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為什麼那麼厚道
『壹』 國產手機品牌中,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黑小米你可深知其中的原因
說到小米,這家企業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吧,畢竟小米現在也是個世界500強企業了,小米也是一直以價格厚道自稱,宗旨也是要做感動人心的產品。可是現在網路上對於這樣一家企業卻是沒有什麼好評價,其中自然是有很多原因了,這里我就來給大家講一講最重要的原因了。
講最重要的原因之前,我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聯發科在2015年推出了一款旗艦處理器,叫做Helio X10。是為了與高通,三星等廠商爭奪中高端市場。這款處理器在當時真的是非常的強力,紙面性能堪稱無敵,而且當時正趕上了驍龍810和808發熱發燙、被網友瘋狂吐槽、口碑下滑的大好時期,一時風頭無兩,多家手機廠商都是瞄上了這款處理器。
於是,OPPO R7 Plus移動4g版於5月率先搭載,賣2999。後來,魅族MX5 繼續搭載該款處理器,1799起,這款手機其實真的挺不錯的,MX5幾乎把魅族推上了口碑的巔峰,當時的魅族風頭感覺快要超過小米了,之後卻是再無夢想機。再後來,這款處理器在樂視1S、魅藍METAL上都有搭載。
紅米note2系列
直到小米發布了紅米NOTE2。2015年8月13日發布的紅米Note2,低配移動版售價為799元,雙網版為899元,雙網高配版為999元。你們知道當年,初生牛犢的小米對市場的震撼有多大嗎?這手機發售當天就賣了80W部你們知道嗎?3個月後,接班的就是一代神機紅米note3!
後面的事情就是斷流門,這款處理器被廣大網友吐槽其斷流問題,而且只有吐槽小米的,沒有OPPO、魅族、樂視等廠商的,其實各家廠商都早就發現了,可是還是繼續用,都沒有曝出斷流的事情來,為什麼偏偏只有小米曝出了呢?難道不感覺到蹊蹺嗎?
為什麼呢?
話已經說到這份上了,大家知道為什麼小米一直被黑了吧——沒錯,你擋住了別人的財路,別人不給你往死里整,怎麼可能呢?
這里也不是為小米洗地,小米有些產品當然是有過產品問題的,可是絕大多數產品,都是性價比非常高,並且物美價廉的好產品,為什麼每次小米一發什麼新產品,黑稿就大肆橫行呢?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小米擋別人財路、甚至是全行業的財路。
小米發布手機之前國內那些手機和國外的手機賣多貴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也不要說沒有小米也會有其他企業,事實就是——小米開了這個頭,讓手機行業的信息更透明了。所以,以後沒有遇到產品問題的話——網友們就不要跟風黑小米了!
好了,這次就說到這兒了,大家還有什麼我沒補充的以及對我建議可以在評論區交流!
『貳』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小米手機
小米從成立到現在已經7個年頭了,從小米1發布的時候就受到許多網友的關注和追捧,逐漸的小米成了國內手機行業的巨頭,憑借著對用戶的高度負責,可以說小米獲得了許多的肯定,有了許多的粉絲,這也是小米能在2年前的低谷走出來的原因。
總結: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用小米手機,原因是性價比+MIUI,兩者缺一不可,目前國內性價比的手機也是越來越多了,但是都沒有小米那麼火,原因就是沒有核心競爭,而小米手機的核心競爭就是MIUI系統,可以說在業界是獨一無二的,雖然也有許多的手機對系統也是進行定製,比如魅族、華為等,但是相對於小米每周更新和可玩性來說還是遠遠不夠的。那麼你喜歡用小米手機嗎?喜歡小米手機的哪些方面?可以評論看看。
『叄』 小米家族的產品,成功率為什麼這么高
「通過四階段價值共創,小米破解了創業孵化率和成活率雙低的難題 。 」
好文4930字 | 8分鍾閱讀
作者 : 周文輝(郵箱:[email protected]),中南大學商學院教授,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主任。陳凌子,中南大學管理學博士研究生。
小米成立於2010年4月,是一家專注於智能硬體和電子產品研發的移動互聯網公司,在發展前期藉助互聯網風口取得了豐碩成果。
隨著物聯網(IoT)的興起,2013年底小米又以「投資+孵化」模式開始搭建創業平台,孵化創業項目,打造小米生態鏈。生態鏈企業研發的產品對外使用「米家MIJIA」品牌。
截至2019年上半年,小米投資孵化的企業超過270家。在小米和生態鏈企業龐大的產品體系支撐下,小米IoT平台連接的智能設備數量約有1.96億台,較2018年上半年增長69.5%。
小米創業平台孵化效率何以如此突出?
當前有關創業平台的研究,更多隻是圍繞創業者和創業平台之間的互動,忽視了消費者這一重要主體的參與。
價值共創理論雖然提出了參與主體從雙元到多元的轉變,但對消費者、平台、創業者三方如何互動以共創價值缺乏研究。
小米創業平台通過與創業者和消費者互動實現價值共創的成功實踐,為創業平台研究提供了鮮活的案例。 通過研究小米創業平台,無疑有助於破解創業孵化率和成活率雙低的難題。
價值共識
交流 是創業平台、創業者和消費者三方互動的第一階段,他們基於平台的價值觀、方法論和使命願景,進行溝通交流。
首先是價值觀吸引。 小米CEO雷軍一直強調小米的價值觀——真誠和熱愛。這一價值觀吸引了很多對此深感認同的創業者。
萬魔聲學 科技 總裁謝冠宏就表示:「我們一直贊同雷總強調的小米價值觀,也一定會堅持高品質、低毛利的要求,用最少環節和最高效率,提供給消費者買得起的高品質產品。」
同時,小米的價值觀也吸引了眾多消費者。在小米布局生態鏈之前,小米手機的熱銷已經積累了大量與小米價值觀一致的「米粉」,他們大多是17〜35歲的理工男,活躍用戶多達2億。
其次是方法論復制。 通過交流,創業者感受到小米創業平台與其他創投的顯著差異——小米創業平台不只是資金的提供方,更是優質產品的價值共創者。
Yeelight創始人姜兆寧表示:「與其他投資人談錢、談估值、談股份不同,小米關注的是產品本身,它對產品技術、功能、數據、趨勢更感興趣。」創業者認同小米方法論,是創業者高效利用小米資源的前提,也是合作達成的必要條件。
最後是使命願景一致。 小米用戶表示:「我們贊同小米的創業使命『讓每個人都能享受 科技 的樂趣』,小米也做到了,它以親民的價格為我們提供了足夠優秀的產品。」
雷軍在2017年企業年會上也表示,從誕生之日起小米就懷著一個成為偉大公司的夢想。相比追求利潤,小米選擇追求產品體驗。相比渠道層層加價,小米選擇靠真材實料定價、厚道贏得人心。
創業平台、創業者和消費者在交流的同時,也在 識別資源 ,對創業資源進行分析、確認和確定。
第一,識別平台資源。 創業者在創業初期常常缺乏資源。例如,Yeelight在初創時,由於生產規模小,產品質量難以保證;由於缺乏硬體經驗,品控問題頻出;團隊成員技術出身,缺乏企業管理能力。而小米創業平台充沛的資源,可以有效破解初創企業資源匱乏的難題。
第二,識別創業者資源。 小米創業平台清楚了創業者所需的創業資源,就可以藉助自己的資源,用「投資 孵化」的方式獲得優秀創業者資源。而優秀創業者的參與,也助力小米創業平台以最快的速度布局物聯網市場。
第三,識別消費者資源。 消費者的參與是小米手機實現好口碑、高銷量的保證,因此,小米和創業者都深知生態鏈中消費者資源的重要性,包括人力資源、關系資源、經濟資源等。
「
點評: 在價值共識階段,創業平台為創業者與消費者搭建了初步交流平台,通過價值觀、方法論和使命願景,吸引了同質創業者與消費者。
創業平台、創業者與消費者的交流為三方的資源識別奠定了基礎,在創業平台資源、創業者資源與消費者資源得到識別後,作為價值共創初始階段的價值共識由此實現。
」
價值共享
交換 是創業平台、創業者和消費者三方互動的第二階段,他們基於自身擁有的資源,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資源分享。
首先,提供供應鏈資源。 小米在前期手機開發階段成功打通了產品供應鏈,所以,在生態鏈企業開發產品的過程中,小米可以發揮自身產業整合的能力,並以良好的品牌信譽,為生態鏈企業提供供應鏈背書,最大程度降低產品的開發成本。
其次,開放品牌資源。 小米創業平台對符合小米品牌要求、內測過關的創業產品,開放「米家」和「小米」兩個品牌。
其中,智能家居、消費類硬體產品,以及以「生活中的藝術品」為方向的產品,可以使用「米家」品牌。 科技 類、極客類產品,則可以使用「小米」品牌。
最後,連接渠道資源。 小米創業平台為生態鏈中獲准使用「米家」和「小米」品牌的產品,開放了四大渠道,包括 PC端的小米網、手機端的小米商城和米家商城,以及線下的小米之家體驗店。
在全球電商平台中,小米電商排名前十,雖然品類少,但銷售額極高,消費者的關注度遠高於其他電商平台。小米創業平台為生態鏈企業提供了高流量、高關注度的銷售渠道。
在識別創業資源後,創業平台、創業者和消費者開始在這一階段相互 獲取資源 ,尤其是創業企業。新企業的創建、成長和擴張離不開資源,它最終能否實現價值創造,必要條件就是獲取和佔有重要資源。
第一,獲取線上資源。 暢通的渠道為消費者資源的獲取提供了可能,消費者資源的獲取主要通過互聯網連接。
例如,華米 科技 開通了華米官方微博、小米社區華米分區、小米手環貼吧等渠道,由此從消費者群體中獲得了人力資源、關系資源、經濟資源、心理資源等。
第二,獲取線下資源。 創業者所需的資源通過小米創業平台指定部門連接,創業平台由200多人組成,包括ID設計、集中采購、品質控制、智能家庭等支撐部門和投資角色,各自負責不同資源需求的溝通工作。
「
點評: 在價值共享階段,創業平台仍然占據核心地位。創業者通過線上和線下渠道,從創業平台獲取消費者資源。
為了獲取創業者資源,創業平台開放供應鏈、品牌、渠道等資源予以交換。由此,創業平台、創業者與消費者的資源完成暢通連接,構成了價值共創第二階段的價值共享。
」
價值共生
交互 是創業平台、創業者和消費者三方互動的第三階段,他們在完成資源交換後,開始了高強度、高頻率的價值創造過程。
一是產品開發。 新產品由創業平台、創業者與消費者進行互動式的共同開發。
以Yeelight產品為例,小米創業平台設計總監李寧寧負責產品設計,產品規劃總監孫鵬幫助定義產品,平台還為Yeelight打通供應鏈。
Yeelight團隊專注於產品研發,消費者則通過小米新品公測平台「酷玩幫」參與公測、使用、評測、反饋等環節,共同優化和完善新產品。
二是產品營銷。 產品開發完成後,會通過小米發布會進行線下推廣傳播,並同步在小米各大銷售門戶網站、App進行線上銷售。
同時,由於高性價比的小米和米家產品在消費者中建立了良好口碑,消費者會自發加入產品營銷的隊伍,向身邊的人推薦小米和米家產品,免費為小米生態鏈做廣告和推廣。
三是機制設計。 有效的機制是持續性價值創造的前提,小米生態鏈的機制設計主要體現在創業平台對創業者的投資機制和消費者的互動機制上。
一方面,小米創業平台和創業者之間始終是入資不控股,由創業團隊把控企業的主要方向,充分調動創業者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小米創業平台重視消費者互動機制,消費者通過互聯網提出的產品完善建議能夠被合理採納。
創業者獲取所需的資源後,會充分 利用資源 ,以實現價值創造。
一是使用現有資源。小米創業平台構建了資源平台,讓創業者充分利用現有資源。
例如,小米創業平台的供應團隊負責所有創業企業的原材料采購,幫助創業者獲得最低的采購價格,提高產品利潤。國際分銷團隊掌握了不同國家的法律、消費特徵,幫助創業者統一拓展國際市場,提高銷售效率。
二是應用新建資源。除了已有資源,小米創業平台還搭建新的資源庫。
例如,2016年米籌上線,小米與新希望集團成立的銀行開始運行,解決創業者資金短缺的問題。小米眾籌App設立米家產品眾籌界面,幫助創業者預測產品前景和提供消費者反饋信息。
「
點評: 在價值共生階段,創業者與消費者不再是被動參與者。創業平台、創業者與消費者同時作為交互主體,緊密參與新產品開發、產品營銷、機制設計,進行高強度、高頻率的價值創造,有效利用現有資源與新建資源,構成了價值共創第三階段的價值共生。
」
價值共贏
交融 是創業平台、創業者和消費者三方互動的最後階段,他們實現交匯融合,構建成利益共同體、事業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首先是利益共同體。 小米創業平台和小米生態鏈互為利益共同體,創業者陸續完成新產品研發,在小米整體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生態鏈企業也獲得了巨額收入。
例如,小米和米家產品的銷售額在2015年實現了同比2.2倍的增長,不僅提升了小米產品的市場佔有率,也為創業企業的後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同時,小米和生態鏈企業與消費者之間也互為利益共同體,這主要體現在消費者日常產品的選擇上。
比如,小米用戶表示:「小米的產品價格低、質量好,滿足我日常生活的需要,是我購物的首選。」小米的產品滿足了消費者的日常需要,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也為小米和生態鏈企業帶來了經濟利益。
其次是事業共同體。 由於搶占市場和生存的需要,小米創業平台和創業者結成事業共同體。
創業者參與到小米創業平台的戰略布局,幫助創業平台進入新領域;創業平台又通過開放資源平台,幫助創業者迅速成長。同時,小米和生態鏈企業與消費者之間也構成事業共同體,這主要體現在消費者的職業選擇上。
優質的產品吸引「米粉」成為了專業的小米產品推銷員,他們把售賣小米產品和傳播小米價值觀作為自己的事業,是小米軍團的隱形銷售隊伍。
「我是鐵桿米粉,我不僅自己買小米產品,還以賣小米產品為生,小米的東西好、價格便宜,不愁沒人買。」小米用戶說。
最後是命運共同體。 小米創業平台和創業者互為命運共同體。有些創業者後期發布了自有品牌產品,比如萬魔推出了1MORE三單元圈鐵耳機,華米針對高端市場推出了Amazfit手環,紫米推出了自有品牌的移動電源等。
小米對創業者的嘗試和擴張予以了肯定。小米創業平台負責人劉德表示:「我們對創業者持開放態度,因為無論是做成功的小米品牌產品,還是做大獨立品牌,小米都是受益者。」
同時,小米和生態鏈企業與消費者之間也互為命運共同體,這主要體現在雙方高度認同信賴關系。
針對小米負面新聞,小米用戶會自發進行澄清,這種現象被稱為「小米自來水」。小米用戶表示:「我離不開小米,我討厭別人抹黑小米,如果有人在網上惡意散播小米負面消息,我一定會反駁。」
在資源充分利用基礎上,創業平台、創業者和消費者之間會相互 轉化資源 ,以實現協同。
一是資源激活。 創業者之間的資源得到有效激活,並實現協同轉化。
比如,Yeelight智能燈泡的升級藉助於華米的手環智能系統;納恩博平衡車等生態鏈企業的電池業務來自紫米的支持;綠米聯創的智能家居控制器增加了Yeelight遙控開燈按鈕;等等。
二是資源反哺。 創業者為小米創業平台聚集了客戶資源和品牌熱度。
2016年統計數據顯示,米家產品使用者中只有三分之一是小米手機消費者,米家產品的成功吸引了其他手機品牌的消費者。同時,米家產品消費者也幫助小米消費者群體完成了升級。此外,米家產品的成功製造了市場熱點,使小米品牌保持了熱度,也支撐了小米整體的高速增長。
「
點評: 經過價值共識、價值共享、價值共生等階段,創業平台、創業者與消費者之間實現了交匯融合,三方構成了利益共同體、事業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創業平台、創業者與消費者的資源不僅得到有效利用,更實現了協同轉化和反哺,構成了價值共創最後階段的價值共贏。
」
管理啟示
創業者普遍面臨資源約束的困境,僅靠自身有限資源,難以獲得競爭優勢。而創業平台、創業者與消費者之間互動就是一個資源整合的過程,異質化互動效率直接影響資源整合效果。
創業平台、創業者與消費者之間存在一個「價值共識-價值共享-價值共生-價值共贏」的過程模型。
首先,通過交流,創業平台、創業者和消費者識別彼此資源,實現了價值共識。
其次,通過交換,三方成功獲取彼此資源,實現了價值共享。
再者,通過交互,彼此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實現了價值共生。
最後,通過交融,彼此資源得到激活轉化,實現了價值共贏。
原文 《小米的創業孵化率為何這么高 》
刊登在《商業評論》2020年8/9月號
『肆』 小米核心競爭力
小米的核心競爭力是通過硬體銷售去獲取流量,從而把流量變現。小米的互聯網流量緊緊依賴硬體銷售,因此,小米的估值方式是「下限是硬體公司,上限是互聯網公司」。按照這個方式,小米的千億美金估值就值得琢磨了。
加上小米的產品創新體現在對性價比的重新定義上。小米的使命是始終堅持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好產品。小米最初成功的關鍵是在品牌智能手機價格過高、低價低質山寨手機充斥市場時,小米用「品牌+低價」的組合將山寨手機掃地出門,占據了一大塊市場。
『伍』 試分析小米能取得巨大成功的核心原因是什麼
小米主要取得成功的原因還是他的東西性價比比較高,同樣的享受,它的價錢比較低
『陸』 華為跌倒,小米吃飽,國產品牌何以相互侵食呢
近日,世界兩大知名調研公司Canalys、IDC均發布報告顯示,小米集團智能手機手機出貨量於2020年Q3重返全球前三,距離上次小米進入全球前三,已經整整過去了六年。
IDC報告顯示,2020年Q3全球手機出貨量前五名分別為三星、華為、小米、蘋果以及vivo。三星以絕對優勢登頂,華為出貨量大幅度下滑,但依然保住了亞軍之位,小米則以42%增速緊隨其後,與華為差距不斷縮小。Canalys與IDC出貨量數據小有出入,但整體排名與IDC保持一致。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當日也發微博宣稱,小米手機在2020年Q3出貨量為4710萬台,成為全球手機出貨量第三。
雷軍與余承東在烏鎮飯局
隨著華為手機迎來巨大的命脈轉變,國產手機之間似乎也變得和諧起來,高管們的微博開始偃旗息鼓,粉絲們的嘴巴也變得委婉含蓄。今年Q3全球出貨量公布之前,網上便輿論不斷,華為手機出貨量下跌似乎已成定局,但華為失去的市場到底該由誰接手,蘋果,三星,小米,OV,眾說紛紜。如今數據公布,華為大跌,小米逆風而上,奪走了華為丟失的市場份額。對部分花粉來說,這是一件壞事,因為他們與小米之間的仇恨似乎已經不共戴天,對部分米粉來說,這真是普天同慶,多年忍辱負重,今朝逆勢翻盤。
誠然,無論怎麼說,華為丟掉的份額被小米撿起,對國產手機來講不算是一件壞事,畢竟肥水沒流外人田,今年能夠守住去年36%的份額,已然不易。但是國產手機進步的角度來看,這並不是一件好事。國產手機歷來都有自己的標簽,是標簽更是弊端,華為標榜自己的技術,卻被技術卡了脖子,不明所以的外界群眾給華為扣上愛國的帽子,在為華為帶來巨大銷量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隱患,此隱患便來自於信仰的崩塌。小米自認為自己厚道,歷來崇尚性價比,但性價比並不具備核心競爭力,如今家家都在搞性價比,使小米不得不在產品質量上開始下苦功夫。OV主打輕薄時尚美顏快充,但如今手機發燒友越來越多,已不再是那個只看外觀便能下單的年代。再加上OV一直以來的低調內斂,使自己的品牌知名度開始慢慢低於華為和小米兩大家。
如今看來,國產手機自己標榜的標簽更像是一種虛胖的的標簽,華為的技術究竟如何,小米的性價比到底摻了多少水分,這些一句兩句很難說得清。華為敗在了技術,小米受制於性價比和產品質量,這也是國產手機為何互相侵食的根本原因。未來,國產手機若想在全球有著更加長足的發展,必須要做到去標簽化。簡單來說就是不要自己為自己加封標簽,而是做出更好的產品讓市場來評價,讓市場為自己貼上一個真正適合自己的標簽。
4 結束語
真心希望有一天國產手機真正強大起來,那一天我們有了自己完整的產業鏈,那一天我們可以高昂著頭走在世界的前列,那一天我們不會再,受制於人。
『柒』 雷軍稱小米10堅持「厚道的定價」,你在意手機的價格嗎
雷軍稱小米時一直堅持厚道的定價,小米時也確實在堅持厚道的定價,因為按照這個配置來說,不要說3999賣到4999都是個正常的配置,只不過小米手機在國內雖然說想晉級高端市場,但一直沒有給那麼高的價格。
人們買手機也是受到自己人員消費觀念的影響的,有人認為手機方面的投入只要夠用就好了,他並不是沒有那個經濟能力去買蘋果,而是說他覺得沒必要,有人覺得手機是個非常重要的東西,花自己一個月兩個月,甚至是半年的工資,自己都要買最好的手機,這就是消費觀念上的差別,也並不是說用得了好手機的人,就是有錢的人,不是用不起好手機的人,就是沒錢的人,兩者完全不能劃等號的,手機的價格會影響人們的購買態度,這是毋庸置疑的。
『捌』 小米的產品文化
小米公司產品文化是這樣的:
小米的使命:始終堅持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好產品,讓全球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
8年前,小米公司成立時就有一個宏大的理想:改變商業世界中普遍低下的運作效率。小米有勇氣、有決心、有毅力推動一場深刻的商業效率革命 :把每一份精力都專心投入做好產品,讓用戶付出的每一分錢都足有所值。
在眾多領域小米都以一流的品質、緊貼成本的定價徹底改變了行業面貌,大大加速了產品普及。「感動人心,價格厚道」這八個字是一體兩面、密不可分的整體,遠超用戶預期的極致產品,還能做到「價格厚道」,才能真正「感動人心」。
小米的願景:和用戶交朋友,做用戶心中最酷的公司
優秀的公司賺的是利潤,卓越的公司贏的是人心。小米是一家少見的擁有「粉絲文化」的高科技公司。對於小米而言,用戶非上帝,用戶應是朋友。
為感謝米粉的一路相伴,小米將4月6日這一天定為「米粉節」,每年4月初都會舉辦盛大活動與米粉狂歡。同時自2015年起,每年年底小米都會舉辦小米家宴,邀請米粉回家吃「團圓飯」。同時小米員工還會自發地為米粉手寫10萬張明信片,這是小米不一樣的地方,是小米人發自內心、一筆一畫親手錶達的情感,這是對願景的最好詮釋,這是和米粉交朋友的實際行動。
小米的核心價值觀:真誠 熱愛
真誠就是不欺人也不自欺;熱愛就是全心投入並享受其中。
2010年,小米創始人共飲一碗小米粥,開啟了小米加步槍幹革命的故事。2018年員工5周年活動上,雷軍說道「老員工是小米最寶貴的財富,沒有老兵,沒有傳承。沒有新軍,沒有未來。」感謝有一幫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戰斗!歲月數載,初心不變,始終真誠,永遠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