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米市值沒美團高
㈠ 小米集團市值為什麼這么低
前言:相信很多人對小米這個牌子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大家一般都很喜歡購買小米這個牌子的手機。但是現在在市場上卻出現了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小米集團的市值一直都非常低,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實從這里大家已經不難看出了小米這幾年在市場上的營銷或者是品牌樹立方向可能都發生了一些錯誤,它一直都很想在互聯網上吸引更多的用戶,但是現實情況上小米想要在互聯網行業保持這樣一個高速增長的模式是很難的。
㈡ 蔚來汽車市值中國車企第一,就能高枕無憂了嗎
2020年7月,比亞迪的股價達到97.9元,總市值達到2670億人民幣,超越上汽集團的2247億人民幣市值,成為國內市值最大的車企。2020年11月,蔚來汽車的市值達到4506億港元,超越比亞迪,再次成為中國市值最大的車企。
比亞迪和蔚來,都是國內新能源汽車為主的汽車廠商,這些公司市值的增加,是不是能夠證明,屬於新能源汽車的時代已經徹底到來,買燃油車已經是不合時宜了呢?
其次,特斯拉,蔚來,市值高,也是由於它的稀缺性導致的。特斯拉用了10幾年的時間才實現了盈利,蔚來汽車估計也需要差不多的時間。在這期間內,還有很多未知的變數存在。無論是技術研發,還是背後的資金實力上,蔚來汽車與傳統汽車廠商相比,目前依然是屬於「小」公司。雖然蔚來汽車被看做是智能科技公司,但汽車畢竟是傳統製造業。擺脫不了製造業的基本規律。
因此市值中肯定是存在泡沫的,這也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吧,市值泡沫其實並不可怕,關鍵是企業自身在今後的發展中,在產品上多下功夫,能支撐的起市值。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㈢ 同期上市,美團市值超5000億,小米已不足2000億,雷軍為什麼會輸
去年9月王興攜著美團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市值約483億美元;同年的7月,中國互聯網公司小米也在港交所正式上市,發行市值約550億美元。兩家同期上市的互聯網公司在經過一年半時間後,交出了兩份截然不同的「成績單」。
或許這就是雷軍輸給了王興的原因,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小米也為社會為消費者做出了不少貢獻;雖然不敢說是小米拉低了整個手機行業的價格,但絕對少不了小米的一份力量。對此你有什麼看法,你是否看好小米未來的發展?雷軍是否還有機會實現小米5000億元的「夢想」?
㈣ 小米 產品怪圈的魔咒會再度降臨嗎
2020年對於小米來說絕對是一個千金難求的機遇之年,小米在成立之初那個一時風頭無兩的迅猛態勢在遭遇了“至暗時刻”之後其實就一直掙扎在泥潭之中,雖然在中途憑借著例如小米MIX的驚艷發布又重新回到了舞台之上,但與曾經相比還是有點欠缺的。
在這里不得不提的事情就是隨著華為遭遇供應鏈短缺的問題,其市場份額一定是還會下降的,那麼空出來的市場份額就必然會有人來填充,從目前來看小米和VIVO似乎會是受益最大的國產廠商。
小米無論是當年的1999元和硬體綜合利潤率不超過5%的舉措對於消費者來說都是一個福音,畢竟誰願意買大價錢買東西呢?
但是這樣的舉措對於資本市場來說就是一個問號了?如果不賺錢,資本為什麼要投資你呢?
雖然小米在全球市場銷量重回第三,但是失守印度市場的現實也在告訴雷軍,也許危機就會出現在下一刻。
㈤ 小米的價值,是被低估還是被高估了
8月26日,小米集團(1810.HK)發布了2020年二季度報告。
二季度小米總營收535億元,同比增長3.1%;調整後凈利潤34億元,同比下降7.2%,環比增長46.6%。
總營收和凈利潤都超過市場預期,加上小米手機在全球手機出貨量下降時銷量相對堅挺,以及8月14日公布的小米集團將被納入恆生指數的消息,小米的股價三個交易日瘋漲24.17%,終於超過了上市之初創下的歷史最高值。
依然是硬體公司
小米創立開始就自稱「互聯網企業」,但由於手機和IoT等硬體設備對其營收的貢獻率始終在90%以上,市場對小米的定位始終是「硬體公司」。小米在二級市場的估值基本對標傳統製造業,並未像互聯網行業一樣享受高估值。
而這次財報發布後,收入和利潤結構的優化疊加股價暴漲,有人認為小米終於成為了它最初想成為的互聯網公司,估值也正在對標美團、拼多多等,迅速得到修正。
但是,僅憑一兩次財報中收入和利潤結構的變動,遠不能改變一個公司的定位。
從小米集團二季報看,智能手機+IoT與生活消費產品兩項硬體收入依然佔到總收入的87.6%,遠超其他兩項收入。
二季度互聯網服務對毛利的貢獻超過46%,的確是對小米毛利貢獻最大的板塊。但由於小米集團絕大多數的互聯網服務收入是建立在硬體設備銷售基礎上的,並非獨立於硬體設備提供的,因此單獨計算互聯網服務的成本或毛利並不妥當。
如果認為小米已經「轉型」互聯網企業,則硬體產品的相關成本和費用應被部分分攤至互聯網服務,那麼該板塊的毛利將大幅下降。
被定位為「硬體公司」、「製造企業」真的比「互聯網公司」差嗎?
互聯網公司通常具有高成長性,才能在初期盈利能力差甚至虧損的時候獲得高估值。小米公司成立十年,在互聯網領域已經不再是雷軍認為的「少年」,按現在的盈利能力,恐怕已經被邊緣化了。
小米要「做時間的朋友」,想要獲得長遠發展,被定位成什麼沒那麼重要。
小米今年以來股價漲幅達到約120%,依靠的並不是人們對其定位的突然轉變,也不是雷軍在B站、抖音、微博等平台的瘋狂營銷,更不是十周年慶典上對曾經輝煌的回顧,而是小米今年在世界范圍內市場佔有率的相對提高、在高端手機領域的突破、技術上的突破以及組織構架調整後公司定位更加清晰、運營效率有所提高。
人們對公司發展的想像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公司能夠兌現人們的想像。
再次沖鋒
今年對於整體經濟來說是災難的一年,對小米來說卻是充滿機遇的一年。
首先,世界政治局勢導致華為在多個國家被抵制或禁用,給小米的全球化帶來新的機會。
此前,小米的全球化陣地主要在印度、拉美,而在歐美和中東這樣消費能力更強的區域滲透率並不高。發達國家原先是蘋果、三星等品牌的天下,華為近幾年的異軍突起為中國品牌撕開了發達國家的突破口,使中國品牌被更多人所認識和接受。
華為被抵制後,在歐美各國的銷量必將受到影響。小米這時推出小米10等高端機型,既符合小米提高高端手機市場佔有率、擺脫「性價比之王」標簽的目標,又彌補了華為受阻後歐美各國對高配置硬體手機的缺口。
小米10至尊紀念版的相機在DXOMARK全球專業相機測評榜沖至榜首,8月28日正式發布可量產的第三代屏下相機技術等,都給小米在歐美重復華為靠技術贏得市場的道路增加了可能。
其次,小米眾所周知的「性價比之王」名號,是其今年最好的廣告。
世界經濟整體受重創,人們收入受到極大影響,從而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方式和需求。消費者對價格更加敏感,「性價比」成為關注的重點之一。這正是小米提高市場佔有率的契機。
值得注意的是,這和小米提高高端產品市場份額並不矛盾。
Redmi K30 Pro和小米10這兩款高端線上的主打產品在618期間分別位列京東5G手機排行榜前兩名,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價格優勢。Redmi K30 Pro在北京地區價格最低在1999元左右,堪稱是目前最便宜的高通驍龍865旗艦;小米10的配置和細節處理使其在3500元價位的吸引力也非常大。
當手機本身的科技含量對消費者的吸引力超過了消費者依靠品牌彰顯身份的心理,小米的「性價比」就是其最大的優勢之一,也是幫其在5G時代前期就獲得市場認可的有力武器。
得益於前述原因,小米手機二季度在西歐出貨量同比增長115.9%,佔領多個國家銷量榜首;在拉美、中東和非洲手機的出貨量分別同比大漲99.4%、66.3%和113%。二季度,境外市場收入佔小米總收入的44.9%。
今年前半年的優秀業績,無疑為小米再次沖鋒贏得了漂亮的一仗。
希望與擔憂
小米的業績讓人們看到它重回高速增長軌道的希望,市場對其估值的自發性修復有據可依。
在未來幾年的發展中,除了上一節提到的智能手機出貨量、高端機型市場份額可能提高外,小米還有其他兩點核心競爭力。
第一,小米的深度定製產品、IoT產品起步早,在AIoT時代到來時具有技術和市場優勢。
互聯網時代的紅利幾乎已經見頂,大數據、AI和物聯網是公認的下一個風口。小米IoT產品覆蓋場景廣、迭代次數多,在市場認可度和技術成熟度上都有很大優勢。除了智能手機外,在智能電視和智能音響這兩個最重要的AIoT流量入口,小米也占據領先地位。小米的智能電視出貨量連續6個季度位居中國大陸首位,小愛同學在2019年全國智能音響銷量榜也排名前三。
第二,小米與消費者深度綁定,使其業績更加穩定,在特殊時期受影響可能性小。
蘋果產品對用戶的深度綁定始於操作系統,終於產品閉環。當用戶享受到同品牌產品之間互聯的便利,再更換使用品牌成本就更高了。小米生態鏈具有同樣的綁定效果,因為其產品更加豐富,綁定效果甚至更強。
同時,IoT產品可以反向促進智能手機這一最重要的終端的銷售。小米二季報中也提到,小米手機與IoT產品之間不是簡單的導流與被導流關系,而具有協同效應。5G時代的來臨將成倍放大這種效應。
但是,小米的流量轉化率、互聯網服務收入貢獻率、國內市場份額佔有率等始終偏低,給其未來能否達到投資人的預期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
截止二季度末,MIUI月活躍用戶為3.435億,同比增長23.3%,而總營收同比增長僅為7.9%,毛利同比增長22.3%,均低於月活用戶增長率。小米成本管控得當,使毛利增長率大幅跑贏總營收增長率,卻沒能提高用戶轉換率。一旦成本壓縮到最低,毛利的增速可能快速下降。
小米2018年公布的董事會決議稱「小米硬體綜合凈利率永遠不超過5%,如有超出的部分,將超出部分全部返還給用戶」,無疑堵上了小米從硬體銷售提高利潤率的可能性,讓其利潤率發展的想像空間基本完全落在互聯網服務上。這給小米帶來的困難,不亞於B站聲明「正片永不加廣告」給B站盈利帶來的困難。
根據二季度數據計算,目前MIUI月活用戶給小米集團帶來的人均互聯網服務收入僅為17元左右,人均帶來毛利10.36元。MIUI月活用戶同比凈增約6400萬,銷售成本同比凈增約9.28億,獲客成本約14.5元/人。互聯網服務的人均毛利依然不及獲客成本。
小米在海外發展勢頭良好,在中國大陸這個被視為「最重要市場」的地方,市場佔有率卻同比下降。
根據Counterpoint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智能手機總出貨量為14.86億台,中金對2020年中國手機銷量的估計為3.48億部。即使不考慮今年全球手機出貨量下降的因素,中國市場的手機銷量依然佔到世界的23.4%,中國市場至關重要。
小米在中國市場的劣勢,源自其互聯網基因帶來的線下實體店缺失,尤其是在有龐大消費者群體的二三線及以下城市。而此前小米自身高端產品的乏力也使其面對華為、蘋果沒有競爭力。
小米是否有可能先建立在海外的優勢,再慢慢轉化為在國內的競爭力?
可能性是有的,但當年HTC在海外發展也不錯,依舊在國內折戟;「非洲一哥」傳音手機始終沒能打開國內市場。小米海外最重要的戰場——印度——銷量最高的也是低價低端手機,情況與傳音類似。
先例告訴我們,由於海外和國內技術發展水平的不均衡,尤其是在5G時代,中國領跑的情況下,如果重心偏向海外市場,很容易與最新的技術脫節;而技術研發對標國內,則會導致研發與生產的錯位。
當然,還有一點讓投資人擔心的,就是小米的運營架構在調整之後是否真的能注重技術,雷軍是否真的能放權。畢竟對一個公司來說,領導團隊的風格和清晰的發展目標非常重要。
2019年,小米啟動「手機+AloT」雙引擎戰略,提出5年100億元All in AloT。雷軍的目標從硬體+新零售+互聯網轉變為AI+互聯網。
前十年,小米沒能完全享受到互聯網發展的紅利。現在,AIoT的紅利即將兌現,是天時;歐洲市場的空缺,是地利;小米2019年調整完畢的組織架構,是人和
㈥ 為什麼美團和小米的估值差不多,股票定價相差這么多
你好
這應該是股票定價的問題了。
有的時候定價低也不一定是壞事。
只要公司發展好,會漲的。
㈦ 美團點評市值4409億港元,小米市值2238億港元,為什麼美團會是小米的兩倍
從財務數據上看,已經盈利數十億元的小米集團顯然表現更好。8月22日,小米集團交出了上市後的首份成績單,公司於2018上半年營收約796.48億元,同比增長75.4%,經調整利潤38.16億元,同比增長62.2%。最新公布2018年前四月的美團點評仍處於巨虧中。財務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合計158.24億元,幾乎是去年同期的兩倍;但同期公司虧損額從2017年同期的82.04億元擴大至227.95億元,同比虧損擴大約3倍。
美團點評招股說明書稱,公司是中國領先的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平台,用科技連接消費者和商家,提供服務以滿足人們日常「吃」的需求,並進一步擴展至多種生活和旅遊服務。也就是說,圍繞著「吃住用行」等日常需求,美團點評可以不斷附加各類業務。
㈧ 小米、美團市值千億,為什麼卻需申請巨額貸款"救命"
小米美團似乎市場價值過千億,但是他仍然需要貸款申請銀行貸款,這幾乎是所有的公司都選擇的一個策略,因為無論是從經營的角度來說,還是從他們本身所擁有的資金量的角度來說,申請銀行貸款都是必不可少的過程。
企業經營通過多渠道去融資,可以增加企業的籌資能力,讓企業的經營風險更低,財務風險更低,企業做一個單獨的鬥士顯然不是一個靠譜的選擇,只有和多方利益相連,在有困難的時候,對方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他才會選擇幫助自己。
㈨ 王興的美團,為什麼可以戰勝雷軍的小米
一、雷軍是IT時代的追風少年。
作為武漢大學計算機專業的高材生,雷軍在大二就通過給電子一條街公司編程,實現了「花錢自由」,此後更是追趕著國產軟體崛起的浪潮,進入了中國軟體業最高企業--金山軟體,一直干到總經理。1999年,雷軍就通過收購拿下了卓越網,並在2000年把卓越網轉型為中國最早的電子商務網站之一,並在2004年以7500萬美元巨款賣給了亞馬遜。
作為天使投資人,雷軍還成功投資了UC瀏覽器、YY語音、迅雷、知乎等等無數吸金項目,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8年1月),雷軍個人的投資企業共計33家,通過小米科技對外投資的企業為157家;通過順為投資對外投資的企業為270家。也就是說「雷軍系」向外投資項目高達460個,項目遍及半個互聯網。
小米模式下,同樣的用戶數量產生的GMV看起來貌似很多,但攤銷一下就沒有想像空間; 硬體產品的低毛利率更是讓人不能苟同,畢竟小米手機都承諾利潤率不超過5%了。美團模式下,螞蟻雄兵們用敗家的效率去追求美好生活,甚至美團還剛上線力推了借款消費模式,包辦窮人們的生活方式。國情就是這樣,還是窮人多。而美團外賣對商家抽佣都到22%了---並不高,反正餐飲行業絕大多數只活最多6個月,下一茬韭菜重新割。 美團點評,才是真平台。所以,美團點評的估值,是要照著阿里、騰訊這樣的平台型企業對標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