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軟體為什麼那麼難
㈠ 為什麼說軟體開發特別難
軟體開發從開始定位初期就是比較難的過程,他需要精準定位顧客需求。而後它還要面對編寫和投入的難題,所以想要做好一個軟體,精力和金錢都是必不可少的。
03、前期投入後期收入難軟體開發其實並沒有一個固定的報價,它會隨著軟體的復雜性和收益性而變得不同。所以最終導致開發者前期投入過大,而很有可能後期的收益卻沒有預想中的多。而且有時開始會覺得軟體開發並不需要太多的成本,但在不斷的維護和完善軟體的過程中,又是一筆不菲的開銷。
所以整體來說軟體的開發投入還是比較大的,特別是想弄一個比較全面而穩定的好軟體時。
㈡ 為什麼國產的軟體不夠知名
例如QQ只是國人用,外國很少有人知道,而MSN在全世界范圍內都很通用,Photoshop,網路三劍客,3Dmax這些都是美國人開發的,好像我們只會開發娛樂軟體,實用的東西不多。
首先中國的軟體行業起步就比較晚,目前也是處於低水平,很多軟體產品目前都有一兩家大外企長期占據市場並攏絡很多國內的高水平人才。而國產軟體公司在資金和人才上都無法和這些大外企抗衡,產品的性能等很多方面就都要落後這些外國公司的老牌軟體,市場份額也就很小,所以一些軟體公司轉為做外包,另一些去做一些應用項目。當然國產軟體公司也在努力改變這種形勢,做產品的國產軟體公司其實也不少,也有很多著名的公司,比如三大基礎軟體:操作系統有中科紅旗,資料庫有人大金倉,中間件的公司就更多了,這些國產軟體公司在不斷的努力下已經能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了,這些基礎軟體是中國目前最需要的,想想就知道了,萬一打起仗來你怎麼能放下心來用敵國的操作系統和資料庫?國產軟體需要我們所有人的支持。
目前軟體開發語言都是外國人開發(英語),國人只是使用語言只能進行簡單的開發,使用國外的語言肯定達不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外國人用自己熟悉的語言寫代碼能不牛嗎
期待國人也能開發一種語言寫軟體就好了
㈢ 國產工業軟體真的很重要嗎目前存在哪些問題
工業軟體:推動製造業由大變強的關鍵
工業軟體是現代工業的靈魂,代表著製造業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工業軟體強,國家製造業競爭力才能強。
工業軟體是國家製造業競爭力根本所在
發展工業軟體是推進智能製造的必要基礎。現代信息通信技術和製造技術深度融合是智能製造的關鍵所在,其中涉及硬體、軟體、網路、計算等多種技術和製造技術的融合,而工業軟體是其中最為關鍵的技術,無論是硬體、網路、計算等技術和製造工藝融合,都離不開軟體定義、編碼和封裝。
發展工業軟體是提升製造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抓手。工業軟體的核心是工業基礎數據,有數據支撐的工業軟體功能才強大。例如,飛機、船舶等領域,工業軟體可以讓軟體模式測試和樣機測試做得一模一樣,大大降低樣機錯誤設計概率。目前製造業發達國家願意將大型高端裝備工廠建設在海外,設計、組裝、測試、維修等環節都願意輸出,正是由於工業軟體較好地保證了技術被充分應用的情況下,技術工藝又不被泄露。
發展工業軟體是推動製造業生產和商業模式變革創新的前提。企業研發設計、生產控制、組裝測試、售後運維、遠程服務等各環節信息化建設都離不開工業軟體的支撐,工業軟體定義了研發設計基礎理論體系、生產控制流程、產品組裝順序、產品測試機理、運維模式等等,甚至定義了製造業的商業模式,協同研發、個性化定製、網路製造、在線運維、分時租賃等新商業模式都離不開工業軟體支撐。
我國工業軟體發展存在的問題
製造業對國外工業軟體形成長期依賴,關鍵工藝流程和工業技術數據缺乏長期研發積累,製造業在一些領域呈現技術空心化。我國飛機、船舶、冶金、化工、生物醫葯、電子信息製造等重點製造領域長期以來習慣用國外工業軟體,對於背後的設計原理了解不夠,而且缺乏基礎工藝研發數據的長期積累,導致基礎技術原理數據積累存在明顯差距。國外根本不可能出售含有最新創新成果數據的工業軟體,能出售的工業軟體裡面固化的數據往往是上一代甚至上幾代的數據。
軟體業和製造業融合程度不高,大型製造企業缺乏主動布局,純軟體企業向工業軟體企業轉型難度大。純軟體企業進入工業軟體領域存在天然專業技術屏障,工業軟體不同於普通網路應用軟體,是工業流程和技術的程序化封裝,背後需要工業流程和龐大技術數據作支撐,這絕非純軟體公司單獨所能為。目前國內大型製造企業缺乏對智能製造時代工業軟體重要性的深度理解和認識,習慣於購買和應用國外企業的工業軟體,不會主動布局加強對企業關鍵核心工藝流程、工藝和技術的軟體化封裝,來提高工藝數據應用的便捷性和工業核心技術輸出的安全保障。
國內工業軟體市場被國外企業壟斷,國產工業軟體發展嚴重滯後,產業生態基礎還很薄弱。重點工業領域關鍵核心技術被國外企業掌握,關鍵核心工業輔助設計、工藝流程式控制制、模擬測試等軟體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國外企業軟體。工業軟體研發需要生態系統作支撐,然而目前我國工業操作系統、工業軟體開發平台等重要國產工業基礎軟體是全產業鏈缺失,這也直接導致了運行於國產工業操作系統的國產工業控制應用軟體幾乎是空白。
工業軟體國內標准缺失,綜合集成應用程度不高,工業軟體作用發揮有限。近幾年來,西門子、通用電氣等大型製造企業都紛紛加大了工業技術和軟體技術融合力度,通過大力收購軟體企業,強化企業在智能工業時代的核心競爭力。目前國內工業軟體市場的事實標准都是由國外大型製造企業主導著,國外企業在標准上互掐,導致國內市場同時採用國外企業產品時,不同廠商產品程序兼容和互聯互通存在很大問題。由於我國在重點製造業領域的國產智能產品體系化程度不高,大部分情況都處於主動需求與對方產品互聯,因此只能被動遵守對方產品標准。
工業軟體對製造業模式的變革創新作用尚未發揮,製造業微笑曲線受制於工業軟體短板。由於國內工業軟體應用還普遍處在研發設計、工業控制等若干單項應用環節,貫穿整個製造業研發設計、流程式控制制等全環節的綜合集成應用還較少,不同廠商工業軟體程序兼容存在較大問題,工業軟體綜合集成效應尚未顯現。
推進工業軟體發展的相關建議
成立工業軟體產業投資基金,加大工業軟體產業扶持力度。鼓勵大型製造企業投資和並購國外工業軟體服務公司,促進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工業信息服務工程公司發展標准化、通用型、平台型的行業工業信息服務軟體產品;工業大數據服務企業梳理、挖掘、共享和開放工業大數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製造業相關專業研究人員建立和開放工業技術工藝資料庫,為工業軟體開發提供公共數據支撐。
開展工業軟體服務企業認定等相關工作,實施更加優惠的工業軟體產業財稅、投融資、知識產權扶持政策。開展工業軟體服務企業認定專項工作,實施比軟體產業更加優惠的工業軟體產業稅收減免政策。分行業成立鋼鐵、冶金、船舶、飛機、汽車、高鐵、生物醫葯、電子信息製造等重點製造業領域若干工業軟體國家工程實驗室,鼓勵行業大型製造企業和軟體企業聯合牽頭成立。對於國內企業投資和並購國外工業軟體企業,簡化海外投資審批程序,實施相關稅收減免政策。對於工業軟體企業上市融資行為,降低上市准入門檻,對於面向工業軟體企業的投資行為,降低或減免相關稅收。對於經認定的工業軟體企業申請相關財政資金項目,在營業收入、繳納稅收、人才資源方面降低申請門檻。
以製造行業龍頭企業為核心組建行業工業軟體聯盟,打造工業軟體產業生態圈。發揮製造業各行業協會和軟體行業協會作用,鼓勵製造企業、軟體企業、工業數據分析企業等聯合成立細分行業工業軟體聯盟,加強工業軟體聯合開發和推廣應用。發揮工業軟體聯盟作用,重點推進鋼鐵、冶金、船舶、飛機、汽車等重點行業工業軟體的開發、推廣和應用力度。培育工業操作系統、工業資料庫、工業軟體開發平台、工業軟體編程語言等基礎軟體信息服務提供商。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強對工業操作系統、工業資料庫、工業軟體開發平台等基礎軟體平台關鍵技術研究,提倡產學研聯合攻關。加強工業軟體企業和互聯網企業的合作,鼓勵發展平台型、網路型工業軟體,為中小製造企業提供廉價的工業軟體雲服務。
加快制定工業軟體行業標准,推進製造業工業軟體綜合集成應用。制定工業操作系統相關標准,形成應用介面豐富多樣、運行安全高效、系統吞吐量大、響應時間小、容錯能力強、用戶界面友好、可移植的工業操作系統標准。制定工業資料庫相關標准,形成能支撐工業大數據存儲、高並發量連接、查詢範式多樣、搜索查找高效、技術安全可靠的工業資料庫標准。制定工業軟體開發平台相關標准,形成能支撐跨平台、應用介面豐富、編譯運行高效、程序安全可信、安裝部署快捷的工業軟體開發平台標准。制定工業軟體編程語言標准,形成一套標准、通用、高效、安全、可移植、易學的工業軟體編程語言標准,加大信息科技類院校教育力度。
㈣ 為什麼國內軟體開發比國外要落後那麼多
在開始任何其他文字之前,首先有必要正視一個根本現實:國內外軟體開發的水平是有差距的。這一結論的最直接證據是每一輪新技術的發起者基本上都是國外的人或公司,從方法論(CMMI,敏捷等)到各種框架(近來很熱的Hadoop等)再到新的編程語言都是如此。
總的來看這類差距似乎可以概括為「原創的缺失」,大多時候,我們只是處在一種「跟隨者」的角色上。RUP出來後我們跟誰RUP,敏捷出來我們跟誰敏捷,雲計算出來後我們跟隨雲計算,大致如此。
年紀小的時候,會單純的以為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個人技術能力不足或努力不夠。但現在想來,這反倒是次要原因。
如果說既能看懂,有足夠的時間也可以自己寫出來,那麼大致上就不是個人技術能力的問題。這樣事情就變的有些微妙,我們也就需要在更高的視點上審視一下促成一件事情的因子。
一件事情的成敗大致可以用四個維度去考量:
有沒有意識去做?-->創新
有沒有能力去做
有沒有時間去做?-->環境
有沒有動力持續去做?-->意願和環境
排除第二點能力之外,其餘三點可以大致概括為:勇為天下先的意識(創新)和創新得以生長的泥土(意願和環境)。這幾者彼此影響,不可分割。
一提創新,很多人可能會想到其瓶頸是沒有想法,進而認為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意識問題。但這很可能是錯的,就我自身的觀感,程序員這個群體里,現實的情形應該是想法很多,但受種種制約,實踐下來的不多。
現實的需要激發了創新,也提供了實踐創新的場所和養分,脫離實際需要的創新是走不遠的。這似乎只能寄希望於本土軟體企業的崛起,為程序員提供相應的環境(時間+實踐創新的場所),接下來如果程序員這個群體再有實踐自身追求的意願,那麼事情將會改觀。
國內外差距的一個間接證據是國內軟體開發的工程化的程度過於薄弱。軟體這東西過度工程化是不行的,但不工程化也一定是不行的。先不論CMMI這種大型方法論,就說最簡單的軟體工程數據收集。
在這點上國外比較容易找到各種數據,比如下面這樣的表格:
代碼行/天?最低值-最高值(典型值)軟體類型10,000代碼行的項目
100,000代碼行的項目
250,000代碼行的項目航空電子15-150(30)3-45(7)3-30(6)應用系統120-2,700(450)
30-1050(90)15-750(75)命令與控制30-450(75)7-90(15)6-75(12)嵌入式系統15-300(45)
4.5-75(11)3-60(9)公眾網際網路/系統
90-1500(225)15-300(45)15-225(30)內部內聯網/系統
225-2700(600)
45-1050(120)30-750(90)微代碼15-120(30)3-30(6)3-15(4)過程式控制制75-750(150)15-150(45)13-130(30)實時系統15-225(30)3-45(7)3-45(6)科學系統/工程研究
75-1125(150)15-225(45)12-150(30)套裝軟體60-750(150)15-150(30)10-120(30)系統軟體/驅動程序30-750(90)7-150(15)6-120(13)電信軟體30-450(90)7-90(15)6-75(7)即使是在日本,也有一個叫IPA這樣的機構在定義各種指標,並持續收集數據。而國內似乎還沒人做這類事情。這樣的話對軟體開發個體而言,負面影響可能並不直觀,但從整體來看卻也是一種切切實實的差距。
這點上很難靠個人來推進和改善,需要有一種組織(軟體協會?)來持續推進才有可能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