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看到微信語音特別煩
Ⅰ 跟朋友語音聊天很煩,為什麼
這主要看是對誰了。在日常人際交往中,根據社交對象選擇和保持合適的距離是極為重要的,每個人都根據自己對空間的舒適感設定了一個距離底線。
人們的個體空間需求大體上可分為四種距離:公共距離、社交距離、個人距離、親密距離。
比如說,一般親人、很熟的朋友、情侶和夫妻之間的交流會發生在親密距離范圍內,與他們交流,我們放下防備,打開心扉。
當無權進入親密距離的人闖入這個范圍時,會令人不安。不熟悉的朋友語音通話或者視頻引起反感就是這樣,這種反感或不適感是人的心理防禦機制在在起作用,是人們盡可能地在心理上保護自己的空間距離。
這里還要講到一個現象——「語音恐懼症」。
現代人存在生存的壓力,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不夠。在渴求真實交往的同時,自我束縛,自我封閉。面對不熟悉的人,傾向於微信、QQ上的文字交流,文字社交工具給了他們契機,逃避語音交流,躲在文字背後令人更加舒服,不直接面對對方的聲音與容貌讓他們退到了安全區。
「語音恐懼症」是一種普遍存在的正常現象,跟個人的心理因素有關系,由於不自信,容易自我懷疑等,在面對對方語音和容貌的時候產生壓力。
面對這種情況,可以培養自己的氣場和積極的狀態,嘗試和不同的人打電話、語音聊天,進而鍛煉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畢竟在現代社會里,語音溝通是一種高效的交流方式,我們也應當熟練運用,不過分依賴文字表達。
Ⅱ 使用微信的時候,為什麼發語音會很招人煩
在公共場合收到語音消息,確實會讓人覺得煩躁。因為在公共場合,若是聽微信語言,旁邊只要有人,也能聽得到。很多時候不是抗拒別人發語音,只是感覺被人發語音到自己的微信,旁人聽到了,就似乎是聽到自己的秘密一樣。無論發的語音是什麼樣的內容,就好像自己的生活在公共場合公開了。這樣的感覺並不好,所以會讓人討厭。
日常生活語音信息確實會非常的方便,但是建議在工作場所和公共場所就不要發語音信息。寧願用手去打字,也不要圖方便去發語音。若是語音信息發的不好,很容易眾人討厭。不要圖一時的方便讓對方感覺到苦惱,然而語音信息就是如此。
Ⅲ 為什麼會有人討厭接微信語音電話
別人是怎麼想的我不好猜測,就來說說我自己的想法吧,因為我也不喜歡接微信語音電話,特別是當你心情不好,不想說話時。
首先,微信里有上千個好友,但說實在話,這些人絕大多數並不是真正的好友,而多半是工作上的往來,甚至是一些只見過一次面、平時幾乎沒有什麼交集的人,這種情況下打來微信電話,說實話,真不是那麼想接,要是對方說些自己並不想聊的話題,或者是提出要幫助他什麼事情,而你本意是想拒絕的,但對方就連個思考的時間都沒給你,你說是不是很被動?
現在的微信感覺已經變味了,最初是為了拉近朋友間的距離,時不時看看朋友圈,還可以了解朋友最近的動態,後來朋友圈慢慢就變成了微商圈,不是賣面膜就是賣保險,再不然就是二手房中介之類的,總之,已經沒有最初單純分享生活日常的意味了。
Ⅳ 為什麼有人討厭在微信發語音這種行為
其實大家不是討厭微信發語音這種行為,而是有些人不分時間地點一直發一長串的語音,讓你根本無法接聽。
我們討厭微信發語音,不外乎這幾個原因,相信大部分人也都是這樣。
1.微信語音又長又多,耗費時間,很多人都不想聽
。
據測試,看100個字的信息,文字只用9秒,但聽語音大概要22秒。如果語音還帶嗯、哼等語氣詞和停頓,那就更耗費時間。加上語音消息難找重點、勁爆消息,強迫症表示語音聽到想退群。
如果是你正在開會或者在公共場合收到一長串的語音,你還會喜歡別人不去考慮給你發語音嗎?是不是也會挺反感的?
教授建議,如果要發語音,盡量提前詢問對方看是否方便接聽,這樣既能充分利用微信語音的優勢,也不會輕易打擾到別人。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