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鸚鵡吃小米為什麼吐殼
Ⅰ 鸚鵡怎麼了為什麼把吃的小米吐出來
見題回答,這只虎皮鸚鵡出現盤頭了,虎皮鸚鵡出現盤頭提示身體健康出現問題,觀察一下糞便,是不是有拉稀情況,幾點建議供參考:
1.注意保暖,不要讓冷風直接吹到虎皮
2.先不要喂蔬菜水果了
3.適當給一些消炎葯
上樹僅僅是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Ⅱ 高分急救!雌性虎皮鸚鵡嘔吐啊!把小米甩的到處是
可能是吃了不幹凈的東西,看是不是還伴隨著拉稀,萎靡不振。如果是的話,用一般治人拉肚子的消炎葯,如諾氟沙星或者紅黴素,一顆葯碾成粉末,1/5的量加到小米和水裡面讓小鳥服下,一般一到兩天就能好。
Ⅲ 我家鸚鵡很想吃小米。但吃了又吐出來了。怎麼啦求求好心人了!
吐出來的是殼,盡量喂帶殼的小米,吃的時候它會自己剝殼,可以起到磨嘴的作用,不磨最的話,喙會越來越長,好在虎皮喜歡磨嘴
Ⅳ 虎皮鸚鵡吃的小米老是從嘴巴里漏出來怎麼辦
虎皮鸚鵡吃小米總是從嘴裡漏出來,說明虎皮鸚鵡的喙太長了,虎皮鸚鵡的喙是不斷生長的,需要經常性磨牙,你找一根木頭或樹枝(無毒的)放到虎皮鸚鵡籠子里,供虎皮鸚鵡磨牙,很快就會好的。
Ⅳ 虎皮鸚鵡把食物吐出來了怎麼辦,我剛給它餵了些小米,然後它就不停甩頭,小米都甩出來了,沒有水
對於我們每個飼養虎皮鸚鵡的飼養者而言,虎皮鸚鵡的健康是我們都非常關心的,因為在虎皮鸚鵡的各種死亡案例中,因病而逝的例子是非常多的,而今天我們所提到的虎皮鸚鵡無故吐食的情況同樣涉及它們的健康,那麼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1.虎皮鸚鵡的餵食行為,這種情況在虎皮鸚鵡群體中頗為多見,其中大多為成年雄性虎皮鸚鵡,當雌性虎皮鸚鵡即將產蛋之時,雄性虎皮鸚鵡會開始鍛煉自己吐食的能力,從而才能夠在其孵蛋期間更好地給母鳥餵食,而在此期間,雌性虎皮鸚鵡同樣會將食物吐給幼鳥吃,因此在虎皮鸚鵡繁殖期間,虎皮鸚鵡種鳥都會出現頻繁吐食的現象。
2.虎皮鸚鵡出現吐食現象也有可能是因為其患了腸道炎所造成的,或者是其他類似腸道感染的病例,同樣會導致虎皮鸚鵡頻繁嘔吐,而分辨這種情況的方法也很簡單,一般由類似腸炎等疾病所引起的嘔吐往往會帶有大量清白色或者綠色液體,並且病鳥往往會突然變得萎靡不振,嚴重者甚至連棲杠都無法站立。
3.吃多了,一般而言,虎皮鸚鵡吃多少飼料它們自己能夠把握,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有些比較貪吃的虎皮鸚鵡往往會把嗉囊吃的鼓鼓的,而這個時候,這些虎皮鸚鵡往往就會情不自禁地將脖子一伸一伸,甚至會有噴吐食物的現象,而這種吐食的狀況往往也沒有多大害處,不過為了它們能夠更好地消化食物,我們可以餵食一些鴿砂,從而幫助它們消化,這也可以降低虎皮鸚鵡患腸道疾病的幾率。
Ⅵ 虎皮鸚鵡從嘴裡往外吐小米
導致鳥類嘔吐的病因:
1)機械性損傷(Mechanical irritation )
鸚鵡是社會性動物,它們需要同類夥伴,但不幸的,很多鸚鵡被單獨飼養。這些孤獨的小鳥只有在籠子里尋找一些玩具(比如塑料玩具、小鏡子)自娛自樂。在這些被單獨飼養的鸚鵡中,尤其是雄性會有向鏡子餵食的習慣。它們以為看見了一個可能的配偶,然後憑著求愛的本能向它餵食。鏡中的影像自然不會接受它的食物,於是它又把食物咽下去,然後再吐出,再吞下,周而復始。可以想像,經過一段時間嗉囊的粘膜會變得疼痛,獸醫稱之為嗉囊損傷(crop irritation) 。於是這些鳥就會承受病痛,有些會出現嘔吐。在我們周圍環境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細菌和其他微生物,它們通常對我們及寵物不構成威脅。 但一旦鳥的嗉囊粘膜有了外傷,微生物就會乘虛而入,最終被細菌或真菌感染。
鸚鵡喜歡啃咬它們可及的任何東西。如吞下一小塊塑料或木頭,被卡在嗉囊中,劃傷黏膜。這種組織機械性損傷也可導致嚴重的感染和嘔吐。
2)中毒,食物不良反應(food intolerance)
鸚鵡有極強的好奇心。當它們探索周圍環境時,有時會啃咬一些有毒的東西,中毒的情況就會發生。
有些植物或香精油會導致黏膜刺痛。
中毒的鳥常常會吐出食物,但不是每一種這種情況都必須以嗉囊感染來處理。
腐敗的食物或人食用的快餐商品對鸚鵡有害。比如,吃了炸薯條或其他油膩的食物,它們會出現嚴重的嘔吐。
除了新鮮蔬菜和水果,煮熟的大米(無鹽),煮熟的土豆(無鹽)外,不要喂鸚鵡其他人類食品。
3)嗉囊被細菌感染(Bacterial crop infection)
在我們生存的自然環境中有許多代表性的細菌,它們通常不對鳥構成威脅,但在某些情況下它們會感染鳥類。如果鳥的免疫系統低下或黏膜損傷,感染就可能發生。被感染的組織腫大,產生黏液,帶來痛苦,被感染的鳥食慾不振。在很多情況下,鳥會通過反芻將嗉囊中的黏液吐出,然後晃動頭部,黏液就會粘連到頭部的羽毛上,側臉上。你還可以在靠近鳥棲息的地方發現這些黏液,它們會黏在籠子柵欄上,棲木上,玩具鞦韆上。
4)嗉囊被黴菌感染(念珠菌、Megabacteria*或稱鳥類胃部酵母菌Avian Gastric Yeast)
除了細菌,其他微生物也可以威脅我們的寵物鳥。黏膜損傷往往導致酵母菌感染,獸醫通常稱為念珠菌病(thrush or Candidiasis)。且毛黴菌類(Mucor)的致病菌也會導致感染。這些嗉囊的感染會造成嘔吐和常規的疾病。還有一種病原體可以導致嗉囊被感染。當它被發現時被稱為巨型細菌(Megabacteria),但現在我們知道它是一種 類似於真菌的微生物,於是被稱為鳥類胃部酵母菌AGY(Avian Gastric Yeast)。在檢測嗉囊標本時,獸醫往往檢查不出巨型細菌,往往需要兩個或更多的檢查才能發現它。這種微生物會導致一種叫萎縮病(wasting disease)或鳥的體重隨著時間流逝逐漸降低的症狀。
* Megabacteria, 巨型細菌:呈長條型的生物體,大小為最普通細菌的20倍,存在於某些鳥的消化道中。
5)寄生物的傳染(Parasite infestation)
嘔吐另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嗉囊被寄生物傳染。一種所謂的鳥類滴蟲病(avian trichomoniasis)在鸚鵡身上時常發生。毛滴蟲屬於原生動物,並可導致鳥類死亡。鳥的嘔吐物往往散發出腥臭味。這種疾病有很強的傳染性,與患病鸚鵡有接觸的所有鳥都應被治療。當成年鳥喂養雛鳥,或給配偶餵食時,毛滴蟲就被傳播。這種寄生物也可在水存活,被污染的水被其他鳥飲用也會被傳染。
6)腦震盪(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鳥的腦髓和中樞系統位於大腦內部,中樞神經系統位於脊髓中。同人一樣,鳥類的中樞神經系統負責控制身體的幾個生理活動。因此顱腦損傷會給中樞神經系統帶來傷害,導致嘔吐。經歷過腦震盪的人知道那種眩暈和惡心是多麼痛苦,其實鳥也會感覺到這種痛苦。
另外,一些有毒物質也能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導致嘔吐和失去方向感。腎臟疾病也可造成中毒,嘔吐。
7)內臟器官(肝臟、腎臟等)的腫瘤
非常不幸,但這是個事實:很多鸚鵡會長腫瘤,到目前為止科學家沒法解釋其原因。
通常,內部器官比如肝臟、 腎臟會受影響。這些具有解毒功能的器官不能正常工作,導致鳥經常出現中毒的症狀比如嘔吐。隨著腫瘤的生長,消化系統器官會受到壓迫,從而導致消化道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