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產車不用手機互聯
❶ 互聯網車企為什麼看不上國產車企,例如比亞迪之類的
什麼理由看不起,給我們一個能把技術說得清楚的,並且是說得過去的理由,就因為會營銷嗎?這個確實不是比亞迪擅長的,就像華為當初一樣,到現在華為也不會營銷啊!
去查一查,新能源 汽車 的專利技術,誰手裡最多,比亞迪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主要是因為互聯網車企覺得比亞迪這些傳統車企思路不對,所以瞧不上。這個問題翻譯過來,其實就是做軟體的瞧不上國產做硬體的。
本身,個人認為,做硬體的技術含量要遠比做軟體的高。這也是為什麼國產 汽車 發展這么多年,與國際大牌 汽車 廠商差距依然非常大的原因。技術壁壘太多了,專利太多了,我們要在硬體上面趕上國外,短時間內幾乎不可能。
由於在硬體製造上與國外差距實在太大,估計幾十年都不可能趕得上,那現在就只能選擇技術含量沒那麼高的軟體去做,大力發展新能源 汽車 ,這就是所謂的彎道超車。
這就註定了新能源 汽車 一出生就必須要有互聯網基因,要靠軟體去取勝。所以你看現在出現了很多造車新勢力,譬如蔚來,小鵬這些,他們的主要發展方向都是放在智能生態,人機交互,輔助駕駛等軟體系統上面。
但是以比亞迪為首的傳統新能源廠商,就完全不同,都只是簡單的將動力系統換成了電動的,其他與燃油車無異,沒有任何智能可言,這樣的技術,非常簡單,只要是個車企就能做,說難聽點,就是不上進!本身硬體技術就很差了,軟體上面還不發力,還怎麼去彎道超車,這樣的新能源車就是純粹騙國家補貼而已!
而這,就是互聯網車企看不上傳統油改電的原因!
不過最近,比亞迪出了一款漢,選擇了與華為合作去開發智能系統,總算是願意往這方面使點勁了,這是好事,比亞迪漢的上市,表明傳統車企終於看清了未來 汽車 的發展方向,相信用不了多久,傳統新能源車企的形象一定會有所改觀,說不定還能和這些互聯網造成新勢力去爭爭高下!
比亞迪如果開放 汽車 代工業務,包括但不限於OEM/ODM/OBM,互聯網車企會一擁而上的,他們其實饞比亞迪的技術和製造能力很久了。你以為小鵬是因為工藝先進才找海馬代工的么?蔚來是因為江淮的技術么?理想真的願意使用東安的1.2T三缸機做增程器么?還不是因為比亞迪暫時還不夠開放。
有了刀片電池和dilink,至於天天盯著不成熟的【自動駕駛】玩命吹噓么
國產車企就像職業選手,雖說沒合資車企那麼強,但是絕對吊打互聯網業余選手,冒出一批,死了一批,吹的響亮最後都成了馬保國。
不是互聯網車企看不上傳統車企 ,是他們不敢看,互聯網車企努力把自己打造成第四勢力,努力把自己和傳統車企分開,只不過是為了避開自己的短板。
新勢力努力打造4大造車勢力的概念:第一,豪華品牌;第二,一般合資品牌;第三,傳統自主品牌;第四,造車新勢力。他們這樣做無非以下原因:
第一,自主品牌品牌階層比較低。和自主品牌割裂,才能和合資車站到一個水平線。
第二,為了賣高價格。自主品牌性價比都比較高,所以價格一直沒有多大突破,新勢力為了多賺錢,就把自己塑造成自主豪華品牌的形象,就造大個的車,寬的車,比如蔚來賣到40多萬,理想賣到30多萬。
第三,技術不行,新勢力的技術在幾大自主品牌面前就是渣子。新勢力的技術也就能和眾泰,力帆,海馬這些要淘汰的車企比比,和比亞迪吉利長安上汽等比,就是自找沒趣,這幾大車企都掌握了發動機變速器技術,都有成熟的設計,若要製造炫酷的車型樣子就是分分鍾的事。
第四,媒體是新勢力武器和長處。新勢力都是什麼出身?李斌,李想都是干車媒體出身,所以培養了一大堆kol,這些kol不停地為他們造勢,具體名字我不點了,為了宣傳理想達到了近乎xxx的地步。
第五,資本喜聞樂見。新勢力的背後都是資本,資本是要求回報的,當然要捧新勢力,這樣才能讓新勢力上市自己套現離場!
支持國貨!
看不起比亞迪,別 搞笑 了,比亞迪的技術實力,研發能力,成本控制,產業綜合性,國內基本無人出其左右。剛剛看完的漢EV,同一個價位不管哪個方面都是出類拔萃的, 汽車 音響原聲,手機錄制
互聯網車好像都需要找國產車代工吧?沒有誰看不上誰
只有買十幾萬合資車的看不起比亞迪。。。
因為他們沒資格和比亞迪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