因,引起自闭症儿童本体觉方面会出现感官的超强感觉现象,也会出现味觉和嗅觉不敏感的现象。

这种超强感觉促使他们对某种食物偏好,超量食用,或者导致他们的味、嗅觉不敏感,导致他们难以感知食物的味道。

2、由于环境适应性弱,缺乏安全感引起自闭症儿童对环境感知速度较慢,适应性较差,安全感比较低,出现这种现象可能只是一个极其的简单原因--餐具不同。

自闭症儿童也可能会因为一次不愉快或者受伤害的饮食经历,而把某种食物列为不喜欢甚至危险的对象。

3、由于自闭症儿童存在行为刻板单一,抗拒接纳新事物的原因,儿童会很刻板地遵循日常的规律,重复日常行为。比如,薯片和橙汁饮料有着不同的包装和形状,可能会他难以适应,另外,学校饮食规律的变化也会影响他对食物的接受。

4、儿童兴趣爱好的异常,同样也影响着儿童对食物的选择。比如某个自闭症儿童无法接受一种气味,但凡有这气味的不同口味食品他会全部拒绝,若他比较讨厌一种形状,只要是有这种形状的食物他也同样排斥。

5、有些儿童可能对于某些食物存在过敏,或者自身属于过敏体质,那么他们在食用某些食物后,比如蛋黄、海鲜类、酸奶、巧克力或是饮料,身体出现瘙痒,儿童可能会通过抓挠、啃咬或者情绪突变的方式,来表现或减轻不适,最后拒绝这类食物。

一、自闭症儿童适合吃什么

自闭症患者平日多食粗粮、绿叶菜,有利于身心健康。绿叶菜属于碱性,可中和饮食中糖、肉、蛋及代谢中产生的过多酸性物。

1、可清除血中的毒物素,如:萝卜、青菜、油菜、菠菜、芥蓝、大白菜、胡萝卜、花菜、甘蓝等。

2、粗粮:红薯、薯仔、玉米、芥麦等。

3、水果:果汁(原汁)、橘子、釉子、甘蔗、青梅、苹果、香蕉等。

4、绿菜:海带、紫菜、黑木耳、豆鼓(含b族多)。

二、自闭症不适宜吃的食物

1、谷类食物

我们所说的谷类食物主要指大麦、燕麦和黑麦等制成的食物,不包括大米和薯仔等我们经常食用的食物。因此,自闭症的家长应注意尽量避免给孩子食用诸如黑面包、燕麦片、面食类(如馒头、包子、饼干)之类的东西。

2、酪蛋白食物

由于自闭症儿童无法彻底分解牛奶中的酪蛋白,造成消化道内带有鸦片活性的短钛链增多,从而影响他们的症状,因此,控制自闭症儿童不吃或尽量少吃奶制品对他们来说是有利的。除此之外,还有鸡蛋、鲜奶蛋糕、奶酪、冰激凌、酸奶等食物也同样富含酪蛋白,家长应该控制其孩子对这些食物的摄入。值得提出的是,由于牛奶含有丰富的营养,因此家长在控制这些食物的同时,应注意补充各类替代品,如豆奶或蔬菜等。

3、含色素的食物

硫酸盐对人体的消化功能有着非常的作用。如果人体的胃肠道内缺乏硫酸盐,那么消化道的可同透性就会增加,带着鸦片活性的钛就容易进入血液,自闭症患者的症状也将变得恶化。因此,在消化过程中,任何需要使用硫酸盐的食物都不利于自闭症患者的好转。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工合成的色素食品,在人体内消化时都需要硫酸盐,这些食品包括巧克力、橘子汁、彩色泡泡糖等。因此,这些食物应尽量避免给孩子吃。

4、水杨酸盐食物

含水杨酸成分高的食物对自闭症患者有不良作用。因为水杨酸对人体的胃肠道有严重的负作用,会导致消化道的可通透性增加,这些食物包括橘子、橙、胡柚、柠檬、番茄等。值得提醒家长的是,阿司匹林也含有大量的水杨酸。因此,家长不仅应注意尽量避免给孩子吃这类食物,在孩子感冒发烧时也尽量不要使用阿司匹林。

在控制上述4类食物后,家长还可根据自己孩子对食物的不同反应来选择其他的食物加以控制。如有些自闭症儿童食用牛肉和茄子后会有不良的情绪或行为反应。制定一份记录表,写下你的孩子每天所吃的食物和当日情绪、行为表现,观察3-6个月,看自闭症儿童的症状有无好转,将有助于你找到这些特定的,对你孩子有影响的食物。

家长们最关心的是如何解决孩子的挑食问题,帮助孩子增加新食物的食用,我们将特教老师总结的帮助了很多自闭症孩子解决挑食问题的成功经验,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1、情景干预

•避免使用一些儿童敏感材质的餐具。

•用嘴巴,舌头和脸颊进行模仿游戏。

•让孩子用重餐具,增加感觉反馈强度,这能帮孩子掌握正确的用餐动作。

•让孩子在用餐时,用随身播放舒缓的音乐,这样会让他们更容易入座。

•在用餐前,为孩子做深度按压或全身运动,以此降低孩子的触觉防御性。

•尽量在用餐过程中保持轻松愉悦的氛围。不要对孩子提有挑战性的要求。

•每次用餐时,控制新菜(食物)的数量。

•单独安排时间,进行一些喂食操作的训练,修正目前存在的问题。

•尝试选用同一种颜色或者系列的餐具,培养孩子的兴趣。

•选用印有文字的餐具,将其与吃饭这件事联系在一起。

•在其他游戏时间,将一些食物融入游戏过程。比如:用奶酪搭积木,蔬菜的角色扮演游戏等。

2、营造促食的心理环境

家庭和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环境的布置、亲子师生共同烹任及共餐,以及创设故事或游戏情境等,让儿童对该食物产生认知、缩短距离感并尝试信任、愿意接纳。

3、零食供给控制

偏食行为矫正期间,除正餐外尽量减少零食的供给,减少食物的选择性。过多的零食或者用零食作为强化物会影响自闭症儿童食欲,以及会让他们对零食产生依赖感。我们采取从不喜欢到喜欢的上菜顺序调控,让他没有选择,只能吃提供的饭菜。

4、选择孩子可能接受的食物

同处理大多数行为问题一样,我们要尽量用积极的方式来处理孩子的挑食问题。因此,既不要立刻增加孩子的食物,也不要马上让孩子吃我们认为有营养的食物。相反,要选择孩子很可能接受的食物,这种食物的质地和口味最好同孩子偏爱的食物相似。

比如孩子喜欢的食物是薯片,可勉强接受的食物是腰果,讨厌的营养食物是鸡蛋,我们就从腰果开始入手,提高孩子对这类食物的食用,成功机会会大很多;在这个成功的基础上再转战到“最讨厌的营养食物” 是很有希望的。

我们发现,有些孩子完全不接受对其喜欢的食物做任何变动。如果孩子喜欢吃某种牌子的鸡块,你最好不要买另一种!如果是这样,用完全不同于孩子平常所吃的食物,更有可能取得成功。这样,孩子就不会怀疑你试图欺骗他。要克服孩子对食物的抵制,信任十分重要。

如果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你希望他做什么,并让他自己选择这样做,则效果最好。有时候必须用垃圾食品或者甜食开始,虽然我们不喜欢这样做。要牢记,首要目标是增加孩子所吃的食物种类,并减少对尝试新食物的抵制。

5、在孩子状态最好时引入新食物

应该在孩子状况最好时引进新食物。因此,吃饭时间并非最佳时间。没有人喜欢在吃饭时大动干戈。此外,也许以前吃饭时经常发生争执,因此,此时引进新食物,只会使孩子更加抵触。

应该选择孩子很有可能服从而你又不匆忙的时间。如果你和孩子心情都好,孩子就有可能合作,你就更有耐心地、不动声色地处理孩子的抗拒。在孩子玩耍之后、郊游回家之时、情绪高涨之时或在孩子感到饥饿但还没有饿得很厉害时引进新食物,孩子可能更愿意尝试,也不会让他竭力抵抗。

如果在孩子从事特别喜爱的活动之前引进新食物,就可以在孩子尝试新食物后把活动当做强化物。比如孩子爱拍皮球,则引导他吃一口新食物即可给他皮球。此外,喜爱的活动会刺激孩子吃得更快。当然,如果他没有尝试新食物,就不要让他参加活动。让孩子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参加某种喜爱的活动,形成常规,有助于孩子明白尝试新食物后就能从事喜爱的活动,并因此乐于接受。

6、循序渐进引进新食物

先让孩子尝尝极少量的新食物,哪怕只尝一点点。只要尝了这一点点,孩子就可以吃一口他特别喜爱的食物。为了增强孩子特别喜爱的食物的强化价值,我们建议,只有在孩子尝试新食物时,才能吃到喜爱的食物。

因此,在选择孩子特别喜爱的食物时,只选择哪些其他时间可以收起来的食物。如前所述,孩子吃完新食物后,就能从事特别喜爱的活动。要逐渐增加新食物的数量,孩子只有吃完,才能得到强化。应该做好准备,让孩子尝试各种不同的食物,即使孩子曾经拒绝过某种食物,也要继续尝试给他吃。

如果孩子很不情愿吃某种食物,可以用行为塑造的方法让他慢慢接受。开始,让孩子看这种食物。接着,让他走过去,拿起食物,并送到嘴边。这可以当做非言语模仿练习来完成。你示范这一动作,并说:“这样做。”如果孩子照着做,就用其特别喜爱的食物强化他。

要逐渐提高获得强化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闻这种食物、用手指摸这种食物,然后舔吃手指或舔这种食物。要把接触食物的活动穿插在与食物无关的简单有趣的活动中(例如,鼓掌),这有助于孩子服从命令、保持行为动力。

此外,也要逐渐延长孩子接近新食物及其进食环境的时间。有些孩子需要逐渐消除各种感官对新食物的过敏,要让他们感受到新食物对他们没有什么威胁。通过反复的接触,孩子不但会容忍这种食物,而且会慢慢地喜欢上此食物。

通过以上的干预方法,孩子会逐渐增加对新的食物的摄取,家长们需要牢记,实现目标需要时间,千万不可急功近利。只要孩子改善了挑食的问题,以后就无需再担忧,是非常值得去干预的。孩子不挑食了,营养跟的上了,身体健康,是星爸星妈们所最期盼的。

㈢ 自闭症孩子的挑食问题,有哪些解决方法

当家长发现孩子有致病症之后,一定要引起重视,因为自闭症的孩子不善于和周边人进行交流,而且也会影响孩子对外的表达能力,会变得更加的自卑和极端,家长可以给孩子做一些更好吃的饭菜,有时候有一些家长工作较忙,所以对孩子饮食方面就没有引起重视,这样导致孩子不喜欢吃饭,而且孩子有自闭症也不说出来,你导致家长和孩子之间缺少交流,导致孩子的营养摄入不足。

家长要让自闭症的孩子多与同龄人进行接触和玩耍,有时候不少父母把自己的孩子管理的太严,经常让孩子一个人待在家里就会非常的孤独,而且慢慢的缺乏社交,家长要鼓励浙江的孩子和周围的同龄人进行互动,可能孩子在开始会有一些抵触的情绪,但是慢慢的孩子会变得更加的乐观和豁达,特别是在饮食方面,应当尊重孩子的个人喜好,而不能经常做一些孩子不愿意吃的东西。

㈣ 邹小兵自闭症社交发展阶梯③ | 关键转折点:主动交往来了

往期回顾:

邹小兵自闭症儿童社交发展阶梯 | 6个技巧练出第一批看指应说

邹小兵自闭症社交发展阶梯② | 一拍二指三看眼,组合使用进步大

在社交阶梯第三级,令人期待的主动交往初次显现,进入功利性互动二期,适合居家或机构干预。这个时期的主动交往还是功利性的,和孩子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有关系,不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快乐,而是需求得到满足的愉悦。

这个阶段,孩子可以用抽象的人称代词“我的”“你的”来表达。

首先,家长们需要明确孩子目前的能力是否可以学习人称代词了,会说简单的句子,能分清物品的归属(如妈妈的衣服、宝宝的玩具)。在合适的时机,在生活中和 游戏 中,逐步进入“我的”“你的”的概念。

例如,和孩子玩指认五官 游戏 的时候,可以先引导孩子仿说“我的眼睛”“我的鼻子”,然后家长再指着孩子眼睛提问“这是谁的眼睛”,引导孩子说出“我的”“我的眼睛”。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普通孩子在学习语言时也会出现混淆你我他的情况,所以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忧和刻意纠正。等孩子的语言和思考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他会自然而然地改掉这些错误。一个建议是引导孩子进行能够扩展他想法的开放式讨论。比如,当他把自己说为“你”时,你就说:“我没明白,你说的是你还是妈妈?”这样以玩耍的方式坚持下去,直到他自己纠正了错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看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同时进行了自然的互动。

如果出门在外,总是妈妈去抓着孩子的手,那么这个社交阶梯还比较低,但如果是孩子 主动拉妈妈的手 ,拉着妈妈去玩滑滑梯,那就不一样了,这明孩子希望和妈妈在一起。

如果孩子“撒手没”(撒开手就没了),妈妈不跟上他也无所谓,那孩子还在社交阶梯第二级。

孩子有了自己的喜欢的 游戏 和活动,会主动发起,有的时候孩子想要家长在一旁陪伴,有的时候是和家长互动的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和孩子玩互动性的 游戏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拓展阅读:适合幼儿的居家 游戏 :4个 游戏 ,20种玩法,脑洞大开

见妈妈会笑、不见妈妈会哭

显示出喜欢、炫耀、想念

受表扬会笑、受批评会怕

生气、噘嘴、撒娇

用有 情感 的语调说话

在社交阶梯第一级和第二级中,我们还没有提到社交 情感 。现在,经过前期的各种干预,孩子可以明白:爸爸妈妈给我带来安全,没有爸爸妈妈我就有很多需求得不到满足,和爸爸妈妈交往得到了这么多快乐的东西—— 初级的 情感 就出现了 。

其中,噘嘴和撒娇的要求蛮高的,很多自闭症孩子会害怕、生气,但不一定懂得噘嘴撒娇。“哼~”“我不要嘛~”“我不去嘛~” 说话开始有音调 。这个音调是很多自闭症孩子没有的。有些孩子已经会说话“我/要/去/外/面/玩”,可以描述“这/里/有/好/多/汽/车”,但听起来比较“机械”,没有语气的起伏。

家长平时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可以多多注意自己的语音语调,富有感情地和孩子沟通。

例如:下雨、消防车、漂亮、颜色、羡慕、害羞、说漂亮话

孩子开始可以去讲述一些事情,描述现象。他会对别人的东西会表现出羡慕,但不一定会去抢夺,因为抢夺可能会让他受到伤害。

在和孩子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多多留意场景或者制造场景让孩子听到我们说漂亮话。比如,与孩子去公园玩,看到盛开的花朵,充满感情地说:“真好看!”和孩子一起吃饭时,开心地说:“真好吃哦!”看到孩子穿了新衣服夸奖他:“真帅气/漂亮!”引导孩子也说这些话。如果孩子能说了,我们就可以肯定孩子的说法,继续和他互动。

在社交阶梯第一级里面,我们讲到了“共同注意”,在第二级里面,我们讲到了“一看二拍三看眼”,现在这个里程碑“妈妈,看”,表示着喜悦的分享。

孩子向我们展示、分享、炫耀某个物品或描述某件事情时,我们如果只说“你真棒!”“分享是个好习惯!”等之类的泛泛话语,效果不够好。我们可以对孩子分享的东西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并接着对物品进行描述,如“哇,这个车真好看!”“你画得真不错!”“这朵花真漂亮啊!”去评价、称赞孩子分享的东西,满足孩子的期待,是对这个行为最好的回应,能够强化孩子的分享。

孩子会开始明白,有些需求可以得到满足,有些不可以,他学会询问“好不好”,而不是像以前一样直接下命令式地说“出去玩”“吃东西”。

社交阶梯第二级中我们讲过“一拍二指三看眼”,更多指的是孩子认识的东西,表示“我想玩这个车”“我想吃这个冰淇淋”等。现在当孩子面对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时,会表现出好奇,也拍一拍妈妈,或者指一指,看一看,有提问的样子。

这意味着重要的里程碑快出现了。 提问是社交里很重要的技能,孩子从平时天天听家长灌输知识,到主动开始 探索 学习 ,这是一个转折点,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 未完待续 /

下期内容:自闭症儿童社交发展阶梯第四级

---------------------

星儿守望者

专注自闭症家庭干预,依托广州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邹小兵教授团队,传播科学自闭症干预知识。欢迎加入【星儿守望者社区】,与更多专家和家长一起交流学习自闭症知识!

㈤ 分析幼儿的孤独症是怎样引起的

孤独症是怎么引起的楠楠现在有1岁8个月大,在他还是1岁左右时,楠楠妈就开始发觉他有很多异常症状:叫他没反应,不看人(没眼神接触),也不说话,长这么大都没用手去指过需要的东西,喜欢自己玩,喜欢玩圆的盖盖,踮脚尖走路……后来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邹小兵很肯定地确诊为:孤独症。邹小兵说,很多家长在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之后都会问:“孤独症是怎么引起的呢?”很遗憾,到目前为止,医学家们仍然没有发现导致孤独症的真正病因。大量的研究推测,孤独症可能与遗传基因、胎儿期病毒感染有关。近年来,有些研究者认为也可能与基因异常有关,但是这些研究都没有取得肯定的结论。如何早期发现孤独症患儿孤独症以男孩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一般有三大特点:语言障碍、社交障碍以及刻板行为,约有3/4的患儿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邹小兵说,“孤独症患儿的病情有轻有重,在2岁之前早期诊断对孩子的预后有很大帮助,而年龄越大,干预的效果越差。建议家长在婴幼儿时期多观察孩子的表现。”★语言障碍突出“贵人语迟”。很多时候,孩子1-2岁还不会说话家长也不会太在意。可实际上,随着孩子的长大,孤独症儿童问题逐步显露,尤其是语言方面的问题非常突出,要么不会说话,要么对父母的指令“充耳不闻”。即使到2岁多孩子能说话了,也往往是一些重复的语言、自言自语,或者根本就无人能懂的“外星人语言”。★孤独离群孤独症患儿喜欢独自玩耍,别的小朋友找他玩时则会躲避,即使和小朋友玩也仅仅是跟在别的孩子后面来回跑动,而不能进行任何合作性的游戏。邹小兵说,患儿往往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他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很少正视也很少微笑,也从不会和人打招呼。甚至这类孩子从小就和父母不亲,也不喜欢要人抱。★行为刻板重复孤独症儿童给人印象最深的可能是刻板行为,例如转圈、玩弄开关、双手舞动、来回奔走、排列玩具和积木、特别迷恋某些东西尤其是圆形物体如电风扇和汽车轮子等等,行为刻板且重复。在生活方面也表现为拒绝改变,例如坚决拒绝某些食物,固定坐在某一位置进食,坚持只在家里上厕所等。★大多智力发育落后且不均衡多数孤独症患儿的智力发育比同龄儿迟钝,只有少数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不过,不少孤独症患儿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又出奇地好,有不少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例如擅记年代、汽车牌照、地图形状、英文单词等等。早期干预以家庭为中心“孤独症无特效药治疗,疾病的预后取决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干预的时机和方法。”邹小兵强调说,“越早干预效果越好,2岁之前就应及时训练”。多数患儿如果不给予治疗,预后是很差的,将无法适应生活和学习,成为终生残障。经过合理的教育和训练治疗,绝大多数儿童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相当一部分的孩子可能获得痊愈或能够基本适应环境、具备自主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能力。孤独症的训练需要家长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爱心、耐心的照料下,和孩子在互动中学习与人交往。而在机构中,多数是大量的运动训练,很少一对一的认知训练。因此,孤独症患儿的训练应以家庭为中心,其次才是去机构训练。相关文章推荐幼儿学外语应注意些什么?幼儿学外语应注意些什么?孤独症婴幼儿期发现还有得救再谈幼儿学英语外语教育应该从幼儿开始【相关专题】分享到:关键词: 孤独症 幼儿 分析 相关精彩问答幼儿多久尿一次算正常?幼儿间拥抱亲吻该制止吗?我的宝宝为什么在幼儿园里总是放不开治疗孤独症的医院有哪些?孩子是孤独症还是统感失调?更多>向专家提问

㈥ 孩子是自闭症,一直不吃东西怎么办,只能强行喂吗

首先要有耐心,与孩子细心的沟通一下,打开孩子的心菲,让孩子愿意与你倾诉心声,让他一步一步的内心接受了你了,他开朗起来了,人有了胃口,自然会自己吃饭。不可以强喂。

㈦ 邹小兵:致自闭症孩子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邹小兵医生。

很多家长包括社会公众想知道,自闭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一种时髦的心理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尽管自闭症的首次报道是在1926年,但是这个疾病在人类中的存在是古已有之。

家有自闭症孩子的父母心里清楚,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不一样。可是他们不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自己那可爱的孩子是一个自闭症患儿。自闭症果真是如网络或医学书籍上描述的那么严重的问题吗?如果孩子是自闭症,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孩子是属于哪一种类型,严重还是轻度?孩子的将来会怎样?而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

现代医学确定,自闭症是一类有着明确神经生物学异常基础的、以社会交往障碍为核心表现的发育行为疾病,不是心理疾病。患自闭症的儿童或成人,存在社会交往障碍的同时,也往往表现出不同类型的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以及感觉的与众不同,这些特征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人际交往、社会适应以及家庭、学习、生活自理能力,如果不能够及时给予科学干预,相当一部分患儿成年后不具有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给父母和家庭带来了无尽的精神、心理和时间、经济上的痛苦和折磨。家人的这些感受,若非身在其中或与这些孩子有深入的接触,他人无法体会。

有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在世界范围内,儿童患自闭症的人数显着增加,在美国,每59名儿童中有一人患自闭症,其中男孩的发病率是女孩的四倍。我国儿童发病率估计在1/100左右。儿童自闭症与儿童智障、儿童脑瘫一起,成为导致儿童残障的最常见三大疾病。

然而,有充分的科学研究证据表明,自闭症绝非不治之症!科学的干预和治疗可以显着改善自闭症儿童的严重不良预后;几乎所有患自闭症的孩子都可以通过合理的、个性化的、科学干预获得不同程度的好转;相当一部分患儿成年后可以拥有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乃至结婚生子的能力;少数自闭症人士成年后还可能由于其独特的能力对社会做出重要的贡献。

过去的十年,我们看到,医生在行动,家长在行动,志愿者在行动,社会公益组织在行动;最令人欣喜的是,党和政府也在行动。我国自闭症患者的生态系统正在不断改善之中。亲爱的爸爸妈妈,莫难过、勿悲伤!遥远星球的孩子啊,不淘气、别哭泣;前方的路虽然崎岖,我们不放弃!看见远方的晨曦了吗!来吧,让我们与你同行。

邹小兵
2019年8月8日

㈧ 邹小兵:家长如何开展自闭症家庭干预(一)

家庭干预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否送孩子到机构去干预,家庭干预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家长们在家应该如何开展家庭干预工作呢?一定要掌握专业的自闭症知识后才能开始干预吗?

当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后,家庭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以下几种。

由于网络上有太多关于自闭症的“恐怖故事”,有太多不科学的或者未经证实的说法;我们身边也有不少人对自闭症存在误解。所以家长得知孩子患有自闭症,就非常焦虑和绝望。家庭内部可能也会出现对此出现分歧。

不愿意接受现实的家长,会不断找不同的专家确诊,希望得到一个否定的答案,试图从孩子的点滴表现中找出不是自闭症的证据。

接受诊断后,家长们开始带孩子进行干预。但是在过程中,也会时而产生希望,时而出现痛苦,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不稳定。

如果家长没有良好的心态,干预必定无法顺利进行。负面情绪不仅会影响到家庭关系,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所以,在开展家庭干预之前,邹小兵教授认为家长们需要平复心情,轻装上阵,全家一致,开始行动。

很多家长可能会问:我又不懂自闭症,我怎么进行干预呢?

其实无论是确诊自闭症,还是疑似自闭症,家长们都可以开始新行动起来。这种行动,并不要求家长对自闭症有多么深的了解,会多么专业的操作。

因为中国的自闭症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可能等一个医生确诊就要等3-6个月,优质机构也需要排很长时间的队。时间宝贵,因此,邹小兵教授建议家长们在等待的过程中就着手干预。

“没有技术含量”的干预,只有一个核心“技术”:别让孩子一个人独自闲着或独自忙着。

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让孩子总是处于与人密集的你来我往的快乐的互动情景和活动中。自闭症的孩子往往表现出自己独自玩耍、自得其乐的样子,与人很少真正产生互动,所以家长要加入到孩子的活动中,制造互动机会。

当孩子产生互动意愿时,家长们要积极地与孩子互动。因此,家长们需要“读懂”孩子释放出的“互动信号”,多一些有目的的引导。

例如孩子想玩玩具,但拿不到,很着急地看了家长一眼,或者用手拉家长,或者去指玩具,家长可以应景式旁白说“玩具”,也可以引导孩子指物。

如果孩子对互动表现出抵触或漠然,家长也不可就此放弃与孩子互动。与自闭症孩子的沟通,肯定是存在困难的,家长们要理解孩子在社会交往上的障碍,多制造互动场景。

例如孩子沉浸在推手推车的活动中,不理会外界,家长可以故意去挡住手推车,孩子可能就会通过看家长、发出声音来表达不满,这也是一种互动。

互动的过程应该是快乐的,如果孩子不感兴趣,家长要寻找孩子的兴趣点。

例如孩子爱玩玩具车,家长却总是拿着布娃娃与孩子互动,这是不可取的。

自闭症的干预不是短跑,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坚持才会出现效果。家庭干预需要恒心和耐心。

邹小兵教授分享了自己一个患者的案例。

这个小男孩在3岁时被确诊为自闭症,他有一个姐姐,爸爸妈妈文化程度不高,家庭经济条件也并不好。当时邹教授建议他们学习一些自闭症家庭干预的课程,然后自己在家进行干预。

爸爸妈妈虽然很好学,但是自闭症的专业干预知识对于他们太过晦涩。他们只牢牢记住了邹小兵教授说的一句话:别让孩子一个人独自闲着或独自忙着。

回到家后,爸爸妈妈和姐姐都开始了对小男孩的干预。爸爸白天去种田,妈妈和姐姐陪着小男孩玩游戏;爸爸种田归来,妈妈去做饭,爸爸就陪着孩子;姐姐也经常把弟弟带在身边,和他一起玩耍。

9个月后,这个小男孩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去邹小兵教授那里复诊,邹小兵教授惊讶地发现孩子的进步非常显着。从之前的不看不指不应不说,到能够对视、指物、应答,有一定有意义的发音。虽然还没能达到摘帽的程度,但未来充满了希望。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干预,下一期我们将继续分享邹小兵教授的6招自闭症干预基本技能。

---------------------

专注自闭症家庭干预,依托广州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邹小兵教授团队,传播科学自闭症干预知识。欢迎加入【星儿守望者社区】,与更多专家和家长一起交流学习自闭症!

热点内容
为什么苹果没有抖音最近浏览 发布:2025-02-06 00:01:34 浏览:391
穿衬衣为什么不好看 发布:2025-02-06 00:00:27 浏览:378
为什么主题软件更看不了 发布:2025-02-05 23:48:02 浏览:300
为什么一个人需要长时间的睡眠 发布:2025-02-05 23:42:42 浏览:227
为什么超过平时睡觉时间就失眠了 发布:2025-02-05 23:29:17 浏览:72
鸟为什么要乱啄东西 发布:2025-02-05 23:19:03 浏览:504
女人为什么越来越淘气 发布:2025-02-05 23:12:49 浏览:546
同一株百合花为什么开2个颜色 发布:2025-02-05 22:47:10 浏览:704
为什么手机照片是绿色 发布:2025-02-05 22:33:49 浏览:37
牙疼为什么吃药不好使 发布:2025-02-05 22:31:35 浏览: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