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為什麼學小米
① 小米為什麼向oppo,vivo學習請代言人
你好,對於發燒友來說,別人才會更加關系你手機的配置、跑分。而對於線下市場而言,別人更在乎的是你的品牌、明星代言的附加值就在於此。小米也要學習OPPO的成功之處的,喜歡點個zan哦,謝謝
② vivo和小米哪個好
vivo手機不錯的,我們手機的質量絕對可靠。我們對零件供應商供應的零件以及手機組裝過程中各個環節都有嚴格的標准,對生產工藝更是有嚴格要求,有嚴格的質量保證。vivo每一款手機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凝聚了眾多設計者和生產者的創意智慧與辛勤勞動。
不同用戶對手機的使用要求會有所不同,建議您親自體驗不同的手機後再作選擇。若您想進一步了解vivo手機,可以進入我們的vivo官網網頁鏈接了解。
若需了解更多,也可進入vivo官網/vivo商城APP--我的--在線客服或者vivo官網網頁版--下滑底部--在線客服--輸入人工客服進入咨詢了解。
③ 小米手機為什麼比過vivo
小米和vivo其實沒有什麼可比較的地方的,兩個手機品牌的特點和受眾人群都不一樣的,在這兩個手機品牌之間的選擇其實可以直接根據兩個手機之間的特點來進行選擇
④ 躍居全球第二的小米,卻邁不過vivo走向國內第一
基於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對 科技 產品的熱愛氛圍,我國歷來是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前,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了全球智能手機跟蹤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市場出貨量為3.13億台,其另一份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第二季度中國大陸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7810萬台,也就是說,我國為全球市場貢獻了24.9%的份額,約佔全球市場的四分之一。
充滿消費活力的市場,必然引來行業巨頭們的垂涎,在華米OV領銜的國產智能手機廠商展開激烈廝殺之外,蘋果布局國內市場多年,不僅在產品創新走耐談山向與國內品牌保持同頻,也在定價策略實施調控。今年,在iPhone 12面臨 科技 含量不足的指摘之後,蘋果價格調整的頻次明顯高於往年,甚至罕見地加入到618的價格戰當中。而三星雖因三星Note7的爆炸事件和近幾年陸續關閉位於天津、惠州等國內的代工廠,將產能重點轉向東南亞的戰略失策,逐步掉隊成為「Others」,但這並不妨礙其對中國市場的收復野心,除了在各個價格段覆蓋層面上疊加「性價比」優勢以外,據悉,下半年三星在產品營銷方面會更加重視,試圖強化中國區的品牌影響力,加速中國區業務布局。
在全球市場5G換機潮契機和華為全球市場失守的雙重影響下,市場格局瞬息萬變,手機廠商的每一份成績單隨時都有改寫的可能,因此手機廠商的反應與行動都必須要快、准、狠。
在第二季度的數據中,我們看到在眾多手機廠商中,vivo先下一城。
數據分析結構Canalys的報告顯示,2021年Q2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為7490萬部,其中vivo以1820萬部排名第一,所佔份額高達24%。OPPO、小米、蘋果、榮耀分別以1600萬部、1260萬部、790萬部、690萬部的成績緊隨其後。
較之同樣實力不俗的小米、OPPO、蘋果,vivo能夠獨占鰲頭的原因,筆者作以大概分析:
深挖線下市場是vivo立足我國智能手機市場的核心要義,來自網易 科技 的數據表明,截侍凳至2015年,vivo線下門店已達到25萬家。從2015年至今,國內手機市場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vivo穩居前列,其線下門店數量還在持續追加。
產品方面,vivo擁有NEX、X、S、Y四大系列,NEX系列主推前沿技術、X系列主打全面影像、S系列主攻自拍與外觀設計、Y系列則強調長續航,清晰劃分每一系列的同時vivo還精準把控產品對應的價位段,實現從1000至6000+價位段的全面覆蓋。
優秀的產品從不畏懼市場的考驗,以最新發布vivo S10系列作為研究個例,我們不難發現,在這個手機外觀頻頻「撞臉」的微創新時代,能夠跳脫出行業傳統思維,將目光投向更具技術難度的光致變色技術,通過更新奇的體驗來觸達年輕用戶,vivo的勇氣彌足珍貴。
據悉,光致變色技術主要依靠新型光分子開關實現,而光分子開關早期多用於顯微鏡光存儲器件、生物靶向劑,在經歷不斷實驗、多次推倒重來之後,vivo才將昌中其運用到vivo S10的綺光煥彩款版本之中,將手機置於紫外線光照射下,克萊因藍便會顯現出來,達到光致變色的設計初衷。
受到vivo的影響,已經有多家智能手機廠商開始探尋將多樣化的變色技術運用於智能手機後蓋。其中代表者是華為P50 Pro典藏版,每當電話鈴聲響起,電致變色工藝的後蓋都會同步變色,巧妙來電提醒的同時還多了炫酷感,還有OPPO Reno6 Pro+柯南限定版,這款產品加入了情侶互動屬性,「咚、咚」敲擊兩下,便能通過電致變色傳遞愛的信號。
(OPPO Reno6 Pro+柯南限定版)
毋庸置疑,搶先布局與技術研發組成拉動vivo快速奔跑的兩架馬車,令其在面對蘋果、小米、OPPO等強敵圍堵時,得以突破重圍,笑到最後。
而面向同樣充滿機遇的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小米的反應動作最為迅速。
7月16日,雷軍在《致小米同學的公開信》中透露:小米已經進入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境外市場的營收貢獻佔比已達一半,目前在十多個國家市場份額第一。
再往前翻,3月末舉辦的小米11 Pro/Ultra發布會上,小米決定通過7種語言,超過50個國家,92家平台同時直播,向全球消費者傳遞小米的聲音,品牌全球化的野心不言而喻。
小米強大信心的來源,主要是實現了五項全球首發——小米11 Ultra全球首發三星GN2感測器、小米11 Ultra全球首發超級快充硅氧負極電池、小米11 Ultra全球首發全相變散熱技術、小米MIX Fold全球首發液態鏡頭、小米11青春版全球首發驍龍780G晶元。
強大技術實力支撐之下,小米的市場收割效應立見。Canalys統計的2021年Q2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數據顯示,小米以17%的份額首次位居第二,將蘋果擠到第三。
縱觀小米旗下最新產品,弱化性價比標簽,強化高端形象是關鍵詞。定位最高端的小米MIX Fold已經上探9999-12999元價格區間,與華為Mate X2、三星Galaxy Z Fold2三足鼎立,在往常由三星、蘋果、華為領銜的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中,小米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不過,小米能夠躋身全球第二,子品牌Redmi功不可沒。對比小米的高端化,Redmi親民許多,旗下K系列、Note系列、數字系列分別定位旗艦/次旗艦、千元機、百元機。
Redmi的強勢之處在於「極致性價比」。在Redmi的品牌價值體系中,同樣的價位做到配置領先,進而在競爭中與對手拉開身位。在618促銷和大學生購機的時間檔,子品牌的價格優勢得以凸顯。
其次,Redmi巧妙地避開了「全面」二字,其將對應價位段消費者感知最強烈的體驗無限放大,其他體驗稍做減法,以求獲得消費者認同。事實證明,在三星因為越南疫情而將東南亞市場留出空白後,Redmi進一步幫助小米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攻城略地,於第二季度登上全球第二寶座。
按理來說,國內市場作為小米的大本營,在全球第二的佳績下,國內第一是手到擒來。畢竟此前華為便是在國內市場第一的基礎上,成功躋身全球第二。然而,小米前面還有vivo和OPPO兩座大山。
深究原因,發現線下市場對於小米影響極大。截至2021年初,小米之家線下門店才達到7000家,雖然彼時千店同開風頭無兩,後續還喊出要將「1萬家小米授權店開到鄉鎮人的家門口」,但是這樣的數據在vivo面前幾乎沒有存在感。
早在2015年,vivo線下零售店已經達到25萬家。同時Counterpoint Research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線上銷量占整體比重僅為33%,然而線下市場銷量佔比高達67%,可見vivo針對線下市場的完善布局收獲巨大。而小米沒能拿下國內市場第一的主要原因,其中之一便是線下市場布局上的後知後覺。
其次,品控是繞不開的話題,近期小米11主板被燒、WiFi失靈頻現,近兩千名小米11系列手機用戶氣憤之下抱團維權,以求妥善解決產品問題的同時引發小米對品控的高度重視。歸根結底來看,品控體現的是自有工廠的規模與實力,小米近年才開始建設自有工廠,高需求與產能不對等,高壓之下品控問題暴露無遺。較之小米,vivo從發展早期便將自有工廠作為後續茁壯成長的基石,產能有保障、檢驗高標准護航之下,vivo旗下產品一直以高質量活躍於智能手機市場。
而且除了「外患」,小米還有「內憂」。曾經引以為傲的MIUI系統優勢不再,BUG多、卡頓、臃腫成為新標簽,以往一片和諧的雷軍微博評論區,已經成為問題反饋區,用戶們憤怒地控訴著MIUI的種種問題。對於一門心思沖擊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更高份額的小米來說,無疑是後院起火。
可能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第一都是小米的傷心之處,能夠拿下全球市場第二,卻做不到國內市場第一,實在有些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