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孩子这样爱父母
1. 为什么不能像爱孩子那样爱自己的父母
1999年秋天,风光如画的贵州麻岭景区,阳光明媚,游人如织。一辆缆车因为严重超载,一开动便迅速下滑,司机猛踩刹车板,钢绳崩断。随着一声巨响,缆车在数秒内从相当于20层楼的高处跌入山谷。在转瞬即逝的生死关头,一对年轻的夫妇用他们的双手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高高举起。结果,大部分游客遇难,两位年轻的父母也都失去了生命,但他们的孩子,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于是就有了那首唱遍大江南北的歌《天亮了》。当韩红用略带伤感的嗓音动情地唱起:“就是那个秋天再看不到爸爸的脸, 他用他的双肩托起我重生的起点 ,黑暗中泪水沾满了双眼”我们真的不能不为这样的父母动容落泪。 又想起美国南部的一个小镇上,因为一场地震被压在了废墟之下的一对母女,当解救人员发现她们的时候 ,母亲已安然地死去, 她以跪的姿势向下伏着,双手死死撑着土层,脊背顶起断梁,护着自己的孩子,而她那只有几个月大的婴儿竟奇迹般地活着。救护人员非常地惊讶,不知道在没有水 ,没有食物的土层中,这小小的孩子是怎么存活下来的。就在他们把母亲翻身过来的时候,工作人员都震惊了,泪水潸然而下。这个年轻的母亲,她的每一个手指都被深深的咬破,在被困的这段时间里,她一直用她的鲜血养活着自己的婴儿。这,就是母亲对孩子的爱!让我们肃然起敬的爱! 我们的父母或许没有给我们那样惊天动地的爱,但一定都像《妈妈爱吃鱼头》里的那个母亲一样,把最好的东西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我们。夏日里母亲为我们摇着蒲扇,驱赶蚊蝇;冬日里,父亲把我们冻僵的双手捂进怀中;欣喜时,母亲给我们一个甜甜的微笑;痛哭时,父亲给我们一个壮实的拥抱。肯定有这样的时候,同一把伞下打湿的是父母,庇护的是我们;可口的菜前,狼吞虎咽的是我们,默默看着是父母。肯定也有这样的时候,过年过节,你的衣服常新常换,而父亲母亲却总是只有那一套过年时才穿的“新衣” 。等到我们都成家立业,自立门户了。我们在家里美美地喝着冰啤,而我们的父母很可能在老旧的房子里吃那昨天剩下的残羹冷饭 ;当我们在家里享受空调的清凉,我们的父母也许还头顶烈日劳作于田间地头;当我们啃着西瓜饮着可乐时,我们的父母连那矿泉水也舍不得喝。 是的,父母老了,我们也早已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像父母当初爱着我们一样无私地爱着他们。放学了,我们总怕沉重的书包压弯了孩子稚嫩的肩,于是我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接过,那时,我们是绝不会想起父母家中的煤气罐会有多重的;孩子生病了,我们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送到医院,而父母病了,我们就给点钱,让她们自个儿看病去,因为我们的工作实在是太忙了。孩子累了,即使不累,我们也从不让他干什么活,总是一马当先凡事自行解决,可是父母累了,我们顶多体贴地说:“您歇会吧? ”却从来不知道真正地帮他们去做点什么。殊不知,这活没干完,父母是不会歇得踏实的。我们百分之百地爱我们的孩子,有时甚至是爱得忘了自我。而对于父母,只要能偶尔地打个电话去问候一下,就算万事大吉。可怜的父母啊,总是很容易满足,只要给他们一点点哪怕是不切实际的安慰的话语,他们都会感到由衷的快乐了!即便只是一点钱,一点小小的问候,他们都会觉得是莫大的孝顺!而如果等到他们老迈的时候,作子女的不厌恶,他们简直就会无比欣喜了。 一直以来,都忘不了一位老人写在敬老院墙上的那段话,我想象着他白发苍苍,佝偻着背 ,用颤抖的手写下这些话时心里的凄凉,我总是黯然神伤!在敬老院的墙上他这样写道: 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地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穿衣服、绑鞋带、系扣子;教你洗脸、梳头;教你擤鼻涕、擦屁股……这些和你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令我怀念不已!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让我再想一想……极可能最后连要说什么,我也一并忘记,请体谅我,让我继续沉醉在这些回忆中吧! 孩子,你是否还记得,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才学会的第一首儿歌?你是否还记得,你每天都逼着我绞尽脑汁回答你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所以,如果我哆哆嗦嗦重复一些老掉牙的故事,如果我情不自禁地哼出我孩提时代的儿歌,请不要怪罪我。 现在,我经常忘了系扣子、绑鞋带,吃饭时常常弄脏衣服,梳头时手还会不停地颤抖…… 不要催促我,不要发脾气,请对我多一点耐心,只要有你在眼前,我的心头就会有很多温暖。我的孩子! 我相信看过这一段文字的任何一个人,都会有一种心灵的震动,当我们读它,我们怎么会不能体会这苍苍的老人字里行间的酸涩呢?可就是这样一个被遗弃在了敬老院里的父亲,都不曾对孩子有一丝一毫的责怪,然而,写到这儿,我不禁要扪心自问,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像爱孩子那样爱我们的父母?今天,我们是不是都应该问问自己,然后,让我们寻找答案,可是答案又在哪里?
2. 子女为什么不能给予父母同等的爱
父母比你大,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同样你无法象父母那样去爱他们这也是事实,因为身份根本不同,所以爱也应该有差异,但是这爱不会减少,因为还有你的孩子去爱他们,这份减少的爱有孩子去弥补…至于他们在一起争吵利益,这不怪他们,这是生活的需要,爱不是永远的甜言蜜语,到了父母那个年龄就变成了责任,他们有责任有义务去支持这个家,所以就出现了利益纠纷…
3. 家长对孩子付出很多爱,而孩子却不能向父母对自己那样付出关爱和理解,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养孩子
因为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爱的证明,所以我们拒绝不了孩子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我也是没有孩子的人,但我想说的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老师,你做的是什么样子孩子就有样学样了,你孝顺父母体贴父母,孩子长大了也会这样体贴你,我和我男朋友就属于是受家里影响很大的,我们都很惦记自己家里的老人,其实没必要那么害怕,一切顺其自然,对孩子不娇纵,会没事的
4. 为什么我们不能像爱孩子那样爱父母
很爱自己的父母啊
5. 为什么子女对父母的爱远不及父母对子女的爱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父母深爱着自己的子女,难道子女对父母的爱又是有所求的吗?如果你说子女是有所求,我相信您以前应该也有这样的念头,那您哪来的资格来教育子女?因为您也并不是一位称职的子女。子女爱着父母也只因为你是他们的父母!父母为子女无条件地付出,将来子女也会想着回报父母,他们努力也希望父母以后过得更好。每个人都曾为子女,这一点我相信并不是一些父母所谓孩子努力只为了自己的未来,自己未来享受不到blabla,就能磨灭这些事实的吧?也许会有人说,那不是有很多子女长大后不孝顺父母,对父母不好,甚至打骂父母。我承认,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但必定有人听说过,甚至看到过家长虐待孩子,甚至做出禽兽不如的事情吧!那这些孩子又做错了什么吗?难道他们生下来就该承受这些吗。我认为子女对父母的爱,与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平等的,是不能被否定的!并不能仅仅因为你生了我,你的爱就更高贵。
6. 为什么我们应无条件地爱自己的父母
作为孩子,我们爱父母的原因有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他们对我们无条件地爱和关心。有一次在课堂上,我们俱乐部的老师和我们谈到父母为了孩子的安全和幸福而做出的牺牲,她提醒我们,为了回报他们的善意,我们能做的就是爱护他们和尊重他们,而且我相信这可以帮助我们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
但有时候无条件的爱也会造成不好的结果,不管是父母给孩子的爱还是孩子报答父母的爱。即使自己的孩子犯错或没有达到期望,父母依然接纳、庇护孩子,这原本是没问题的,但如果父母在安慰后没有给出正确的引导是不行的。相比之下,有期望值的养育方式给孩子们一个信息,即他们必须赢得父母的爱。但是如果方式不对,孩子们会觉得他们需要满足父母的期望才能得到父母的喜爱和认可。结果,这些孩子往往表现出焦虑,并质疑他们是否值得被爱,即使有的孩子已经成年,心里还是会有较大的阴影。
7. 为什么更多儿女不能像父母对自己一样对待特别是成家以后。。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什么样的家庭环境造就什么样的孩子,现在的孩子有两种悲剧,一种太疼爱,一种得不到爱。其实很多父母希望儿女能想父母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只是我很想问问父母们,你们对儿女的好,是不是像朋友一样?儿女若懂得父母好,却是种怎么也偿还不清的“恩”,这是种巨大的压力,不懂得父母好的,会觉得亲情无情。儿女成家后,他们又有了个家要顾,多了个家就会多份温暖,他们会想要好好把握,不想失去。或许父母辛辛苦苦一辈子想儿女后来照顾好自己,想儿女幸福,可是和儿女的关系更为重要。但是孝顺是必须滴。孩子不到一定年龄是不会真正领悟家的真谛。(抱歉,我说得有点乱)
8. 为什么父母对儿女的爱,儿女永远都无法像父母对自己一样对待父母呢
大多数人就是这个样子的,想努力改变也效果甚微,也许只有亲自经历才能懂得,因为那时候他们就成为父母了,一定也会纠结这个问题,一定会想到他们的父母,其实终究还是会明白的,就让时间来解释一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