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克為什麼比小米便宜
1. 為什麼華為手機總是比小米手機貴
同樣是國產手機廠商,為何華為的手機賣得比較貴,而小米的手機卻很便宜呢?
以後大家遇到問題,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如果你玩機年齡比較久的話,應該還記得,在2012年之前,華為的手機,基本都是低端機,售價不超過2000的。
回到我們最初的問題,為何華為手機越賣越貴,小米卻很便宜?這是因為兩家企業的不同戰略導向決定的。只要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明白了這兩家企業的所有商業行為。
2. 華為寧可賣晶元給蘋果,也不賣給小米,這是為什麼
華為寧可賣晶元給蘋果,也不賣給小米,這是為什麼?
我相信大家對華為都不陌生吧,作為中國第一部智能手機,在研究方面花費了巨大心血,如今在科技方面已經成功超越了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其中最令人值得驕傲的就是麒麟處理器。它不僅成功超越蘋果和三星,而且擁有多項技術和專利,並從其使用中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但為什麼它向Apple出售5G晶元而不向小米出售?
但為何我們不願意將技術賣給小米呢?因為小米和OPPO,VIVO等手機,系統採用的是高通,其價格便宜,也受到這些廠家的追捧,但是也是有著缺點的。這個系統的流暢度不是很高,一旦要更換華為系統,有些手機品牌怕是支撐不住它的價格吧,所以才會拒絕出售給小米。
3. 小米估值100億美元是怎麼算的 RT市值是不是每股價格乘以股數那都沒上市呢,這個怎麼估計的
估值,不是市值!下面給你知乎的答案:
小米自己公布的數據是2013年上半年收入132.7億,同比增長140%。2012年全年收入126億,2013年預計收入能達到280億。根據這兩組數據可以計算出,2013年下半年公司預計的收入增速是108%,比上半年已經有所放緩。
雷軍公開場合說小米2015年的目標是1000億銷售收入,要達到這一目標,2013、2014兩年的收入增速(CAGR)要達到89%。這個收入增速能不能實現?有難度,但並非不可能。姑且按照小米自己給出的業績預期來算吧。
然後來看利潤率情況,也就是bottom line。
小米沒有明確給出自己的利潤率水平,業內人士有估計,雷軍也零碎地提到過,2012年估計大概在10%-15%之間。隨著小米出貨量的增加,存在一定的規模效應,利潤率會逐漸改善;但紅米,以及小米2A,小米青春版等低價機的推出,也可能會降低其利潤率。霧里看花的外界人士,不妨假設其利潤率是15%吧。
接下來看估值。
有了top line和bottom line,估值就比較好說了。100億美元的估值,大概610億人民幣,小米2013年的收入是280億,按15%的利潤率算是42億人民幣的利潤,可以算出對應2013年的Forward PE是14.5倍。14.5倍的市盈率,未來兩年預期89%的收入增速,PEG才0.16,怎麼看都是非常便宜的估值了。
明確一下,小米雖然正在努力通過MIUI、游戲中心、小米商店等互聯網或軟體服務盈利,但起碼目前,它主要的利潤來源還是賣硬體。這無可厚非,即便強如蘋果, 來自itunes的利潤也僅佔小頭,大部分利潤來自硬體。
問題是,對互聯網公司的估值和對硬體公司的估值是不一樣的,Apple的估值是10倍,Google的估值是30倍,這就是區別。
硬體公司存在固有的成長瓶頸。比如蘋果,經歷了早幾年的高速增長後,近幾個季度它的增長幾乎已經停滯。很多人覺得這是庫克能力不濟不懂創新,其實未必。手機的換機周期大概是1.5-2年,一個蘋果手機的用戶兩年後很大可能會再換一款蘋果手機,只要能把公司的產品做好,減少用戶的流失率,蘋果就能保持一個非常穩定的、但不會增長的銷量。要增長,該怎麼辦呢?答案是擴大用戶群,擴大蘋果產品在用戶當中的滲透率。早在喬幫主去世前,蘋果手機所能滲透到的用戶群已經到達一個天花板了,高端用戶已經滲透得差不多,低端用戶買不起,三星的崛起又在搶高端用戶的市場。手機時代蘋果的處境和其在PC時代很像,有一批堅定的果粉,但面向的用戶群過於小眾,增長乏力。《矽谷傳奇》這部電影里有一個非常經典的片段,喬布斯快被董事會踢出蘋果時,微軟開放的windows+獨立PC廠商模式已經超越蘋果封閉的Macintosh模式;喬布斯對比爾蓋茨說:」Macintosh是一個藝術品。「比爾蓋茨回了一句:」But people don't care.」
回到小米上來,早期小米的目前用戶群體是發燒友及發燒友身邊的人,過去的歷史已經證明這個目標用戶群選得非常成功。但小米需要繼續長大,光有發燒友這個團體已經不夠了。學生(小米青春版)和三四線城市低端用戶(紅米)是小米後來選定的新目標用戶群體,這兩個群體非常大,尤其是後者,可以給小米足夠大的成長空間,QQ空間短短30分鍾100萬的預約量十分亮眼。要知道,這相當於小米2013年上半年整體銷量的七分之一。不光發燒友會口口相傳,三四線城市的屌絲們也會口口相傳,後者的數量要比前者更為龐大,且在手機上的消費能力並不比前者弱多少。紅米的成功給了小米一個更大的故事,小米的目前用戶群體被大大拓寬了,未來的成長空間也大大提升了。所以我們能看到,紅米發完之後沒幾天,新一輪融資也確定了,一筆令人咋舌的100億美金估值。
能做成1000億生意的公司,肯定是很值錢的。2013年,網路是收入大約可以到300億,騰訊可以到450億,阿里可以到500億,奇虎360隻有40億,而小米有280億;前4家公司現在的估值分別是488億美金、840億美金、800-1000億美金和92億美金。怎麼看,小米100億美金的估值都不貴,一級市場的投資人不是二級市場的散戶,人確實不是傻子。
4. 蘋果搬到印度之後,庫克卻開心不起來,被罰了整整13億
全球手機市場,蘋果一直是遙遙領先,蘋果的產業鏈也在中國市場深耕已久,然而近年來關於蘋果公司重心轉移的消息鋪天蓋地而來。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逐漸成為「世界工廠」,很多海外的企業紛紛入駐,這對於我國的發展來說,起著積極的意義。能夠極大的拉動經濟的發展,蘋果作為一家大型的手機廠商,如果全部撤離中國市場,那麼自然對於中國市場來說或多或少有一定的損失。
富士康的創始人郭台銘曾表示,蘋果退出中國市場,那麼國內將會有大批的企業倒閉。當然情況並沒有那麼糟糕,要知道我國現在各個行業的也在迅速的發展,足以填補這個空白。
不過蘋果轉移主戰場是勢在必行的,印度、越南這兩個地方是蘋果庫克看重的國家,並且也早已經開始布局了,對於印度這個市場,近幾年已經逐漸成為了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
不少的手機廠商紛紛入駐印度市場,包括蘋果在內,其實原因很簡單。
1、成本低。不少手機廠商將生產線前往印度,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印度擁有廉價的勞動力,這樣就能夠將利潤最大化,這對於商人來說無不是致命的吸引力。
2、稅收減免。稅收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印度為了引進海外企業的入駐,在稅收上也有優惠。
原本看來的印度市場,不夠情況並沒有如同預期那般,可以說想像只是過於美好,轉移印度市場之後,很多的問題也暴露出來。
1、印度市場低廉的勞動力,但是當地的配套設施卻遠遠趕不上國內的市場。
2、蘋果手機在印度市場的銷量並不高,要知道的最大市場就是印度,並且在印度市場大火,主要就是因為小米手機是一款性價比極高的手機。而蘋果手機的價格已經擺在那裡了,對於印度消費者來說,遠遠超過了消費水平。
因此說庫克開心不起來了,不僅僅如此,就在上個月,蘋果公司被罰了13億。
有關注過蘋果的用戶肯定都聽說過蘋果的「降速門」。有不少的用戶反映,在升級系統之後,會降低舊版iPhone的速度,隨著這件事情的不斷發酵,也開始在全球范圍內引起了爭議。
蘋果公司的這種行為讓消費者憤怒了,覺得蘋果給舊款手機「降速」,這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和公平交易的權利,因此對蘋果展開了調查。
目前蘋果「降速門」的事件已經塵埃落定了,美國當地時間11月18日,最終的結果是蘋果以支付1.13億美元罰款來解決此次的事件,並且有消息表示蘋果與33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達成和解。
然而事情並沒有結束,就在近日,蘋果正在歐盟與多個國家面臨集體訴訟,並且這次面臨的將是更加高額的賠款,要求蘋果賠款1.8億歐元,摺合人民幣約13億元。而這次蘋果惹上的官司依舊是與「降速門」存在關系。
如此接二連三的事件,即便蘋果庫克已經圓夢了,將生產線搬到了印度,但是依舊也開心不起來,畢竟沒有驚喜迎來的全是意外。
看來這次「降速門」給蘋果公司帶來不少的麻煩,面對高額的賠款,蘋果公司也只能夠認下了,畢竟此次的事件已經越發的轟動了,也看來蘋果耍小聰明露餡了,最終也得為此買單。
那麼蘋果庫克一心期待的印度市場,蘋果公司之後是否能夠在這個市場上,佔領一定的地位,還得靠蘋果公司自身的實力了,畢竟蘋果手機在中國市場吃香,但是對於印度市場來說,可能就不是這么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