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產軟體走出國門很難
Ⅰ 如何看待中國國產辦公軟體的發展前景光明還是黯淡為什麼
隨著性能的提高和使用的成熟,國產辦公軟體專家和用戶聚首北京,對一款國產辦公軟體進行實用性評價。他們一致認為,國產辦公軟體完全可以滿足使用需求,當前最重要的是推廣和應用。 從WPS開始,國產軟體的趕超之路走得異常艱難。一方面,軟體開發經驗上的差距很難一時填平;更重要的是,國外產品在市場上的「先入為主」擋住了很多後起者的道路。不過這種局面正在改變。 在目前大好形式下,我們也不要盲目樂觀,應該清醒的認識到我國辦公軟體的很多不足。首先很多辦公軟體在穩定性以及部分操作性上尚有待提高;再有從操作系統方面看,LINUX在桌面系統的應用方面現在還有差距;從市場方面看,各個廠商營銷策略還非常單一,大部分廠商還依靠政府采購度日。我們要想在未來幾年國內市場上有所發展壯大,就必須正視不足,努力趕上(相關文章:2005主流Office辦公軟體優缺點點評(上))。 首先,從技術上,我們應該盡快建立中文辦公軟體標准,使本土優勢確立起來。據悉國家信息化標准委員會已經全面啟動了「中文辦公軟體標准」的制定工作,該項目選用開放性和兼容性最好的XML公文標准作為中文辦公軟體的事實標准。一旦標准建立,我們就掌握了主動。在高新技術領域,沒有自主的創新,是永遠不會獲得成功的。應把創新的方向選定為面向Linux等開放系統,研發相關應用軟體。以Linux為代表的開放系統的日益成長壯大, Linux系統在未來一定會擁有更大的市場空間,基於Linux的應用軟體一定也會隨之興起。我們要下定決心在Linux項目上進行大規模的投入,做好技術上的積累,不能總受制於人,為今後更殘酷的市場競爭做好技術上的准備(相關文章:2005主流Office辦公軟體優缺點點評(下))。 從市場角度說,國產軟體廠商應盡快改變市場策略、從OEM或者終端市場切入,雖說軟體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政府作用更為明顯。但要立足國內市場展望國際市場,就必須逐漸建立起自己的一整套營銷網路,豐滿自己的羽毛,不能躲在暖棚里生長,應該瞄準幾個潛力行業,果斷出擊。比如在教育行業大力推廣,全面滲透教育行業將是國產辦公軟體未來的希望所在。我國教育市場非常巨大,雖說已有一些國產辦公軟體廠商進入教育行業,(2003年8月,上海市教委宣布上海市2000餘所中小學校統一換裝WPS Office,WPS Office開始涉足教育領域。到2004年11月底,無錫地區已經有102所學校裝備了永中Office軟體。今年永中將全面進入該市中小學課堂) 但對於整個教育市場來說還是冰山一角(相關文章:WPS Office 2005政府專用版試用感受)。 從廠家的運作指導思想上看,國產軟體廠商的操作機制要更加靈活,不能遵循守舊。什麼問題都要高瞻遠矚,目光短淺就要碰壁。在目前網路飛速發展的今天,實現網路時代的技術提升與資源開拓,占據網路時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應靈活運用價格策略、產品策略、平台策略等,在最短的時間內搶占更多的市場。辦公軟體跟其他軟體不同,有明顯的先入為主傾向,一旦用上,很難在短時期更換品牌,所以時間緊迫。雖然微軟一直以老大自居,但其產品還大多是單機時代的產物,即使有相關的網路應用與資源,利用程度顯然不夠,這就是國產辦公軟體的機會。 總體看,國產辦公軟體形勢一片大好,讓我們有理由相信國產辦公軟體的發展前景依然光明。伴隨著中國加入WTO後知識產權保護政策的重大改善,以及中國政府和企業信息化進程的明顯提速,國產辦公軟體產業正面臨空前的發展機遇。只要我們正視不足,努力趕超, 通過技術的創新,營銷手段的創新,以及思想觀念上的創新,同時繼續把我們的本土優勢和價格優勢發揚光大,國產辦公軟體定會成為又一個讓國人引以自豪的軟體產業。
Ⅱ 真心求問:國產操作系統難普及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以龍芯、飛騰、鯤鵬等為首的CPU,由麒麟、統信UOS引領的操作系統,人大金倉、武漢達夢等資料庫及中間件廠商以及部分應用軟體都在努力實現從軟體從「可用」到「好用」的轉變。然而在實際應用中仍然面臨不小的困難,主要體現在三大方面:使用習慣改變難、適配軟體少、替代成本高。結合金萬維推出的雲聯平台·信創專版國產化適配解決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能使各種應用軟體在國產操作系統中兼容應用,幫助黨政機關國產化替代快速落地使用。我的答案你高興嗎?高興請採納
Ⅲ 為什麼國產的軟體不夠知名
例如QQ只是國人用,外國很少有人知道,而MSN在全世界范圍內都很通用,Photoshop,網路三劍客,3Dmax這些都是美國人開發的,好像我們只會開發娛樂軟體,實用的東西不多。
首先中國的軟體行業起步就比較晚,目前也是處於低水平,很多軟體產品目前都有一兩家大外企長期占據市場並攏絡很多國內的高水平人才。而國產軟體公司在資金和人才上都無法和這些大外企抗衡,產品的性能等很多方面就都要落後這些外國公司的老牌軟體,市場份額也就很小,所以一些軟體公司轉為做外包,另一些去做一些應用項目。當然國產軟體公司也在努力改變這種形勢,做產品的國產軟體公司其實也不少,也有很多著名的公司,比如三大基礎軟體:操作系統有中科紅旗,資料庫有人大金倉,中間件的公司就更多了,這些國產軟體公司在不斷的努力下已經能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了,這些基礎軟體是中國目前最需要的,想想就知道了,萬一打起仗來你怎麼能放下心來用敵國的操作系統和資料庫?國產軟體需要我們所有人的支持。
目前軟體開發語言都是外國人開發(英語),國人只是使用語言只能進行簡單的開發,使用國外的語言肯定達不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外國人用自己熟悉的語言寫代碼能不牛嗎
期待國人也能開發一種語言寫軟體就好了
Ⅳ 國產操作系統為什麼沒有像windows一樣普及
你也許還不知道,部分國產操作系統早就從當年的「不可用」發展到「可用」甚至「好用」的階段,單從用戶操作體驗來說,和Windows的差距已經不是很大了。
就拿筆者常用的中興新支點操作系統來說,對電腦配置要求不高,操作簡單,常用軟體比較多,系統穩定性也不錯,很多設計都能照顧用戶體驗,總的感覺就是比較人性化。
中興新支點國產操作系統的桌面
那麼國產操作系統是否真的能夠代替Windows,實現民用?個人覺得,至少短期內根本無法實現。國產操作系統和Windows的差距到底在哪裡?實話說,目前的國產操作系統,比如新支點系統,用於基本的日常辦公學習都不成問題,但是某些行業的深度應用還是比較欠缺的,說白了就是軟體生態的差距。
軟體是一款操作系統的靈魂,我們在日常的工作、學習、娛樂中,主要是使用各種軟體滿足自己的需求,而操作系統則是一個載體。Windows稱霸多年,早就積累了各個領域數量龐大的軟體,軟體生態十分完善。而國產操作系統軟體不足,且願意為其開發軟體的廠商是很少的,這歸根到底是利益問題,因為國產操作系統少人用,很有可能無利可圖。
Windows系統軟體已經相當豐富
因此,國產操作系統短期內根本無法普及,這差距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縮小的,軟體生態的打造沒辦法一蹴而就,微軟能有今天也是經過了多年的沉澱。再說,如果軟體跟不上,國產操作系統別說推廣普及,連繼續下場角逐恐怕都成問題。
因此,真的希望各大軟體廠商能夠對國產系統多多支持,也希望更多的人參與進來,體驗國產操作系統,一起出謀劃策添磚加瓦,這樣國產操作系統才能更好地走下去!國產操作系統能否成功替代Windows,實現普及?如果能,這也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希望能夠堅持下去,加油!
Ⅳ 國產操作系統難普及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2014年1月15日,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與上海聯彤網路通訊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聯彤)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聯合發布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操作系統COS(China Operating System,簡稱COS)。COS是一種開源的操作系統,可廣泛應用於個人電腦、智能掌上終端、機頂盒、智能家電等領域,擁有界面友好、支持多種終端、可運行多種類型應用、安全快速等多種優勢。」(摘自官網的描述)
如果說是在非個人計算機領域的操作系統,比如說超算集群的操作系統,那所說的國產操作系統應該還是有一席之地的,比如說神威睿思(RaiseOS),是用在神威超算上的。(參考:http://digi.163.com/16/0627/05/BQHVFP0P00162DSP.html)
Ⅵ 國產工業軟體真的很重要嗎目前存在哪些問題
工業軟體:推動製造業由大變強的關鍵
工業軟體是現代工業的靈魂,代表著製造業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工業軟體強,國家製造業競爭力才能強。
工業軟體是國家製造業競爭力根本所在
發展工業軟體是推進智能製造的必要基礎。現代信息通信技術和製造技術深度融合是智能製造的關鍵所在,其中涉及硬體、軟體、網路、計算等多種技術和製造技術的融合,而工業軟體是其中最為關鍵的技術,無論是硬體、網路、計算等技術和製造工藝融合,都離不開軟體定義、編碼和封裝。
發展工業軟體是提升製造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抓手。工業軟體的核心是工業基礎數據,有數據支撐的工業軟體功能才強大。例如,飛機、船舶等領域,工業軟體可以讓軟體模式測試和樣機測試做得一模一樣,大大降低樣機錯誤設計概率。目前製造業發達國家願意將大型高端裝備工廠建設在海外,設計、組裝、測試、維修等環節都願意輸出,正是由於工業軟體較好地保證了技術被充分應用的情況下,技術工藝又不被泄露。
發展工業軟體是推動製造業生產和商業模式變革創新的前提。企業研發設計、生產控制、組裝測試、售後運維、遠程服務等各環節信息化建設都離不開工業軟體的支撐,工業軟體定義了研發設計基礎理論體系、生產控制流程、產品組裝順序、產品測試機理、運維模式等等,甚至定義了製造業的商業模式,協同研發、個性化定製、網路製造、在線運維、分時租賃等新商業模式都離不開工業軟體支撐。
我國工業軟體發展存在的問題
製造業對國外工業軟體形成長期依賴,關鍵工藝流程和工業技術數據缺乏長期研發積累,製造業在一些領域呈現技術空心化。我國飛機、船舶、冶金、化工、生物醫葯、電子信息製造等重點製造領域長期以來習慣用國外工業軟體,對於背後的設計原理了解不夠,而且缺乏基礎工藝研發數據的長期積累,導致基礎技術原理數據積累存在明顯差距。國外根本不可能出售含有最新創新成果數據的工業軟體,能出售的工業軟體裡面固化的數據往往是上一代甚至上幾代的數據。
軟體業和製造業融合程度不高,大型製造企業缺乏主動布局,純軟體企業向工業軟體企業轉型難度大。純軟體企業進入工業軟體領域存在天然專業技術屏障,工業軟體不同於普通網路應用軟體,是工業流程和技術的程序化封裝,背後需要工業流程和龐大技術數據作支撐,這絕非純軟體公司單獨所能為。目前國內大型製造企業缺乏對智能製造時代工業軟體重要性的深度理解和認識,習慣於購買和應用國外企業的工業軟體,不會主動布局加強對企業關鍵核心工藝流程、工藝和技術的軟體化封裝,來提高工藝數據應用的便捷性和工業核心技術輸出的安全保障。
國內工業軟體市場被國外企業壟斷,國產工業軟體發展嚴重滯後,產業生態基礎還很薄弱。重點工業領域關鍵核心技術被國外企業掌握,關鍵核心工業輔助設計、工藝流程式控制制、模擬測試等軟體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國外企業軟體。工業軟體研發需要生態系統作支撐,然而目前我國工業操作系統、工業軟體開發平台等重要國產工業基礎軟體是全產業鏈缺失,這也直接導致了運行於國產工業操作系統的國產工業控制應用軟體幾乎是空白。
工業軟體國內標准缺失,綜合集成應用程度不高,工業軟體作用發揮有限。近幾年來,西門子、通用電氣等大型製造企業都紛紛加大了工業技術和軟體技術融合力度,通過大力收購軟體企業,強化企業在智能工業時代的核心競爭力。目前國內工業軟體市場的事實標准都是由國外大型製造企業主導著,國外企業在標准上互掐,導致國內市場同時採用國外企業產品時,不同廠商產品程序兼容和互聯互通存在很大問題。由於我國在重點製造業領域的國產智能產品體系化程度不高,大部分情況都處於主動需求與對方產品互聯,因此只能被動遵守對方產品標准。
工業軟體對製造業模式的變革創新作用尚未發揮,製造業微笑曲線受制於工業軟體短板。由於國內工業軟體應用還普遍處在研發設計、工業控制等若干單項應用環節,貫穿整個製造業研發設計、流程式控制制等全環節的綜合集成應用還較少,不同廠商工業軟體程序兼容存在較大問題,工業軟體綜合集成效應尚未顯現。
推進工業軟體發展的相關建議
成立工業軟體產業投資基金,加大工業軟體產業扶持力度。鼓勵大型製造企業投資和並購國外工業軟體服務公司,促進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工業信息服務工程公司發展標准化、通用型、平台型的行業工業信息服務軟體產品;工業大數據服務企業梳理、挖掘、共享和開放工業大數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製造業相關專業研究人員建立和開放工業技術工藝資料庫,為工業軟體開發提供公共數據支撐。
開展工業軟體服務企業認定等相關工作,實施更加優惠的工業軟體產業財稅、投融資、知識產權扶持政策。開展工業軟體服務企業認定專項工作,實施比軟體產業更加優惠的工業軟體產業稅收減免政策。分行業成立鋼鐵、冶金、船舶、飛機、汽車、高鐵、生物醫葯、電子信息製造等重點製造業領域若干工業軟體國家工程實驗室,鼓勵行業大型製造企業和軟體企業聯合牽頭成立。對於國內企業投資和並購國外工業軟體企業,簡化海外投資審批程序,實施相關稅收減免政策。對於工業軟體企業上市融資行為,降低上市准入門檻,對於面向工業軟體企業的投資行為,降低或減免相關稅收。對於經認定的工業軟體企業申請相關財政資金項目,在營業收入、繳納稅收、人才資源方面降低申請門檻。
以製造行業龍頭企業為核心組建行業工業軟體聯盟,打造工業軟體產業生態圈。發揮製造業各行業協會和軟體行業協會作用,鼓勵製造企業、軟體企業、工業數據分析企業等聯合成立細分行業工業軟體聯盟,加強工業軟體聯合開發和推廣應用。發揮工業軟體聯盟作用,重點推進鋼鐵、冶金、船舶、飛機、汽車等重點行業工業軟體的開發、推廣和應用力度。培育工業操作系統、工業資料庫、工業軟體開發平台、工業軟體編程語言等基礎軟體信息服務提供商。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強對工業操作系統、工業資料庫、工業軟體開發平台等基礎軟體平台關鍵技術研究,提倡產學研聯合攻關。加強工業軟體企業和互聯網企業的合作,鼓勵發展平台型、網路型工業軟體,為中小製造企業提供廉價的工業軟體雲服務。
加快制定工業軟體行業標准,推進製造業工業軟體綜合集成應用。制定工業操作系統相關標准,形成應用介面豐富多樣、運行安全高效、系統吞吐量大、響應時間小、容錯能力強、用戶界面友好、可移植的工業操作系統標准。制定工業資料庫相關標准,形成能支撐工業大數據存儲、高並發量連接、查詢範式多樣、搜索查找高效、技術安全可靠的工業資料庫標准。制定工業軟體開發平台相關標准,形成能支撐跨平台、應用介面豐富、編譯運行高效、程序安全可信、安裝部署快捷的工業軟體開發平台標准。制定工業軟體編程語言標准,形成一套標准、通用、高效、安全、可移植、易學的工業軟體編程語言標准,加大信息科技類院校教育力度。
Ⅶ 為什麼中國軟體業不行
中國軟體業,處在一個調整的階段,今年有人預測,軟體業將成為繼互聯網之後的又一大熱點,可就目前來說,中國的軟體業普遍處在小、散、軟的狀態,那麼如何來壯大自己的企業? 金山公司總裁雷軍:談到怎麼把企業做大,這是非常困難的問題,到今天為止金山還是一個小企業。我覺得,第一,要不惜一切手段把企業做大。只有把企業做大,才會有未來跟國際市場競爭的實力;第二,不能為了做大而做大。很多企業一談到做大,犯的毛病就是在全中國開分公司、開辦事處,這樣企業會很脆弱。所以,提高核心競爭力非常重要;第三,國內的軟體企業的通病是,怨天尤人。要把企業做大,就是少抱怨,多練內功,多干點實事。 實達銘泰公司總裁何恩培:我覺得企業要長大,其中一個就是資本因素。作為中國來講,如果只有思路,沒有資本,是不行的。第二,有良好的戰略。第三,盜版是所有人深惡痛絕的。中國軟體業應該跳躍式發展,要走出去,把外面的經驗吸引進來。走出國門是中國軟體業要做大必須走的一條路。 北京連邦軟體公司總裁李儒雄:連邦在資本運作方面是比較成功的,拿到風險投資是使企業不斷成長的關鍵。連邦是經營商,是連鎖經營,所以管理尤為重要。 軟體市場如何做大 問:信息產業部預測,今年中國軟體業的銷售額達315億元,比去年同期能夠增長34%。政府和有關部門對於軟體業還是相當重視的。那麼中國軟體業的市場怎樣才能壯大呢? 何恩培:我們公司做了三年多,經銷商為了擴展市場做了大量工作。最近我們在做「春潮工程」,把溫暖送給用戶,其實就是疏通渠道,但是現在成本很高。中國的軟體企業還要經過市場的考驗,尤其是盜版問題,這是社會意識問題,很少有人意識到應該花錢買正版軟體。 李儒雄:中國軟體產業要想做大,肯定要有自主的知識產權,但是現階段沒有這個條件和能力。應該像海爾一樣先在國內做大,生產成本降低之後再打國際市場。另外,政府要幫助我們建立國際經營窗口,等中國軟體企業開發出國際性產品後,再賣到世界其他地方。 雷軍:首先,這個市場的潛力巨大,但目前還很小。對於企業來說,現在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在如此貧瘠的土壤上有更高的產出,最重要的是結合實際。早期金山的產品賣得非常貴,這樣的價格體系,不可能讓多數老百姓買得起,其次要買得到,金山和連邦做了非常多工作,收效還不錯。 上市是出路嗎? 問:軟體產業缺乏資金支持是國內大多數軟體企業面臨的問題,上市成為許多企業發展的捷徑,但上市是否是軟體企業的唯一出路呢? 金蝶國際軟體集團副總裁黃驍儉:上市對軟體企業來講有幾個好處。一個是公司和品牌的知名度在上市過程當中加大了,特別企業要邁向國際化,首先要讓人家知道你是一個軟體公司,這是花多少錢買不到的。另外,上市為員工帶來很大的好處,中國的軟體公司之所以做不大,很大的原因就是招不到人才,或者留不住人才。如果我們和微軟一樣付很高的工資,那麼微軟研究院的人就到我們的研究院來。我們通過資本運作,可以給員工期權股份,至少可以讓員工有一種歸屬感,並能夠讓我們招到更好的人員,能夠留住好員工。第三是可以募集資金,為公司的下一步運作做准備。 雷軍:談到上市這個問題,我覺得金山在等待之中,不是等待時機,而是等待打開創業板。張朝陽把搜狐拿到美國上市,跌到七八毛錢,很可能被摘牌。中國的本地市場不能為本地企業打開的話,中國的軟體企業就沒有希望。上市是做大的前提,中國企業凡是條件成熟的,還是力爭上市。 何恩培:我們的股東里有兩個是上市公司,他們要我們盡快上市,前提是量力。當股東回報跟企業家的利益一致的時候,上市是硬道理,但是要量力而行。 如何打擊盜版發展自己 問:軟體盜版問題相信也是讓軟體廠商非常頭疼的問題,軟體企業為此做了很多努力,那麼,如何看待盜版問題? 雷軍:金山做紅色正版風暴讓企業知道潛在的市場有多大。當時在三個月內,軟體的銷量突破了110萬套,這樣的成績在全世界都是罕見的,收益非常明顯。真正對付盜版就是兩條路,一是用戶買得起;二是用戶容易買得到。如果這樣,盜版問題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當然還要政府支持。 黃驍儉:有一個觀點,如果一個人買盜版的東西,給他造成了一些損失,他就不敢再買盜版了。做企業級的管理軟體就不怕盜版,盜版沒有後面的服務,出了問題,沒人敢賭。從軟體的發展角度講,我們軟體本身要做到別人不敢用盜版。 何恩培:對於紅色正版風暴28元的價格,我現在持否定態度。做一個軟體的成本,還不算開發市場,就超過軟體成本的20%,太不成熟。一個行業的利潤比例只有在好的前提下才會欣欣向榮,軟體行業應該是高投資、高回報的。另外還要通過法律來懲罰盜版。但金山作為嘗試,我是贊同的,給我們做了表率。 廣州速達軟體公司的總經理鄒其雄:首先要解決的還是「盜版」問題,因為知識產權的認知度在某些方面對整個軟體業的發展起決定作用。對速達而言,中國軟體市場「太小」,主要是企業的信息化程度還很低,需求需要耐心培養,但前途無疑是光明的。中國有2000多萬家中小企業,但其中許多都對財務軟體缺乏認識,沒有意識到財務管理軟體的重要性,因此,仍然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啟發和教育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