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港股選小米
1. 雷軍猛推120億港元回購,上市14個月市值蒸發3300億小米,到底是怎麼回事
雷軍這回可能是真的急了!9月3日,小米集團(01810)發布自願公告稱,小米董事會將行使此前股東大會授予的股份回購權利,在權利有效時間段內,將按照不超過120億港元總價,不定期從公開市場回購股份。
小米集團表示,在互聯網商業模式及「智能手機+AIoT雙引擎」策略的推動下,小米集團以股份購回表達對現時及長期業務前景充滿信心。本公司將繼續提供「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產品,相信該價值定位在現時市場狀況下會更具競爭力。
除了林斌出售股票,根據港交所最新權益披露資料顯示,小米主要股東晨興資本也於7月4日向基金各GP及LP配發小米集團合計約1.11億股B類股份,此次配股可視為各GP及LP將其在基金權益兌換為小米集團的股票。有專業人士認為,晨興資本在此次交易中獲得基金權益,此舉是股票轉讓的行為。也許正是出於對股價前景的擔心,雷軍才會在此刻推出重磅回購計劃。
2. 小米今日港股上市,如何評價小米上市後的發展前景
就我個人的觀點來看,在小米整個的發展過程中上市充其量只能算得上是一個節點,未來如何健康持續的走下去才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在盈利能力上。總體上來看,小米的硬體業務利潤很低,即使是加上眾多的生態鏈企業,靠硬體業務很難支撐起他現在的市值,投資人也不傻。不過好在小米將自己的定義為互聯網企業,如何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將是未來最重要的事情。
在登錄資本市場,實現證券化之後的小米,如果能夠加大在研發上的投入,相信未來一定可以取得不錯的結果,畢竟到目前為止,小米的所有產品都帶有很深厚的蘋果色彩。長此以往,必將失去的核心競爭力。我相信小米的管理層必定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在資本市場的助推下,小米必將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做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產品。
3. 小米港股和美股區別
1、時間不同:港股交易時間和a股類似,美股在中國國內的晚上交易。
2、幣種不同:港股使用港幣結算,美股使用美元結算。
3、在交易所和美國幾大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也不同,比如阿里巴巴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騰訊在港交所上市。以上就是小米港股和美股區別。
4. 小米為什麼不a股上市
其一,赴香港上市,這是小米IPO計劃中的一件事。因為去年12月中旬香港交易所就透露了香港股市將實施「同股不同權」制度的消息。
其二,小米IPO之所以先行選擇赴港,而不是A股上市,或H+A同時上市,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若干意見」並沒有解決小米A股IPO的問題。而目前國內的法律還不能接納「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因此,國內「同股不同權」公司還是不能IPO上市的。
其三,小米選擇港股IPO並不妨礙小米回歸A股市場。
5. 小米為什麼選擇港交所上市
7月8日報道,「前幾年沒有讓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是個很重大的錯誤。」這段感慨來自於香港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
19年前,馬雲帶著50萬在香港注冊了阿里巴巴,2013年,為了能讓阿里巴巴在港交所順利上市,他在大陸與香港兩地之間輾轉周旋,多次表明阿里「合夥人制度」的立場。最終,港交所堅持不改變制度,阿里與港交所的這場博弈最終沒能和解,當時的阿里巴巴集團CEO陸兆禧表示,今天的香港市場,對新興企業的治理結構創新,還需要時間研究和消化,阿里決定不選擇在香港上市。
一年後,馬雲帶著團隊遠赴美國紐交所上市,並創造了當年最大IPO,目前市值已超過4000億美元。
如今,意識到「傳統」時代已經成為歷史一筆的港交所,從去年開始著手IPO改革,對科技企業在港股上市的限制放寬。近日,小米向港交所遞交IPO,搭上改革後的第一班車,有消息稱,螞蟻金服、美團等公司也將在港上市。
2013年9月27日更新的,由港交所及香港證監會刊發的《海外公司聯合政策聲明》里,明文規定並限制了一點:「業務重心」位於大中華區內的公司,如果想申請香港作為第二上市地,這在當時是被禁止的。
之後,港交所在一份「概念文件」中表示,如果這項政策不改,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只能在港交所申請雙重第一上市,而不可以選擇第二上市。
而這次,港交所公布的將香港作為第二上市地的標准:相關公司需在包括紐交所、納斯達克以及倫交所等地最近至少兩個財年有良好的合規記錄,在香港作為第二上市地時,預期市值最低100億港元。
這項標準的修改,主要目的便是吸引已經在國際上市的大型科技創新產業公司。
港交所提供的一組數據,也比較有意思。
過去10年在港上市的新經濟行業公司僅佔香港證券市場總市值的3%,而納斯達克、紐交所以及倫交所這一比例分別為60%、47%和14%。其中制葯、生物技術與生命科學佔1%,軟體與服務佔比9%,若拋開騰訊的因素,軟體與服務同樣僅佔比1%。
看到這組數據,好像能理解港交所為什麼要這么「拚命」吸引科技公司到他那去上市了。目前發展最快的幾個行業,在港交所的佔比是在太低,和國際市場相比,其比例更是遠低他們。
然而,港交所的這次如意算盤,不知道能不能打響了。如果CDR(中國預托證券)正式公布啟動,香港作為第二上市的吸引力可能會大打折扣。
除了港交所的三項新吸引政策外,近期,各大證券交易所們也都頻頻有新的動作。Spotify在紐交所直接上市,納斯達克也表達了「選擇合適時機對上市要求進行適當修改」的態度。
6. 中移動為何將成為小米IPO的基石投資者
從中國移動方面獲悉,中國移動將成為小米IPO的基石投資者。不過中國移動表示暫時不便公開具體的投資金額。
在沖刺港股上市的同時,小米已經宣布將暫緩發行CDR(中國存托憑證)。6月19日,小米官方微博稱,公司經過反復慎重研究,決定分步實施在香港和內地的上市計劃。小米集團將先在香港上市之後,再擇機通過發行CDR的方式在內地上市。為此,公司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起申請,推遲召開發審委會議審核本公司的CDR發行申請。
有分析認為,由於市場對於小米的估值判斷分歧較大,讓小米現在香港上市,取得相對穩定的估值後,再以CDR的方式回歸A股,是更為穩妥的選擇。
這些大佬錢只是數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