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s78為什麼只有小米4核
『壹』 為什麼三星s7 s8都是
三星S7主要特徵請參考:
1.3D曲面背板玻璃及金屬邊框,提供了更為舒適的抓握手感。
2.IP68的防塵、防水等級,不用再擔心不小心將手機放在有水的地方了。
3.採用F1.7大光圈和1.4微米大感測器,可以捕捉更多的光線,讓您拍出清晰、細致的照片。
4.全像素雙核疾速對焦(Dual Pixel Sensor) 結構就像您的眼睛一樣快速而准確地進行對焦。
5.更強大的CPU和GPU以及4GB的RAM強強組合,您將體驗暢快淋漓的感覺。
6.3000mAh的大容量電池,讓您連續觀看幾個小時喜歡的電視劇和聽音樂。
S8的主要特徵:
1.全視曲面屏: 超窄邊框、沉浸感視效、雙曲面側屏的顯示屏,為您帶來更純粹的視覺體驗,更平滑細膩的觸感。
2.擁有全像素雙核1200萬像素後置攝像頭及8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前後都可實現准確疾速自動對焦,讓你不會錯過每一個精彩瞬間。
3.虹膜識別技術,給你更加安全的加密保障。
4.新的虛擬按鍵更美觀,在你不需要使用它時它會變得不顯著。
5.採用了創新的10nm處理器,使它成為速度更快、性能更強大的手機。
6.具有IP68級防塵防水,令你隨時隨地從容無憂。
『貳』 三星s6怎麼是八核的為什麼s7是四核的
S6的規格參數,請參考以下介紹:
1.屏幕:5.1英寸 Super AMOLED(2560x1440)屏幕。
2.外形體積是:143.4 x 70.5 x 6.8mm;重量為140g;機身材質:採用雙面康寧大猩猩第四代玻璃及金屬邊框材質。
3.外殼顏色:鉑光金;雪晶白;冰玉藍;星鑽黑(具體以實際銷售為准)。
4.CPU(處理器):四核2.1GHz+四核1.5GHz。
5.內存:總ROM內存32GB,總RAM內存為3GB;不支持內存卡。
6.攝像頭:主攝像頭1600萬像素,副攝像頭500萬像素。
7.藍牙版本:藍牙4.1
8.USB採用2.0介面。
9.電池參數:容量為2550毫安時。
『叄』 三星s7幾核的
三星S7 CPU(處理器):2.15GHz+1.6GHz,四核處理器。
『肆』 同樣是驍龍820為什麼三星s7散熱控制的很好,而小米就不行
三星S7散熱好,因為人家花錢研究怎麼去控制,s7裡面有一根水冷的銅管,小米是沒實力做的,4千多的手機和2千多的手機的區別就是這,小米是把目前性能最好的東西裝在一起,至於工業優化他不如其他廠家,比較又要高性能又要工藝不可能的。
『伍』 小米max2 CPU是八核 意思是比 三星s7edge 的四核 強么 求解答
米Max2搭配 小米6 25處理器的能力肯定是不如 三星s7 e國行搭配的驍龍820處理器!不是核心多就好的。
『陸』 三星GALAXY S7和小米6有什麼區別
1.三星手機與其他品牌手機對比的問題,因為品牌不同,產品的設計理念等也是不一樣的,各有優勢
2.建議根據需求及喜好選擇合適的手機。
如需了解S7的規格參數,請參考以下介紹:
1.屏幕:5.1英寸的Super AMOLED屏,解析度:2560 x 1440(Quad HD)。
2.外形體積是:142.4 x 69.6 x 7.9mm;重量為152g。
3.外殼顏色:金色、黑色、白色、銀色(以實際銷售為准)。
4.CPU(處理器):2.15GHz+1.6GHz,四核處理器。
5.內存:總ROM內存為32GB;總RAM內存為4GB;最高支持256GB的MicroSD卡。
6.攝像頭:後置攝像頭12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500萬像素。
7.藍牙版本:藍牙4.2。
8.USB採用2.0介面。
9.電池容量為3000mAh。
『柒』 為什麼小米5和三星S7的cpu都是820,但是cpu頻率不一樣,有什麼區別么
820分殘血版和滿血版。所謂殘血版,就是這塊的晶元體質比較差,達不到要求的頻率,只能降低頻率使用。這在集成電路領域很常見
小米5高配版是和s7相同的滿血820
小米5標准版則是殘血版
差別就是性能,殘血版會弱一些,但不會差太多。
跟一分錢一分貨沒什麼關系,要知道所有滿血版820的手機中,三星s7屬於性能發揮最差的。
『捌』 三星s7對比小米5.讓三星教小米什麼叫黑科技
因為品牌不同,產品的設計理念等也是不一樣的,各有優勢
建議根據需求及喜好選擇合適的手機。由於手機產品的機型眾多,適用人群不一樣,可以登陸三星網站查看熱門旗艦機型以及最新產品.
如需了解S7的規格參數,請參考以下介紹:
1.屏幕:5.1英寸的Super AMOLED屏,解析度:2560 x 1440(Quad HD)。
2.外形體積是:142.4 x 69.6 x 7.9mm;重量為152g。
3.外殼顏色:金色、黑色、白色、銀色(以實際銷售為准)。
4.CPU(處理器):2.15GHz+1.6GHz,四核處理器。
5.內存:總ROM內存為32GB;總RAM內存為4GB;最高支持256GB的MicroSD卡。
6.攝像頭:後置攝像頭12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500萬像素。
7.藍牙版本:藍牙4.2。
8.USB採用2.0介面。
9.電池容量為3000mAh。
『玖』 三星s7用兩個版本處理器有什麼意義
三星全新旗艦手機Galaxy S7/S7 edge將會在北京時間2月22號的凌晨1點發布,S7/S7 edge身上有許多亮點,例如雙曲面Super AMOLED屏幕,IP68級別的三防功能,佳能全像素雙核感測器技術等等,這確實能給用戶不少全新的體驗。而硬體配置作為良好體驗的基礎,旗艦的Galaxy S7/S7 edge又怎能落後呢?關於三星自主設計/製造的處理器,你又知多少呢?今天,筆者和大家一起聊聊三星處理器的發展歷程,以及Galaxy S7/S7 edge的「大腦」:Exynos 8890與驍龍820。
三星自主處理器的發展道路
三星作為半導體領域的IDM廠商,其自身具備IC的設計能力以及生產能力。三星移動處理器(以下簡稱為Soc)發展至今已經經歷了15個年頭,其中不少經典的移動產品像iPhone 1代、iPod nano 2都搭載有三星的Soc。除了Soc之外,三星的產業(移動設備內)還涉及到多方面的設計製造,例如手機上的LPDDR3/4 RAM、eMMC/UFS標準的ROM晶元、OLED屏幕、攝像頭模塊等等,是全球僅有的一家核心部件自給自足的手機廠商。當然,以上提及到的產品都可以出售,三星也有自己的晶圓生產基地,用於自家晶元的生產以及別家Fabless廠商的晶元代工,例如蘋果A9處理器,高通驍龍820處理器等等。關於IDM與Fabless的區別請點擊:
Exynos 4210/4212:三星首款雙核處理器
Exynos 4210/4212有一個為人熟悉的名字:獵戶座,其首次搭載在三星首款雙核手機:Galaxy S2(I9100)上,雖然這款神機年事已高,但CM團隊甚至為其推出了Android 6.0的Nightlies版本。Exynos 4210採用45nm製程節點製造,內置兩顆1.2GHz的arm Cortex-A9核心,集成Mali T400 GPU,支持LPDDR2/3內存,支持30fps/1080p的高清拍攝回放,性能不弱於同期的高通MSM8260以及Nvidia的Tegra 2。
Galaxy S2
除了Galaxy S2,這款處理器也搭載在Galaxy Note以及魅族MX上面。而之後的Exynos 4212更是升級到32nm HKMG製程工藝,主頻提高到1.5GHz。
Exynos 4412:四核心Cortex-A9架構
雖然Exynos 4412同樣採用4210/4212上的Cortex-A9核心,但32nm HKMG的製程工藝卻讓Cortex-A9發揮得更完美,以至於Exynos 4412內置4核A9在性能以及功耗上都取得了更好的平衡,GPU方面Exynos 4412依然集成Mali T400,同樣支持當時最高規格的LPDDR3,整體性能上和高通Snapdragon S4不相上下,但功耗控制卻比S4更優秀。
Galaxy S3
Exynos 4412搭載在Galaxy S3上面,而Galaxy Note2、魅族MX2同樣採用這款處理器。
Exynos 7420:更爭氣的A57+A53架構
Exynos 7420搭載在Galaxy S6系列機型上,是三星首款14nm FinFET LPE工藝的處理器產品,其內置4*A57+4*A53核心,A57主頻高達2.1GHz,集成Mali T760 GPU,也是三星首款支持LPDDR4內存的Soc,因為基於14nm LPE工藝,Exynos 7420性能強勁之餘也非常火熱,但已經比隔壁家的要好。
Galaxy S6 edge+
當然,除了上述的3款處理器之外,三星還有相當多值得一提的經典處理器,例如業界首款採用Cortex-A15內核的雙核Exynos 5250/四核Exynos 5410,與驍龍810同為A57+A53核心的Exynos 5433。考慮到文章篇幅過長,筆者就不一一解析了。而Exynos 8890作為三星2016年旗艦Soc,它到底是怎樣的呢?莫慌,繼續往下看。
Galaxy S7處理器有多少個版本
據悉,三星Galaxy S7擁有兩個處理器的版本,分別搭載了Exynos 8890以及高通820。而更有消息指國行S7採用的是高通驍龍820版本,而國際版採用的是Exynos 8890,這可能是因為1.國行有電信CDMA制式,而高通820內置的基帶以及捆綁的射頻晶元組支持全網通,三星也就免去了像Galaxy S6外掛高通基帶實現全網通的麻煩事,2.高通驍龍820採用三星14nm FinFET LPP製程工藝製造,換句話來說就是不熱了,三星也更願意使用驍龍820。
Exynos 8890/驍龍820參數解析
Exynos 8890
三星旗艦Soc,Exynos 8890基於三星14nm FinFET LPP工藝,在製程節點上與上代旗艦Exynos 7420相同,而工藝則從FinFET LPE升級到LPP,擁有更低的漏電率,主頻也能進一步拉高。而架構方面,8890內置4*Mongoose+4*A53核心,前面4個Mongoose內核默頻可達2.3GHz(超頻可達2.5GHz)用於提高性能,後面4個A53核心默頻為1.56GHz(超頻可達2.2GHz)用於兼顧功耗。而GPU方面則為Mali T880mp12(據悉存在配備mp16的版本)。
Exynos 8890
而內存方面依舊為雙通道的LPDDR4,值得一提的是Exynos 8890首次集成了基帶,下行支持Cat 12,理論速度達到600Mbps,而上行也支持到Cat 13,理論速度達到150Mbps。是三星自主處理器的又一里程碑。
驍龍820
高通旗艦Soc,同樣基於三星14nm FinFET LPP工藝,內置4*Kryo自主核心,其中2顆主頻為2.2GHz,另外兩顆主頻為1.7GHz,形成尺寸一樣但頻率不同的「大小核心」。GPU方面則是Adreno 530,支持OpenGL ES3.1+,為游戲開發商提供功能更多的API介面。另外,為了兼顧功耗,驍龍820集成了低功耗的Hexagon 680 DSP協處理器,除了協助CPU/GPU運算之外,還用以處理長掛模塊(如GPS衛星)的運算工作,手機安全防護功能等等。
驍龍820
內存則為雙通道LPDDR4,內置的X12 LTE基帶支持下行三載波聚合,上行雙載波聚合技術,下行速度達到600Mbps,採用256 QAM射頻標准,達Cat 12,而上行則達到150Mbps,達到Cat 13標准。配合RF360前端射頻晶元組,支持全網通、LTE-U、VoLTE等最新技術。支持QC3.0快速充電。
Exynos 8890/驍龍820 性能表現
結果來自Geekbench資料庫與GFXbench(全為Offscreen)資料庫。
搭載上述兩款Soc的機型還沒開賣,所以僅能通過理論跑分成績來說明兩者的性能表現。單從數據上看來,Exynos 8890的單核性能與驍龍820相當,但畢竟前者有8個物理核心,後者只有4個,所以在多核性能表現上Exynos 8890領先於驍龍820達26.1%,但GPU方面,驍龍820集成的Adreno 530似乎理論上比Exynos 8890的Mali T880mp12更強,但兩者的差距並不是特別大,相信驍龍820能流暢玩的游戲,Exynos 8890也不會出現卡頓,但這也取決於具體游戲對兩款GPU的優化情況。
Car Chase
Manhattan 3.1
Manhattan
T-Rex
而隨著這兩款Soc的機型大量出貨,其驅動以及軟體/游戲的優化也會陸續跟上,相信具體性能會繼續往上攀升。
Exynos 8890/驍龍820 發熱表現
可能很多朋友會對這兩款處理器產生疑問,這么強大的處理器,發熱怎麼樣。鑒於筆者手上也沒有搭載這兩款處理器的相應機型,所以具體發熱狀況暫且不妄下定論。但它們同時採用14nm FinFET LPP工藝製造,相信發熱「理論」上會得到控制,究竟FinFET是什麼?它又有什麼作用呢?筆者來簡單闡述一下。
FinFET顯微圖
其實早在10多年前,就有人提出FinFET這個結構,FinFET主要重新設計了晶體管裡面的S/D兩級以及最為關鍵的Gate結構(什麼是S/D/Gate今天不說,不然文章起碼要多2000字),讓Gate對通/斷的控制力更強,也就是在更先進的製程節點上,減少S/D兩級之間的漏電流,而漏電流會直接影響處理器的功耗。而驍龍810的20nm HKMG工藝,就是Gate控制力低下(對於20nm節點),導致漏電問題嚴重,所以發熱以及功耗得不到良好的控制。
FinFET工藝示意圖
而台積電/三星在16nm/14nm節點上都使用了FinFET技術,增強了Gate對S/D的控制力,減少漏電流。此外,隨著三星14nm FinFET LPE過渡到LPP工藝的成熟,良品率會逐漸上升,成本慢慢下降,也利於三星在晶圓的製造過程中使用更好的工藝去控制功耗。
Exynos 8890與驍龍820的發熱情況本站將會進行相應的測試。
總結:超便攜移動穿戴設備更值得關注
搭載Exynos 8890的Galaxy S7即將發布。另外,在15年12月的驍龍820亞洲首秀上,高通表示已經有超過70款終端採用這顆處理器,相信到現在已經突破了這一數字。
高通/三星/聯發科
而聯發科方面,搭載Helio X20/P20的手機也將在今年的第一季度上市,就國內市場看來,擁有十核心的Helio X20在宣傳上確實會佔到上風,而且X20也會陸續下放到高性價比的千元手機上,這樣X20在同價位手機上將直接面對高通驍龍652/650,而高端市場則主要以驍龍820以及Exynos 8890為主。
另外,這幾年可穿戴等便攜移動終端的普及,台積電等fab廠商已經推出面向超低功耗市場的製程工藝,例如16nm FFC以及28nm HPC/HPC+。這也在考驗著處理器廠商對自家產品線的規劃,高通方面已經推出了14nm的驍龍625、28nm的驍龍435等低功耗處理器,聯發科也發布了16nm的P20以及28nm的P10,這些處理器除了充當手機的「大腦」之外,還在對可穿戴/無人機市場進行試水。
Galaxy S7
而三星方面又會如何呢?傳說中的14nm Exynos 7870表現又會怎樣呢?我們還是好好等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