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大佬為什麼加入小米
⑴ 索羅斯為何認購小米
2018年7月9日,小米將在港交所掛牌上市。而據外媒報道,金融大鱷索羅斯據悉已參與認購小米61億美元的香港IPO,認購少量小米IPO股票。與此同時,Capital Group、高瓴資本等資本也分別認購約5億與6億美元的小米股份。
索羅斯旗下的量子基金認購小米?
第一,小米定價較低,符合投資大師逢低買入的一貫手法。據披露,小米發行價區間為17至22港元,在經歷了之前的遇冷之後,6月28日小米IPO獲得了10倍的港股散戶的認購。
而在大幅超購的情況下,小米選擇下限區間定價發行。雷軍在此之前曾表示,定價會做出讓利,讓普通投資者都有錢賺。正是因為認購價格不高,發行價格還是下限發行。小米股價上市後一定會有升值空間。
第二,中國的投資界大佬紛紛投資小米,這給小米IPO壯大了聲勢。名震全球的長期華人首富李嘉誠計劃認購價值3000萬美元的小米股票。中國阿里巴巴集團的掌門人馬雲也准備買入小米股票,認購數量尚不詳。
而在海外投資基金看來,中國人更了解中國的企業,既然連李嘉誠和馬雲都去棒場小米,看好小米的新零售理念,當然就不能輕視小米的投資價值,以及未來的成長前景。
第三,之前有人擔心,小米手機業務和互聯網服務收入會遇到天花板,中國手機硬體市場正在大洗牌。但是,我們認為,中國市場份額已經向頭部品牌集中。另外蘋果和三星等是高檔手機品牌,而小米是走中低端路線,所以在發展上還有非常大的空間。僅從手機硬體市場來看,小米業績也未必沒有提升空間。
此外,小米從一開始就在零售模式上做了革新,其電商模式相當於自建渠道,這無疑就降低了銷售成本,這也是其能夠推出高性價比精品手機的原因所在。
⑵ 如何看待常程從聯想離職,去小米工作
首先,聯想常程已經沒有了施展拳腳的空間。常程在聯想工作十幾年從最開始的電腦業務,後面再就做到聯想自主品牌Zuk的負責人來說,常程可謂是對聯想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加上聯想在手機業務上的短板,聯想的手機業務一年不如一年,
最後,小米是常程的個人因素的最佳選擇。對於常程來說一直在聯想多年的奮斗對家庭一直都是聚少離多,而現在長城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選擇小米可以讓自己抽出更多時間來照顧家庭,另外小米也是常程的檢驗場,常程到底能不能讓小米如虎添翼我們在後面還值得許多期待並且這對於常程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如有遺漏,歡迎補充。
⑶ 小米高管誰是從華為
小米高管楊柘是從華為出來的。因為小米公司正式官宣一則人事任命:任命楊柘(zhe)為小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首席營銷官(CMO),負責中國區市場營銷戰略制定、品牌建設等工作。楊柘可以說是一位真正的大佬,履歷不可謂不輝煌,曾先後任職於摩托羅拉、蘋果、三星電子、黑莓手機、華為、TCL通訊、魅族等,而此次加盟小米,則是楊柘自2018年從魅族離職後,再度出山!
⑷ 雷軍是草根起來的嗎
雷軍是草根起來的。
雷軍,1969年出生於湖北仙桃。1987年,畢業於原沔陽中學(現湖北省仙桃中學),同年,雷軍考上了武漢大學計算機系。進入大學後,對自己要求比較嚴的雷軍就開始選修了不少高年級的課程。僅用了兩年時間,雷軍修完了所有學分,甚至完成了大學的畢業設計。
受《矽谷之火》中創業故事影響,在大學四年級的時候,雷軍開始和同學王全國、李儒雄等人創辦三色公司。半年以後,三色公司決定解散。2010年4月,雷軍與他人聯合創辦小米科技,並於2011年8月公布其自有品牌手機小米手機。雷軍作為一個草根出身的大佬,一路經歷了許多艱辛,但最終在商業界取得了巨大成功。
雷軍的工作理念
雷軍做天使投資有三條原則,第一是不熟不投,第二是只投人不投項目,第三是幫忙不添亂。雷軍在選擇投資項目時,通常考慮四個必備條件:大方向很好,小方向被驗證,團隊出色,投資回報率高。
在對的時間去做對的事情是雷軍的重要投資理念。雷軍認為,創業首先要做最肥的市場,選擇自己能做的最大的市場,大市場能造就大企業,小池子養不了大魚,方向如有偏差,會浪費寶貴的創業資源;其次創業需要選擇正確的時間點,並且專注只做好一件事情,並把事情做到極致,這樣才有機會在某個垂直市場做到數一數二的位置。
⑸ 【悅讀】《一往無前》小米熱血成長史
小米公司成立於10年4月6日,於18年7月9日,在香港成功上市,估值五百多億美元。19年7月23日,首次入選全球500強,從公司成立到入選僅用9年時間,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全球500強企業。
作為乘著移動互聯網大潮成長起來的軟硬體結合的互聯網企業,小米的成績很亮眼,改變了中國手機行業、電子消費品行業,使大眾能用到性價比高的產品,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
《一往無前》全書分三大部分講述小米跌宕起伏的發展史。
該部分講述了雷軍為什麼做小米,如何尋找合作夥伴、組建團隊,以及戰勝各種困難(獲得高通協議、尋找供應商、建立生態鏈等),初步建立小米之道:極致的工業設計、極高的產品性能、極具殺傷力的價格,用電商解決商業效率問題。
1、決心創業的勇氣: 一直感覺雷軍是互聯網大佬中親和力最高的一個—普通家庭背景,武漢大學高材生,笑起來有酒窩,發布會著裝簡單統一,在社交媒體上活躍度高,勤奮的勞模。創辦小米之前,雷軍已經帶領金山上市,同時也是優秀的天使投資人。已實現財富自由的他,能夠在40歲時決心再創業,創辦小米,佩服大佬的勇氣與眼光、對趨勢的判斷、極強的行動力。當然,以往的成功經歷以及人脈資源肯定也為這個決定增添了底氣。
2、與用戶打成一片: 小米在做MIUI操作系統的過程中,沒有閉門造車、脫離用戶,而是及時與用戶溝通,傾聽用戶意見和反饋,不斷迭代更新,擁有了大批忠實米粉。可以看到,做產品時與用戶溝通、市場調研的重要性及正確性。
3、差異化市場定位: 具有極致性價比的小米手機的出現改變了中國手機市場格局,終結了山寨手機市場,使消費者能夠買到性價比高的品牌手機,踐行了小米的願景「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的樂趣」。可以看到,小米手機差異化市場定位、高效的商業模式,使其能夠取得獲得大眾認可,獲得名列前茅的市場份額。
4、創業不易: 從全局看、系統看,創業真的不容易。作為打工人的我們只是負責一小小部分工作,每個人都是公司的一個齒輪或者說螺絲釘。個人感覺要判斷一個創業公司是否有前途,重要的是看人、看企業文化,事是人做的,跟對人就成功了一半,而企業文化體現了公司的價值觀,在與自己價值觀一致的公司工作,更有激情、干勁更足。
該部分講述了手機業務登頂、小米布局IoT、生態鏈整頓管理的過程。
1、提前戰略布局: 從布局IoT、生態鏈企業投資可以看到雷軍作為企業家的長遠眼光。小米生態鏈企業也不負眾望,頻出爆品,如:平衡車、電飯煲、充電寶等,產品設計佳、性價比高。2018年Q2,小米已經建成全球最大的IoT消費物聯網平台,智能聯網設備達1.15億台。
2、能屈能伸的勞模: 小米與三星供應商交惡,三星決定不再給小米公司供應屏幕,雷軍親自道歉,幾次前往韓國三星總部,最終,三星公司同意在兩年之後給小米供貨。在公司手機部出現問題時,雷軍親自接手,親自培訓幹部、早上布置任務晚上檢查,凌晨兩點下班成為常態。再次佩服大佬的能屈能伸、細心耐心、勞模精神。
3、與時俱進的戰略調整: 企業發展過程,戰略不是一成不變的,要與時俱進,不斷調整。小米最初的模式是互聯網手機,但是隨著時間推移,2016年互聯網流量快速增長見頂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此時互聯網公司從線上走到線下,新生態開始出現。如果不往線下拓展,小米大盤的基本面不會再繼續增長了,因此小米需要進行線下門店探索,線下零售店小米之家開始擴張。
該部分講述了小米公司建立質量委員會、人工智慧戰略布局、上市之旅以及新的展望。
1、不忘初心: 上市程序啟動後,雷軍希望推動以法律文件的形式來約束小米的未來之路,目標是將凈利潤比率寫入公司章程,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舉動。經過與董事會、股東、各高管的艱難討論,最終決定:硬體凈利潤永不超過5%。這向決定的推出,感受到了雷軍對於公司初心的堅持,大佬真的很有勇氣,對小米好感值up。
2、適時提出雙品牌戰略: 戰略及組織架構調整伴隨著公司的發展歷程。2019年1月,金立前總裁盧偉冰加入小米,負責Redmi品牌。Redmi品牌從小米獨立出來,由盧偉冰負責操盤和打造。這次戰略調整,旨在使Redmi繼續承擔之前小米手機極致性價比的使命,而小米手機則將擺脫價格束縛,走極致體驗和探索黑科技的道路,使小米品牌煥發新生機。可以說,雙品牌戰略在18年手機市場集體萎縮、競爭激烈之時應運而生,適合當時小米所處內外部環境。
創業真心不易,優秀的企業家往往具有敏銳的商業嗅覺、極強的行動力、極客精神、鑽研精神、自律等。無論人還是公司,順勢而為更容易成功。小米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公司,希望能夠保持初心,為大家帶來更多好產品、酷產品。
⑹ 李嘉誠馬雲馬化騰集體大手筆入股小米,小米真的會成下一個騰訊嗎
多家媒體報道,華人首富李嘉誠大手筆認購小米股票,據悉花費了3000萬美元。而阿里巴巴集團馬雲、騰訊馬化騰也都買入了小米的股票,金額也都是大手筆的千萬起步。還有知名天使投資人蔡文勝也買進了不少小米股票。
這雖然只是一個假設,但是,商界的發展總是變幻莫測的,華人首富也有看走眼的時候,當年若不賣騰訊股票,又將會是另外一個樣子了。
⑺ 小米是憑什麼吸引那些已經實現財務自由的大佬來當高管的
鐵打的雷軍流水的高管,對於任何一個企業而言,要想保持活力就必須像人體一樣,從小到大,不斷的新陳代謝才能成長起來。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有人來就有人走。走了是因為小米覺得你不能勝任這個職位或你覺得在小米已經不能實現自我價值;
來了是因為小米覺得你適合這個職位並且你覺得在小米能夠實現自我價值;小米的過去經歷了三個不同時期的發展第一階段:2010年初創到2014年,小米的原始團隊琴瑟和諧。小米初創時是一個鬧革命勵志的故事,雷軍穿著黑色T恤、藍色牛仔褲打扮像極了喬布斯。那時黎萬強父親早上五點起來熬好小米粥,小米初創團隊每人喝一碗小米粥後,就開始了打雞血式的創業之路。
企業的興衰成敗或許不是某一個人所能左右的,雖然盧偉冰、常程、楊柘、苗雷、王曉雁、劉耀平、曾學忠等加入小米前都處於前東家與自身的低谷期,但作為業內數得上名號的高管,他們每一位身上自然有雷軍看重、小米需要的能力,可以在產品、渠道或品牌等方面補上小米的短板,同時他們又可以繼續通過小米放大自己的個人能力。這是雙贏的,為什麼不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