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男生女生 » 为什么不要对孩子说这四句话

为什么不要对孩子说这四句话

发布时间: 2022-10-17 12:27:36

㈠ 看似哄娃实则毁娃的四句话,家里的老人常说,但注意少对孩子说

文/鹏爸 育儿 经

语言的艺术往往很美妙,有时一句话从能成事,有时一句话也能坏事,所以在说话的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注意。

很多时候一句话虽然代表你的有口无心,代表了你直言不讳,但同时“出口伤人”也是常见的事情,见了很多人一句话就毁了一段感情,一段友情,甚至连亲情也受到了伤害。

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将孩子教给老人带,而老人常常爱说的几句话,成了毁了娃的一种方式, 而有些父母也因受到了家庭的原因,导致自己也常常会说这几句话,但一定要注意少对孩子说。

案例:

梅小姐家有个女孩,今年3岁半,但由于梅小姐两口子工作繁忙,就将孩子交给了爷爷奶奶带,梅小姐心想爷爷奶奶都是读书人,一定能给孩子教导的“亭亭玉立,知书达理”

但是没想到,这样一放就是半年之久,半年里梅小姐和丈夫也来看过孩子,但就是匆匆一看偶尔几次陪着孩子睡了一觉,连爷爷奶奶都说他俩, 就不能请假陪陪孩子,时间在长孩子就不认识爸爸妈妈了。

梅小姐虽然也想,但是公司的业务也到了最后的谈判期,过了这2个月,就有时间陪陪女儿了。

等到2个月过去了,梅小姐接回女儿后,大约半个月,梅小姐就意识到“女儿的一些坏习惯”,原来是爷爷奶奶年纪大了,选择了住平房,邻居很多都是老头老太太,大家总是在一起聊天下棋,一来二去熟了以后爷爷奶奶也会带着女儿一起去玩。

一开始就女儿一个,后来孩子越来越多,但是女儿一个人享受别的爷爷奶奶的宠习惯了,当有一天别的爷爷奶奶把带的水果零食小玩意给了别的孩子,女儿就开始大哭, 心疼自家孙女的老人,就对对方的孩子说:“妹妹还小,你能先让给妹妹吗?”

对方孩子就让了,有一次就有二次,就有了接下来的一次又一次,孩子也就学得霸道不讲理,得不到想要的就开始哭。

其实很多时候,爸妈、老人的有口无心造成的是什么?是孩子的价值的扭曲和孩子的不明理。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有时候,爸妈、老人常说的话,孩子会当真,当成习惯。所以有时候看似无意的哄娃实则变成了毁娃,而平时家里父母、老人常说的四句话是哪四句呢。

哄娃四句话:

一、他还小,不懂事,你让着点

很多时候,孩子小吗?孩子其实不小,小的是你认为的小。所以从有种冷是爸妈觉得你冷变成了有种小是爸妈觉得你小。

孔融四岁就能让梨,说明什么?孩子在三岁以后的年纪实际是“能懂事的”但是父母认为他小。

家里有二胎的很长时间对老大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他还小,你让着点,你是哥哥/姐姐”,但实际上时间久了,给孩子造成了错觉就是我还小,我的错可以被原谅。

二、你再不听话,我就

实际这句话不仅老人爱说,现在的我们、年轻的父母都常说,尤其是孩子碰了动了,大人觉得危险的东西时,常说的就是,不让你动不让你动的,这下可好了吧,再不听话我就打你了。

等等类似威胁的话,可是却从来没有实现,实现的那几次,骂完看孩子哭的不行就去哄孩子。

你看这种威胁不仅没有用, 而且造成两个后果:孩子不怕你,你对孩子没有了威信力。

三、哎呦,别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来帮你

一句很普通的我帮你,最后造成了什么结果?就是孩子事事让你帮,最后更是动动嘴就行了。这也造成了很多孩子,一遇到问题就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这也是造成了很多孩子一直不能独立的原因 ,因为父母、老人的帮衬,也让孩子丧失了自己独立生活、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机会与经验。

四、尝一个,没有事

爸妈、老人买菜的时候,总是会问摊主这个东西好吃吗,甜不甜,我能尝一下吗?在大人眼里这是买菜、买水果是否新鲜的问法,但是很多时候,有些老人是给孩子拿一个,让孩子尝尝好吃吧,有些摊主给尝才可能买,一来二去,孩子养成了摊前尝东西的习惯。

给孩子造成了一种不需要付钱就可以吃东西的“消费观”,同时也会让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比如“贪小便宜”的心理。

对于以上的话,你或者家里的老人常说呢?

而对于这常见的四句话,父母、老人真的应该注意少对孩子说,毕竟孩子的观念的来源多数都是父母、老人给的。

所以为了孩子优秀性格的培养,为了孩子 健康 成长,为不养成孩子的坏习惯,父母、老人注意对孩子说话的影响。

㈡ 最伤孩子的十句话,家长一定不要对孩子说

相信每位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平日的辛苦工作、悉心照料都是为了让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但是,有时父母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便可能毁了孩子的美好未来!

“爱之深,责之切”, 尽管是本着爱孩子的态度出发,但父母有些话一旦说出口,还是会像锋利的刀子,深深地伤害着孩子。

下面是最伤孩子的十句话,父母们一定要认真看看:

最伤孩子的十句话

1.你怎么这么笨!

当别人说你笨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失落、窘迫、愤怒…… 这些在孩子身上,不会减少,只会放大。孩子的承受和判断能力都没有完善,很容易被别人的话所影响。

对孩子要多点耐心和信心,可以换成: 错了没关系,再试几次一定会成功的;做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呢!

2.哭什么哭,你还有脸哭?

有些爸妈一听孩子哭,就心烦意乱立马阻止,尤其一些男孩的父母认为,男孩哭缺少男子汉气质,因此坚决不允许孩子哭,甚至告诉孩子哭很丢脸。

孩子委屈时,哭可以缓解情绪,孩子年龄小,不懂得如何调节情绪,想哭就让他哭会吧。

父母可以耐心等孩子哭完后再跟他讲道理,请注意别在孩子哭的兴头上讲,因为这时候孩子听不进去;

也别为了不让孩子哭而妥协,这会让孩子以后拿哭做杀手锏来达到目的。

3.我以后再也不会相信你了

谁家孩子还没撒过几个小谎啊,爸妈发现了怎么应对才是关键!都知道撒谎不是好事,但打骂孩子只会让他更不敢说真话。

爸妈不信任孩子,孩子会很受伤,连最亲近的父母都不相信他,还有谁相信呢?孩子会更加内向敏感,缺乏安全感。

可以换成: 能把真实的想法告诉妈妈(爸爸)吗?我会理解你的。

4.你太不争气了,我对你很失望

父母总是对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这种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就变成了压力,也就导致了父母们的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父母如果经常说这句话,孩子会越来越不相信自己,失去自信,觉得自己很“蠢”,什么都做不好,成绩也会越来越差。

可以换成:一次小小的考试没事,我们来看看问题出在哪里,下次一定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了好不好?

5.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当你对孩子说出这句话后,孩子十有八九不会再“反驳”,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就此信服,暂时的沉默会在一次次累计之后,反而会在孩子心里埋下更加逆反的种子。

惧怕不等于信服,口服不等于心服 ,家长的威信不应该用在逼孩子就范上。

要尊重孩子的选择,遇到分歧多跟孩子商量,而不是简单粗暴的“一言堂”。

6.你看看人家XXX

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懂事学习好,早起早睡抢着做家务,天天看书从不玩 游戏 。

很多孩子都是听着父母讲“别人家的孩子”长大的,父母们总是拿别人孩子的优点跟自己孩子的缺点比,却很少夸赞自己孩子的优点。

每个孩子都不是完美的,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聪明的父母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发掘孩子的潜力 而不是只看到孩子的缺点,贬低孩子的能力。

7.下次你考100分就给你买

首先,用物质鼓励孩子努力学习就不可取。

因为这只能激起孩子短暂的学习欲望,而并不是内心潜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容易养成错误的金钱观。

其次,给孩子定的目标要切合实际,是那种努力一把能够实现的。

平时只能考及格,非要考100才能买,那不是为难孩子吗?这样孩子也不会有信心去达成这个目标。

8.你可真行啊,好的不学专门学坏

有些爸妈总忽视孩子的优点,放大他的缺点,孩子做错事,反话讽刺孩子,只会更加严重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反而没有办法帮助孩子变得更好。

其实,有时候放下作父母的姿 态, 心平气和的与孩子沟通,孩子是会很愿意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的。

9.算了,看你以后也不会有出息

父母不断说这句话,孩子就会信以为真,一旦遇到困难,很容易放弃自己,轻易妥协;失败之后也没有从头再来的勇气,一蹶不振。

父母的否定和不看好,其实给了孩子放弃自己的理由。

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你不行的”,赏识和信任才是帮助孩子变得更好的动力所在。

10.就算为了妈妈,你努点力好么

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采用激将法刺激孩子,有些父母则是打起了亲情牌。

“你看妈妈为了你,工作那么辛苦,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所有最好的都给你了,你就算为了妈妈,好好学习行不行?”

这句话的确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冲击,有些孩子会觉得自己是个累赘,给父母造成了困扰,带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去学习。

这样即便是努力学习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会发生很大的偏差。

有些父母老了会说,我的孩子不爱回家,虽然对我们从不吝啬,却也没有亲子间的温情。其实,只是因为你不经意间的几句话深深地伤害了孩子!

别让这些刀子伤了孩子的心,这些话,千万别对孩子说了!

给爸爸妈妈的3句忠告

1.成长比成功重要,输得起的孩子最成功

现在的父母有个奇怪的现象,什么都替孩子干,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念书, 导致孩子除了念书什么都不会,成为了一个高智商白痴!

我组织夏令营,一个很小的孩子看着煮鸡蛋发呆,后来一问才知道,这孩子从小就没见过家人煮鸡蛋、剥鸡蛋的过程,都是摆好了切成四块放在面前吃。

所以别老预设结果,而要重视成长过程,走好脚下的路,输得起的孩子才是最成功的孩子!

2.付出比给予重要,给孩子爱你的机会

只对孩子付出爱,会让他们没有责任感,只会一味索取。

一位下岗女工知道孩子喜欢吃虾,咬牙从市场买来,看孩子吃得津津有味,自己舍不得动筷子。

眼看孩子已吃完饭,妈妈忍不住想尝一口,“别动!”13岁的孩子说“那是我的”。

过分溺爱、无限纵容滋长了孩子的自私,使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

3.对话比对抗有效,别跟孩子较劲

青春期的孩子爱跟父母“对着干”,四五十岁的父母也爱跟孩子“较劲”,双方各站一方,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对方,只想改变别人,不想改变自己。

比如谈到早恋,许多家长就简单、粗暴地阻挠、强行压制。

青春期的孩子正处在成人感迅速增强,但心理却不成熟的时期,他希望得到大人的尊重,又对父母缺少基本的信任。

因此逆反心理很强,心灵的大门只朝着同龄人开放,这时候他特别需要心灵关怀,需要理解。

愚蠢的家长只会盯着孩子的缺点,一味的抱怨与批评孩子,让孩子丧失对自己的信心,变得越来越自卑叛逆;

而聪明的家长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也懂得适时的称赞会给自己的孩子信心,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更加优秀。

爸爸妈妈们,请大胆为孩子喝彩,请相信你的孩子会越来越棒!

㈢ 教育孩子的时候,有哪些气话是不能说呢

人在愤怒的时候容易做不理智的事,说不经过大脑的话。其他时候可以,但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行。李根根教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说过,不管有多生气,都不要说这四句话。

李根根:教育孩子的时候,不管有多生气,都不要说这四句话

第一句,我们都是为了你


家长对孩子最缺乏的是耐心。你说这种话可以说是表面上不讨厌钢铁的情绪宣泄,但事实上,很多成年人忽视了语言的伤害力。肉体上的伤口久了就会痊愈,但心灵上的伤口很难自我治愈。

最后,为什么不能那样说,它不能说。因为大部分孩子过于受宠,孩子的压力能力很弱。教育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需要耐心,还需要智慧。

㈣ 这四句话会像刀子一样伤害到孩子,可有很多家长每天还在说

人与人之间绝大部分的交流方式就是语言,而与人说话、沟通的方式也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很多时候,大家内心的想法和表达出来的语言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很容易让别人误会,甚至是受伤。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家长们有些“为了小朋友好”的话反而会让孩子伤心。有四句话会像刀子一样伤到孩子,可有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每天都在说。

网友小方就跟我们讲述了她的经历:孩子四岁了,刚刚上幼儿园,正是接受、学习新事物的时期。可小方发现,孩子在学习简单的算术、基本的拼音的时候,比不少孩子都慢很多,这让她有些着急。一次在教孩子算加减法的时候,小方纠正了孩子几次,可还是不会,她随口说了句“我怎么生了个这么笨的孩子。”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和小方反应,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做事情不太认真,不管是上课还是吃饭、睡觉,都不是很听话。听了这话后,小方回到家就赶紧问孩子这是怎么回事,结果孩子说“反正我笨,你也不会喜欢我。”这令小方有些惊讶,本来无意的一句话,去没想到给孩子带来那么大的影响。

因此,家长们很多随便说的话,就会给孩子造成不小的伤害。

以下这几句话几乎是最让孩子伤心的话

第一句,“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笨的孩子。”

家长们在心里都会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些预期,如果孩子没有达到,那么家长们就会有些失望,可能就会说出这样的话。但这会使小朋友当真,他们会觉得自己真的很笨,不管怎么做都不可能变聪明,就会因此“拒绝”努力。同时,他们会觉得家长“嫌弃”自己笨,不喜欢自己。所以,家长们要多些耐心,不要说出这样的话。

第二句,“家长说不可以就是不可以。”

很多家长会比较“专政”,觉得自己都是为孩子好,做得都是对的,孩子就是要听父母的。但事实上,虽然家长要教育、照顾小朋友,可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家长们不能一副“我是老子,就要听我的”的状态。这样孩子不仅不知道父母为什么拒绝自己,还会变得和家长一样,性格越来越暴躁。家长们要讲清楚为什么拒绝孩子。

第三句,“你看看XXX,再看看你自己。”

相信大家的童年,甚至是成年后,都会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这个阴影。家长们的初衷是为了鼓励孩子向优秀的人学习,然后变得更优秀。但在小朋友的眼里,只会认为爸爸妈妈喜欢那样的孩子,不管自己怎么努力都不会喜欢自己。这很容易导致小朋友自暴自弃,不愿意去努力。因此,家长们可以换一种表达方式,让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爱。

第四句,“再这样爸爸妈妈就不要你了。”

家长们经常用这样的方式“威胁”孩子,而且这个办法每次都很有效。但是,家长经常说这样的话,会让小朋友很没有安全感,患得患失,会担心爸爸妈妈随时都不要自己了。时间长了,还会影响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那么,家长们平时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

第一点,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

很多时候,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就会豁然开朗。家长们把自己放在小朋友的角色里,去思考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他会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回应。这样,家长们说的话会更容易让小朋友接受。

第二点,学会认真听孩子说话

有的家长会觉得孩子的话都是没有意义的,但很多看似没有营养的话,却能很真实地反应出孩子的内心。家长们平时要耐心地听小朋友的每一句话,这样也会让孩子感觉到家长是重视自己的,以后有什么心事、困扰的话也会主动和家长沟通。

第三点,要懂得尊重小朋友

家长们不要强迫孩子照着自己规划好的路线去发展,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尊重孩子的选择。当孩子的选择真的有一些不妥的时候,家长们可以去引导,跟孩子讲清楚利弊。让孩子感受到平等、尊重,这样他们也会更愿意听父母的建议。

第四点,要学会正面引导孩子

人都有优势和弱点,不要每天都只盯着孩子的缺点去纠正他、批评他。同时也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鼓励他,然后引导他怎么能弥补弱点。

第五点,注意说话的语气

尽量减少“你要”、“你必须”、“你不能”这类的语言,多一些建议、商量的语气,这样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家长们教育小朋友时的表达方式是很重要的。不要因为一些“随口”的话语,伤害了孩子的内心,平时还是要多注意和孩子说话的语气、态度。大家平时说过以上这些话么?一起来交流吧。

㈤ 和孩子相处时,哪四句话是不能随便说的

以前的“建议父母持有父母的就业证明”这一观点已迅速引起人们的热议,这粗略地意味着,在抚养孩子之前,父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严格的测试并获得相应的证书,否则将无法成为合格的父母,这种培训在北欧一些国家被证明非常重要,这表明了科学育儿的重要性,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师,他们盲目地应用了未经教育的他人的育儿经验,孩子的心脏敏感而细腻,他早些时候听到的某些单词可能会在他的心中留下永久的烙印,作为父母,您一定不能将所谓的教育变成伤害孩子的武器,以下四个有害的话永远不要对您的孩子说。

如果您不听话,恶魔会在深夜抓住您。这句话是家庭中的常见威胁,属于恐吓类别,但是,父母对这种恐吓并不感到厌倦,因为它可以达到使孩子立即听话的效果,比长篇大论的讲道更有意义。

孩子的出现是父母婚姻和爱情的结晶,这是上帝赐给这个家庭的最好的礼物,父母显然是最爱自己的孩子的父母,那么为什么他们也是最深深伤害他们的孩子的父母呢? 学会交流,不要让爱沉沦。

㈥ 父母经常对孩子说的四句话,句句很扎心,容易让孩子更加自卑懦弱

像下面这几句话,父母们平时可就不要再对自家孩子说了。

有些家长给孩子辅导作业时,经常会脱口而出“你怎么这么笨”,其实如果家长经常使用这样的口气和孩子说话,孩子就会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笨蛋",从而产生自卑感,失去了追求进步的动力,没有一个孩子天生是笨的,所以父母千万不要总说孩子笨,而是鼓励孩子,这一次不会没有关系,下次一定不能错了,这样才是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和提高能力的根本方法。

“哎呀,你怎么什么事都干不好”,充满抱怨或无奈的话很容易脱口而出,这样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消极情绪,失去信心,自暴自弃,但其实失败后的孩子更需要肯定,允许孩子犯错,才能让孩子学会成长。况且生活中,很多成人认为非常简单的事情,其实对孩子未必如此,所以当孩子努力却做不好一件简单的事时,父母可以适时的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已经在努力了,加油。”

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别人家孩子,父母拿孩子来进行比较,经常会说,人家孩子能做到,你为什么不能,人家孩子这么棒,你多学学,可能父母本意是激励孩子,但是如果比较不好,很容易造成孩子自卑,内向的性格,还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容易引发心理的抵制情绪,所以父母不要轻易把别家孩子和自家孩子进行比较。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对孩子来说,当然不想和任何人比较,每个人的特点都不一样,自己有自己的发光点,所以父母应该多看看自己孩子的优点,不要总把孩子和别人比较。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就是孩子,永远不能和长辈犟嘴,但其实这样更容易造成孩子叛逆的性格,严重的还会影响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在某些事情上也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成为一个没主见的人,所以父母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平等对话,不要用你的"强大和权威"去吼骂孩子,当孩子犯错了,父母要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听一听他的想法,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加以引导,如果真的是孩子的错,父母可以换一种说教的方式,这样孩子也会静下心来去听。

看完上述所说的,你是不是也觉得语言暴力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呢?在平时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可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在平时不经意或者生气时,也要做到言语谨慎,不要再用语言伤孩子的自尊心,要多用正面、积极的语言鼓励孩子,对孩子的未来负责。

㈦ “4类话语”是亲子沟通沟通的大忌,父母不要对孩子说出口,是什么话呢

父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指导者,同时也是孩子成长过程的陪伴者,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我们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都会成为雕刻他性格特征的刻刀。

可以说,孩子今后的个人性格特征,是在父母的话语和行为中建立起来的。所以,在和孩子进行亲子沟通的过程中,父母要仔细斟酌自己说出口的每一句话,思考它会给孩子带来积极还是负面的影响。

亲子沟通,这“4类话语”是大忌

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要知道亲子沟通中一定不能够犯下这4大忌,否则不仅影响亲子之间的关系,还会影响家庭氛围的和谐。只有做到好好沟通,才能够真正走进孩子的心,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父母。

㈧ 孩子闹情绪时,哪几句话最好不要对孩子说,以免适得其反

孩子闹情绪时,哪几句话最好不要对孩子说,以免适得其反?

现如今很多的家长都比较宠爱自己的小孩,宠爱过度就会让小孩养成一些不好的性格。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孩都有喜欢闹情绪的情况出现。这可就让很多的家长不知道怎么办。下面让小编为您解决小孩闹情绪怎么办这个问题。

4、总想控制孩子

尊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导致了许多父母在文化教育孩子时,经常摆成家长的威势心态,妄图控制孩子,让孩子依照自己的想法处事。但控制的结论通常招来抵抗。专家表示,家长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却并不考虑孩子的要求,一旦孩子达不上要求,家长便会气愤、发火,这种个人行为示范性,也将让孩子习得,变成他性格的阻拦。

热点内容
为什么一个人需要长时间的睡眠 发布:2025-02-05 23:42:42 浏览:227
为什么超过平时睡觉时间就失眠了 发布:2025-02-05 23:29:17 浏览:72
鸟为什么要乱啄东西 发布:2025-02-05 23:19:03 浏览:504
女人为什么越来越淘气 发布:2025-02-05 23:12:49 浏览:546
同一株百合花为什么开2个颜色 发布:2025-02-05 22:47:10 浏览:704
为什么手机照片是绿色 发布:2025-02-05 22:33:49 浏览:37
牙疼为什么吃药不好使 发布:2025-02-05 22:31:35 浏览:955
为什么不记仇的女生不能追 发布:2025-02-05 22:24:43 浏览:24
最近实体店不好盈利是因为什么 发布:2025-02-05 22:02:05 浏览:764
为什么淘宝子账号登录不了 发布:2025-02-05 21:56:55 浏览: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