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股票為什麼漲不少
① 小米市值一日暴漲600億,回購做法幫助有多大
回購對上市公司的幫助還是很大的,例如小米公司,宣布回購之後,股價立刻上漲了5%。有媒體統計過,自從上市以來,小米似乎很喜歡回購股票,動不動就是幾十億人民幣,尤其在前幾年小米股價長期低於發行價的時候,回購次數是非常多的。截止目前,小米公司對自己公司的股票回購次數超過40次,基本每次都能起一些效果,消息公布後,小米股價都有所波動。而這次小米宣布的100億回購計劃,讓股價暴漲,市值一口氣漲了六百億。
② 小米股價創歷史新高,其股價浮動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小米豆股價創立了歷史新高,股價浮動的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小米對於產品有了最新的發展和創新,最主要的是因為蘋果整個系列對於我們國人來說產生了很大的分歧,影響了蘋果的銷量。其實之前之所以小米一直都沒有發生很大的突破和改變,第一是因為小米對於自己的研發成果並不是特別的突出,跟不上我們大眾別的品牌手機的更新速度和創新,其次就是因為iPhone在整個市場上面站到了了主要的地位,iPhone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在之前是非常受歡迎的,甚至有很多的人把iPhone整個品牌設為一種奢侈品行列。
③ 比亞迪聯合小米出品汽車,此言一出,為何股票還是一路瘋漲
比亞迪在我國的造車行業也佔有一席之地,尤其是比亞迪的電動車是非常有實力的,已經出口到很多的國家。比亞迪打造的汽車中,那些朝代系列是最賣座的汽車,因為這些汽車都有非常現代化的元素在裡面,並且有中國元素在裡面,所以會受到一致的好評。而小米是我國一個科技組裝公司,可以將很多先進的技術拼接在一起。比亞迪聯合小米出品汽車,這等於是中國的兩大企業強強聯手,一個汽車企業,一個科技型企業,所以,股票瘋漲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接下來我就來分析一下。
三、比亞迪聯合小米出品汽車圈了米粉比亞迪擁有非常多的粉絲,而小米也擁有非常多的粉絲。這兩家企業聯手之後,他們生產出的汽車針對的就是兩個群體的粉絲,汽車的銷量就不用了發愁。所以,股票就會上升。
④ 小米股票發行價
小米股票發行價為:港股: 17港元 ,位於17至22港元招股區間低端。 小米集團(1810HK)於2018年7月9日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17港元,期間最高曾達到22.2港元。
而且,小米自打上市以來股價就一直屬於下跌狀態,甚至剛發行就直接破發,但是時隔了兩年後的現在,小米的股價處於抑制在上漲的狀態,7月9號在向更正式掛牌上市,成為了一家上市公司,在開盤之初就慘遭破發,相比發行價直接下跌了2.35%達到了16.6港元,且在兩年間頻繁下跌,而最近小米又重回發行價,小米的股價也迎來了回暖。小米在疫情發生後的3月19日觸達9.2港元底部,自6月30日收盤12.84港元以來,小米連續8個交易日累計漲幅超30%。
另外,跌破發行價最大的因素是手機市場小米的表現並不好,占據大部分營收的手機硬體業務拖累了股價。當時小米9等新機的市場表現很一般,小米MIX AlphaPPT發布一年後也沒了消息,米家都撤下了展示櫃。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國內智能機市場整體低迷,但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的統計指出,雖然第一季度全球手機市場受到疫情影響整體下滑,但小米逆勢增長,且出貨量在全球五大廠商中同比增速最快。
拓展資料:此前,中信證券上調了小米目標價至36港元,這是小米上市以來,獲得的全市場最高目標價。以小米目前的增長趨勢來看,躋身萬億市值俱樂部不是問題。小米股價漲3.92%報價34.5港元,目前總市值為8674.71億港元。至此,小米股價較發行價17港元已翻倍,實現了上市承諾。小米更新的招股書顯示,其向全球發售21.8億股(其中包括14.34億股新B類股份和7.45億股銷售股份),發售結構為95%國際發售(20.7億股),5%香港公開發售(1.09億股),發行價格區間為17港元-22港元。
⑤ 小米確定造車:或由雷軍親自帶隊,股價暴漲
騰訊新聞《潛望》 王潘
2月19日,據晚點 LatePost報道,小米確定造車:或由雷軍親自帶隊 視為戰略級決策,並視其為戰略級決策,不過具體形式和路徑還未確定,或許仍有變數,小米造車或將由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親自帶隊。小米造車的消息也刺激了資本市場,該消息直接導致小米股價一度拉升10%。對於此消息,小米官方不置可否。
一位小米集團管理層人士對騰訊新聞《潛望》表示,小米內部確實討論過此事,但最終是否會造車以官方公告為准。
此前,雷軍旗下順為資本參與投資了蔚來 汽車 和小鵬 汽車 兩家新造車企業,兩家企業都曾在2019年遭遇巨大的生存危機,並在2020年完成觸底反彈,目前市值也都在數百億美元,其中蔚來市值更是一度超越千億美元,與小米市值相當。
在蔚來和小鵬 汽車 發展過程中,雷軍都曾深度參與幫忙,其中蔚來發展早期,曾借鑒了小米的社群運營經驗,而小鵬 汽車 董事長何小鵬也多次與雷軍探討造車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在2019年下半年小鵬 汽車 最艱難的時期,小米集團參與了對小鵬 汽車 的投資。
如今,隨著網路、華為、蘋果等 科技 互聯網公司相繼傳出造車,並在資本市場大受追捧,小米也開始考慮進入造車領域。然而,小米也是這幾家 科技 公司中,最晚入局的企業,並不具有先發優勢。
具有造車能力
國內造車新勢力頭部企業蔚來成立於2014年底,小米到2021年才起步的話已經晚了將近7年時間,可以說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時間窗口。
過去七年,蔚來從無到有,以用戶企業為發展目標,成為首個平均售價超過40萬且單月銷量超過5000台的中國品牌,要知道這是以往紅旗都沒做到的成績。
理想 汽車 的第一款車理想ONE 上市僅一年就成了新能源SUV單一車型銷量第一名,而小鵬 汽車 也從零做到了自動泊車、語音交互以及自動駕駛輔助方面的領先,並且在特斯拉降價的情況下銷量還在穩步上升。
從上述情況可以看出,互聯網背景出身的人造車比傳統 汽車 行業的人更加洞悉用戶需求,目前已經初步取得了用戶的認可。但從另一個方面也說明,第一梯隊的三家公司目前已經確立,而後來加入的網路、小米以及傳言中的華為,都在時間上落後不少。
如果是做手機,一家企業在研發上落後7年幾乎無法追趕上,因為很多人的換機頻率通常都在一年內之內,7年時間足以使市場上的已有品牌佔領用戶心智,但是與手機相比, 汽車 迭代周期更慢,這也是小米和網路等 科技 企業考慮入局的原因之一。
截至目前,網路已宣布進入造車領域,與吉利 汽車 合作進行造車,並且已選定該造車公司CEO人選。網路過去幾年在自動駕駛領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研發和推廣,意味著其造車顯得理所應當,並非真正從零開始。
相比起網路長期耕耘自動駕駛領域不同的是,小米在造車領域缺乏相應技術的積累,過去幾年並沒有在 汽車 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方向進行研發,看起來不具有造車的基因。但實際上,造車與造手機同為硬體領域創業,在很多大邏輯上都是相通的。過去幾年,小米以及眾多小米生態鏈企業做出的多款硬體產品都取得了成功,如今雷軍想做一個更大的硬體—— 汽車 。
造車特別依賴一家企業的技術研發、設計、供應鏈、營銷以及生產製造能力,而這恰恰是做了十年手機的小米很擅長的工作。不同的是, 汽車 的供應鏈管理以及生產製造都比手機要復雜很多。
資金層面,造車需要至少上百億的資金,目前小米現金儲備數百億元,加上公司每年都在盈利,只要一直運轉正常業績向好,足夠支撐起一家 汽車 企業的資金需求。
造車模式可選項
小米一旦進入造車領域,具體模式具有多種可選項,包括從零開始自主造車、與現有車企合作或者收購一家非頭部車企做大等。
考慮到小米入局時間已經較晚,如果再拿地建廠再從零開始自主造車,至少需要三四年時間才能交付首款量產車,而這時的蔚來、小鵬等車企都已經交付五款以上的量產車,隨著持續不斷地升級迭代,無論在軟硬體還是自動駕駛層面都更為成熟,小米將會與頭部新勢力存在明顯差距,因此這並非上策。
另一種可選項是參考網路與吉利 汽車 ,以及蔚來與江淮 汽車 的合作,也選擇與現有成熟車企進行合作,小米負責技術研發、設計、供應鏈、品牌、銷售、服務等方面,而合作車企主要負責生產製造,這同樣需要至少三年時間。如果選擇與傳統車企合作,小米的潛在合作對象包括比亞迪、長城、奇瑞等諸多車企;如果選擇與新勢力合作,小米最有可能與小鵬 汽車 建立這樣的合作關系。
小米造車最為討巧的方式是,收購市場上的非一線新勢力車企,然後將其改造再做大,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在於節省時間,有效避免自己與特斯拉以及幾家國內頭部新勢力的差距過大。
考慮到頭部新勢力的市值已經擁有一定泡沫,目前市場上可供小米收購的新勢力車企,主要是處於二三線或更落後的車企,如零跑 汽車 、愛馳 汽車 、哪吒 汽車 、拜騰 汽車 、高合 汽車 、游俠 汽車 、奇點 汽車 等。
潛力與隱憂
小米品牌目前在中國家喻戶曉,小米 汽車 的營銷與知名度將會直接受益於此,這也將幫助小米提升銷量。考慮到目前小米在智能手機和智能家居領域不可或缺的地位,一旦小米 汽車 發布後銷量可觀,未來將真正實現人、車與家的完美融合。
一旦小米做成這件事,無疑將會成為橫跨手機和 汽車 兩大行業的超級 科技 巨頭。最樂觀的情況下,小米有望同時成為全球排名前幾的手機品牌和 汽車 品牌,成為同時對標蘋果和特斯拉的巨型企業,其市值也遠非現在可比。
但從另一方面,小米一旦正式開始造車,就意味著整個公司將會有很大一部分人力物力財力都被分散到 汽車 項目上,這樣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手機業務的發展。如果小米雙線作戰,在面臨OPPO、vivo和榮耀等品牌的競爭時就會疲於奔命,容易丟掉領先優勢,如果華為再度回歸,將會進一步加劇小米的競爭壓力。
與網路相比,小米造車具有其明顯優勢之處,但同樣也存在短板。優勢之處在於雷軍掌舵下的小米是一傢具有狼性的企業,一旦進入一個領域便會不顧一切向前沖,往往容易殺出一片天,網路就缺乏這種狼性與狠勁。而短板就在於小米過去的現金流儲備沒有網路充裕,同時面臨雙線作戰的壓力,一旦面臨資金鏈危機,不排除出現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的局面。
對小米而言,造車是一個擁有巨大潛力可讓公司重新進入上升通道的行業,但同時也是一個充滿潛在風險的決定,這也是過去兩年雷軍對此猶豫不決的重要原因。
⑥ 雷軍回應小米股價大漲,之前兩年為何一直低於發行價
因為小米上市前兩年,剛好處於小米低谷期,其市場份額持續下滑,導致投資者一致的不看好,而股價也長期低於發行價。近日,小米公司雷軍在新品發布會上表示,小米剛剛上市的兩年,股價長期低於發行價,導致自己也覺得比較丟臉,經常感到很郁悶。但是終於從今年七月份開始,小米股價回升到了發行價,並且一路上漲,雷軍也表示,現在自己總算是對得起發行價購買小米股票的股東們了,同時也非常感謝對小米的支持,自己對於股價上漲這件事情也感到很開心。
而且更關鍵的是,小米的高端價位也獲得了突破,小米10作為小米對高端手機的沖擊,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這也為小米11打下了一個好成績。
⑦ 小米股價迎來大漲,股價升降都可能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今年初,小米手機公布了一項重特大措施,小米雷軍十分相信AIoT發展方向,在今年初曾表明要在未來5年內不斷資金投入100億,現如今加倉投資總額,在5G+AIoT競技場上加倉升級,將來5年將最少資金投入500億元。
除開中國銷售市場不斷發售之外,小米手機的現代化進度也是非常的成功,紅米手機在印尼銷售市場不斷牢固銷售市場第一,歐洲銷售市場進度快速,營運商方式銀礦剛開始發掘,讓小米手機變成了一家真實的經濟全球化公司。小米股價連續性的身心健康增漲,再再加上股票消息的利好消息,持續恢復外部對銷售市場,很多資產堅定不移買進,總市值總算邁入了有效重歸。
⑧ 小米股價大漲躋身千億美金俱樂部,小米旗下有哪幾條產業鏈
智能硬體:在小米智能硬體業務板塊中,智能手機是小米的核心硬體,也是小米整個生態鏈的起點,並圍繞手機不同消費場景,拓展移動電源、耳機、保護套等手機周邊產品;依據IoT布局思路,聚焦家庭智能硬體產品,包括電視空氣凈化器及AI音箱。除了智能硬體產品之外,小米還通過生態鏈全方位布局,開發毛巾、箱包、床墊等功能性產品。
新零售:小米新零售戰略核心是提升產品流通效率。小米的新零售是對人、貨、場三大零售要素的重構,實際上是數據化運營和渠道的優化,從而實現經營效率的顯著提升。小米生態產品鏈需要明星產品,同時也需要優化流通推廣環節,實現產品全鏈的高效率運營,打造新零售業態。
普路通:普路通與小米有著多年的合作關系,小米也是其最重要客戶。普路通為小米提供智慧供應鏈管理服務,針對小米的需求專門設計了一套供應鏈服務流程,提供從代理采購、清關報檢、國內外物流配送到倉儲庫管理、貼標分揀、融通等一整套供應鏈流程。
⑨ 十分鍾股價暴漲12%,網傳小米造車是否有炒作的嫌疑
對於關注股票的朋友們,應該有所了解,前段時間小米的股價真的是暴漲啊僅僅十分鍾股價就暴漲了12%,其原因主要是來源於有相關人事透露,小米將造車,當然,為此官方也進行了干預並表態,目前並沒有,才使得股票漲勢有所控制,那麼對於小米造車一事到底是真是假,是否屬於炒作呢?其實並不然,這是屬於事實,在很早以前,小米就曾與多家汽車公司有過深層次的交流及溝通,所以對於小米造車一事肯定是有的,只是可能現在還不是時候,還需要一些時日。不過也是,目前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空間還是非常之大的在,自然大家都想進來分一杯羹。但是真正要想佔領電動汽車市場,有幾個問題,大家是必須解決的,下面大家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下。
當然,任何一個新型的產業,它的提升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所以我們同樣需要給予其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