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調色軟體色溫k值越高越暖
⑴ 相機里的色溫是什麼意思
這個問題可就復雜了!所謂色溫,簡而言之,就是定量地以開爾文溫度(K)來表示色彩。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開爾文認為,假定某一黑體物質,能夠將落在其上的所有熱量吸收,而沒有損失,同時又能夠將熱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釋放出來的話,它便會因受到熱力的高低而變成不同的顏色。例如,當黑體受到的熱力相當於500—550攝氏度時,就會變成暗紅色,達到1050-1150攝氏度時,就變成黃色,溫度繼續升高會呈現藍色。光源的顏色成分是與該黑體所受的熱力溫度是相對應的,任何光線的色溫是相當於上述黑體散發出同樣顏色時所受到的「溫度」,這個溫度就用來表示某種色光的特性以區別其它,這就是色溫。打鐵過程中,黑色的鐵在爐溫中逐漸變成紅色,這便是黑體理論的最好例子。色溫現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相信人們對它並不陌生。鎢絲燈所發出的光由於色溫較低表現為黃色調,不同的路燈也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天然氣的火焰是藍色的,原因是色溫較高。萬里無雲的藍天的色溫約為10000 K,陰天約為7000~9000 K,晴天日光直射下的色溫約為6000 K,日出或日落時的色溫約為2000 K,燭光的色溫約為1000 K。這時我們不難發現一個規律:色溫越高,光色越偏藍;色溫越低則偏紅。某一種色光比其它色光的色溫高時,說明該色光比其它色光偏藍,反之則偏紅;同樣,當一種色光比其它色光偏藍時說明該色光的色溫偏高,反之偏低。搞清楚了色溫,後面的就比較好解釋了。相機里的色溫調節叫白平衡,由於各種光線下的色溫不同,在相機鏡頭前面一張白紙並不是純白色的,它會偏不同的顏色(如黃昏時它稍微黃一點,陰天它又稍微藍一點),相機本身並不能區分,那麼此時我們就要告訴相機它是白色的,只要讓相機把白色的東西還原為白色,那麼其它顏色也就會自然還原成它本來的顏色。拍攝人像當然也要看當時的色溫情況,是室內燈光還是室外自然光?好在現在的相機都有白平衡調節功能,可以調成燈光、太陽光、陰天等各種色溫模式以最大限度地實現色彩真實還原(但要與真實環境色彩完全一致那是不可能的),實在不行調成自動白平衡也行(如有偏色也可以用軟體後期處理)。
⑵ 5d3色溫為什麼和普通攝像機色溫是相反的,一般情況下,色溫值越高,
你理解錯了。色溫值越高,色調越冷,這是正確的。這就是色溫K值的定義。問題是相機的色溫並不是指色溫本身,而是指白平衡色溫值。白平衡色溫值和環境實際色溫的關系是:白平衡色溫值是純人為指定的參考值,而環境值是客觀存在的。為什麼要認為指定一個參考值呢?是因為相機和人眼不同,人眼會自動糾正環境的色溫值,而相機只會忠實記錄環境,所以有些場景比如白熾燈環境和日光環境,實際色溫相差2000多K,人員看上去感覺顏色並沒有差那麼多,但是相機拍出來就差異非常大。所以才需要人為指定一個白平衡參考值,告訴相機現在我需要白熾燈的色溫,這樣才能准確再現環境光線。
所以,白平衡色溫值和環境實際色溫,完全是兩個概念。可以簡單把白平衡色溫值看做一把比例尺,用這把尺去衡量相機拍到的實際場景,高於比例尺的被劃分入「高」色溫范圍,低於比例尺的被劃分入「低」色溫范圍。這樣就很清楚了,如果你把比例尺定得很高,那麼被劃入「低」色溫值的實際像素就越多,照片色溫越低。所以白平衡色溫值並非是相反的,而是一個事務的兩個方面。
⑶ 為什麼尼康d810相機K值設置越高反而越黃,越低反而越藍
色溫越高越偏藍,越低越偏黃,紅。相機為了糾正這個問題,當設置在高色溫時,它就把整個景物向低色溫(黃、紅)偏移,以糾正高色溫的偏藍。反之亦反。
所以,相機沒有問題,不必維修。
⑷ 佳能5D怎麼設置色溫
佳能調色溫步驟如下:
1、首先,打開相機,進入拍攝模式,點擊選擇白平衡設置。
(4)為什麼調色軟體色溫k值越高越暖擴展閱讀:
佳能相機常見故障代碼:
Err01:鏡頭與機身間通訊錯誤
通常是鏡頭與機身間的觸點通信出現問題,鏡頭的相關控制排線損壞也有可能。偶爾可能是機身側觸點有問題,但很少見。
Err02:存儲卡與相機的溝通障礙
通常是存儲卡出現問題,也有可能是機身與存儲卡通信出現問題,通常建議更換存儲卡試試,並檢查原來的存儲卡的觸點是否被污損,或者CF卡的針槽內有污物。如果問題仍然存在,這可能是相機故障,嘗試送修處理。
⑸ 為什麼單反相機里K值越高色溫反而越低
K值就是色溫的意思。
K 值越高,顯現的顏色就愈趨向於白藍色;K 值越低,顯現的顏色就愈趨向於黃紅色。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開爾文認為,假定某一黑體物質,能夠將落在其上的所有熱量吸收,而沒有損失,同時又能夠將熱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釋放出來的話,它便會因受到熱力的高低而變成不同的顏色。例如,當黑體受到的熱力相當於500—550攝氏度時,就會變成暗紅色,達到1050-1150攝氏度時,就變成黃色,溫度繼續升高會呈現藍色。光源的顏色成分是與該黑體所受的熱力溫度是相對應的,任何光線的色溫是相當於上述黑體散發出同樣顏色時所受到的「溫度」,這個溫度就用來表示某種色光的特性以區別其它。
鎢絲燈所發出的光由於色溫較低表現為黃色調,不同的路燈也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天然氣的火焰是藍色的,原因是色溫較高。萬里無雲的藍天的色溫約為10000 K,陰天約為7000~9000 K,晴天日光直射下的色溫約為6000 K,日出或日落時的色溫約為2000 K,燭光的色溫約為1000 K。這時我們不難發現一個規律:色溫越高,光色越偏藍;色溫越低則偏紅。
⑹ 關於相機色溫高低和顏色冷暖我不懂
我回答過類似問題。
色溫:是理想黑體受熱後發光,用受熱的溫度(絕對溫度k)表示它的發光顏色。
色溫越低,顏色越紅,稱暖色調;色溫越高,顏色白里偏藍,稱冷色調。
相機里的白平衡設置,是設定「標准白」的色溫,就是你確定白色是由多少藍、綠、紅混合成的。
假如你設的白平衡色溫高,由4份藍、3份綠、3份紅組成;而實際環境白色的色溫低,是由由3份藍、3份綠、4份紅組成;那麼拍出照片就偏紅了。
請注意,相片是反轉的。
⑺ 高色溫是冷調還是暖調
1、認識色溫的單位
首先,我們先了解下什麼是色溫。色溫,直白的解釋就是指「色彩的溫度」,也就說明色彩是有溫度的,而色彩的溫度除了用冷色調、暖色調這樣很籠統的說法外還可以精確到一個准確的數值,這個精確的數值就是色溫——單位是K(開爾文)。
K與℃均為溫度單位,這個在初中的時候就學過了,不再多說。
2、了解溫度與色彩間的關系
有些攝友可能覺得溫度和色彩感覺不搭邊兒啊。但事實上,一個物體在加熱到不同的溫度後,其顏色是不一樣的。
比如一塊兒鐵,這塊鐵一開始是黑色的,隨著溫度升高,變成紅色了,比如下圖,但同時我們發現比熔化的鐵溫度更高的火焰,其顏色是白色的,並且略微發藍。
這就證明了,不同的溫度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而溫度低會發出暖色的光線,也就是紅、黃;而溫度高會發出冷調的光線,也就是偏藍。
當對這個數值繼續精確的時候,就可以得到溫度為2300K時,呈現什麼顏色;達到8000K時,是什麼顏色。
說到這里對於色溫的概念大家應該清楚了。
所以,文章一開頭的照片,色調偏暖,而暖色是代表低溫的色彩,所以它是低色溫片。那麼下圖呢?
因為整體偏冷色調,冷色調也就是偏藍,藍色是高溫的色彩,所以上圖是高色溫片。
白平衡詳解
1、白平衡的作用
首先,我們需要先知道白平衡的作用。白平衡的作用,通俗地講,就是把光源發出的光線變成白光。
為了大家理解,我們以自然光為例。首先,自然光是有顏色的。最明顯的,當清晨醒來的時候,窗外的光線打在牆上,會發現白色的牆會發黃、甚至是發紅,這就是自然光的色彩。
但我們拍照,如果要拍出物體本身的色彩,顯然不能把白牆拍成紅的或者黃的吧。這個時候就需要調節相機內的「白平衡」了。通過合適的白平衡,告訴相機,目前這個色溫是3000k(假設)的自然光就是白光,那麼就能拍出物體本身的顏色了。
比如這堵牆是白色的,那拍出來就是白色的。這堵牆是藍色的,那拍出來就是藍色的。自然光的色彩已經因為我們設置了合適的白平衡而被抹去了。現在白平衡的作用你是不是理解了呢?
2、如何調節白平衡/色溫
為什麼有些攝友會認為低色溫,偏冷調;高色溫,篇暖調呢?其實就是因為在設置色溫的時候,把色溫調高,片子就發暖;把色溫調低,片子就發冷。所以就會產生高色溫是暖調片,低色溫是冷調片的錯誤認識。
但事實上,當你調節機身的色溫時,其實是在手動告訴相機,拍攝環境的光源色溫是高還是低。
如果你設置的色溫正好是光源色溫,那麼所有物體就都呈現出其本來的色彩。
如果你設置的色溫高於光源色溫,相機會認為你在高色溫環境下拍攝呢,高色溫環境發藍,那麼相機就會額外添加紅色,所以拍出來的照片就會偏紅。
如果你設置的色溫低於光源色溫,相機會認為你在低色溫環境下拍攝呢,低色溫環境發紅,那麼相機就會額外添加藍色,所以拍出來的照片就會篇藍。
⑻ 色溫的數值不是越低越暖嗎但為什麼相機里的自定義白平衡數值越高越暖
在相機上,與色溫的概念相反,白平衡設置越低,照片越偏藍,越高則越偏黃。
色溫是表示光線中包含顏色成分的一個計量單位。從理論上講,色溫是指絕對黑體從絕對零度(-273℃)開始加溫後所呈現的顏色。黑體在受熱後,逐漸由黑變紅,轉黃,發白,最後發出藍色光。當加熱到一定的溫度,黑體發出的光所含的光譜成分,就稱為這一溫度下的色溫,計量單位為「K」 (開爾文)。
白平衡的英文為White Balance,其基本概念是「不管在任何光源下,都能將白色物體還原為白色」,對在特定光源下拍攝時出現的偏色現象,通過加強對應的補色來進行補償。相機的白平衡設定可以校準色溫的偏差,在拍攝時我們可以大膽地調整白平衡來達到想要的畫面效果。
(8)為什麼調色軟體色溫k值越高越暖擴展閱讀
因為是跟別的光源比較時相逆的標准,黑體輻射體的色溫等於它表面的開爾文溫度, 現代使用以19世紀英國物理學家威廉·湯姆遜,第一代開爾文男爵為名的溫標。
白熾燈就非常接近於一個黑體輻射體。不少其他光源,諸如熒光燈,並不按照黑體的放射曲線輻射能量,所以其經常和相關色溫(CCT)聯系在一起,這是找到光源的感知色溫跟黑體最相近的方式。因為白熾燈並不需要這種處理,白熾燈的CCT其實相當簡單,就是它那未經調整的開氏溫標值,像加熱的黑體輻射體那樣。
相機的白平衡控制,是為了讓實際環境中白色的物體在拍攝的畫面中呈現出「真正」的白色。不同性質的光源會在畫面中產生不同的色彩傾向,比如,蠟燭的光線會使畫面偏橘黃色,而黃昏過後的光線則會為景物披上一層藍色的冷調。
而我們的視覺系統會自動對不同的光線做出補償,所以無論在暖調還是冷調的光線環境下,我們用肉眼看一張白紙永遠還是白色的。但是相機則不是如此,它只會直接記錄呈現在它面前的色彩,這就會導致畫面色彩偏暖或偏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