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機為什麼下面加一根小白條
A. 小米10屏幕底下的那條白線怎麼去除
相信大家日常用手機拍電視、電腦屏幕,都遇到過「水波紋」(頻閃條紋)的現象,十分惱人。那麼,「水波紋」到底是啥?它是怎麼出現的?
今日,小米官方發文進行了科普,並揭秘了小米10通過Flicker防閃爍感測器來消除「水波紋」背後的原理。
什麼是頻閃條紋?
頻閃條紋就是我們從手機屏幕觀察另一台電器的屏幕,手機拍攝畫面中會有一條條亮線從屏幕底部推移至頂部,又從屏幕底部出現,無限循環,這種現象就叫頻閃條紋。
拍照時常見的頻閃條紋
為什麼會產生頻閃條紋?
要產生頻閃條紋得有兩個條件:
1、交流電的光源:比如電視機、電腦屏幕、家用電器發出的光源。我們國家家用電標準是220V 50Hz,光強的波動是100Hz,周期10ms。假如用手機在室內拍照,這時候室內的電視或者電腦屏幕發出的光源就像一個一個波浪,它們的能量每時每刻都是在變化。
2、電子卷簾式曝光:顧名思義電子卷簾快門是通過控制晶元逐行的方式實現的,它沒有實際意義上的快門,而是通過通電控制感測器,使其不同部分在不同時間下對光的敏感度不同,逐行進行曝光,直到所有的像素點被曝光。
這時候如果我們使用的是「電子卷簾式曝光相機」,又以較短的曝光時間拍攝。由於每一行曝光時間不同,獲得的能量也可能不同;那麼在不同的感光面接收到的光能量不一樣,從而產生了圖像上的頻閃條紋。
如何消除討厭的頻閃條紋?
既然我們明白了條紋產生的原因,我們就能「對症下葯」,通過檢測光源的頻率,獲得光源的周期再計算相機的曝光時間,從而徹底消除條紋的產生。
條紋消除流程示意圖
普通手機為什麼有頻閃現象?
它們缺乏有效的光源檢測硬體。傳統的防閃爍是基於畫面內容檢測,缺點是:
——只支持50/60Hz檢測,無法適應不同國家交流電頻率;
——檢測精度低,容易計算出錯。
小米10為什麼能徹底消除頻閃條紋?
為了更精準地消除頻閃, 小米10獨立使用了一枚防閃爍感測器(Flicker Sensor),這是一種對環境光采樣的感測器。
小米10 Flicker sensor
它的特點是:
1、檢測準度更高:更適合相機防閃爍設置為自動,准確檢測50/60Hz電源,方便各國旅行漫遊。
2、檢測范圍更廣:除了50/60Hz交流電源外,60/90Hz顯示器,甚至理論上1~500Hz光源都可以檢測。
知道了光源的頻率就知道了周期,我們就可以通過調節曝光時間為光源檢測周期的整數倍,讓曝光速度與光源「同步」,這樣就徹底消除了頻閃現象。
打開小米10 Pro的相機,點擊「設置」-「防止閃爍」-「自動」,防閃爍功能就生效了。
開啟防閃爍功能
再次拍攝剛才出現條紋的畫面,「頻閃條紋」徹底消失了。
頻閃條紋有效消除
再來看開關防閃爍前後對比圖:
B. 小米miui12下面白條是干什麼的
miui12系統研發的桌面系統下面的「提示線」是全面屏手勢操作按鈕,具體有3種用途:
C. 小米手機下面的白杠
MIUI12小白條功能,功能主要是用於:左右滑動快速切換應用。設置——更多設置——全面屏——隱藏底部提示線(開啟即可關閉底部小白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