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烧的孩子为什么难扎针
A. 孩子发高烧去排队挂号,又排不上,该怎么快速退烧
婴幼儿易患感冒发烧,特别是宝宝一发烧,宝妈、宝爸们便会不知所措,着急万分,更不用提半夜发烧,以及去医院挂号排队打针吃药了,想想都头大。今天给宝妈们引见几种简单有效,易操作的中医推拿退烧办法。
推拿退热能够到达立竿见影的退热效果,一次治疗后就能够出汗好退热。细微的感冒发热,单纯用小儿推拿就能退热。严重感染和顽固发热,经2~3次推拿也能够退热。大多数发烧的孩子,运用物理降温及小儿推拿法就能处理问题,省去了跑医院排队扎针的煎熬,也防止了穿插感染的风险。
外感发热
小儿外感发热表现为发热怕冷,伴有鼻子梗塞、流鼻涕,打喷嚏或咳嗽,有些还伴有头痛、嗓子痒或咽红。推拿部位在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之外,可增加清肺经200次。
清肝经100-200次
揉小天心100-300次
详细办法:在患儿掌根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又叫鱼际交之处,施以揉法,即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留意,要用中指揉,称揉小天心。揉100~300次为宜。
B. 发烧扎针血管疼 求高人指点
打针的时候可以咳嗽,能减轻疼痛。
你说的情况我也有,是因为大夫扎针的时候扎偏了,用热水烫烫会好些的。
C. 宝宝十四个月昨天高烧大夫说心肌酶高点今天不烧了还用不用扎针了
你好;这种情况可能是感冒引起的心肌酶升高,要注意排除心肌炎等引起的心肌酶升高,可以查心电图,心肌肌钙蛋白等检查确诊,感冒引起的心肌酶升高,可以输液3-5天,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定期复查血常规,心肌酶,避免再次感冒受凉。
D. 帮忙看一下
根据你的描述,宝宝的发育一切正常,并没有因为生病而影响她的智力。
因为你说她得过缺氧缺血性脑改变,所以我着重看了你对她这块的描述。两个月会笑、会嫉妒、会认生其实都是智力发育的表现。她发育得很好,看来你们照顾得很不错。
你说她经历了三次磨难,其实它们是相互关联的。
吸入性肺炎引起了脑部损伤,治疗让宝宝受了苦,吃奶不好引起了新生儿黄疸。一直体弱接受治疗让她睡不好,体质差引发缺铁性贫血。
我知道你现在担心的是她的发育,建议如下:
1、做幼儿体操,帮助宝宝掌握平衡及四肢协调能力。可以玩保健球,荡秋千等。
2、看一些色彩鲜艳的图片,促进宝宝脑发育。
3、给她念故事书,增加她的词汇量,促进她更早更清楚的开口说话。四岁前语言是判断孩子智力的重要标准。
4、听一些音乐,音乐对脑部有潜在激发作用。
你写了长长一篇关于女儿的描述,看得出,你们很用心在照顾她。她出生时经历的磨难都过去了,她会如你们所愿健康长大。路还长着呢!一切都会好的。
E. 为什么现在小孩感冒发烧这么难治
感冒发烧是皮肤毛孔被风寒暑湿之气蔽塞,致阳气不得逾越,故发烧时只要汗出烧就退,冰枕在降低发烧者的体温,使皮肤毛孔更难排汗。 皮肤毛孔被冰枕阻塞收缩无法排汗,皮肤表面的风寒之气又被点滴引入体内,更被消炎伤害心脏,致心脏衰弱,而风寒内侵,乃为脑炎、脑膜炎的主因,是冰枕与点滴液引狼入室所造成的结果,白血球数据的上升,乃因身体欲将此内侵的风寒与抗生素药物排出体外而产生的,故汗出烧退,白血球数据亦随之自然下降。 大家可以感觉到发烧时,心脏剧烈跳动,目的即在增加其压力,促使阳元气上升,以促使毛孔张开来排汗,发烧温度越高,心脏跳动越厉害。今日医疗不思促使毛孔张开,反用冰枕封死毛孔,更用消炎药降低心脏的跳动之力,致病患心疲力竭,而疲惫不堪,乃致更加重病情。 常见发烧退后复来,即因被引入体内之风寒排解未尽,五脏调理五气仍未能均衡,而致发烧再起。 发烧时,病只在体表,或半表半里,并未进入体内,五脏六腑皆未受病伤害,阴症无汗,阴症无发热,即病毒、细菌进入内脏时,反而不会发烧,如今日的高血压即为风寒进入体内,糖尿病为燥气进入体内所造成。 许多发烧的病患,被冰枕、点滴液、抗生素消炎而无法退烧,许多不懂医学的医学权威,就玩欺骗病患的把戏-做抽取脊髓的穿刺检查,致腰受伤害,腰为肾之腑,肾主骨,骨主髓,脑为髓海,对肾脏的伤害即对心脏产生伤害,因心、肾同为少阴经,心脏因消炎致被风寒侵入,今日许多风湿性心脏病即因消炎,致风寒湿侵入心脏所造成。 风寒侵入心脏,随着少阴经侵入被脊髓穿刺而受伤的肾脏,肾脏受伤,外用点滴、冰枕大量引进风寒,乃为脑炎、脑膜炎、烧坏脑及血癌的真正主凶。
F. 小孩发烧
许多家长看到孩子发烧就着急,急于给孩子退烧。其实,小孩感冒发烧并不是坏事,不要急于退烧。 小儿发热时体温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产生的一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有利于小儿的正常成长发育。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要急于退烧,特别是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如果盲目退烧就可能掩盖病情,干扰对病情的诊断。当体温达到39℃以上时就要在医生指导下退热。有4%—12%的孩子在高热时会发生惊厥,惊厥反复发作可能造成脑损伤,也是某些癫痫的先兆表现,还可能导致其它危险。因此,凡有高热惊厥史或家族史的病儿,一旦高热就应立即给予退热处理。 给小儿退热时,38.5℃以下最好选择物理降温,如多饮水、温水加酒精擦浴等。所有的退烧药,如扑热息痛、复方阿司匹林等都含有咖啡因、非那西汀等成分,有较大的副作用,婴幼儿的神经抑制机制尚未健全,高热时使用,易诱发惊厥,还会因大量出汗引起虚脱,甚至因血液中游离胆红素堆积而出现黄疸。同时对消化系统和肝肾功能也有损害,如果非要用退烧药,请在医生指导下选用。 有的家长认为小儿感冒输液比服药退烧快,一到医院就要求医生给孩子输液,而且要求用抗生素。其实感冒大多为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没有作用。我们的原则是能吃药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因为输液有时会产生副作用。当服用抗病毒药物不能退热,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血液检查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出现支气管炎或肺炎时,可考虑使用抗生素。但无论用什么药物,都要注意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服药期间要多给孩子喝水,以利于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少药物对小儿身体的毒害。 治疗小儿感冒的非处方中成药 小儿感冒大多由病毒引起,西药用抗病毒或对症治疗,疗效不太明显。中医根据风寒、风热、伤暑等病因的不同进行辨证选用非处方中成药治疗,方便、安全且疗效好。 一、风寒感冒:多在冬春季节发病,其它季节也可发生,为感受风寒之邪引起。主要症状为发热、畏寒、头痛、无汗、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咳嗽等。治宜辛温散寒、发汗解表。可选用风寒感冒冲剂,7岁以上儿童每次服1/2袋(每袋8克),3~7岁服1/3袋。 二、风热感冒:为外感风热引起,或由风寒感冒转化而生,四时都可发生,主要症状为高热不退、面红目赤、咽喉红肿、流黄鼻涕等。治宜辛凉解表、宣肺清热。可选用小儿感冒颗粒(冲剂),用开水冲服,1岁以内每次6克(每袋12克,或每块6克),1~3岁6~12克,4~7岁12~18克,8~12岁24克,每日2次。或选用小儿热速清口服液,1岁以内每次服2.5~5毫升(每支10毫升),1~3岁5~10毫升,3~7岁10~15毫升,7~12岁15~20毫升,每日3~4次。其它尚有风热感冒冲剂、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颗粒(冲剂)均可选用,照说明书按儿童剂量服用。 三、暑湿感冒:主要发生在夏天暑热季节。除有感冒症状外,还有发热、汗出不畅、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表现,又称为“热伤风”。治宜清暑化湿、解表和中。可选用藿香正气口服液 (每支10毫升),7岁以上服3~5毫升,3~7岁服2~4毫升,每日2次。感受风寒之恶寒发热,内有食滞或伴泄泻呕吐的胃肠型感冒患儿,可选用午时茶颗粒(冲剂);暑热口渴、小儿痱毒者可用金银花露口服液;暑热便秘、口渴心烦、口舌生疮者可用导赤丸,但周岁以内小儿慎服。 非处方中成药治疗小儿感冒尽管对降温、发汗都有好处,减轻感冒症状也快,但小儿脏腑娇嫩,病情变化快,易并发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等病。用非处方中成药治疗2~3天症状不减或病情反而加重者,应尽快到医院看病,以防贻误病情。
G. 为什么小孩子打点滴的时候都是在脑门上扎针
1、头上的血管比较手腕上的好找,头皮层较软,不用多次试针
我们成年人有时扎针,还会有血管不好找的时候,会有多次试针的情况,看着就疼,实际也疼。
孩子小,而且基本都是胖嘟嘟的,身上全是肉,根本看不见血管,何况血管很细,再有经验的护士也不容易找到合适的血管。扎错了就得再找再扎,多次扎针,孩子就得多疼几次。
简单的输液,却是很有研究的,以前输一次液就要取一次针,在输的时候又重新扎。有的人住院很多天,天天要输液,那手腕上到处都是针眼,手腕上没有再能扎针的地方,就只有在脚上找了,让人感到恐怖。
H. 宝宝发烧感冒能不能手指扎针放血
意见建议: 你好,这种属于是中医的古老方法,放血疗法,但是受罪,疗效并不肯定,建议还是应用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