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百科 » 不姓李為什麼微信改木子李

不姓李為什麼微信改木子李

發布時間: 2022-08-02 06:38:09

① 木子為什麼是姓李的意思,那姓梁叫什麼其他呢

只聽說過木子李,上邊一個木下邊一個子不就是李么。口天吳也是這樣的。。恕我無能,其它就不知道了,也許真有什麼口訣也說不定哦(感興趣)

② 姓氏問題木子李

這是針對指字的構成而言,這樣和別人解釋自己的姓氏容易讓人立刻就知道你姓氏就是「李」。象干勾「於」而不是「余」。這樣,即能讓自己一句話就能說明白你的姓氏,又讓對方對你的解釋感到明快、幽默,第一印象就覺得你人很隨和,好相處,是吧?

③ 李姓,除了木子李還有沒有其他LI姓(因為很多李姓者介紹姓氏時常能聽到,我姓李,木子李)為什麼要拆字

拆開介紹讓人家一下就知道是這個李嘛,而且李姓自古以來就是大姓,比如唐朝就是李姓江山啊,有姓趙的甚至說是宋朝貴族呢,呵呵,有時博個面子嘛。感覺很厲害的樣子。原先的百家姓前八位,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其他有發第四聲的,比如利、力、黎、栗、荔 等姓都有的!

④ 幫我找一個微信名字女,家庭微信群名字最好是帶李姓的

提起幫我找一個微信名字女,大家都知道,有人問用李這個字取一個微信網名,另外,還有人想問李字開頭的微信名,盡量清新一點。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本人姓李,幫我起一個微信名,高大上那種的,一定…,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家庭微信群名字最好是帶李姓的,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幫我找一個微信名字女

建議取名為:ILOVEmy家庭如果是你自己發起的群聊,建立完成後在屏幕的右上角有一個圖標點開就有改群的名字,自己的名字相信你會改的吧。

建了一個家人微信群,取什麼名字好?木子李取個微信昵稱。

1、鏗鏘一族

2、群英薈萃

3、親情無價

4、家園群

5、我愛我家帶家字的微信名字大全。

6、一家人

7、皇親國戚

8、三代同堂。

9、花果山姓李取一個微信名字。

10、我們都是一家人

11、我們一家都是人最火二字網名。

12、吉祥獨一無二的女生微信名。

13、土豪我們是朋友獨一無二的二字昵稱。

14、這個家庭沒有外人存字微信名。

15、瞧這一家子改個好的微信名字。

16、家有兒女。

17、是我家的人來

18、新人堂找個微信好聽的名字女生。

19、寶貝一家親2021最新昵稱。

20、豪門王族女人用什麼微信名最好。

21、屋特人抖音高冷霸氣名。

22、看寶寶的進來找一個2字好聽一點的微信名。

23、書香世家

24、恭喜發財

25、相親相愛一家人找個適合自己的微信名。

26、weare伐木累女孩子的微信名居然是姓。

27、紅紅火火一家人微信姓名女孩名字大全。

28、家人聊天群

29、xxx行政中心

30、我們是一家四口兒帶自己名字的微信名。

31、幸福一家人

32、極光家園2021最潮網名。

33、中食協會

34、酷樂

35、快樂家族

36、終極一家女人最適合的微信頭像。

37、幸福

38、我們一家人

39、李奶奶家的小會議室

幫我找一個微信名字女:用李這個字取一個微信網名

李子,,

用李這個字取一個微信網名最火三個字網名。

李。。用你的第二個字組成三個字比方有個人叫李娜新可以組成李娜娜姓氏微信名字大全女生。

家。字取個微信名2021年最火的頭像。

家@幸福。有你

木子李 微信網名查找

有沒有好聽的家庭幸福網名啊?????????????

[01]、屋特人形容幸福快樂微信昵稱。

[02]、溫柔家庭群

[03]、朵朵1號家庭形容家庭幸福微信名字。取個幸運的網名。

[04]、夏日清風李姓名字獨一無二女特色好聽。

[05]、守護我家

[06]、紅紅火火一家人

[07]、家人聊天群

[08]、終極一家

[09]、愛家庭群

[10]、有趣的愛微信網名簡單又好聽。

[11]、書香世家形容一家人幸福的網名。

[12]、瑩瑩淚光

[13]、暖洋洋的燈光

[14]、有趣的家族幸福的微信昵稱。

[15]、超級家庭家庭幸福的微信昵稱。

[16]、永遠の家人

[17]、一家人網名女。

[18]、寧靜的休息港灣

[19]、家有兒女。

[20]、開心大家庭

[21]、懷念的味道

[22]、平靜的清泉

[23]、の狠幸福。一家人幸福的微信網名。

[24]、啝諧媞①家

[25]、親友團

[26]、為小船指航的燈塔

[27]、勤勞的豐碑微信昵稱最新。

[28]、寶貝一家親幸福家庭意思的網名。

[29]、幸福一家人

本人姓李,幫我起一個微信名,高大上那種的,一定…

[30]、燃著炊煙的木屋好聽的幸福家庭網名。

[31]、愛回家好聽的網名。

[32]、天空的彩虹好聽的微信昵稱。

[33]、擋住風寒雨雪

[34]、李奶奶家的小會議室

[35]、美麗的彩虹

[36]、隆冬的火爐

[37]、落葉歸根幸福的網名三個字。

以上就是與家庭微信群名字最好是帶李姓的相關內容,是關於用李這個字取一個微信網名的分享。看完幫我找一個微信名字女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⑤ 木子李的李是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姓李的李,是由「木」和「子」這兩個字構成的。

⑥ 網名木子是什麼意思

擁有這個網名的人姓「李」。
人們說一個人姓「李」的時候經常在「他姓李」的後面綴上一句:「木子」李。
因為中國人的姓氏常有同音不同字的情況,介紹姓氏時為避免誤寫,常常加一解釋,如:「木子」李、「弓長」張、「立早」章、「口天」吳……等等。

⑦ 男孩改微信名稱木子李好聽嗎

不好聽,改為李大俠

⑧ 我現在姓李,想改個名字,姓和名字都改,改成姓木子可以嗎

不喜歡李這個姓氏何必還要木子這樣明顯有關聯的呢?如同魯迅是周樹人的筆名一樣,要改就放開去改吧,法律不禁止,公安局也不限制。

⑨ 關於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得出的結論是什麼

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李姓在《百家姓》中排第4位。是2007年中國大陸人口第二多的姓氏。但根據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李姓則為第三大姓。在朝鮮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見姓氏,在朝鮮李姓為第二大姓。
李姓為了區別其他同音姓,常說「十八子李」或「木子李」。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李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
據統計,李姓人口總數越為1億,其中中國大陸有李姓9207.4萬人,佔中國總人口的7.19%。河南省是中國李姓的第一大省。
第一個來源:源於嬴姓
源於嬴姓,或出自皋陶之後顓頊帝高陽氏的後裔理征,或出自周朝道教創始人老子李耳,屬於以官職名為氏。
堯時,皋陶曾擔任大理(掌管刑獄的官)的職務,其子伯益被賜為嬴姓,後子孫歷三代世襲大理的職務,其子孫按照當時的習慣,以官為氏,稱理氏。
理氏改為李氏的說法概括有兩種:
一種說法是:商紂時,皋陶後裔理征,在朝為官,因直諫得罪了商紂王,而被處死,其妻契和氏帶著兒子利貞逃難時,因食李子充飢,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稱理,便改姓李氏。
另一種說法是:據史籍記載,周朝以前未見有李氏,自從有老子姓李,名耳,為利貞的後裔,因祖上世代為理官,理,李兩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為氏。顯然,李氏是始於李耳稱姓的。
商朝末年,紂王暴虐無道,沉湎女色,使諸侯和百姓都很怨恨。皋陶後裔有個叫理征的人,出於一片忠心,直爽地指出紂王的錯誤,勸他改正,結果因此惹惱了紂王而被殺害。理征的妻子契和氏聽到消息後,便帶著年幼的兒子利貞外出逃難。契和氏本是陳國人(今河南淮陽),想逃回娘家,又怕連累娘家人,於是便往豫西方向逃。當走到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的「伊侯之墟」時,母子二人飢餓難忍,疲憊不堪,尤其是小利貞,餓得奄奄一息。可是,這一帶荒無人煙,又怎能找到食物呢?幸好契和氏發現附近的樹上結有一些「木子」,於是便採下來吃。就這樣,母子二人靠吃野果保全了性命。然後,他們又到豫東,在離淮陽不太遠的苦縣(今河南鹿邑東部)安家落戶。為了感激「木子」的保命之功,同時也為了躲避紂王的追緝,又因理、李同音通用的緣故,自利貞開始改理氏為李氏。
第二個來源:他族改姓
源於改姓,屬於以帝王賜姓為氏。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平定哀勞夷後,曾賜當地各少數民族以趙、張、楊、李等姓。
北魏鮮卑族有復姓叱李氏,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實行全面漢化政策,改為漢字單姓李氏。
在回族姓氏中,有不少姓氏是歷代皇帝賜予的姓,如李、達、答、張、白、沐、陝、鄭、朱、金等姓。回族李氏是七世紀以來少數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來中國並定居;十三世紀以後又有一部分中亞細亞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遷入中國,他們在與漢、維吾爾、蒙古族相處的過程中形成回族,又稱「回回」。回族散布面廣,主要與漢族雜居,以西北地區及河南、河北、山東、雲南、安徽、遼寧、北京等省、市分布較多,約有七百三十萬人。李氏在回族中所佔比例較高,有些直接來自古波斯或阿拉伯,如五代前蜀詞人李珣,其祖先就是波斯人,來中國後留居梓州(今四川三台)。
第三個來源:他姓改李氏
源於各民族變姓,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1)苗族
苗族居住在南方,半數以上在貴州,其餘分布於湖南、雲南、廣西、四川、廣東、湖北等省,與其他兄弟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約有五百一十萬人。李氏在苗族中佔有一定的比例,在黔西威寧地區的苗族中為大姓之一。漢姓為「李」、苗姓為「孟恩路」,這是他們實行「子父連名制」的一種特殊寫法。苗族中的李氏,有些是民族融合的產物,有的已與李氏的原義無關。例如,清朝咸豐、同治年間由張秀眉領導的貴州苗民起義中有個起義軍將領叫李洪基,但他並不姓李,「李」系他的苗語名字「擬」的訛寫,而「擬」在苗語中意為水牯牛,「洪基」為「彎角」之意,故「李洪基」即「彎角水牯牛」。據有關學者考證,清朝官府在登記戶籍冊時,用同音的漢姓代替男性戶主的苗名,因而形成了苗族漢姓。苗族中的一些李氏,就是這樣產生的。
(2)壯族
壯族系由古代百越的一支發展而成,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約有一千三百四十萬人,其90%以上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少部分居住在雲南、廣東等省。李氏在壯族中人數較多,曾出過一些有影響的人物,如太平天國著名將領李開芳、李錦貴、李文彩等,均為壯族李氏人。
(3)瑤族
瑤族主要由古代「長沙武陵蠻」的一部分發展而成。約有一百四十五萬人,分布在廣西、湖南、雲南、廣東、貴州五省區的山區,其中廣西瑤族人數約占總數的70%強。李氏為瑤族主要姓氏之一,在瑤族原有十二姓中居於第五位。瑤族李氏根據血緣遠近,分有若干「房」;各房都有稱呼,輩分稱謂有「本頭」、「巴比」、「九古」等。瑤族李氏具有反抗封建壓迫的精神,清朝有廣東八排瑤民反清首領李英,還:有湖南瑤民起義首領李元發。
(4)白族
白族自稱「白子」、「白尼」,主要聚居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並散居於雲南省碧江、元江、昆明、昭通及貴州省畢節等地,1982年統計約有一百十三萬餘人。唐朝史學家杜佑,曾任嶺南節度使,熟悉南方少數民族情況,他所撰寫的《通典》中記載有白族的姓氏:「其地有數十部落……有數十姓,以楊、李、趙、董為名家,各據山川,不相役屬。」從中可以看出李氏是白族中的大姓,至少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再往前追溯,三國時蜀相諸葛亮在賜給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以張姓時,又賜各酋長楊、李、趙等姓。這又說明一千七百多年前雲南白族已有李氏。三國以後,有不少李氏漢人徙居雲南,久而久之,與白族融合在了一起,如唐朝貞觀年間的「西洱河蠻」中的楊、李、趙等姓,都自稱本來是漢人。難怪有人說雲南的李氏不容易分清誰是漢族還是白族。在歷史上,白族李氏曾涌現出一些比較著名的人物,如宋朝大理國有大臣李紫琮,明朝有文學家、史學家李元陽,清朝有學者李倬雲、李根雲、李崇階等。現在,李氏仍為白族四大姓之一。
(5)畲族
畲,意為燒榛種田,即在播種之前將田中的草木燒去,以灰作肥料。畲族因從事畲耕(即刀耕火種)而得名,他們自稱「畲民」或「山客」,約有三十八萬人,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安徽五省六十多個縣(市)的部分山區,以福建、浙江兩省為最多。他們通用漢語,主要從事農業,長期和漢族人民雜居,關系十分密切。福建霞浦縣畲族族譜中記有「唐光啟二年(公元886年),盤、藍、雷、鍾、李有三百六十餘丁口,從閩王王審知為鄉道官,由海來閩」,這說明唐朝末年福建有畲族李氏。元末有福建農民起義首領李志甫,據說就是畲族人。
(6)猶太族
猶太人古稱「希伯來人」,公元前十三世紀曾在巴勒斯坦居住,用希伯來語(屬閃含語系閃語族),公元前十一世紀建立以色列王國,創猶太教。公元一至二世紀羅馬帝國統治期間,絕大部分被趕出住地,其中散入歐洲的受到迫害屠殺,或與當地民族結合。猶太進入中國,約始於唐朝;有較多的人來中國,是在北宋中葉。北宋時進入中國的這一批猶太人,其先祖在公元前二世紀七十年代離開猶太本土,流徙到印度的孟買地區,在那裡定居了一千一百多年之後,於十一世紀中葉或後葉,又循海道向東推進,到達了中國。他們來到北宋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向皇帝殷勤致意,並進貢西洋布。皇帝接受了他們的貢品,同意他們「留遺汴梁」。於是,這一支猶太人就在開封定居下來,並分別取了漢人的姓。與此同時,還有一些猶太人散居於洛陽、北京、南京、杭州、寧波、泉州等地,但人數最多是住在開封的猶太人。住在開封的這一支猶太人移民,以李氏為首,共有李、俺、艾、高、穆、趙、金、周、張、石、黃、聶、金、張、左、白等十七姓,其中兩李、兩金、兩張為「同姓不同家」。金世宗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在開封上市子東南(今河南開封南教經胡同)購置土地,建築寺院,取「清者精一無二,真者正而無邪」之意定名為清真寺,通稱禮拜寺,作為開封猶太人宗教活動的中心。這所寺院是中國歷史上創建最早、保存時間最長、最為著名的中國猶太人的禮拜寺。到了明朝,開封猶太人進入鼎盛時期,教徒發展到五百餘戶,約四千餘人。明崇禎皇帝十五年(公元1642年)9月明軍掘黃河堤放水淹李自成起義軍,使開封淪為澤國,開封猶太人逃亡各地,直到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重建開封城時,倖存的猶太人才隨同漢、回民返回開封,後又在寺院舊址上重建了清真寺。清初,開封猶太人有李、艾、趙、張、高、金、石七大姓,李氏仍居首位。現在開封猶太人尚有四姓,仍有李氏,他們已完全接受了漢族文化。
(7)蒙古族
源於陳蒙古八旗李雅拉氏,原居於丹東岫岩奇風嶺地區,後取其姓首字諧音漢字「李」為氏,隸屬鑲紅旗蒙古。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奉命駐守岫岩奇風嶺一帶,今後裔散居於岫岩湯池、鳳城賽馬等地。
(8)回族
回族中的李氏,主要源自賜姓。
據《中國歷代回教名賢事略》中記載:唐朝時的「李光顏,本阿跌失,敕勒十五部落之一也。因世有武功,賜以國姓榮之。」
五代十國前蜀的李舜弦(詩人)、李徇(文學家、葯物學家)、李成三兄妹,本波斯人,其先於隋朝時來中國經商並定居,後封官入仕後賜給了李氏。於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經宣武軍節度使盧鈞薦舉入朝策試,並於次年被授進土及第的李顏升;唐太祖開寶四年(公元971年)被封為懷化將軍的李珂末均大食國人,其姓也是及第受封後的賜姓。唐朝時,門第森嚴,等級分明,姓氏族譜志書均是皇帝「頒詔冊定」的,故「國姓」是不敢冒用的。
賜予回族的李氏,不僅唐朝有,明朝也有。如初以翻譯外國文書後被升為錦衣衛指揮的哈只,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朝廷浩封時,因無中國名,故賜姓李(誠)。
此外,有個別的李氏則是源於改氏。《閩書?方外志》中記載:明朝的李蟄,原本姓林,但祖上「性剛正不撓,為執政所嫌,從容畢命於福州」,其後便改氏「李」了。在清朝,內務府回回族人尼亞咱改氏為李,這也是回族李氏的又一支。
得姓始祖:李利貞。
顓頊的後代皋陶,在堯舜時擔任掌管刑獄的理官,皋陶斷案非常准確,從未出過差錯,在當時名聲很大。他的子孫世襲了「大理」職務,並以官為姓,稱為「理氏」。商代末年,皋陶後代理征因辦案公正,得罪了紂王,被暴君無故處死,其妻帶著兒子利貞逃難,一路上以木子(木子即李樹的果實)為食才得以活命。為了不忘這段蒙難的歷史,記住「木子」的救命之恩,利貞的母親決定將「理」姓改為「木子」構成的「李」姓。李利貞從而就成了李氏的得姓始祖。
李氏回族主要分布在河北、西北和東北地區。
在中國歷史上,李氏稱帝稱王者多達五十八人,先後建立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後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順等政權。
第四個來源:虎圖騰說
源於虎圖騰說。此種觀點認為李氏圖騰不是李樹,而是老虎。老子李耳生地陳楚地區的圖騰是老虎,且「李耳」即楚語「老虎」。龔維英著《原始崇拜綱要》中說:李耳亦楚語,即虎。老子故國陳,滅於楚,故得為楚人。陳屬淮河流域,正呼虎作「李耳」。老子之亦名李耳,理由在此。李耳應是陳楚民間對虎的俗稱。今陳地民間相傳,老子生於庚寅年,屬虎。當時苦縣一帶方言稱虎為「狸兒」,故親鄰戲呼老子為狸兒,後漸演變為「李耳」。
第五個來源:老姓說
源於老姓說。這種說法主要源於對老子姓氏的考證,認為老子不姓李而姓老,李姓源於老姓。古文字學家唐蘭認為,老子姓李名耳的說法不確實:「據當時人普通的稱謂,老聃的老字是他的氏族的名稱,因為當時稱子的,像孔子、有子、曾子、陽子、墨子、孟子、莊子、惠子以及其餘,都是氏族下面加子字的」,「老聃在古書中絲毫沒有姓李的痕跡。」(唐蘭:《老聃的姓名和時代考》,《古史辨》第四冊,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2年)。
唐蘭明確地說明:老子並不姓李,而是姓老。郭沫若、馬敘倫、陳獨秀等人同意唐蘭之說。高亨對此說有進一步的考證,他在《老子正詁·前記》中說:老、李一聲之轉,老子原姓老,後以音同變為李,非有二也。他列出四條證據:
一、先秦舊籍如《莊子》、《荀子》等,對孔、墨等人皆舉其姓,稱「孔子」、「墨子」,獨於老子則稱「老聃」而不稱「李聃」;稱「老子」,而不稱「李子」,所以「明見老子原姓老矣。」
二、「古有老姓而無李姓」。《風俗通義》:「老氏,顓頊子老童之後。」春秋時代無李姓。《史記·循吏列傳》的李離,系《左傳》士離之誤,不作李。《戰國策》中始有李悝、李牧,李姓起源甚晚。
三、古人姓氏多無本字,常假借同音字。老姓變為李姓,也是同音假借。
四、「古韻『老』屬幽部,『李』屬之部,二部音近,古或不分」。高亨從《老子》一書中引大量語句,證幽部、之部音韻通諧。最後,他說:「老、李二字其聲皆屬來紐(即聲母為L),其韻又屬一部,然則其音相同甚明,惟其音同,故由老而變為李。」
依高亨等人的說法,李姓不是由理姓演化而來,而是源於老姓。高先生從音韻學的角度引證甚詳,有說服力。
編輯於 2020-03-26
TA的回答是否幫助到你了?
能夠幫助到你是知道答主們最快樂的事啦!
有幫助,為TA點贊
無幫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17個回答
家譜信息_2021新生起名_豬年起名大全
根據文中提到的單姓為您推薦
工商信息查詢系統,一站式信息智能查詢服務平台,你還在等什麼?趕快下載天眼查APP,信息盡在掌握中!天眼查,都在用的商業安全工具;
本月48238人下載
咨詢
北京金堤科技有限公司廣告
畢節 _李氏家族族譜字輩大全排行_【商品價格表】_底價是多少?
本月50660人下載
正品低價_品質保障_極速發貨_輕松購物_拼多多,新電商開創者,拼著買,才便宜
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廣告
40條評論
熱心網友14
不應該是陳最多嗎?
查看全部40條評論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免費家譜族譜。人人都能輕松創建屬於自己的家譜。
免費電子家譜,在線創建屬於你的家譜族譜共建共享,一家人全在這里啦
廣告2021-03-29
《關於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得出的結論是什麼?
水水貓和木木熊一起向犀牛先生學習關於姓氏的知識。他們不僅學到了姓氏的起源,還認識了許多歷史人物。
5贊·1播放
《關於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研究的目的是什麼?獲取資料的方法?得出的結論
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李姓在《百家姓》中排第4位。是2007年中國大陸人口第二多的姓氏。但根據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李姓則為第三大姓。在朝鮮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見姓氏,在朝鮮李姓為第二大姓。
21贊·1,795瀏覽2020-04-04
《關於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這篇研究報告的寫法比較規范
《關於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是一篇比較正規的研究報告。報告分成「問題的提出」「調查的方法」「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結論」等幾個部分,對李姓的歷史和現狀提出了自己看法。這份調查報告中值得注意的是「調查的情況和資料整理」部分。研究者從多種渠道搜集 信息,有調查訪問、查閱書籍報刊,也有上網搜集資料。資料涉及的面比較廣,有李姓的來源、歷史上的李姓名人、李姓人口數量和李姓人口分布等,獲得的資料比較豐富,這是得出結論的前提。由於資料比較豐富翔實,得出的結論也令人信服。研究者把結論分點列出,結論清楚明白。以這篇研究報告為範例,對學生學寫簡單的研究報告會起到啟示作用。
3贊·46瀏覽2019-02-28
關於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李姓起源 來源有六 1、出自嬴姓,為顓頊帝高陽氏之後裔。堯時,皋陶曾擔任大理(掌管刑獄的官)的職務,其子伯益被賜為嬴姓,後子孫歷三代世襲大理的職務,其子孫按照當時的習慣,以官為氏,稱理氏。理氏改為李氏的說法有兩種。 一種說法是:商紂時,皋陶後裔理徵,在朝為官,因直諫得罪了商紂王,而被處死,其妻契和氏帶著兒子利貞逃難時,因食李子充飢,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稱理,便改姓李氏。 另一種說法是:據《姓氏考略》記載,周之前未見有李氏,自從有老子姓李,名耳,為利貞的後裔,因祖上世代為理官,理、李兩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為氏。顯然,李氏是始於李耳稱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國時,諸葛亮平哀牢夷後,賜當地少數民族趙、張、楊、李等姓。鮮卑氏有復姓叱李氏,漢化後,改為漢字單姓李氏。是為洛陽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據有關資料所載,唐開國元勛有諸將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鮮於氏等16氏,因立功從唐國姓,賜予李氏。 4、春秋時趙國將領武安君的的代有李左車,其後以李命姓。 5、為北魏代北復姓所改。北魏時有代北復姓叱李氏、高護氏,隨孝文帝入中原後,改為單姓李氏。見《魏書官氏書》、《通志.氏族略》。 6、少數民族中本有的姓氏。延邊朝鮮族常見姓氏有李姓。 郡望堂號 1、堂號 "隴西堂",因為李氏望出隴西郡故名。 2、郡望 隴西郡:戰國時置郡。此支李氏,其開基始祖為秦司徒李曇長子李崇。 趙郡:漢時置郡。此支李氏,其開基始祖為秦太傅李璣次子李牧。 頓丘郡:西晉時置郡。此支李氏隴西李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西漢名將李廣1世孫李忠。 中山郡:漢高帝置郡。此支李氏為趙郡李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李璣第三字李齊。 廣漢郡:漢時置郡。此支李氏為隴西李氏之後,其開基始祖為李尚(李廣之父)。 李姓遷徙史 先秦時期 李姓從形成時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帶,春秋時期的李耳,是正史中立傳的第一個李姓人物。李耳,字伯陽,外字聃,號老子,生於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做過周朝的「守藏室之史」 (管理藏書的史官),是春秋時的思想家和道家的創始人,傳為《老子》一書的作者。古書有的說他是周平王時(春秋初期)人,又說春秋末期的孔子曾向他問禮,於是就說他活了160多歲或200多歲,是因為修道養壽才活了那麼大歲數。《老子》又名《道德經》、《老子五千文》,是道家的主要經典,用「道」來說明宇宙萬物的演變,包含著某些樸素辯證法因素,對中國哲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後來唯物、唯心兩派都從不同的角度吸收了老子的思想。 據《新唐書》記載:李姓始祖李利貞也是娶陳國契和氏家的女兒,生兒子叫李昌祖,後在陳國任大夫,住在苦縣。李昌祖的兒子叫李彤德。彤德的曾孫叫李碩宗,被周康王賜采邑(采邑也叫食邑、采地或封地,是奴隸社會時期帝王或諸侯封給卿、大夫的連同土地上勞動的奴隸在內的土地。)於苦縣。李碩宗的五世孫叫李乾,字元果,在西周任御史大夫,娶益壽氏女嬰敷,這就是李耳的父親和母親。李耳的後代李宗,字尊祖,在魏國做官,被封於段,為干術大夫。李宗之子李同為趙國大將軍,孫李兌為趙相,曾孫李躋為趙國陽安君。李躋有兩個兒子:李雲、李恪。李恪的兒子李洪,任秦國(在今甘肅、陝西一帶)太子太傅,其孫李興族為秦將軍。李興族之子李曇,字貴遠,在趙國做官,封柏人(今河北唐山)侯,後又入秦,任御史大夫。李曇有4個兒子:崇、辨、昭、璣。他們及其後代因分別在外地任官、定居而分出兩支:長子李崇,任隴西(治所在今甘肅臨洮縣)守,封南鄭公,為隴西房;四子李璣,戰國末任秦國太傅,李璣的二兒子李牧在趙國做官,定居在趙郡(治所在今河北邯鄲市西南),為趙郡房。後來,隴西房又分為39房,趙郡房又分為東、南、西3組。 李耳以後,李姓人口逐漸增多。春秋時晉文公(都城在今山西翼城東南)的理獄官李離、戰國時魏文侯(都城在今山西夏縣西北)相李悝,都是早期遷入今山西境內的李姓人;戰國時被秦昭王任為蜀郡(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守的李冰,是最早遷入今四川的李姓人;李耳之孫李同,到趙國(都城在今河北邯鄲)做官,是最早遷入今河北的李姓人;李同裔孫李恪的兒子李洪,到秦國(都城在今陝西咸陽東北)做官,是最早遷入今陝西的李姓人;李洪裔孫李曇,在秦國任御史大夫,其長子李崇開創隴西房,四兒子李璣的二兒子李牧開創趙郡房,形成李姓宗族最重要、最根本的兩大支派。 兩漢、三國時期 兩漢、三國時期,李姓人又在許多地方開辟出新的聚居點。西漢時,李姓有徙居今山東、江西者,如李耳裔孫李解,因在膠西國做官,留居高密(今山東高密縣西南);更始初任軍師將軍的李淑為豫章 (今江西南昌)人。到東漢、三國時,李姓有更多的人走向四面八方,向東北已發展至今遼寧一帶,如東漢時率鄉勇抗擊海賊的李久為遼東 (今遼寧遼陽)人;向西北已發展至今寧夏一帶,如東漢末車騎將軍李催為北地(今寧夏吳忠西南)人;向東南又發展至今江蘇,如東漢時善風角占候之術的李南為句容 (今屬江蘇)人;向南已發展至今廣東、湖南、湖北,如東漢時交趾刺史李進為高要 (今屬廣東)人,三國時吳丹陽太守李衡為襄陽(今屬湖北)人;向西南已發展至今雲南,如三國時蜀漢興亭侯李恢為俞元(在今雲南澄江縣境)人。 三國時,魏文帝立「九品官人法」,州設大中正,郡設中正,執掌用人權,從此形成把持政權的土族制度。在這個任人以「家世」為重的時代,「士族」行列里沒有李姓。東晉、南朝時期,排列士族姓氏等級,把北方山東(指崤山或華山以東地區)在一郡之內的大姓望族稱為郡姓,列王、崔、盧、李、鄭為大姓。因為士族門第大抵是由祖先有聲望、代代保持富貴、常有功臣名人、一家男女熟習禮教的形式和表現異於常人的風尚、能談論、有文章等各種因素構成的,說明李姓已經崛起。但是,這里所列的大姓僅限於「山東」地區,說明當時李姓還不是全國的大姓。十六國時,先後出現了兩個李姓政權——大成國和西涼國,從而提高了李姓聲望。 隋唐時期 隴西李氏自西魏、北周至隋代,世代為皇親國戚,官位顯赫,至隋末,在朝廷內外已具有相當雄厚的實力,因之為唐代李姓的空前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這一歷史時期,李姓除分布於上文所述的地區外,又有今內蒙古、浙江、安徽等省區的李姓人載入史冊,但總的來說,李姓仍主要是在北方發展。李姓從形成時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帶,在這長達幾百年的時間內,雖然也有人在朝做官,但因知名度不高,所以,幾乎是默默無聞。 隨陳化父子入閩 唐朝初期,朝廷派陳政任嶺南行軍總管,率兵往閩南鎮壓「蠻獠嘯亂」,後其子陳元光繼任,平定了局勢。固始籍將佐李伯瑤隨陳氏父子入閩開發漳州,功績卓著,留居當地,其子孫散處龍溪、漳浦諸縣。 武周時避禍南逃 唐高宗皇後武則天,690年廢睿宗李旦,自稱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她任用酷吏,屢興大獄,使宗室、朝臣不少人被牽連冤殺。為了避禍,宗室李姓部分人從長安、洛陽逃到比較安靜的江南定居。 避「安史之亂」南遷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冬,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及其部將史思明,以誅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歷時八年方被平定。這場戰亂,使中原人民遭受了空前浩劫,大批人被迫逃往江南避難,其中有一批李姓人。 李光弼徙居金陵唐朝大將、營州柳城契丹族人李光弼,天寶末年任河東節度使,與郭子儀一同平定「安史之亂」,因功被封為臨淮郡王。762年出鎮徐州,進封臨淮王,徙居金陵(今江蘇南京),從此子孫蕃盛,形成金陵李氏,後分衍於江西、四川、雲南、貴州等地。 李德裕貶死崖州 始於唐穆宗時以牛僧孺、李宗閔為首和以李德裕為首的朋黨之間將近四十年的斗爭,史稱「牛李黨爭」。唐武宗即位後,任李德裕為相,李宗閔被貶死,牛僧孺亦被黜。到了唐宣宗時,牛派得勢,李派則全遭罷斥,李派首領李德裕被貶為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瓊山縣東南)司戶,於850年病死,其子孫有部分人留居當地,成為最早徙居海南的李姓人。 隨王氏兄弟入閩 唐末至五代年間,因中原地帶長期動亂,河南因始人王潮、王審知兄弟率眾起義,最後在福建創建閩國。河南一些李姓人隨王氏兄弟入閩,定居於莆田、晉江,後又分支寧化、上杭、邵武、清流等地,進而又向西發展,分布於廣東、廣西的一些地方。 兩宋時期 唐代以後,出於多種原因,李姓播遷更加頻繁,分布地更為廣泛。其中,遷徙人數較多的是宋代「靖康之變」時的南遷。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冬,金軍攻破東京(今河南開封)。次年4月,金國貴族俘獲宋徽宗、宋欽宗及其宗室、後妃等數千人,並掠走大批珍寶器物、皇家藏書,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變」。1127年5月,康王趙構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稱帝(即宋高宗),史稱南宋。同年10月,南宋政府南遷揚州,後又逃到鎮江,再逃至杭州。這一時期,中原人因之多次大規模南遷,有的追隨宋高宗趙構的足跡,有的則自找去處,總的流向是長江以南地區,其中有許多李姓官紳士民。此外,還有抗金義軍中的李姓人輾轉南遷。如王屋(今河南濟源)人李興,領導一支抗金義軍轉戰於黃河兩岸,因作戰失利,李興率領所部義兵萬餘人南渡歸附南宋。遷徙江南的李姓人,以寓居浙江、江蘇者為多,其次還有遷至上海、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廣東、廣西等地者。例如,覃懷(今河南武陟)人李曾伯,舉家渡江後居嘉興 (今屬浙江),宋理宗寶佑年間舉進士,後累官治海制置使;李芾從開封徙居衡州(今湖南衡陽),恭帝德佑初知

熱點內容
實體店的鞋為什麼在線上找不到 發布:2024-11-15 20:11:26 瀏覽:306
大孩子不吃菜是為什麼 發布:2024-11-15 20:05:33 瀏覽:506
頭條上賣的酒為什麼這么便宜啊 發布:2024-11-15 19:37:36 瀏覽:788
摘下眼鏡後眼睛為什麼會變小 發布:2024-11-15 19:14:25 瀏覽:150
女人三十多歲為什麼老是感冒 發布:2024-11-15 19:10:22 瀏覽:527
為什麼在蘋果官網找不到6 發布:2024-11-15 19:09:20 瀏覽:32
顯示器關閉時間長為什麼開不起 發布:2024-11-15 18:52:40 瀏覽:416
為什麼白天喝牛奶晚上睡覺盜汗 發布:2024-11-15 18:49:26 瀏覽:388
網易新聞軟體為什麼打不開 發布:2024-11-15 18:46:01 瀏覽:780
蜜袋鼯為什麼晚上總叫蜜袋鼯 發布:2024-11-15 18:44:09 瀏覽: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