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智能手機沒有功能手機
『壹』 為什麼現在的智能手機有些都沒有收音機功能是因為沒有用嗎
因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消費者已經很少使用手機當中的收音機。不是因為沒有用而是大家不再滲正正使用,所以手機收音機功能也就慢慢的淡出人們的視線,其實智能手機取消FM調頻廣播功能也是有其他的因素在的,有成本因素,手機空間設計要求以及播放限制。
最關鍵的一點就是FM廣播是需要先插著耳機才能收聽的,因為接收到的是短波信號,雖然音質會比較好,但是傳輸距離會比較短,容易受到一些建築物的遮擋。如果沒有耳機的話是無法播放廣播的,同時在地鐵或者是公交當中是沒有辦法接聽的,因為信號會被建築和設備阻擋。而大多數的人都喜歡在公交或者是地鐵當中去接聽廣播。
『貳』 智能手機和功能手機有什麼區別
功能手機具有實際觸感的實體鍵盤,不僅有9宮格,有些還是帶有26個英文字母的全鍵盤,如黑莓、側滑鍵盤等;數周甚至一個月超長待機,長時間無需充電;
智能手機呢?人們每天都要伺候著給它充電,甚至不嫌麻煩為它帶著充電寶,其觸摸屏也沒有反饋觸感。
為什麼有如此優勢的功能手機反而被帶來諸多麻煩的智能手機給替代了呢?為什麼?!
帶著這個問題,我問了很多人,也上網查找答案,似乎沒有滿意的回答。
有人說,有操作系統的手機才叫智能手機(好像根沒說一樣)。
還有人說:普通手機的功能是固定的,只有JAVA或模擬器什麼的支持部分軟體,智能手機硬體強,對軟體的支持更好;可以裝不同的軟體使用不同的功能;功能上可以靈活地進行配置和擴展;智能機就是更像電腦的手機,它可以安裝無窮無盡的軟體;iPhone簡潔易用。
更有人總結道,智能手機具有如下特點:
⒈具備無線接入互聯網的能力:即需要支持GSM網路下的GPRS或者CDMA網路的CDMA1X或3G(WCDMA、CDMA-2000、TD-CDMA)網路,甚至4G(HSPA+、FDD-LTE、TDD-LTE)。
⒉具有PDA的功能:包括PIM(個人信息管理)、日程記事、任務安排、多媒體應用、瀏覽網頁。
⒊具有開放性的操作系統:擁有獨立的核心處理器(CPU)和內存,可以安裝更多的應用程序,使智能手機的功能可以得到無限擴展。
⒋人性化:可以根據個人需要擴展機器功能。根據個人需要,實時擴展機器內置功能,以及軟體升級,智能識別軟體兼容性,實現了軟體市場同步的人性化功能。
⒌功能強大:擴展性能強,第三方軟體支持多。
6.運行速度快:隨著半導體業的發展,核心處理器(CPU)發展迅速,使智能手機在運行方面越來越極速。
這些說法似乎有些道理,再仔細琢磨,卻覺得沒有說到點上。
究竟為什麼智能手機能夠幹掉功能手機?本文要嘗試做出比較完美的解答。
筆者認為,我們可以試著從用戶輸入界面方面的變革來回答這個問題:
2007年1月9日是喬布斯發布iPhone第一代的日子,蘋果推出了移除傳統機械式鍵盤,首創了正面無鍵盤的第一代iPhone手機設計,採用全面屏全觸控方式,帶來煥然一新的操作體驗,掀起了一場用戶輸入界面的革命,堪稱智能手機的鼻祖,為世界拉開了智能手機時代的序幕。
老子道德經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所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iPhone整個手機只有一個實體按鍵和當時顯示面積最大的整塊3.5寸手機屏幕,但看上去空空盪盪、什麼都沒有的顯示屏,卻可以在任何地方或角落,設置各種虛擬的按鍵、按鈕、對話框、導航條,標簽條,工具條和狀態條等輸入模塊,一切的操控正是在這樣的空非無的觸摸屏上進行的。
更重要的是,這些輸入模塊會根據各種場合的需要,以最精簡的數量、最貼心的樣式,精心地鑲嵌在顯示屏的畫面中,或處在UI圖標中心;或躲在角落裡或畫面邊緣,以最醒悟提示或形象UI,隨時指引人們用其粗大的手指,進行精準地操控,無論是各種各樣的應用,包括日歷、日誌、天氣、游戲、文檔、購物、網頁瀏覽、視頻、音樂、地圖、社交軟體、打電話、簡訊等等,都能只需要簡單的幾個操作,就實現開啟、設置、各種輸入、關閉、切換等等各種功能操作,一氣呵成,從不拖泥帶水,而且,所有的用戶輸入界面完全沒有統一的樣式,都是根據各個場景精心定製的,不需要學習,不需要記憶,一看就懂,一用就會,卻可以根據場景自動出現或被調出,隨時切換。
反觀功能手機,就是用導航方向按鍵去找尋,用確定鍵去開啟各種功能,不斷重復重復再重復,或者根據屏幕文字提示,按壓下一個按鍵進行操作,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場景,永遠擺著一張呆板而一成不變的臭臉來應付,與智能手機貼心的用戶輸入界面相比,實在是太糟糕了,太不人性化了!
由此想到一個說法,人在養狗 但其實是狗馴化了人!簡短來說,就是遠古人在與居住地周邊一些病弱的狼或抓來喂養的狼崽接觸過程中,經歷了極為漫長的時間,一些狼對人類產生了依賴與信任,完全地沒有保留地信任與忠誠,對人類觀察細致,反饋互動非常積極友善,失去了狼原有的呆板、漠然、兇狠、冷血的本性,轉而向人類獻媚,變成了可愛的狗,一切以人類為中心,做出各種討好、巴結的表現,並且在看家護院、狩獵、搬運等方面確實起到了無法替代的作用,徹底感化了人類,在當時物資極為匱乏的情況下,人們提供食物喂養這些狗,還要帶狗狗出去遛彎,否則狗狗會得抑鬱症,甚至時常要幫狗狗鏟屎。從此,狗就成功馴化了人類,成為不離不棄的朋友。
按照這個思路,智能手機無疑就是喬幫主帶領蘋果公司從上天請下來的活脫脫小精靈般寵物狗,被設計得具有極為人性化的用戶輸入界面,變換出各種討好、巴結的方式,極為應景呈現出來,更為有實力的是,以此派生出原來在電腦中才能運行的各種應用來引誘人們,徹底把人們給馴服了,不,是迷戀,甚至是……。所以,人們紛紛拋棄永遠擺著一張一成不變臭臉的、不積極響應、不人性化的呆板的功能手機,轉而擁有如同寵物狗般貼心、討人喜愛、會耍各種把式來巴結的智能手機,不惜每天為它充電(餵食),天天帶它出去遛彎(否則自己會抑鬱),甚至隨身帶好狗糧(充電寶),或者,直接來兩只寵物狗般的智能手機,樂此不彼。
就這樣,蘋果跨行業地從電腦端入侵手機端,以用戶輸入界面的變革方式殺入手機領域,徹底改變了手機格局,開啟了智能手機時代,從2008年iPhone開賣,只用了6年的時間,智能手機銷量超過功能手機,2013年起,以每年10億+的數量被領養到世界各地,2015年起增至每年14億+,創造了業界奇跡!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智能手機以靈活多變、簡潔貼心、高效易懂、適應性極強、人性化的用戶輸入界面,戰勝了功能手機的呆板而一成不變、需要學習記憶、操控效率低下、適應性很差的實體鍵盤用戶輸入界面,從而通過這場用戶界面的革命,成功替代了功能手機。
當然,智能手機用戶界面的變革,離不開其他硬體和軟體的配合,如CUP套件、觸摸屏、IOS系統、攝像頭等等,只能說,這是主要原因之一,是當然的主角。
給我們的提示是,任何產品必須以客戶為中心,任何技術都是用來服務客戶的,設計要遵循依場景而變化、貼心、簡潔、高效、靈活、人性化的原則,當產品巴結、討好的獻媚程度達到足以撩動客戶心扉的時候,客戶就會稀罕、迷戀這個產品,為它痴狂,爆賣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