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軟體技術這么貴
『壹』 大學軟體工程專業為什麼學費那麼高
這個專業普遍大三大四的學費很高,大部分大學都是如此。
軟體工程是國家示範性軟體園中的一個專業,其收費標準是根據山東省物價局、財政廳魯價費發[2002]273號和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魯政辦發[2003]63號規定『計算機軟體學院高中起點全日制本科學費為12000元/生/年』。
如果按學分制收費標准折算的話,(150學分÷4年)×100元/學分+8250元/年=12000元/生·年,與學年制收費標准相同。
(1)為什麼軟體技術這么貴擴展閱讀
主幹課程
主幹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大學外語、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物理實驗、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程序設計語言、數據結構、離散數學、操作系統、編譯技術、軟體工程概論、統一建模語言、軟體體系結構、軟體需求、軟體項目管理
該專業除了學習公共基礎課外,還將系統學習離散數學、數據結構、演算法分析、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現代操作系統、資料庫原理與實現技術、編譯原理、軟體工程、軟體項目管理、計算機安全等課程,根據學生的興趣還可以選修一些其它選修課。
實踐環節:畢業實習、課程設計、計算機工程實踐、生產實習、畢業設計(論文)。
『貳』 很多大學的軟體工程專業收的學費都比較高,這是為什麼
不同的學科其實所具有的特色也是不一樣的,經常會發現,雖然說學校的學科設置不同,但是通常情況下軟體工程都是學校各個學科中收費最高的。也讓很多人感覺到很困惑,為什麼這個專業的收費要設置如此之高呢?
總結
不同的學校收費情況是不一樣的,還有一些學校會開辦一些校企合作專業,或者說是中外合作專業這些專業的收費是要更高的,不過分值也會相對低一些。不同經濟能力和家庭條件的學生可以在選擇學校和專業的時候稍微衡量一下自身的情況來進行選擇。
『叄』 開發軟體費用為什麼這么貴
開發軟體的費用跟軟體用途息息相關。
題主談到了「好像除了程序員人力成本及一些必要硬體支持其他也沒太多化大錢的地方」,也對,因為單獨就開發軟體這個動作,基本成本就是研發人力成本和硬體成本,比如有程序員會自己開發個小軟體自娛自樂,成本相對而言並不算太高。(但還是要付出很多心血,只是成本相對成熟市場軟體沒有那麼高)
但一旦軟體需要公開讓更多人使用,比如企業IT部門自主研發軟體,就必須考慮到實用性,此時程序員的工作負擔會大大增加,而且涉及到的也不僅僅是IT部門。自主研發軟體尚且如此,更何況需要走向市場服務更多人的軟體。
下面具體對比下三者之間的差異:
1)當獨立程序員想要根據自己想法研發一個軟體:
?1?32)當企業選擇自主開發軟體時,一般要經過以下步驟:
其中涉及幾項成本:
1、人員成本:自主研發一個新軟體並非是簡單的代碼堆砌,過程中需要涉及產品負責人、視覺/交互設計師、研發人員、測試人員,最終才能發布並讓所有員工安裝APP使用;
2、時間成本:一個軟體從零起步到研發上線,一般會經歷比較漫長的周期,當業務人員經過半年的等待發現產品終於研發完成時,業務需求卻已經產生了變化,研發人員勞動成果作廢,重新開始,開發時間再次被拉長??
3、維護成本:開發人員實力、團隊項目經驗會直接影響後續維護迭代,企業自主研發軟體的團隊常常是缺乏經驗的,後期復雜的改進與維護幾乎是在項目開始的時候就是已經註定的事,更別提因為不斷更新的需求帶來的二次開發任務。
以上成本均為單個企業承擔,這種軟體使用模式成本非常之高。(除非企業隨便對付著做了個很難用的軟體)
3)當開發的軟體面向整個市場時,一般要經過以下步驟:
相比較自主軟體研發,面向市場的軟體需要經過市場的檢驗,對產品的創新性、實用度要求都更高,產品研發的每一步都需要更加細化,軟體功能不斷更新進步,每個崗位都需要專業人員負責。因此除了研發人員,也產生了如產品經理、測試人員、UI設計師、視覺設計師、市場、運營、技術支持、實施顧問等崗位,人力成本明顯是提高的。
不過這類軟體因為創新性較高、實用度高,經過市場檢驗,符合大多數人的需求,因此成本是分攤開來的,很多軟體價格其實並不高(甚至很多軟體是免費使用,通過其他方式來回收成本,比如廣告、高級服務),反倒是上述第二種專門為一個企業研發的軟體成本都是企業自己承擔,成本要高得多。
『肆』 軟體工程為什麼學費那麼貴有的學校又和其它專業學費相當,為什麼
學費高的是示範性軟體學院,是工程教育,教材為英文原版,從軟體企業外聘專家工程師授課,大三大四以實習為主,
軟體學院是由於國家所確定的國家示範性軟體學院的全新辦學模式,國家出台大力扶持軟體學院的特殊政策的目的是,以跨越式發展模式實現推動我國軟體產業人才的培養水平和規模。
國家對軟體學院的政策是很寬松的,允許軟體學院依據成本收取學費,而軟體學院的模式成本很大,所以費用也就很高了
而有的學校的軟體工程專業只是一個普通的計算機類專業,非軟體學院模式,所以學費就按照正常的費用收取
『伍』 外包公司進行軟體製作為什麼這么貴 貴在哪裡
其實這個問題從兩個方面來看。
第一,為什麼覺得貴,可能大部分是看到項目總額或者看到了某項人員費用覺得是一筆很大的支出。其實不然,我們對比一下外包與自己開發的成本就了解了,從短期來看自己研發可能費用較低,但是長期你的開發人員就會面臨一個問題,這個軟體是否是公司核心業務,如果不是那麼這個開發人員很可能會因為開發項目結束而造成的沒有工作內容的情況,這時你長期支付的成本就要比短期高得多了,所以對比來看不算貴。
第二,開發質量有保證,如果你是外包的情況,那驗收肯定是根據實際項目的結果來進行驗收,但凡有一點質量不過關的情況都不會驗收通過。但是你自己開發能這樣嗎?不能,自己開發好與不好都是開發人員的能力,如果這人能力不夠,不能保質保量完成,不僅延誤商機,還會有許多遺留問題,這時候再去重新修補那更是個大工程。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自己開發不僅成本高而且風險也大,選擇外包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第三,開發內容,所有涉及到技術方面的東西,都會有高低之分,同是一個APP,做一個商城肯定會比普通類的貴,所以在這方面可能聽到不同的報價會覺得貴,但確實不同的開發內容會有不同的價格,一分錢一分貨肯定沒錯。
總的來說軟體開發其實還是屬於一個技術類的行業,技術壁壘還是不低,所以貴肯定是合理的,同時對比長期影響,還是外包的形式更為優質。
『陸』 開發軟體費用為什麼這么貴
軟體開發費用非常高,要想降低軟體開發成本,首先要知道軟體開發成本是怎樣產生的。
軟體開發成本 = 軟體工程師人力成本 + 項目管理人力成本 + 返工成本 + 其它成本。其中,軟體工程師人力成本,包括與需求獲取、架構設計、編碼和測試、交付、輔助文檔等活動相關的人力成本。
項目管理人力成本,包括與項目計劃和跟蹤、解決問題和管理風險等活動相關的人力成本。返工成本,包括與需求變更和bug修復等活動相關的人力成本。其它成本,包括設備采購、工具費用、差旅等額外成本。
佔比較大的軟體開發成本
這些成本中,哪個佔大頭?有人說當然是軟體工程師和項目經理的人力成本佔大頭。有這種想法的人是想當然了。權威數據顯示,返工成本占整體軟體開發成本的40%-80%!【1,2】就是說,軟體開發費用的大部分都花在了修復缺陷和需求變更上。覺得掙錢少的老闆們是不是可以算一下自己公司的返工成本?
知道了「要降低研發成本,必須首先降低返工成本」的道理以後,那如何降低返工成本呢?本文給出4點建議。
如何降低返工成本?
1、提高人員能力
開發軟體,不管是設計還是編碼,爭取第一遍就要做對。這就需要軟體工程師和項目經理有很強的專業能力。提升能力的方法無外乎培訓和招聘有能力的人。其中,加強培訓是很多公司常用的做法。
2、選對開發方法
過程決定結果。方法錯了,再有經驗的人,結果也不會好。例如,軟體開發方法從70年代的瀑布,一步步從迭代、快速原型等進化到現在的敏捷、規模化敏捷、DevOps等。統計數字顯示,使用敏捷方法,平均上市時間加快了37%,團隊效率平均提高了16%【3】。這只是其中一個例子。
需求、設計、編碼、測試、交付等各個開發環節中,都有很多好的方法。那麼怎樣確保選對好的開發方法?答案是要麼自學成為軟體過程專家,要麼聘請有經驗的軟體過程專家來幫助自己。
3、使用輔助工具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再破的自行車也比走路快」。使用工具使我們事半功倍,軟體開發也是如此。常見的軟體編程工具例如Eclipse、IntelliJ IDEA、VSCode、SVN、Git等自不必說,是必須用的。項目管理工具、測試管理工具、持續集成和持續構建工具、自動化測試工具等也是很多企業常用的輔助工具。有些工具使用成本極低,但是收益極高,達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是開發團隊的首選。
CoCode軟體眾包平台的評審分析工具
例如CoCode軟體眾包平台的評審分析工具【4】,能自動預測代碼里的缺陷數,讓項目在第一時間消除大多數缺陷,從而降低返工成本。數據顯示,這一個工具的使用,就能使整個開發成本降低20%【5】。那麼怎樣獲得好的輔助工具?首先應該了解公司的具體情況,包括已有的工具情況,同時參考軟體過程專家的建議,選擇最適合公司情況的輔助工具,然後採用自研、開源、購買等方式獲得。
4、持續改進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降低開發成本也不是通過一次培訓、一個方法、一個工具而達成,而是需要不斷地改進,直至達到期望的結果。持續改進的動力來自目標。所以期望降低開發成本的老闆們應該首先設一個改進目標,例如降低20%的開發成本,然後鍥而不舍地改進,直至目標達成。等一個目標達成後,再設定更高的目標。這樣在目標驅動下,開發能力不斷螺旋上升,軟體開發成本才能真正降下來,軟體企業才能達到期望的盈利水平。
道 法 術 器 人
最後記住「道、法、術、器、人」這五個字,您將在「降低成本、提升能力」的戰斗中,無往而不勝!
道:過程決定結果。結果無法直接改變,但我們可以通過改變過程來影響結果。
法:選對方法很重要。做軟體開發可以參考CMMI、敏捷、DevOps等經過業界驗證的好方法。
術:只有好的方法是不夠的,還需要落地的手段。這時候需要的是經驗。
器:好的工具讓落地實施事半功倍。
人:找到做事的人,尤其是找到有能力的人,才能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