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開發為什麼要先驗收
『壹』 軟體開發的流程都有哪些步驟呢
軟體開發是指一個軟體項目的開發,如市場調查,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初步設計,詳細設計,形成文檔,建立初步模型,編寫詳細代碼,測試修改,發布等。
軟體是怎麼樣開發出來的
第一個步驟是市場調研,技術和市場要結合才能體現最大價值。
第二個步驟是需求分析,這個階段需要出三樣東西,用戶視圖,數據詞典和用戶操作手 冊。
用戶視圖 是該軟體用戶(包括終端用戶和管理用戶)所能看到的頁面樣式,這裡麵包含了 很多操作方面的流程和條件。
數據詞典 是指明數據邏輯關系並加以整理的東東,完成了數據詞典,資料庫的設計就完成了一半多。
用戶操作手冊是指明了操作流程的說明書。
請注意,用戶操作流程和用戶視圖是由需求決定的,因此應該在軟體設計之前完成,完成這些,就為程序研發提供了約束和准繩,很遺憾太多公司都不是這樣做的,因果顛倒,順序不分,開發工作和實際需求往往因此產生隔閡脫節的現象。
需求分析,除了以上工作,筆者以為作為項目設計者應當完整的做出項目的性能需求說明 書,因為往往性能需求只有懂技術的人才可能理解,這就需要技術專家和需求方(客戶或公司市場部門)能夠有真正的溝通和了解。
第三個步驟是概要設計,將系統功能模塊初步劃分,並給出合理的研發流程和資源要求。
作為快速原型設計方法,完成概要設計就可以進入編碼階段了,通常採用這種方法是因為涉及的研發任務屬於新領域,技術主管人員一上來無法給出明確的詳細設計說明書,但是 並不是說詳細設計說明書不重要,事實上快速原型法在完成原型代碼後,根據評測結果和 經驗教訓的總結,還要重新進行詳細設計的步驟。
第四個步驟是詳細設計,這是考驗技術專家設計思維的重要關卡,詳細設計說明書應當把 具體的模塊以最』干凈』的方式(黑箱結構)提供給編碼者,使得系統整體模塊化達到最 大;一份好的詳細設計說明書,可以使編碼的復雜性減低到最低,實際上,嚴格的講詳細 設計說明書應當把每個函數的每個參數的定義都精精細細的提供出來,從需求分析到概要 設計到完成詳細設計說明書,一個軟體項目就應當說完成了一半了。換言之,一個大型軟 件系統在完成了一半的時候,其實還沒有開始一行代碼工作。
那些把作軟體的程序員簡單理解為寫代碼的,就從根子上犯了錯誤了。
第五個步驟是編碼,在規范化的研發流程中,編碼工作在整個項目流程里最多不會超過1/ 2,通常在1/3的時間,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功,設計過程完成的好,編碼效率就會極大提 高,編碼時不同模塊之間的進度協調和協作是最需要小心的,也許一個小模塊的問題就可能影響了整體進度,讓很多程序員因此被迫停下工作等待,這種問題在很多研發過程中都 出現過。
編碼時的相互溝通和應急的解決手段都是相當重要的,對於程序員而言,bug永 遠存在,你必須永遠面對這個問題,大名鼎鼎的微軟,可曾有連續三個月不發補丁的時候 嗎?從來沒有!
第六個步驟是測試
測試有很多種:
按照測試執行方,可以分為內部測試和外部測試
按照測試范圍,可以分為模塊測試和整體聯調
按照測試條件,可以分為正常操作情況測試和異常情況測試
按照測試的輸入范圍,可以分為全覆蓋測試和抽樣測試
以上都很好理解,不再解釋。
總之,測試同樣是項目研發中一個相當重要的步驟,對於一個大型軟體,3個月到1年的外部測試都是正常的,因為永遠都會又不可預料的問題存在。
完成測試後,完成驗收並完成最後的一些幫助文檔,整體項目才算告一段落,當然日後少不了升級,修補等等工作,只要不是想通過一錘子買賣騙錢,就要不停的跟蹤軟體的運營 狀況並持續修補升級,直到這個軟體被徹底淘汰為止。
什麼是軟體開發的核心問題
按照軟體工程鼻祖,《人月神話》作者 Brooks 在「沒有銀彈——軟體工程中的根本和次要問題」一章中闡述的思想,軟體開發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何從概念上對一個復雜的業務系統進行建模。這個建模是含義廣泛的,不僅僅包括對象建模,還包括數據建模、演算法建模等等一系列的內容。總而言之是要先找到解決復雜問題的突破口(先要搞明白需要做什麼,然後再考慮如何做)。至於採用什麼表示方法(簡單文本、UML 圖、E-R 圖)、採用什麼高級語言、是否一定要用面向對象、使用什麼開發工具都是次要的問題。
軟體開發方法
軟體開發方法(Software Development Method)是指軟體開發過程所遵循的辦法和步驟。
軟體開發活動的目的是有效地得到一些工作產物,也就是一個運行的系統及其支持文檔,並且滿足有關的質量要求。軟體開發是一種非常復雜的腦力勞動,所以經常更多討論的是軟體開發方法學,指的是規則、方法和工具的集成,既支持開發,也支持以後的演變過程(交付運行後,系統還會變化,或是為了改錯,或是為了功能的增減)。
關於組成軟體開發和系統演化的活動有著各種模型(參見軟體生存周期,軟體開發模型,軟體過程),但是典型地都包含了以下的過程或活動:分析、設計、實現、確認(測試驗收)、演化(維護)。
有些軟體開發方法是專門針對某一開發階段的,屬於局部性的軟體開發方法。
特別是軟體開發的實踐表明,在開發的早期階段多做努力,在後來的測試和維護階段就會使費用較大地得以縮減。因此,針對分析和設計階段的軟體開發方法特別受到重視。其它階段的方法,從程序設計發展的初期起就是研究的重點,
已經發展得比較成熟(參見程序設計,維護過程)。除了分階段的局部性軟體開發方法之外,還有覆蓋開發全過程的全局性方法,尤為軟體開發方法學注意的重點。
對軟體開發方法的一般要求:當提出一種軟體開發方法時,應該考慮許多因素,包括:
①覆蓋開發全過程,並且便於在各階段間的過渡;
②便於在開發各階段中有關人員之間的通信;
③支持有效的解決問題的
④支持系統設計和開發的各種不同途徑;
⑤在開發過程中支持軟體正確性的校驗和驗證;
⑥便於在系統需求中列入設計、實際和性能的約束;
⑦支持設計師和其他技術人員的智力勞動;
⑧在系統的整個生存周期都支持它的演化;
⑨受自動化工具的支持。此外,在開發的所有階段,有關的軟體產物都應該是可見和可控的;軟體開發方法應該可教學、可轉移,還應該是開放的,即可以容納新的技術、管理方法和新工具,並且與已有的標准相適應。
參考:http://www.blog.e.cn/user5/280156/archives/2008/2090192.shtml
『貳』 什麼是軟體開發項目驗收
驗收目的 為使信息化項目建設按照標准要求進行, 確保項目竣工後達到有關要求和標准, 並能正 常投入運行,必須進行項目驗收
『叄』 軟體開發什麼時候可以驗收
當系統經過一段試運行,具備驗收的各項條件之後,我們就需要著手驗收階段的准備工作了。
我們需要把到目前為止完成的工作進行一個總結,列出我們已經完成
的各項目工作成果、各類文檔,對合同以及各類約定的技術文檔中的相關內容進行自查,要徹底了解系統目前完成的情況如何,是否已經完成了與客戶方達成的各項書面約定以及口頭約定。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注重里程碑的確定,制定階段性目標如果要做好一個項目,完成項目的驗收條件,主要還是以業務是否可用作為衡量的。
寫好備忘錄和問題跟蹤記錄。項目驗收是公司乃至每個項目成員都想要的結果,一旦驗收對公司來說就是,可以收驗收階段的款了,不需要再投入那麼多人力到項目當中,項目終於可以告 一段落,大家都可以輕松一下了。項目驗收是一系列細致工作完成到位的結果,而不是某一點的成功或某個人能力就可以促成的事情。一個項目的驗收,一般是由一 系列驗收准備工作組成的。如果我們在最終驗收前,已經將很多階段的工作細化並得到認可執行,那麼項目驗收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首先我們要明確進入驗收的前提。很多人都認為只要我們完成了合同中規定的內容,完成了需求規格說明中規定的工作,並且按合同試運行了幾個月,應該就可以驗收了。
『肆』 軟體開發步驟
一個軟體從開始到最後一共需要以下幾個流程:
1、計劃
2、分析
3、設計
4、編碼
5、測試
6、維護
1、計劃
對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總體定義,包括了解用戶的要求及現實環境,從技術、經濟和社會因素等3個方面研究並論證本軟體項目的可行性,編寫可行性研究報告,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案,並對可供使用的資源(如計算機硬體、系統軟體、人力等)成本,可取得的效益和開發進度作出估計,制訂完成開發任務的實施計劃。
2、分析
軟體需求分析就是對開發什麼樣的軟體的一個系統的分析與設想。它是一個對用戶的需求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正確理解,然後把它用軟體工程開發語言(形式功能規約,即需求規格說明書)表達出來的過程。本階段的基本任務是和用戶一起確定要解決的問題,建立軟體的邏輯模型,編寫需求規格說明書文檔並最終得到用戶的認可。需求分析的主要方法有結構化分析方法、數據流程圖和數據字典等方法。本階段的工作是根據需求說明書的要求,設計建立相應的軟體系統的體系結構,並將整個系統分解成若干個子系統或模塊,定義子系統或模塊間的介面關系,對各子系統進行具體設計定義,編寫軟體概要設計和詳細設計說明書,資料庫或數據結構設計說明書,組裝測試計劃。在任何軟體或系統開發的初始階段必須先完全掌握用戶需求,以期能將緊隨的系統開發過程中哪些功能應該落實、採取何種規格以及設定哪些限制優先加以定位。系統工程師最終將據此完成設計方案,在此基礎上對隨後的程序開發、系統功能和性能的描述及限製作出定義。
3、設計
軟體設計可以分為概要設計和詳細設計兩個階段。實際上軟體設計的主要任務就是將軟體分解成模塊是指能實現某個功能的數據和程序說明、可執行程序的程序單元。可以是一個函數、過程、子程序、一段帶有程序說明的獨立的程序和數據,也可以是可組合、可分解和可更換的功能單元。模塊,然後進行模塊設計。概要設計就是結構設計,其主要目標就是給出軟體的模塊結構,用軟體結構圖表示。詳細設計的首要任務就是設計模塊的程序流程、演算法和數據結構,次要任務就是設計資料庫,常用方法還是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
4、編碼
軟體編碼是指把軟體設計轉換成計算機可以接受的程序,即寫成以某一程序設計語言表示的「源程序清單」。充分了解軟體開發語言、工具的特性和編程風格,有助於開發工具的選擇以及保證軟體產品的開發質量。
當前軟體開發中除在專用場合,已經很少使用二十世紀80年代的高級語言了,取而代之的是面向對象的開發語言。而且面向對象的開發語言和開發環境大都合為一體,大大提高了開發的速度。
5、測試
軟體測試的目的是以較小的代價發現盡可能多的錯誤。要實現這個目標的關鍵在於設計一套出色的測試用例(測試數據與功能和預期的輸出結果組成了測試用例)。如何才能設計出一套出色的測試用例,關鍵在於理解測試方法。不同的測試方法有不同的測試用例設計方法。兩種常用的測試方法是白盒法測試對象是源程序,依據的是程序內部的的邏輯結構來發現軟體的編程錯誤、結構錯誤和數據錯誤。結構錯誤包括邏輯、數據流、初始化等錯誤。用例設計的關鍵是以較少的用例覆蓋盡可能多的內部程序邏輯結果。白盒法和黑盒法依據的是軟體的功能或軟體行為描述,發現軟體的介面、功能和結構錯誤。其中介面錯誤包括內部/外部介面、資源管理、集成化以及系統錯誤。黑盒法用例設計的關鍵同樣也是以較少的用例覆蓋模塊輸出和輸入介面。
6、維護
維護是指在已完成對軟體的研製(分析、設計、編碼和測試)工作並交付使用以後,對軟體產品所進行的一些軟體工程的活動。即根據軟體運行的情況,對軟體進行適當修改,以適應新的要求,以及糾正運行中發現的錯誤。編寫軟體問題報告、軟體修改報告。
一個中等規模的軟體,如果研製階段需要一年至二年的時間,在它投入使用以後,其運行或工作時間可能持續五年至十年。那麼它的維護階段也是運行的這五年至十年期間。在這段時間,人們幾乎需要著手解決研製階段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同時還要解決某些維護工作本身特有的問題。做好軟體維護工作,不僅能排除障礙,使軟體能正常工作,而且還可以使它擴展功能,提高性能,為用戶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然而遺憾的是,對軟體維護工作的重視往往遠不如對軟體研製工作的重視。而事實上,和軟體研製工作相比,軟體維護的工作量和成本都要大得多。
在實際開發過程中,軟體開發並不是從第一步進行到最後一步,而是在任何階段,在進入下一階段前一般都有一步或幾步的回溯。在測試過程中的問題可能要求修改設計,用戶可能會提出一些需要來修改需求說明書等。
『伍』 軟體開發的一般流程是什麼_
1、概要設計
首先,開發者需要對軟體系統進行概要設計,即系統設計。概要設計需要對軟體系統的設計進行考慮,包括系統的基本處理流程、系統的組織結構、模塊劃分、功能分配、介面設計、運行設計、數據結構設計和出錯處理設計等,為軟體的詳細設計提供基礎。
2、詳細設計
在概要設計的基礎上,開發者需要進行軟體系統的詳細設計。在詳細設計中,描述實現具體模塊所涉及到的主要演算法、數據結構、類的層次結構及調用關系,需要說明軟體系統各個層次中的每一個程序(每個模塊或子程序)的設計考慮,以便進行編碼和測試。
3、編碼
在軟體編碼階段,開發者根據《軟體系統詳細設計報告》中對數據結構、演算法分析和模塊實現等方面的設計要求,開始具體的編寫程序工作,分別實現各模塊的功能,從而實現對目標系統的功能、性能、介面、界面等方面的要求。
4、測試
測試編寫好的系統。交給用戶使用,用戶使用後一個一個的確認每個功能。總之,測試同樣是項目研發中一個相當重要的步驟,對於一個大型軟體,3個月到1年的外部測試都是正常的,因為永遠都會有不可預料的問題存在。
完成測試後,完成驗收並完成最後的一些幫助文檔,整體項目才算告一段落,當然日後少不了升級,修補等等工作,只要不是想通過一錘子買賣騙錢,就要不停的跟蹤軟體的運營狀況並持續修補升級,直到這個軟體被徹底淘汰為止。
5、軟體交付
在軟體測試證明軟體達到要求後,軟體開發者應向用戶提交開發的目標安裝程序、資料庫的數據字典、《用戶安裝手冊》、《用戶使用指南》、需求報告、設計報告、測試報告等雙方合同約定的產物。
(5)軟體開發為什麼要先驗收擴展閱讀:
開發平台:
軟體開發平台源於繁瑣的實踐開發過程中。開發人員在實踐中將常用的函數、類、抽象、介面等進行總結、封裝,成為了可以重復使用的「中間件」,而隨著「中間件」的成熟和通用,功能更強大、更能滿足企業級客戶需求的——軟體開發平台應運而生。
平台是一段時間內科研成果的匯聚,也是階段性平台期的標志,為行業進入新的研發領域提供了基礎。由於平台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非常明顯,目前國內的管理軟體市場,軟體開發平台的應用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由於開發環境、開發人員、功能定位、行業背景等的不同,不同品牌的平台存在較大差別。
『陸』 如何做好軟體項目的驗收管理
項目驗收是公司乃至每個項目成員都想要的結果,一旦驗收對公司來說就是,可以收驗收階段的款了,不需要再投入那麼多人力到項目當中,項目終於可以告 一段落,大家都可以輕松一下了。項目驗收是一系列細致工作完成到位的結果,而不是某一點的成功或某個人能力就可以促成的事情。一個項目的驗收,一般是由一 系列驗收准備工作組成的。如果我們在最終驗收前,已經將很多階段的工作細化並得到認可執行,那麼項目驗收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首先我們要明確進入驗收的前提。很多人都認為只要我們完成了合同中規定的內容,完成了需求規格說明中規定的工作,並且按合同試運行了幾個月,應該就可以驗收了。就可以拿著合同或技術協議與客戶談論驗收的相關事宜了。但 實際上客戶往往不同意在此時驗收。他們的判斷往往不是招標書、合同、技術協議、需求規格說明書等文檔。其實這些文檔無論做得如何細致,對用戶而言並沒太大 的參考價值。客戶關心的是他們的業務是否真地在系統中運作,並且運行良好,並以此作為檢驗項目驗收的標准。當然有的項目也可以通過商務運作,在業務實現不 太好的情況下驗收。1、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注重里程碑的確定,制定階段性目標如果要做好一個項目,完成項目的驗收條件,主要還是以業務是否可用作為衡量的。不是一定得實現所有用戶的需求(這里指的是口頭上的需求,如果落實到文字上的還是要實現的),也不是只有將一些所謂的技術難點解決用戶就會同意驗收,而是我們可以完成一定的階段應用業務目標。我們從進行需求調研的時候就要主動控制項目的邊界,將一個一個業務流根據客戶方的實際情況合理組織實施順序,形成我們項目實施計劃中的里程碑點,明確達到里程碑點的條件,並得到雙方一致正式認可。沒有雙方高度達成一致的里程碑認可,也就是沒有項目目標約定,沒有目標約定的項目實施計劃一定會經常變更內容、變更初始設定目標,導致計劃不可控制,更談不上驗收。很多人希望通過詳細的系統需求規格說明書來定義項目要實現的內容和業務目標,這是很有必要的,但需求規格說明書得到認可並非是通過用戶審核就可以的結果,應該想辦法讓用戶一起參與到需求規格說明書的制定過程中來,變成用戶自己推導出來的業務實施目標,未來才不容易變形。2、積極主動地與客戶進行溝通 項目中一定要有溝通策略,和高管如何匯報工作進展,取得支持?和中層如何就業務目標不斷確認,逐步清晰?和基層如何就項目應用操作模式達成一致,持續改進?都需要通過溝通反饋完成。溝 通的作用對於高管是讓他們清楚我們一直按照項目目標前進,每個階段工作進展是否順利,影響項目正常運做原因是什麼,需要哪些資源幫助。和高管溝通比較多的 話,第一個好處是高管經常聽匯報就知道項目進展程度,可以安排反饋檢查,看是否具備我們所說的進展,這樣一旦認可了各個階段目標後,最終要求高管簽字確認 也就順理成章了。給高管匯報技巧就是簡潔明了,真實客觀,有理有據分析問題,提出對策建議請其決策即可。中層往往是項目主要的推動力量和實際執行者,也往往是對具體業務需求最主要的要求者,他們對企業實際運做過程最清楚,提出要求最具體,而且項目驗收與否沒有中層的同意往往也是不太容易做到的。往往通過前期業務調研只能對企業項目目標有一個大的,宏觀的認識,但如何細化並最終落實並非是一步到位的過程。因此在整個項目過程中,雙方項目組要不斷溝通,特別是企業中層溝通,才能逐步認識越來越深刻,最終達成一致。和基層的溝通主要體現對最終用戶的關懷,定期主動和最終用戶溝通,消除一些怨氣,讓用戶能堅持用下去,這個時候我們往往發現很多用戶真的是非常好相處,盡管軟體還有很多值得改進的地方,但他們一旦認可我們團隊,反而會盡心盡力幫助我們推動項目的進行。目前我們公司一般要求每個項目經理在項目進行中都要填寫詳盡的項目月報,反映項目的進度,與計劃的偏差,完成的項目內容,投入人力,目前項目存在的問題,以及預計項目下月的進度等等。將進度月報交部門負責人、項目管理中心、總經辦審閱。類似地也要制定針對客戶的月報甚至是周報,將相關的信息反應到客戶方的負責人,及相關高層。可以先發郵件,然後還要電話落實收到並口頭簡要匯報,特別是高管層,千萬不要以為發了就等於別人會去看,一定要口頭跟進匯報一次,保證客戶各方面負責人對項目進展做到心中有數。在 項目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注意平時做人的積累,比如要做到講誠信,講原則。主要是三條:1)做不到的事情千萬別隨意承諾;2)承諾的事情一定要努力做 到;3)每次做到的事情都進步一點點。按這三條做事,即使在系統的使用過程中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一些不方便,用戶也會慢慢接受稍微長一點的響應周期,也會 用更多積極性眼光看現在的問題,也相信問題一定有人響應,也一定可以得到解決。進而使我們和客戶之間形成一種較為和諧的關系。3、寫好備忘錄和問題跟蹤記錄 在一個漫長項目周期中,很多工作做了也就做了,認可了也就認可了,時間一長也就忘記了很多承諾和約定,到了驗收的時候就可能重新翻出來,這種事情很多人可能都經歷過,明明說可以先不做的內容最終驗收的時候又成了必要條件。每次備忘錄要口頭交流認可後才列印簽字確定階段性工作成果。下次工作則根據前次備忘錄的雙方約定繼續進行,保障項目在每次工作基礎上不斷前進,並用備忘錄約束雙方的行為。同 時我們建議在收集項目出現的各種問題時,採用問題跟蹤記錄表的形式,這樣可以一目瞭然地顯示出我們曾經收集到的各種問題,目前的解決情況,以及還有什麼問 題沒有解決,准備什麼時候解決。這樣客戶和我們都會對目前的情況非常了解,通過不斷地解決出現的問題,來收斂可能出現的問題,當存在的問題越來越少時,也 就表示我們的系統已經在接近驗收的標准了。4、驗收階段的准備工作及注意事項 當 系統經過一段試運行,具備驗收的各項條件之後,我們就需要著手驗收階段的准備工作了。首先我們需要把到目前為止完成的工作進行一個總結,列出我們已經完成 的各項目工作成果、各類文檔,對合同以及各類約定的技術文檔中的相關內容進行自查,要徹底了解系統目前完成的情況如何,是否已經完成了與客戶方達成的各項 書面約定以及口頭約定,沒有完成的,如果是書面約定,准備採取什麼策略去進一步完成或者採取一定的迴避措施,使客戶在驗收的時候不再提出這些未實現的需 求。做一個詳細的驗收計劃是非常必 要的,可以用來作為驗收階段的工作指導。這就需要與客戶進行詳細的溝通,再次明確驗收前需要完成的工作,盡量避免客戶方在此階段提出過多的更改需求,這是 極為重要的。驗收計劃中不光要有需要繼續完成的工作,還需要有一個相對固定的工期,使雙方都繼續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防止無限制的拖延。我們很多的項目碰到的一些常見 問題就是軟體開發完之後,很多客戶也不使用,如果我們去催促他們的時候,就經常推脫工作太忙,還有其它的事要做等等,或者也就是應付一下隨便提一兩個小問 題。而等我們提出要驗收的時候,他們又總是覺得這也不滿意那也不滿意,總之是怕承擔相應的責任,不願意驗收。針對這種情況我想主要還是想辦 法讓客戶盡量把系統使用起來,只有在使用中才能發現問題,我們也才能解決問題,使系統能更好地運行。如果是基層的人員不願意使用,我們可以走上層路線,使 客戶的高層了解項目正常運行的重要性,也使他們意識到項目驗收的重要性,意識到無限制地拖延下去會對政府機會的權威、形象和公司的收益造成不好的影響,利 用他們的主觀積極性克制拖沓的工作作風。如果項目經理在這方面沒有太多的辦法的時候,可以讓市場人員動用一些商業運作的手段,或者提請公司高層出面與客戶 方的高層盡早溝通,明確系統運行的各項工作。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客戶無窮盡地提出一些需求,一些主要領導對系統指指點點,隨便一句話,就要進行需求變更,項目的范圍不斷擴大,導致項目試運行一直無法結束。甚至一些客戶追求系統的完美,提出了很多高難度的需求,導致我們需要投入較多的精力去解決。這 種情況,我覺得是一些政府主管領導對電子政務認識上存在一定的誤區,認為這么一個系統就應該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其實信息系統只是政府管理工作的一種輔助 性手段,信息化不是一步到位工程,而是一種長期的、不斷改善的系統工程。我們應該想法讓他們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他們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不是依靠他們的 長官意志,提出一些不切合實際的、易變的需求。要實現這一點,就需要項目經理安排人員定期到政府機關進行信息化普及培訓以及項目管理知識培訓。同時在合適 的情況下,建議在該項目驗收後啟動新的項目來完成一些新的需求。項目驗收對任何一個項目管理者 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即使已經採取本文提到的幾種手段,也不能保證我們的項目能夠順利驗收,但作為項目的承建方,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盡量做好我們所能控制 的事情,另外一些很難由我們控制的事情則需要借用一些其它的力量去完成,比如請市場部運用一些商業手段來促成項目的驗收等等。本文中提出的這些建議,是希 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希望各位同仁可以提出更多更好的方法來促進我們的項目如期驗收。
『柒』 在軟體開發的過程中,所生成的文檔是一一交給客戶,讓他們簽字,還是最後一塊交給他們讓他們驗收
與客戶相關的和聯系緊密的文檔需要客戶簽收最好!
主要是需求文檔與驗收文檔。
一般需求文檔會作為開發合同的附件。若不作為附件使用,需要簽字蓋章。
在開發過程中涉及需求變更的文檔,必須與客戶確認,並簽字或蓋章作為證明。
客戶驗收文檔必須簽字確認。
其他文檔沒必要,客戶也不關心。因為諸如設計、開發、測試等文檔都是內部使用的,客戶也看不懂、沒利害關系,不需確認。
『捌』 軟體開發的流程是什麼
1、前期准備
貴州丹華信凱科技公司開發人員對系統開發前期進行充分的用戶調研、需求分析和系統體系結構的設計准備工作。
貴州丹華信凱科技公司開發人員以及業務需求人員共同組建項目組,一名或兩名項目經理負責監控項目的整體實施,共同參與系統的全面設計、開發,並針對業務提出進一步開發需求,開展軟體用戶化工作,制定二次開發方案,參與設計業務系統與其它軟體的介面。
A
項目負責人:負責分析、設計和協調工作。隨時監控各開發人員的工作,包括內容是否與要求發生偏差,進度是否滯後等等,同時給每個開發人員明確的任務書。
B 開發人員:熟悉針對軟體開發的編程工具,並具有豐富的編程經驗,負責完成不同層與模塊的編程工作。
C 業務需求人員:熟悉業務工作流程,有豐富的業務經驗。
D 文檔整理人員:隨時整理系統開發過程中相關的技術文檔。
E 測試工程師:專門進行代碼的測試工作,並且計劃和執行源代碼復審,負責有關返工的任何反饋意見(有條件可配置)。
2、實施過程
整個開發過程將經歷獲取需求、需求分析、系統結構建立、設計、編碼、測試等階段。
2.1 獲取需求
軟體在進入正式開發之前,要求業務需求方提供准確的書面《軟體設計詳細需求書》,其中包括:
(1)對現有系統的分析。
(2)待開發系統的詳細需求。
(3)功能需求,使用范圍,業務流程,用戶界面,輸出要求,故障處理。
(4)網路環境,硬體環境,軟體環境,與其他系統的關系,安全與保密。
(5)技術可行性分析,經濟可行性分析,人員可行性分析,影響待開發系統的主要因素。
軟體項目分為專用軟體和通用軟體兩大類。
對於專用軟體,在進入開發之前必須與用戶進行比較具體的交流和討論,了解清楚用戶理想的產品究竟是什麼樣子,這里最好就採用原型化的方法作出一個簡單的框架給用戶看。
對於通用軟體,在開發之前必須做一定的市場調查工作,一方面是從經濟效益考慮,調查產品的潛在市場有多大,一方面是從技術的角度,了解清楚潛在用戶對軟體的各種技術上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確定軟體的定位,即我們軟體具體是為哪一些用戶群體服務的。然後對該群體用戶現有硬體配置,軟體配置,網路使用情況,資料庫使用情況,計算機熟悉程度做一定的調研,根據調查的統計結果決定即將開發的軟體的一些技術指標。
2.2 需求分析
貴州丹華信凱科技公司開發人員構思、確立系統目標、劃分業務領域、現行業務分析、建立業務模型、信息需求分析、用戶視圖規范化、數據元素標准化與一致性控制等。
在項目組和用戶充分交互、理解的基礎上,提出系統的技術構架,對系統功能、性能等主要指標作描述,對實現方法項目實施人員應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輪廓及整體設計思路,對有疑問的地方及時與業務需求人員進行溝通交流,最終達成共識。
綜合對該用戶群體現有硬體配置,軟體配置,網路使用情況,資料庫使用情況,計算機熟悉程度做一定的調研,根據調查的統計結果決定即將開發的一些軟體適用指標。
2.3 系統結構建立
確定軟體伺服器的硬體配置及用戶硬體資源配置。
確定用戶軟體平台的統一協調。
2.4 設計
軟體設計階段的工作包括對模塊進行必要的修改,同時可能需要對某些結構做一些修改,確定界面定義、用戶服務層、業務邏輯層、資料庫服務層和具體資料庫,確定軟體開發工具。這一階段還將完成更詳細的功能和業務需求調研,製作系統中最符合用戶需要的文檔。
根據應用系統對安全的要求,同步進行安全保密設計。
2.5 編碼
確定軟體的界面風格、使用功能、編程語言、資料庫結構和具體數據等工作,並開始進入程序編寫階段。
開發人員進入設置和編碼工作之後,應先確定編碼的風格在開發過程中保持一致,工作過程中如發現前面分析或設計階段的某些錯誤,應返回到前面的階段進行必要的修改,同時主要開發人員之間應相互緊密配合。
2.6 測試
系統投入使用前最關鍵的一個步驟,由開發人員之間、業務需求人員交叉測試或由軟體測試工程師測試。開發人員將對在測試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提出可行建議進行改進。
3、整體驗收
業務需求人員負責提供驗收標准。
當軟體的後期測試完成後,通知業務需求人員驗收,驗收主要以業務需求人員提供的原始資料及《軟體開發設計方案》為依據,對軟體的各項功能進行全面的核查,如無異議,驗收後簽署「驗收確認書」。
4、後期培訓
4.1 培訓目標
在實施項目的過程中,使相關操作人員理解軟體的基本原理和實際運用,使他們對整套業務軟體的具體性能,操作步驟以及具體要求,有一個更深層次的認識,並能在計算機管理下對其業務軟體流程熟練操作使用。
再開發人員共同接受軟體開發方全面、系統的培訓,保證能夠在二期推廣中獨擋一面完成推廣及軟體升級任務。
4.2 培訓計劃
項目組有義務對用戶提供及時、有效、全面的培訓,並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充分重視對用戶方的技術轉移,並提前制訂有效可行的培訓計劃。
4.3 考核標准
以實際操作方式測試用戶對軟體系統流程的操作使用能力。
『玖』 軟體開發步驟包括哪些過程
軟體開發一般分為五個階段:問題的定義及規劃、需求分析、軟體設計、程序編碼、軟體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