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6為什麼買不到
① 亮銀色小米6為什麼買不到
亮銀後蓋實現量產非常困難 所以買不到 小米官網指進行過兩次搶購 每次搶購只有100台
② 小米6搶不到怎麼回事
這本來就是小米的飢餓營銷手段,搶不到就對了,最後當開放購買時你就會發現生產日期比你搶不到的時間還早。 一承不變的手法已經嚇跑了好多潛在客戶了,繼續飢餓最終是讓自己真的餓了。
③ 小米6為什麼這么難買的最新相關信息
剛發布的,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用戶需求大,確實供不應求;第二種商家的營銷手段飢餓營銷,獲得更多的銷量。
④ 小米6最新消息:小米6為什麼至今還沒現貨
參加購買的人數遠遠多於產能造成的,除非沒人買了,你才可以直接買搶到一轉手就能賺個二三百,相比其他手機實在是便宜太多,不是黃牛都會弄一下,市場就這樣。沒辦法,東西賣的太便宜了因為賣的便宜建議你在等,那樣基本是都能搶到!還是需要搶不是,15-20天在搶,不過沒人參加搶購了這個也許三個月後,需求量小,也許半年後,要看市場的需求了,需求量大就不容易買到需要搶購,按照小米以往新品的發售情況,關鍵要看市場需求的程度,慢的話半年也搶不到,快的話1個月就不需要搶購,但是因為購買的人數太多現在就是現貨,只要沒人買了等市場需求趨於理性現在買不到是因為買的人數多於產能的結果,或者有新品即將發售的消息帶走參加購買的人數了,同期購買的人數少於產能了現在誰也不知道,要是還是有那麼多人參加搶購,要看市場需求了什麼時候可以直接買
⑤ 小米6真心難搶,官方報價2499,為什麼外面
外面那麼多便宜的小心假貨
小米6手機整合供應鏈當下最成熟的方案以穩定供貨了。
小米 6 的指紋技術就和華為P10 使用同樣的方案,都來自於匯頂科技;而廣角鏡頭和長焦鏡頭的雙攝方案,則來自於台系供應商,雖然從上游來看已經不是最新的技術,但這都是目前行業穩定且成熟的解決方案,小米6從開案到最終實現大規模量產,都必須提前整合可行且最有效的方案,而這就決定了小米6不可能做出過激的產品設計。
▲圖為使用全面屏設計的小米MIX手機。(圖片源自小米官網)
小米6整合了供應鏈最成熟的方案,這也註定了它很難做到大膽的創新。但不可否認的是,小米6主打的功能和賣點,在 2499 元這個價位上,已經提供了行業最優秀的水準。
⑥ 為什麼小米6到現在還沒有現貨
無貨或者是告罄的原因如下:
1、小米6的零部件里,跟一加5比照叢握不一樣的是四曲面玻璃,從前高通驍龍835的產能是一個疑問,但現在驍龍835也現已鋪貨了,僅僅報價一定還很貴重,所以米6不能現貨,不像是客觀物理上的不能現貨,而是各種無法形成的;
2、本錢壓不下吵蔽來,就不能大面積鋪貨,其他,小米商城在售的2000-3000的機型里,除了小米6,還有5s,5sp,以及好幾個版別的米note2,格外小米note2,盡管它的定位滲碰慶跟米6相差較多,但是它現已要到清庫存這個期間了,把報價降的比米6低也不現實,米6越早打開收購。
⑦ 為什麼小米6賣這么少
你好!
雷軍在2011年9月5日小米手機正式開放網路預訂,從5日13時到6日晚上23:40兩天內預訂超30萬台,小米網站便立刻宣布停止預定並關閉了購買通道。1999的價格和這樣的配置確實是很高的性價比,這只是為了吸引人的眼球而已,隨後不出所料,先是開放工程機測試,拖了一段時間,然後又是網上預訂,又拖了一段時間,等到12月18日正式發售的時候已經拖延了4個月左右。然而等到大多數人在18日購買的時候,小米官網居然又放出3小時內購買完的消息。這實在讓人不解,為什麼很多人等了4個月還是買不到小米手機?是飢餓營銷還是產量不足?我覺得第一種成分比較高。
飢餓營銷一:需要有預定號、按照排隊。
按照小米科技之前發出的公告,首批成功預定小米手機的用戶將根據排位順序支付,完成支付-發貨-收貨流程。由於首批預定人數過多,預計前10萬名用戶將在10月份收到小米手機,排名10萬至20萬的用戶則需要等待至11月,20萬以後的用戶則可能要在12月份才能得到小米手機。30萬部的發貨完成後將會提供正常的零售,無需排隊。
原因很簡單,小米手機功能雖然強大,但是說白了還是個沒有自主核心技術的手機,其手機的重要組成部分(cpu,內存,屏幕等核心部件)都是靠對外采購,以現在手機的核心部件供應商的供應價格來說,小米手機的定價是賺不了多少的,只有靠拖延時間,等核心部件的價格降低下來以後,才會開始大批量對外發售,因為手機的核心部件跟電腦的一個樣,也是一個月一個價格往下降。也就是說,等到我們普通老百姓都能買到這手機的時候可能還要再等好幾個月。但是現在手機的更新換代是很快的,等幾個月後,相信市面上四核心手機已經出來不少了,而大多數品牌的雙核心手機價格都會在2000元左右,那時候小米手機1999的定價可就沒有太高的性價比了。最終勝利的會是誰?當然是雷軍,就算幾個月後小米手機的銷量不是很好,但至少沒有虧損,又賺足了眼球,每個人都知道有小米這個品牌,成功打響了品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