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男生女生 » 为什么大班孩子特别容易哭

为什么大班孩子特别容易哭

发布时间: 2022-09-13 17:55:55

A. 什么原因才导致孩子太爱哭了

孩子爱哭是一种天性,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我们都知道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如果父母听见孩子洪亮的哭泣,就会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如果孩子声音响亮,也意味着孩子身体健康,是好事。

但是如果孩子整天哭闹不停,做父母的也会感觉十分烦躁。怎么动不动就哭,吃饭也哭,睡觉也哭,出去玩也哭,就没有消停的时候。

其实哭泣”是孩子内在情绪的表达,在家庭中夫妻关系不良、亲子关系不良、或者家庭中有其它不良情绪,孩子不能用别的方式表达,才选择用“哭”来表达内在情绪。所以父母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是不是自己的行为影响到了孩子,让孩子缺乏了安全感,让孩子缺少了幸福感,让孩子变得爱哭了。然后试着改变自己,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让他们在爱中学会坚强,学会成长。

B. 为什么小孩子总是很容易也很喜欢哭

小孩爱哭,这完全是正常的。他们的哭有的是表示疼痛、不适,有的却只是一种往方式,想要什么,说不清楚,就哭。当孩子的语言能力增强了,哭就会少得多。 有的孩子比别的孩子哭得多,有几个原因: 1、天生的性格,比较敏感,很小的事他看得很大。比如膝盖上摔了一个小口子,他会嚎啕大哭,而且没完没了; 2、父母下意识地鼓励哭。比如孩子膝盖上摔了一个小口子,父母亲就老是去“关心”他,一会儿就来问一问、摸一摸,表示过多的担心;又比如孩子为什么事不满意而哭,父母就想尽办法让他不哭,把他想要的东西全给他。 虽然孩子常哭,但他并不是不快活。敏感的孩子哭得自由,笑得自由,尽情发泄,哭过了会好过些。研究人员相信,眼泪可以帮助人减少由大脑在压抑时所产生的有害的化学物质(chemicals)。也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爱哭的人在情绪上、身体上不比不爱哭的人差。 所以不要看见孩子一哭就紧张、就想办法制止。 为了适当减少孩子的哭,可以试用以下方法: 1、对孩子的敏感要重视。敏感的孩子,对疼痛、对“重大事件”(如心爱的娃娃胳膊掉了、搭好的积木高楼被别的儿童推倒了等等)的感受比别的孩子厉害。因此,嘲笑这种敏感或否定其合法性,甚至批评这种敏感是错误的。一定要用理解和同情来反应,帮他从困境中走出来。但是,切不要做过头,否则会做过头,也不好。承受力是锻炼出来的。 2、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低的自尊心会使他敏感的程度增高,哭得更多。所以促进孩子的自我评价,并时时表扬好行为很有作用。你不应该对他要求太多,或者做他能力达不到的事。 3、不要助长他的哭。孩子的哭既不要奖励,也不要惩罚,要以中性态度去对待。不过,在孩子情绪过分激动时,可以和他玩一些消遣性的游戏,分散注意力,或者给予一点亲切的安慰。但是,不要给太过分的同情,否则会给孩子哭的“动力”。 4、帮助(或引导)孩子把嚎哭变成语言。教他在遇到困难或不顺心的事时,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家长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想法和要求,更有针对性地替他解决。 5、不要把自己的消极情绪表现出来,否则他也会模仿,大人流眼泪,他马上也会哭,如你真有动情的事,应避免在他面前表露,不让他模仿。 6、不要批评孩子想学习、想做一些事的愿望和努力。甚至在结果并不太理想时,也不要批评,而要鼓励和帮助。比如:他想画画,在纸上用彩色笔画花朵和青草,这很好,但他画着画着就到墙上去画了。这时,你的任务是表扬他的画画能力,教育他不要往墙上画。这样,他会愿意改正,以做得更好来获得更多的表扬。这时,如果你只批评他在墙上画的事,他会感到委曲、会哭。 7、对孩子的哭不要极严厉地禁止,也不要过份地同情。往往对孩子的不良行为皱一皱眉、摇一摇头,表示你的态度即可。 8、对5岁的孩子要立规矩,告诉他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但是,规矩要容易执行,比如不要在大人午睡时大声叫嚷;玩具玩过以后要收拾好;小朋友跌倒要去扶起来,找大人看看是否要送医院治疗等。在立规矩时,要浅显地讲点道理,他懂了,会执行得好些。比如玩具玩过后要收拾好,是为了下次玩时好容易地找到;大人午睡时不要大声叫嚷是给大人留下安静的环境,使他们睡得更香等。 当儿童一两个月都没有不执行规矩的行为,哭得比以前少我了,则要大力表扬。 9、不要给他贴上一个“好哭的孩子”的标签,不要当他的面和别人谈论他的哭,以保护他的自尊心。 10、对孩子发生哭的行为时,要反应,不能置之不理,如果不理会,有时可能发生危险,问题就大了。比如他跌倒了,哭了,马上要去看看有什么问题。腿破了,要处理,头疼了,要到医院去检查。但如果他是无事哭闹,则转移注意,让他玩些游戏,不要什么都给他。

C. 大班幼儿爱哭的原因

摘要 小孩上幼儿园大班还哭,有可能是大班的老师态度开始有了转变,比如在行为规范上更加严格、学习方面开始有了要求、生活方面的独立性要求更高等。如果孩子的思想和行为还没有完全适应的话,就会感到十分有压力,进一步表现出更多的情绪。

D. 大班幼儿爱哭的原因

一般情况是小孩生病后往往变得脾气大了,爱哭了,或是家里来了长辈:如祖父母、外祖父母,小孩有了“仗势”,尤其是一些独生子女,容易变得娇气,爱哭。在正常情况下,有的小孩爱哭,常常是用哭声作手段引起父母注意,达到某种目的。或许,他还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或要求,急了就哭,以哭“说”事。还有一些孩子没有养成爽快地提出自己的请求,或对家长的要求表示自己态度的习惯,在他们不痛快时就哭。有的父母只注意就事论事,问清哭的原因。加以解决就完了。他们常忽略了教育孩子应该怎样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教育孩子懂得爱哭不是好孩子。由于家长一次次的忽略,一次次地在孩子哭了之后满足他的愿望,有的孩子就渐渐地形成了爱哭的习惯。
孩子爱哭和缉户光鞠叱角癸携含毛感情脆弱也有关系。由于幼儿认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局限性,情绪上往往易表现为爱冲动和不稳定性。因为一点委屈或不满就大哭大闹,或者本来正在哭着却又破啼为笑。一般的孩子都会表现出感情脆弱的一面,尤其是在受到伤害时都会哭。有的孩子对诸如疼痛,惊奇,快乐,恐惧等刺激的反应就
更为强烈,对周围的事物尤其敏感。别的孩子不在乎的一些小事,也会使他们感受到刺激而异常激动。
许多研究人员认为,造成孩子比较脆弱,遗传因素和周围环境是两个重要的原因。在感情脆弱,敏感的孩子中,约有10%是天生的,另外一些则是后天原因造成的。有些父母感情就比较脆弱,易激动,往往传给孩子。还有一些孩子自小比较自卑,遇到一点事就觉得受到伤害,心理承受不住。一般说来,感情敏感脆
弱只是孩子个性的一方面,作为家长应该积极引导孩子,有意识地锻炼孩子。
每当孩子哭泣时,父母首先应弄清楚是怎么哭的,是真哭还是假哭,是大哭大闹,还是一般的小哭小闹,哭的原因是什么?确定后就可采取措施使其停止哭泣。有一点家长要明确,不能一哭就抱。孩子哭往往是向大人“求援”,见你不理他,哭一会儿,便也觉得没有意思

E. 宝宝上大班了还哭怎么办

宝宝上大班了还哭,有的孩子会一开始就哭,有的则是头一两天新鲜,然后才发现白天要跟爸爸妈妈分开了,也开始哭起来。
尤其是早上送到幼儿园的时候,孩子哭着抱着爸爸妈妈不放手,家长往往很心疼,不忍心离去。其实这时家长一定要狠下心来,到门口把孩子交给老师赶紧走,多数孩子在家长离去之后很快就会停止哭泣的,而越是看到爸爸妈妈孩子越不容易止住哭声。

在每天接孩子的时候,家长要及时向老师了解孩子一天的情况,请老师配合当着孩子多讲他的进步,家长随即将孩子每一个细小的进步讲给孩子熟悉的人听,当然也要当着孩子的面讲。
听着别人夸奖自己,孩子心里也会很高兴,趁热打铁对他说:“明天再做到如何如何,妈妈还告诉大家表扬你。”

有些家长总认为让孩子上幼儿园是委屈了孩子,在见到孩子以后嘘寒问暖,过分亲昵,对孩子提的各种要求百依百顺,这样孩子会认为上幼儿园是爸爸妈妈对不起他,会想办法提出各种要求作为补偿。所以在孩子回家后不要问在幼儿园想不想妈妈、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阿姨好不好一类的话,多问幼儿园的玩具多不多,好玩不好玩什么,嘱咐好家里其他人,尤其是长辈别觉得孩子上幼儿园就是受委屈,影响孩子的情绪。
家长要保持平常心,接孩子的时候看见孩子脸上、身上带伤,千万别火冒三丈,要问清楚原因,还要及时向老师反映,教孩子打不赢赶紧跑到老师那里。

一般孩子上幼儿园会哭两个星期左右,家长在这段时间一定要坚持住,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会使孩子的情绪更不稳定,甚至会造成前功尽弃。

个别的孩子会持续哭上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这时候家长要多跟老师沟通,了解宝宝每天在幼儿园的具体情况,比如跟其他孩子合不合群,能不能参加集体游戏,吃饭睡觉怎么样,从中找出吸引孩子的方面,想办法吸引孩子的兴趣。还要将孩子的喜好、特长告诉老师,请老师多照顾一些,在其他小朋友面前展示孩子的优点,树立孩子的信心。必要时可以给老师送点礼物表示谢意。

F. 幼儿园大班爱哭的孩子怎么办

宝妈陪伴宝宝的时间是有限的,等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送宝宝去幼儿园,由老师来陪伴了。但是刚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宝宝难免会因为不适应新环境而哭闹。看着宝宝哭闹宝妈也心疼的不得了,那刚去幼儿园哭闹怎么办?

1.给与鼓励和表扬

宝宝上幼儿园哭闹是多数宝宝都要经历的事情,宝妈不要因为宝宝的哭闹而责怪宝宝,这样只能让宝宝更抵触。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鼓励和表扬,要时不时的夸一夸宝宝,告诉宝宝他是最棒的,老师和小朋友都很喜欢他。如果他不去幼儿园的话,老师会想他。在这样的鼓励和表扬下,宝宝就会变得愿意去幼儿园。

2.不要过分亲昵

在送宝宝去幼儿园的路上,宝妈千万不要跟宝宝太过亲昵,一会亲一下,一会又抱一下的,这样只会让宝宝更不舍得离开宝妈。在路上可以跟宝宝聊一聊在幼儿园的生活,问一问宝宝在幼儿园都学会了什么。要让宝宝觉得上幼儿园可以知道很多新鲜的知识,宝宝就不会那么排斥了。

3.多跟小朋友交流

其实宝宝上幼儿园哭闹多数原因都是因为没有伙伴,那平时宝妈可以带着宝宝多跟小同学玩耍,交流感情。这样在幼儿园宝宝就有了小伙伴,不会觉得孤单了,也就愿意去幼儿园了。

G. 小孩大班了但一上幼儿园就哭闹

哭闹原因一:环境陌生。如果一个成年人被绑匪带到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周围也没有认识的人,谅你是彪形大汉心里也会发虚。孩子被送到幼儿园的心情也正是如此。没有去过的地方,没有认识的人,刚刚拉着自己小手的爸爸妈妈忽然撒手离开。恐惧感和不安全感让他忍不住“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解决办法:提前训练。在入园之前就应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比如和邻居、亲戚的同龄人一起玩耍,慢慢地孩子就懂得怎样和别人打招呼、怎样借到别人好玩的玩具、怎样和别人相处别人才会搭理自己等等。潜移默化中,当他到了幼儿园,看到这么多和自己差不多的小朋友,想亲近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大哭大闹急着逃离呢。
2
/5
哭闹原因二:自理能力差。在幼儿园,孩子衣服要自己穿,饭菜要自己吃,上厕所要自己脱裤子擦屁屁,玩具要自己整理……对于在家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而言,去一个什么都要自己动手的幼儿园,跟下地狱没有什么分别。
解决办法:提前训练。不要以为孩子还小,等他长大了自然就学会。在幼儿园,一个老师要看管几十个这样的小朋友,没有办法给每个小朋友穿衣服,也没有办法帮每个小朋友整理玩具。在家先养成好习惯,到了幼儿园就不会有太大的落差,孩子心里也感觉舒服一些。宁可他在家学吃饭撒了满地的饭菜,也比等到他在幼儿园没来得及被老师喂饭而饿哭强得多。
3
/5
哭闹原因三:家长溺爱。在幼儿园门口,每天都上演着多场生离死别式的哭戏。其实只有生离,没有死别。但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和大人依依不舍的深情,总感觉这生离比死别还要凄惨。
解决办法:意志坚定。先告诉孩子:你要上幼儿园,就像爸爸妈妈要去上班一样,都是必须的。爸爸妈妈上了班才能赚钱,我们家才能生活;宝贝上幼儿园学习知识,才能快高长大。等爸爸妈妈下班后,就会来接宝贝回家的。——首先给孩子一个承诺,下班后来接他,减轻他的分离焦虑。有些孩子还太小不懂事,以为爸爸妈妈走掉就是消失了、不见了、再也不会回来了。所以要安孩子的心。到了幼儿园门口说声“再见”马上就走,不要停顿,更不要回头。如果不放心,可以躲在孩子看不见的不远处悄悄观察,会发现孩子一开始哭得稀里哗啦,等过一阵子哭累了,老师拉他去上课,其他小朋友拿了玩具叫他玩,他不知不觉就止住了哭声。如果孩子一哭大人就停住脚步,孩子就会明白:哦,原来我一哭爸爸妈妈就不走了。这样的纵容,只会让孩子的哭闹变本加厉。
4
/5
哭闹原因四:老师太严厉。如果孩子不是因为以上三个原因而哭闹,那么问题有可能出现在老师身上。孩子还小,不懂事也是情理之中。但有些老师,特别是新老师,为了树立威信整顿秩序,就会板起一张脸。胆小的孩子容易被吓哭,第二天也不敢去幼儿园了。
解决办法:主动找老师沟通。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刚入园时老师未必都能够发现。作为家长,可以直接与老师沟通,减少师生之间的障碍,也能让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顾。比如:我家孩子有乳糖不耐症,请老师不要给他喝牛奶;我家孩子不睡午觉,请老师不要强迫他睡,让他坐着不要动,或者帮老师做些事情。通情达理的老师得到家长的反馈信息,也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同时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何乐而不为呢。
5
综上所述,孩子在幼儿园的哭闹基本都是适应不良引起的。解决了各种适应问题,相信孩子很快会爱上幼儿园,等家长去接时,他还赖着不肯走呢。

H. 小孩上幼儿园大班还哭怎么办

多和孩子聊聊幼儿园

幼儿对环境的适应力较弱,在一个环境待久了容易产生依赖,尤其是假期与父母终日在一起亲密接触,得到充分的宠爱和呵护,他们很渴望能够继续这样下去,排斥和爸妈分开也很正常。

此时,家长不妨跟孩子谈谈心,多和孩子聊聊幼儿园,清楚明白地告诉孩子,“假期过完,爸爸妈妈要上班宝宝要上幼儿园,放学的时候我们就见面了。”让孩子知道过完节后上班和去幼儿园,是每个人都必须做的事情,大家都需要遵守这样的规则。

有一点家长需要注意,如果平日孩子哭闹,家长千万不要用上幼儿园来吓唬孩子,这样会让孩子潜意识中对上幼儿园有恐惧感,“谈园色变”,只会更加抵触上幼儿园。

清楚告别

及时接送让孩子有安全感

把孩子交给班主任后,依然要清楚明白地告别,不多逗留。大部分幼儿园九月份开学,小班家长可以提前接宝宝,十月份就恢复正常。刚放完长假,在园时间又突然变长,孩子容易不适应,所以家长尽量准时去接孩子。

要强调的是,幼儿此时看到家人来接自己后,可能又会哭闹,这是因为孩子适应了一天的集体生活,看到亲切的家人后,情绪的正常释放。家长除安抚外,可以向老师简单了解孩子在园一天的情况,及时表扬孩子的进步,给孩子正面强化的暗示:“宝宝长大了,会做早操,会念儿歌,自己吃饭、穿鞋,小朋友可喜欢你了,老师还表扬宝宝懂事,幼儿园那么多玩具真好玩等。”

小班宝宝哭闹

带盆小植物和同学分享

对于很多刚入园的小朋友来说,长假后的入园焦虑不亚于九月初刚入园时的哭闹。过节时孩子与父母亲戚打成一片,很多行为习惯家长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期游玩时,家人对幼儿全天候的照顾让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感加强,所以节后孩子又开始了大哭大闹,不肯入园,一夜回到入园前。

毕竟在幼儿园不像在家里自由自在,家长首先要自己调节好自己的心态,理解孩子情绪,平和地对待孩子哭闹。只要家长心态平和,孩子哭闹一会之后,也会平静下来,乖乖地去上幼儿园。行为上,家长可以引导和安抚孩子,比如抱抱他,待他情绪稳定后再问他:“我们带什么小礼物去幼儿园好?要不要打个电话给你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去幼儿园?”

或者引导孩子自己想念幼儿园,想与小伙伴分享快乐,如“放了好几天的假了,幼儿园的老师想宝宝啦!”“不知道幼儿园的小伙伴假期都去哪儿玩了,你想不想知道呀?”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将旅游中拍到的照片或一件纪念品,或在野外挖一个小植物做成盆栽带到幼儿园去和同伴分享。

规律作息

让孩子适应园区作息

假期中到处游玩,打乱了孩子的作息规律,大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很难哄睡,这对于第二天的顺利入园也不利。因此除了从言语和心理上安抚小朋友,家长也要注意调整孩子的作息规律。一般而言,只要家长方法得当,两天就能让孩子恢复正常作息。

尽量做到“家园同步”,比如吃饭习惯,作息时间等,让孩子重新做到起居有序,保证孩子的充分休息。

比如,临睡前一个小时,让孩子远离电视和游戏,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让他们有入睡的安全感。睡前半小时左右,让孩子洗个暖暖的热水澡,给孩子读读童书,讲讲故事,帮助他们放松心情。

如果假期中家长就已经注意让幼儿维持平日的作息时间,此时只要继续保持,不要熬夜,让孩子安静入睡。如果幼儿假期是交给长辈带,长假后只要尽快恢复正常即可。

另外,假期后清淡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帮助幼儿尽快恢复节前饮食习惯,对于孩子适应园区生活也有很大帮助。

培养独立能力

玩具自己收拾

有些家长在假期中,为了表示亲昵,会事事包办,吃饭、喂水果等,让孩子有十足的优越感。倪老师提醒,假期中,家长有时为了省事,帮孩子做事,或者过度溺爱孩子并不提倡。家长可以换种方式,保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孩子感受到成长,对上幼儿园产生期待。

“孩子在幼儿园培养的自我服务能力、良好的习惯,家长要帮助孩子保持下来,如果代为操劳,不仅影响孩子的情绪,也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要让孩子明白,无论在家里还是幼儿园,上幼儿园的孩子就意味着长大了,能做的事情都要自己控制、自己做,不要让孩子感觉突然之间可以很放纵,突然又很约束。”

所以建议家长尽量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穿衣服,独立大小便等,不要嫌孩子太慢或做得不好而又开始帮他,要慢慢养成其独立的习惯。比如,告诫孩子吃饭之前不要吃零食,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达成之后有小小的奖励;饭可以盛得少一些,孩子独立吃完后,家长当着亲友的面进行表扬;鼓励孩子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整理,帮助幼儿能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I. 小孩上幼儿园大班还哭怎么办

不用担心,把它当成对孩子的历练吧!一般家长走后孩子就不哭了,在家长面前是撒娇,想能不去就不去。如果依着她,以后上学怎们办?会让老师讨厌的,同学也会起哄。

热点内容
女人为什么喜欢要求别人 发布:2025-02-12 01:07:56 浏览:544
小尾寒羊羔为什么便宜 发布:2025-02-12 01:07:43 浏览:465
为什么眼睛周围突然有灼热感 发布:2025-02-12 01:02:47 浏览:203
大姨妈颜色棕色为什么 发布:2025-02-12 01:02:43 浏览:522
手机关机的时候为什么充不进电 发布:2025-02-12 01:01:47 浏览:500
为什么感冒一个眼睛发胀 发布:2025-02-12 00:55:23 浏览:735
为什么爱情会随时间增长 发布:2025-02-12 00:52:51 浏览:93
为什么有解压软件却不显示解压 发布:2025-02-12 00:26:37 浏览:820
微信发的视频为什么会横屏 发布:2025-02-12 00:26:32 浏览:895
无菌炎症为什么两三个月都不好 发布:2025-02-12 00:26:26 浏览: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