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百科 » 國外為什麼喜歡開源軟體

國外為什麼喜歡開源軟體

發布時間: 2023-08-17 04:29:07

① 軟體為什麼要開源

開源軟體的英文為open source software,簡稱為OSS,直接的字面意思是公開源代碼的軟體。軟體既然連源代碼都公開,那麼使用自然是自由的,因為用戶可以利用公開的源代碼自己編譯為可運行的程序。因此,開源軟體具備可以免費使用、公布源代碼的主要特徵。

② 為什麼 Google 一直做開源軟體

谷歌今日凌晨面向全球100多個國家推出「Google Chrome」瀏覽器,目前,谷歌瀏覽器測試版支持43種語言,與用戶對谷歌產品的期望相同,谷歌瀏覽器著重於操作便捷性和功能性。

谷歌稱,早期的互聯網時代,網頁通常與簡單的文本頁面類似,如今互聯網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平台,用戶不僅可以通過Email和其它網路應用與朋友、同事溝通合作,還可以編輯文檔、觀看視頻、收聽音樂、管理銀行帳戶等等。谷歌瀏覽器正是以現今的互聯網為基礎、為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眾多網路應用而設計的。

「我們認為瀏覽器是走進互聯網的窗戶——對於用戶來講,瀏覽器是用來與網站、網路應用互動的工具,延續這種使用體驗非常重要。」谷歌全球產品副總裁,Sundar Pichai表示,「與經典的谷歌主頁一樣,谷歌瀏覽器簡單的用戶界面背後由領先的核心技術支持,用以支持用戶瀏覽今天的網路。」

谷歌稱,谷歌瀏覽器將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網路體驗,使用戶更易搜索,以便盡快找到所需內容。

在功能特性上,瀏覽器的地址欄整合了搜索功能,只需幾次點擊,用戶便能盡快地查到所需信息;另外,當在谷歌瀏覽器中打開一個新的標簽頁時,用戶將看到一些縮略圖,其中包括以往經常瀏覽的網站,最新的搜索結果以及書簽頁,使用戶能更容易的瀏覽網頁。

谷歌強調,谷歌瀏覽器的核心設計理念是一個為用戶提供更強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的多進程處理的平台。每一個瀏覽器窗口的運行都是獨立的進程,標簽頁是相對獨立的,一旦某一個標簽頁不能正常運行或是關閉,其他標簽頁不會受到影響,用戶可以繼續進行操作而不必關掉整個谷歌瀏覽器。

另外,谷歌瀏覽器建立了一個更強大的JavaScript引擎V8,以便為下一代網路應用技術提供支持,這些網路應用在目前的瀏覽器上幾乎不可能實現。

谷歌同時表示,Google Chrome是一款開源軟體,將通過開源為瀏覽器創新做貢獻。

「我們將谷歌瀏覽器視為能徹底改變人們對瀏覽器認識的產品,而且我們意識到谷歌瀏覽器不可能僅僅通過自己的力量單獨開發完成。」谷歌全球研發總監Linus Upson表示:「谷歌瀏覽器的研發架構於其他開源項目基礎之上,這些項目為促進競爭和創新作出了重大貢獻。」

為了更一步促進網路的開放性,谷歌瀏覽器所有的代碼全部開源,這個開源項目名為Chromium。谷歌希望能通過公開谷歌瀏覽器的基礎架構,在提升谷歌瀏覽器的性能的同時,與整個業界合作從而促進互聯網的健康發展。

谷歌強調,Google Chrome尚處在測試版階段,即將推出的版本也只適於Windows系統,但Mac和Linux版本將隨即推出。

③ 開源軟體(OSS)運動、基金會的由來及發展

OSS運動起源於自由軟體運動。

在國外,早期開發軟體的有識之士在1984年提出了一個自由軟體運動的計劃。這個計劃對於當時或現在這種利益橫行的 社會 來說簡直是不可想像的:軟體程序員要把他的產品--軟體及其代碼開放出來,讓大家可以自由的使用、復制分發、研究學習。難道這就是共產主義在計算機上的實現嗎?

當然自由軟體的出現是有其原因的:從某個方面說軟體的代碼就代表了軟體的核心與根本,在當時的理念下這就是軟體商賺錢的生命線,所以大家對於自己公司設計編寫的代碼都通過版權來嚴加保護,並且很多人也可以通過對自己編寫的代碼添加軟體版權來去維護並取得個人利益。雖然這種版權計劃的初衷是好的(保護與鼓勵創作人),但在現代 社會 中,很多微小的不平衡都會被人們抓住並放大。由於軟體版權與個人利益密切掛鉤,所以導致了當時太多的軟體的開發人員都要對於自己的代碼添加軟體版權保護,而添加版權後的軟體,其他人無法再自由取得軟體源代碼來學習研究,甚至對於取得該軟體也要付出一定的經濟利益。軟體是一種特殊的實體,它是一種信息載體。在現代 社會 中信息的傳播已經十分的迅速,人們通過獲取信息來迅速的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從而給自己進一步的帶來各種利益。但是由於軟體版權的過渡使用,造成了軟體知識方面信息流通的倒退,從而因為幾個人的個人金錢利益而影響了所有從事軟體行業的人的知識利益。

因為不滿當時大量的軟體肆意的添加版權保護從而與金錢掛鉤的現象,MIT(麻省理工學院)的Richard Matthew Stallman(理查德· 馬修· 斯托曼,簡稱Stallman或RMS)首先發起了自由軟體運動(Stallman要向所有的商業軟體開戰,讓人們可以自由的享有軟體)。

自由軟體運動的主要項目就是著名的GNU項目。由於每個計算機用戶都必須使用操作系統,而當時沒有免費的操作系統,Stallman在1984年開始了一項宏偉的計劃:創造一套完全自由、免費、兼容於Unix的操作系統GNU(GNU's Not Unix!,GNU不是UNIX,GNU指一種大型的哺乳動物--牛羚)。

在這個計劃之初,沒有人肯來幫助他,Stallman就自己先花費了近一年的時間來完成了一個GNU軟體--GNU EMACS(一個編輯器,類似於一種集成開發環境)。EMACS的功能很強大,而且可以自由的分發拷貝,很快,EMACS就到處流傳,並且開始有人幫助EMACS來添加些新功能、修補錯誤。漸漸的EMACS日益完善,廣為人們使用,EMACS獲得了成功。

由於 EMACS 的成功,在1985年,Stallman成立了一個基金會: FSF(Free Software Foundation,自由軟體基金會,網址: http://www.fsf.org ),以用來籌集資金幫助開發GNU項目。

FSF創立以後,不斷接到很多廠商的捐款與贊助,Stallman開始以較低的工資僱用有理想的軟體工程師編寫GNU項目中的自由軟體,他自己是不支薪的。

在1985年9月,Stallman正式發表了著名的GNU宣言(GNU Manifesto,網址: http://www.gnu.org/gnu/manifesto.html ),對於GNU計劃作了更詳細的闡述。

在1989年,Stallman與一群律師起草了廣為使用的GNU GPL(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 GNU通用公共協議證書),創造性地提出了「反版權」或「版權屬左」,Copyleft的概念。

同時,GNU項目中的GCC(GNU C Compiler,GNU的C編譯器)由於其優越的性能和自由的特點,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至1990年,所有GNU計劃的重要組件均已基本找到或編寫,就剩下了操作系統的內核(內核系統的編寫一般極為復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當時Stallman的FSF並沒有辦法或能力來開發)。

1991年芬蘭大學生Linus Benedict Torvalds(林納斯·本納第克特·托瓦茲,簡稱:Linus)在GNU GPL條例下發布了他自己創作的操作系統內核,該操作系統內核被命名為GNU/Linux或簡稱Linux。這個計劃得到了全世界的眾多開發者的參與與支持,這個計劃做到了過去商業軟體認為自由軟體不可能做到的事--用分散的開發者、沒有嚴格管理與計劃的團隊通過互聯網,開發象內核系統這么復雜的軟體。

在商業軟體方面,人們看到了自由軟體運動中很多好的項目,一些人開始謀求自由軟體的商業化,但是Stallman的自由軟體運動強調商業不能凌駕於自由軟體之上,以GNU GPL發布的軟體在商業經營模式上也不太可能再是過去軟體商的製造業模式,這種思想與限制對於當時的軟體公司來說是很難接受的,所以一般公司不願使用和加入自由軟體(即使自由軟體功能很強大,他們仍然有一定的顧慮)。而在自由軟體方面,遍及世界的眾多自由軟體開發者卻沒有像Stallman那樣那麼討厭商業化軟體(這畢竟是很多開發者的謀生之道)。所以,有人就開始尋求一種更溫和的概念。

1997年,美國電腦黑客Eric Steven Raymond(埃里克·斯蒂芬·雷蒙,簡稱:Raymond)在他的著作《大教堂與集市》(The Cathedral and the Bazaar)一文中首先提出了「開放源代碼軟體」(OSS)這個概念,並用了一系列論文加以描述和討論。

Raymond強調的不是完全用自由軟體來替代現存的商業軟體,而是通過在自由軟體、特別是Linux的發展過程中所體現出的巨大開發能力來強調這種新式的開發模式-開放源代碼讓所有人可以參與的開發模式,因為這樣可以快速提升程序本身的質量。

Raymond的這些論文很快得到了一些大公司的回應:當Netscape公司的高層人員讀過《大教堂與集市》後,很受啟發,於1998年1月宣布將它的Netscape瀏覽器(就是Mozilla項目的前身,現在著名的Firefox瀏覽器就是Mozilla項目的一員)開放源代碼。

在1998年2月,Raymond成立了開放源代碼促進會(網址: http://www.opensource.org ),提供Oss的定義與認證。

1998年8月微軟意識到要應對Oss運動對自己的沖擊,使其工程師編寫了著名的萬聖節文檔。而後,這份文檔被泄漏並公開。該文檔描述了微軟對付Linux和其他開放源碼計劃的卑鄙手段和險惡用心,整個世界一片嘩然。

1999年,Sun、HP、IBM、SAP等公司宣布開始使用或銷售Linux,大公司開始加入到Oss運動中。此時開放源代碼軟體運動才開始真正興起。Oss運動可以說是自由軟體運動的分支,但兩者的差別並不明顯。一般而言,自由軟體運動更多的是基於政治及哲學思想(有時被稱為所謂黑客文化)的理想主義運動。而Oss運動則是對自由軟體運動的另一種解釋,它讓自由軟體變的更為溫和,更能為人們所接受。

實際上,Oss的提出可以說是向一些商業公司變相的解釋了自由軟體的優點,讓他們可以消除顧慮,從新的觀點來看待自由軟體,也以新的方式來利用自由軟體;Oss也確實給了很多商業公司以機會來利用自由軟體的各種優點,從而向另一種商業模式去轉變。很多的公司從開放源代碼中看到了一些不一樣的世界,他們開始將自己的產品或協議開放出來,因為這樣做確實可以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利益。同時,商業公司的加入又壯大了Oss運動的聲勢,加快了Oss運動這個雪球的滾動速度,Oss運動已經開始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難以阻擋了。

在2004年,Netscape公司的瀏覽器終於又藉助開源的動力卷土重來了。Firefox成功的發布了1.0版,並以其優越的安全性能,在瀏覽器市場上又開始重新搶奪微軟IE的市場份額。

Stallman並不喜歡Oss這個詞,他認為Oss的概念沖擊了自由軟體,並給了很多廠商以機會濫用自由軟體,這違背了自由軟體最初的精神。在他的哲學中,他認為這是不對的。為此自由軟體的支持者與Oss的支持者曾經相互的爭論,對於這些爭論筆者認為我們不需要太多的關心,時間會證明一切(我們應該像Linus那樣,成為一個實幹家,而不是無聊的理論家)。現在,畢竟Oss可以說是總結了自由軟體的所有優點,所以現在,我們就只討論Oss。

④ 開源軟體讓你不能拒絕的九大理由

開源軟體可以在政府想要限制用戶權利的時候將權利授予用戶。它讓窮人也可以使用計算機,幫助減少發展中國家在搭建技術基礎設施時面臨的劣勢。它可以鼓勵公司相互合作、實現互惠互利。利潤使得面向瀕危語言的軟體無以為繼時,開源就能提供讓那些語言保持活力的工具。

既然開源軟體不斷取得成功,為什麼專有軟體仍然是主要的競爭者?

多年來,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有人仍在為專有軟體操心。大概2000年,許多人可能還找不到開源替代軟體,而如今這種情形非常少見。

習慣的力量是一種可能合理的解釋,但是用戶常常根本不知道自己一無所知的東西。實際上,由於過時的謠言,有時候用戶在開源方面的想法恰恰與實際真相截然相反。

相比之下,下面這幾個實際原因和理念原因表明了為什麼我使用開源軟體來處理備雹我的所有計算任務。

1.無需成本

開源應該注重理念和消費者權利,不過說實話,可以免費下載也沒有什麼壞處。

十多年後,我發覺購買軟體和盜版軟體同屬過時的做法。高價鼓勵不誠實的體系讓我反感,我尤其不喜歡這樣:考慮到殘疾人士當中失業率居高不下——高於平常人失業率的兩倍,意味著公司在銷售無障礙軟體時,它們實際上獲得了政府或非營利組織的直接補貼。

除此之外,如果言論自由繼續是一項基本人權,就需要每個人都能訪問/使用計算機和軟體。如果藉助無需成本的計算仿源帆,實現這種訪問/使用的可能性就要大得多。

2.即時滿足

每個人都知道應用程序商店給移動設備帶來的便裂御利。然而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每一個Linux發行版都有軟體庫,軟體庫包括一系列的生產力應用程序,比如辦公套件和圖形編輯工具。如果你突然需要某個工具,通常可以在5分鍾內找到並安裝好該工具。如果一個工具沒有你需要的功能,可以試試另一個工具,根本不需要為任何一個工具花一分錢。

3.迅速修復缺陷和打上安全補丁

眾所周知,專有軟體廠商安全通過隱匿獲得安全性(security by obscurity)——也就是說,隱匿缺陷報告,直到這些缺陷被修復。相反,開源領域的一般做法是,盡快宣布和修復缺陷。我甚至知道一些程序包維護人員會向公司請假,那樣可以跑回家,花一個下午的時間搗鼓出補丁。

4.更高的安全性

正如安卓平板電腦和手機表明的那樣,Linux等開源操作系統的配置有可能不安全。然而,開源的默認安全性通常比專有操作系統的安全性要高得多。

暫且不說別的,相比專有操作系統,Linux在區別對待管理員帳戶和一般用戶帳戶方面要小心得多。沒錯,社會工程學和糟糕選擇(比如弱密碼)仍會讓Linux易受攻擊,但是某個普通用戶帳戶面臨的危險比系統面臨的危險來得大,這種危險也很容易消除,如果你擁有最新備份的話,更是如此。

5.全面支持

由於大多數開源軟體不是由某一家公司開發的,許多人認為它缺乏技術支持。不過,甚至正相反,社區會過度補償,通過聊天、電子郵件和博客來提供幫助。

問題根本不是缺少支持,而是從中挑選出合適的幫助。然而,指定版本號或本年度一般足以過濾搜索結果,你能找到相關信息。

6.按你的方式做事

定製是開源的立足之本。用戶可以選擇自己的圖形界面(或者沒有用戶界面也行),還可以選擇自己的軟體。大多數桌面環境(開源或專有)提供了可供選擇的牆紙或主題,但最先進的開源桌面(比如KDE Plasma)還包括諸多選項,以便設置窗口的打開方式、在桌面上創建熱點區及進行其他眾多操作。實際上,如果使用Plasma,你甚至可以為不同的項目或任務使用不同的桌面,可以使用多個圖標集。在開源領域,軟體適應用戶,而不是用戶反過來適應軟體。

7.延長硬體壽命

大多數計算機可以使用五六年。然而如果使用專有軟體,使用壽命往往減半,因為許多公司使用最先進的硬體規格。如果升級軟體,你的硬體可能運行不了。

相比之下,大多數開源項目都很注重向後兼容。即使硬體的使用壽命快要到頭,你通常還能找到可以在其上面運行的開源軟體。因而,開源軟體比專有軟體來得更經濟、更環保。

8.加強隱私和控制

開源軟體的源代碼是公開的。因而,開源軟體想添加後門及其他形式的間諜軟體就算並非沒有可能,至少也很困難。除非系統設置為自動更新,否則要是你沒採取謹慎的行動,它甚至不會安裝更新的版本。不像專有軟體,你根本沒有使用軟體的許可證——你擁有的是用它來做想做事情的許可證,包括修改軟體,前提你是有相應專長。

9.獲得最好的軟體

獲利動機存在於開源軟體中,但不是最主要的動機。一些重要的軟體日益被非營利基金會運行,這讓廣大編程員可以專注於軟體的卓越性能。雖然近些年來流行定期發布版本,但許多項目會延遲發布,而不是倉促交付缺陷的軟體。

正是由於這種態度,最佳的開源軟體功能全面。其中的佼佼者日益趕上了與之競爭的專有軟體,甚至實現了超越。比如說,繪畫程序Krita在藝術家當中越來越流行,而LibreOffice Writer具有的功能和穩定性讓微軟Word望塵莫及。你可能也注意到了,Windows 10中的許多新功能借鑒了開源。

非營利理念

我在上面一致著重介紹實際優勢。然而,對許多用戶來說,開源那麼有吸引力的一大原因是其理念。雖然開源可以很輕松地融入商業,但是它並不強調利潤,這意味著它能做專有軟體做不了的許多事。

開源軟體可以在政府想要限制用戶權利的時候將權利授予用戶。它讓窮人也可以使用計算機,幫助減少發展中國家在搭建技術基礎設施時面臨的劣勢。它可以鼓勵公司相互合作、實現互惠互利。利潤使得面向瀕危語言的軟體無以為繼時,開源就能提供讓那些語言保持活力的工具。

就個人而言,上述這些東西沒有一個與我直接有關。不過我保留足夠的理想主義,我明白,我選擇的軟體能起到重要作用。

⑤ 軟體開源有什麼作用

1、延長硬體壽。

大多數計算機可以使用五六年。如果使用專有軟體裂差,使用壽命往往減半,因為許多公司使用最先進的硬體規格。如果升級軟體。相比之下,大多數開源項目都很注重向後兼容。晌源滾即使硬體的使用壽命快要到頭,通常能找到可以在其上面運行的開源軟體。因而,開源軟體比專有軟體來得更經濟、更環保。

2、加強隱私和控制。

開源軟體的源代碼是公開的。因而,開源軟體想添加後門及其他形式的間諜軟體就算並非沒有可能。除非系統設置為自動更新,否則不會安裝更新的版本。

3、獲得最好的軟宴余件。

獲利動機存在於開源軟體中,但不是最主要的動機。一些重要的軟體日益被非營利基金會運行,這讓廣大編程員可以專注於軟體的卓越性能。雖然近些年來流行定期發布版本,但許多項目會延遲發布,而不是倉促交付缺陷的軟體。

熱點內容
為什麼相冊的圖片在微信里找不到 發布:2025-02-01 23:39:29 瀏覽:490
為什麼小米手機沒有抖音瀏覽記錄 發布:2025-02-01 23:28:39 瀏覽:974
蘋果手機用時間長充電好慢為什麼 發布:2025-02-01 23:16:55 瀏覽:941
蘋果6充不上電是因為什麼 發布:2025-02-01 23:09:44 瀏覽:866
為什麼腸胃不好不讓吃蘋果 發布:2025-02-01 23:09:05 瀏覽:228
蘋果手機為什麼不能買歡樂鬥地主 發布:2025-02-01 23:00:22 瀏覽:872
貓咪眼睛為什麼會發綠 發布:2025-02-01 22:57:03 瀏覽:805
你認為女生為什麼比男生瘦 發布:2025-02-01 22:34:18 瀏覽:927
為什麼有的碘伏顏色比較深 發布:2025-02-01 22:28:34 瀏覽:701
為什麼舊東西 發布:2025-02-01 22:09:00 瀏覽: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