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米有信仰
Ⅰ 小米公司的願景和使命是什麼,核心價值觀是什麼與iphone有何不同
1、願景: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的樂趣和用戶交朋友,做用戶心中最酷的公司。
2、使命:始終堅持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好產品。
3、價值觀:真誠和熱愛。
最初知MIUI團隊成立的時候的宗旨是在安卓上提供類似蘋果的體驗。後來小米手機開始時改為做最適合中國人的手機系統。一直貫穿始終的口號是發燒二字。
4、用戶體驗很重要,其是蘋果與小米最大的差別。
小米等國產手機首先想到的就是怎樣既能便宜得讓消費者買單,又能從中獲利,然後他們就生產出了一系列的成本低廉的機器,僅僅是手機而已。
iphone想的是怎樣為用戶提高使用體驗和逼格,當不斷地創造出人們難以想像的功能後,自然就會讓消費者佩服的五體投地,從而形成強大的粉絲效應,猶如宗教信仰一般。
(1)為什麼小米有信仰擴展閱讀:
企業文化
1、小米沒有森嚴的等級,每一位員工都是平等的,每一位同事都是自己的夥伴。
2、小米崇尚創新、快速的互聯網文化,討厭冗長的會議和流程,讓每位員工在輕松的夥伴式工作氛圍中發揮自己的創意。
3、小米相信用戶就是驅動力,並堅持「為發燒而生」的產品理念。
小米公司應用了互聯網開發模式開發產品的模式,用極客精神做產品,用互聯網模式幹掉中間環節,致力讓全球每個人,都能享用來自中國的優質科技產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Ⅱ 如何評價小米 MIX
先來看看外媒怎麼說
福布斯:小米新發布的全屏手機令人驚艷
Ⅲ 再讀《順勢而為:雷軍傳》就會明白小米為什麼選擇現在造車
5年前 ,小米造車實際上已經開始在 內部討論 ,很多高管是 想做的 ,但被雷軍 否決 了。雷軍的保守是有了名的,在金山的時候,就因為 保守 屢屢錯失投資馬雲,馬化騰,張小龍,羅永浩等人的機會,後來離開金山自己做投資也是只投熟人,不熟不投,直到領悟了「 做人不是做 勞模 ,而是要 順勢而為 」的真理後,破釜沉舟,賭身家創建小米。
小米做成後,除了在小米生態內有選擇性地開疆擴土外,雷軍罕有大的舉動,直到 3月底突然決定 要進入電動車的賽道,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是「 車勢 」發生了變化嗎?
是的 ,也就是這兩年的時間,中國製造以 華為 ,比亞迪,寧德時代等國產廠商為代表的的「 造車勢力 」已經悄悄成長起來!
毫不誇張地講,未來中國大概率會成為 純電動車製造大國 ,而且還掌握 電動車三大件 【電池,電機,控制】所有的 核心技術 ,不會有任何一個地方會擔心 被人卡脖子 ,就是這么牛X!
將來純電動車的成功 不在於是 小米 還是 蔚來 ,理想,而是華為這幾家「造車勢力」,甚至即使特斯拉最後運營得很成功,把其他家都幹掉了,也會使用這幾家「造車勢力」的組件。
在這樣的 「大勢」 ,連PPT大師 賈躍亭 老師都要起死回生了,說實話,雷軍入局都 有點晚了 ,不過好在他決定 繼續 順勢而為 ,假以時日,加上小米的市場生態和海量粉絲,小米 汽車 大概率還是會成的~
下面讓我們回顧一下,從勤奮的勞模到順勢而為的雷軍是怎麼煉成的!
雷軍在金山成名,大成是創立小米之後,屬於典型大器晚成!
用雷總自己的話說:
前半生相信人定勝天,40歲後,明白了要順勢而為,做那隻在風口上的豬。
雷軍從小學開始,就成績優秀,是典型的我們父母嘴裡經常說的「別人家的孩子」。
1987年,雷軍考入了武漢大學計算機系。
進入大學後,雷軍依然優秀,他僅用了兩年時間,修完了所有學分,甚至完成了大學的畢業設計。
大三的時候,計算機病毒橫掃全國,武漢大學機房也中標了,所有電腦全數癱瘓,雷軍於是開發「免疫九零」,獲得了湖北省大學生 科技 成果一等獎,作為商用軟體,3個月賣出去了1萬多套,賺了不少錢。
賺了錢的雷軍信心大增,在大四的開始創業,但當時他所做的一款核心產品被盜版了,對方規模大,價格又更低,使得雷軍的第一次創業經歷不得不在半年之後結束。
結束的正是時候,因為他很快就碰上了人生的第一個伯樂。
求伯君對於雷軍來說,那就是偶像,是大神,憑借一己之力,一年多時間,用匯編語言寫了wps第一個版本。不僅填補了我國計算機中文字處理的空白,還在沒有做廣告,僅憑著口碑最高時市場份額能達到90%,成了一個時代標志性人物!
在偶像的光環感召下,雷軍進入了金山。
1994年,珠海金山公司成立,雷軍牽頭在北京成立了金山開發部,負責WPS漢卡的技術支持,並召集了20多名頂尖程序高手迎戰微軟,金山傾盡所有投入研發了「盤古」,類似於Office,裡面有WPS、電子表和字典等。
但半年過後只賣出了2000套,「盤古」沒能開天闢地。
1996年,金山迎來艱難時刻,人員流失嚴重,200多人的公司,走得只剩下十幾個,雷軍也想走,被求伯君按住了。
痛定思痛,求伯君賣了別墅,帶領雷軍等剩下的十幾個員工沒日沒夜地重構wps,開發WPS97。歷時一年,金山新版WPS97面世,公開挑戰微軟,獲得巨大成功,並在1998年獲得聯想投資,求伯君提拔28歲的雷軍擔任金山總經理。
擔任金山總經理看似光鮮,但對雷軍來說,這才是苦難的開始,因為在完成一項不可能的任務,或許,在金山的經歷對於雷軍來說,唯一不幸的就是對手微軟太強大。
金山一直在做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沒有被擊垮已經是不易。
從1992年求伯君用一頓烤鴨把雷軍騙到金山後,到2007年金山上市,雷軍一呆就是16年,他決定走了。
在決定離開的中層溝通會上,他說了一句:我終於把債還完了。
總結金山的經歷,他覺得金山成功有自己的功勞,金山不那麼好,也有自己的責任。
在雷軍治下,金山在所屬細分領域都是在前面的,但上市的市值怎麼看都不是一流企業,同事很多離開金山的同事們都做的風生水起,彼時的雷軍在想,「我們這么努力,為什麼在互聯網浪潮里沒有成為主流?」
想了一年,終於明白:
在金山,自己相信的人定勝天,才是前半生痛苦不堪的原因,做人呢,要順勢而為,而未來在移動互聯網,那是風口所在。
黃章:雷軍的貴人
從金山離開後,雷軍主做投資,也沒想自己要在創業,畢竟做了這么多年企業心累。
想到移動互聯網是風口,最開始雷軍想投魅族。
雷軍確實想投,談了好久,很多事宜都在落地,但在因為管理理念的分歧(人事,也就是控制權),合作告吹,但雷軍有收獲,他知道了如何做手機,並且他意識到,未來的天下是智能互聯網手機的。
用黃章後來的話說,他教會了雷軍做手機,粉絲營銷,飢餓營銷,沒有他,雷軍懂個屁手機。
用屁字,看出黃章的不甘和幽怨,但筆者想說的是,以雷軍多年做產品的經驗和人脈資源,如果不找黃章,真心想要做手機,也一樣能做起來。
打敗李開復,挖了林斌
廣東人林斌小米的初創合夥人,為了挖到他,雷軍不惜出讓小米股份13.32%,這是小米核心高管僅次於雷軍的。
在這之前,李開復跟林斌早就認識,老相識,本來是要挖林斌到創新工場的,但是半路讓雷軍勾走了。
林斌早在1995年就加入微軟公司,2000 年的時候,李開復創辦微軟亞洲研究院,就邀請林斌回國,林斌欣然同意,干到2003年後轉入微軟亞洲工程院。
後來李開復2006年去了谷歌,又成功挖角。
2009 年,李開復創立創新工場,又想挖林斌,本來都說好了,結果被雷軍截胡。
雷軍能打敗李開復的原因,筆者覺得是因為雷軍給了林斌一個夢想(當然股份也很重要,股份代表自己就是老闆,不是打工者),他點燃了一個男人的野心,為了表達誠意,林斌賣了谷歌和微軟的股票,不拿工資進入小米開干。
不得不說,雷軍馭人也有一套。
小米十年
2010年,小米成立,雷軍開始在小范圍內搗鼓手機。
2011年初,雷軍跑遍各大手機工廠,逢人就問,能不能用2000塊做一款最高性能雙核手機,所有人都搖搖頭。雷軍知道,機會來了。
同年8月,1999元的小米手機問世,預售6小時,賣了40萬台。
小米隨即成了一種信仰和現象,研究小米的爆款思維成了所有產品經理的任務。
記得曾經看過劉強東視頻評價小米,如是說:
雷軍是個瘋子,就個破手機都能一百多億。
那時小米首次突破百億,而彼時的京東在東哥苦心經營下,2014年才超過一千多億,還年年虧損,所以說這話的時候,明顯感覺出,東哥羨慕嫉妒恨~
小米這十年,雖說離世界第一手機貌似越來越遠,當時吹下的牛逼很有可能實現不了,但小米為中國手機行業掃平了山寨機,釋放行業潛力,這個 歷史 性的巨大貢獻,配上最年輕的世界500強企業的身份相得益彰。
那年雷軍拒絕了馬化騰
當年互聯網危機開始彌漫的時候,馬化騰的騰訊融不到資金,打算賣掉QQ的時候也找到雷軍,要以100萬人民幣的價格出售給雷軍。
但雷軍覺得QQ太簡單,自己完全可以編個程序自己做,沒必要花大價錢買,而且跟馬化騰又不熟,就又錯過了騰訊。
馬雲也被拒了
馬雲的故事有點不可考,因為當事人雷軍在微博上曾否認過,但筆者分析後認為未必如此。
阿里巴巴建立不久之後,最後的50萬創業資金所剩無幾,當時馬雲為了生存,找了所有的互聯網大佬,包括搜狐張朝陽,以當時金山和雷軍的江湖地位,馬雲不找雷軍的可能性不大,只不過他極有可能沒機會見到雷軍本人就被金山的人否定了,因為當時找雷軍融資的人太多了,得排隊...
目前看到最多的一個雷軍和金山同事當時評價馬雲的版本如下:
下屬對雷軍說:「這人獐頭鼠目的,滿嘴跑火車,是不是做傳銷的?「
雷軍也覺得:」他說自己的項目這么大,怎麼看都覺得是騙子!」
後來,馬雲的雲鋒基金投資了小米 科技 。
雷軍錯過張小龍
1998年9月,30歲的雷軍看上了30歲的張小龍做的 FoxMail,想買下來。
雷軍立即撥通了張小龍廣州的電話,
雷軍:「你現在哪裡上班?」
張小龍:「廣州一家系統集成公司。」
雷軍:「FoxMail 是你自己做的?」
張小龍:「是。」 …
雷軍:「有沒有可能賣給金山?」
張小龍:「15萬元,怎麼樣?」
買賣基本算是定下來了,雙方約定好張小龍再到珠海金山談一次具體細節。
不巧雷軍有事走不開,
2年之後,博大互聯網路公司花1200萬元收購了 FoxMail,張小龍加盟博大。
2005年3月,騰訊收購 Foxmail,張小龍加盟騰訊。
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張小龍用非凡的成就證明了,
自己是這二十年來最頂尖的產品經理。
雷軍錯過羅永浩
老羅剛開始也沒想搞手機,他先去的小米,想做營銷方面的工作,混個營銷總監當當,雷軍沒同意。這個期間呢,就認識了小米的工程師,他就問你們最開始幾個人搞手機,那哥們說就7個吧。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老羅就想7個人,我還是有能力找到的。
然後就有了錘子 科技 。
錯失老羅,我覺得是兩人共同的損失。
老羅的人生走了彎路,雷軍錯失了一員營銷大將。
一方面,老羅用自己拙劣的創業經歷表明,自己壓根不是當領袖的人,對管理企業壓根不在行,直到錘子被賣掉,他都沒解決供應鏈的問題。
但事實證明,當老羅沒有供應鏈的後顧之憂,開始做直播賣手機的時候,還是挺猛的,比如8月7日跟蘇寧一塊賣了2億。
想想看,如果當年,老羅+雷軍,說不定...
Ⅳ 用商品的三個層次分析小米成功的原因
小米成功的原因,主要有:
制定了正確的經營戰略與策略
通過自主創新,依靠科技進步和管理創新,為小米贏得了競爭優勢。
誠信經營,注重培育小米良好的企業信譽與形象。
2、從現場感受來看,我是羨慕小米團隊的,羨慕雷軍先生的,一個人做企業,做品牌,能做到這么多消費者不僅僅是支持,而是愛,那種成就感此生無憾,中國的企業家以前做到這樣的可能就只有馬雲先生一人,但是兩種還是有區別的,馬雲先生把他神話的不是他的消費者,而雷軍是他的消費者把他神話了,全世界好像只有喬布斯先生有這樣的影響力,哈哈,不知道中國能不能出個雷布斯?3、回歸正題,小米為什麼會成功,現場我旁邊就坐著一個南京來的米粉,簡單的與他溝通了下,他描述的我總結三點小米的成功:性價比、口碑和尊重。性價比:何為性價比,用雷軍的話說跑分秒殺一切,而價格不到竟品的一半!而且用自嘲的口吻說,跑分都跑不贏談什麼體驗。你說一個價格只有一半,而且性能還比其他競品便宜一半,傻子才不買小米。口碑:一個人用的好,會向身邊大量朋友宣傳,一個速度快,又便宜的智能品牌手機,你不向朋友推薦,會有罪惡感的,所以你會發現米粉的都是扎堆的。那小米手機到底有沒有質量問題,有。南京的米粉告訴我,會死機,但是一個月死2次機真沒有什麼大不了,死了就重啟唄,而且都認為2000不到的智能手機,別要求太高。尊重:買小米手機,讓他們感受到了尊重,感受到了小米對消費者的真正重視,大量的米粉活動,接地氣,買小米不但買了個手機,還買到了尊重,買到了一個圈子,你覺得這樣的品牌你不喜歡嗎?這個米粉很郁悶,不知道為什麼坐我們中間來了,沒有坐到米粉中間去,看到其他米粉全場歡呼的熱情想喊發現坐他周邊都是嘉賓和一些媒體朋友,每次看到他欲喊又止的樣子,真是難為他了。4、那麼在我眼中,小米到底為什麼成功,我把自己理解從定位、模式、產品、文化、口碑、、生態鏈6個方面和大家分享下。定位:小米,為發燒而生!這句話,我認為是小米成功的最大功臣。一個只買同等性能竟品50%價格手機,如何給他的消費者定位,這個事關面子和體子的問題,買蘋果htc的是高富帥,就是性能一樣,只賣價格一半的手機肯定是屌絲,不對,買小米的都是發燒友,都是極客,酷不酷,帥不帥?屌不屌,我們不是屌絲,我們是發燒友,用小米的是發燒友,夠有面子,定位直接提高了小米品牌的消費群體的檔次和品位,其實這群人還是這群人。現在品牌就代表著一種生活方式,小米品牌的定位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最好詮釋,到底這種生活方式是什麼樣的,我沒有深入了解更多米粉,就不做總結性概括。模式:價格只買同等性能競品的一半,怎麼做到的?如果按照傳統渠道銷售模式,我估計是賣一台小米就虧一台的錢,小米直銷,互聯網直銷,從工廠直接到消費者手上,減少了各種流通渠道的成本,現在賣一台小米手機,還可能賺錢?那三星和htc能不能這樣干,也可以這樣干,但是問題是你不能把價格降低到一半來銷售,這樣他的傳統渠道就造反了。如果說小米成功的第二功臣我認為就是模式的創新。產品:其實產品沒有什麼好說的,有了定位、模式的戰略,就決定了能做一款什麼樣的產品,所以性價高的不可想像的小米就出來了。文化:把發燒文化,對消費者的尊重都通過米粉活動串聯起來,接地氣,買的不僅僅是小米手機,是尊重,是圈子。口碑:用過小米手機的都說產品還不錯,我沒有用過,沒有體驗就沒有發言權,從我身邊的用小米手機的朋友了解到會有些小問題,但是很多使用者都能忍受,不過我覺得網路上面很多人忍受不了,我不知道他們是否親自使用過小米手機,如果是作為同行,我也能認同,但是我一直不欣賞這種由於工作降低自己形象和是非觀的事情,挺沒有意思的。生態鏈:如果小米僅僅只是一個手機,在智能手機時代,你控制不了的東西太多了,至少你控制不了用戶的體驗,體驗控制不了硬體做的再好,用戶也感受不到,所以小米公司的核心是MIUI系統,有了MIUI,小米手機只是戰略的一部分,所有的戰略都是根據MIUI系統來延展的。MIUI系統具備與消費者溝通的延展性、持續性,你說小米1年出一部手機,MIUI系統一年發布多少個不同的功能,時時有話題,品牌曝光度,小米手機這個子產品想不火都不容易!5、以上只是個人理解,還請大家多拍磚。從米粉身上,我看到了大家所說的腦殘粉,但是我不這么看待這個群體,我覺得這群人是有思想,有信仰的人,而我始終認為中國的希望在於一大群這樣的人存在,我所說的信仰不是說一定要信奉什麼教、主義,搞什麼民主,而是一群充滿著熱情的普通人,他們從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改變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Ⅳ 來,幹了這碗小米粥!關於米粉節你應該知道的事兒
1、「幹了這碗小米粥」是什麼梗?
2010年4月6日小米公司在中關村銀谷大廈正式成立,雷軍與13個小米初創員工一起喝下小米粥,並合影留念,留下了一張具有歷史意義的珍貴照片。
從那時起,小米粥對於小米意義重大,時至今日,每一家小米之家開張時都有「幹了這碗小米粥」的優良傳統。
如今的小米,雷軍大大和幾個好哥們風采依舊。
2、什麼是米粉及米粉節?
小米從未從官方角度定義「米粉」,這個稱謂是網友自發投票選出的。據資深老米粉透露,網友於2011年9月在小米社區自發發起投票,在數十個候選詞中選出「米粉」作為小米粉絲的稱呼,一轉眼就是六七年。
為感謝米粉們的一路相伴,小米將2012年4月6日這一天定為「米粉節」,每戚數冊年4月初都會舉辦盛大活動與米粉狂歡。
米粉一家親,無論你是一直深愛小米的資深米粉,還是初次感受小米的米粉新人,只要注冊一個小米賬戶,便可隨時參與米粉節線上線下活動。
3 、為什麼小米公司取名叫「小米」?
「小米」取名的故事也很有趣。起初有許多備選名字,幾位初創人想到「紅星照耀中國」,就想取名為「紅星」,但是因為有了紅星二窩頭而放棄。後來再想,乾脆叫小米吧,小米是中國人主要的食糧,大家都離不開,一提起來大家就覺得很有親近感。所以,最後就取畢薯了名字叫小米。
雷軍曾在2011年的一條微博中,專門對網友的提問做出明確回答:「 小米的『米』字拼音是mi,首先是Mobile Internet,小米要做移動互聯網公司;其次是mission impossible,小米要完成不能完成的任務;當然,我們希望用小米和步槍來征服世界。最後,我們希望『小米』這個親切可愛的名字成為大家的朋友。」
另外,小米略顯方正的LOGO倒著看,形似中文少了一點的「心」字,頗有「為用戶省一點心」的意象,文、形、義渾然一體。
4、小米的Slogan是什麼?
小米初創時曾以「為發燒而生」作為Slogan,偏向頂級配置的產品層面;
2015年啟用全新的Slogan:「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的樂趣」,與覆蓋面日趨廣泛的小米產品相得益彰,高宏更容易讓人產生共鳴。
5,米兔卡通形象是怎麼來的?
米兔是設計師孫光斗(斗爺)的作品,是一隻戴著雷鋒帽的的卡通兔子形象。作為小米公司的吉祥物,米兔在小米MIUI系統中最為常見,同時隨著小米的成長,米兔形象呈現花樣繁多的版本,除了各種米兔玩偶公仔,還衍生出眾多以米兔形象元素的小米產品,如米兔積木機器人、米兔智能故事機等,深受米粉的喜愛。
其實,小米曾考慮用原始人及小恐龍等犀利形象,不過最終還是選擇了可愛的兔子;米兔也是在許多名字中篩選出來的最親切稱謂。
據說,資深米粉家裡的米兔相關收藏品足可組建一個米兔軍團。
6,歷屆米粉節上都發生過那些大事?
第一屆米粉節: 2012年4月6日,小米公司成立兩周年。在北京798藝術區的D-park,小米舉辦了首屆「米粉節」,發布了電信合約機及優惠套餐;小米手機第六輪10萬台開放購買,6分鍾售罄。雷軍在送給米粉的賀卡上寫道:「小米的哲學就是米粉的哲學。」
第二屆米粉節: 2013年4月9日,小米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發布會,正式發布小米2S和小米2的青春版——小米2A;20萬台小米手機2S開放購買。小米還正式發布了在內測期間就飽受好評的MIUI V5系統。那一批米粉的信仰因小米2A愈加堅定。
第三屆米粉節: 2014年4月8日,小米共寄出訂單超過200萬包裹,線上12小時狂歡,售出130萬台手機,銷售額破15億(8日當天海外市場突破1億),創業內奇跡;小米公司內部全員大會,和四周年慶生活動一同舉行。
第四屆米粉節: 2015年米粉節有5大新品登台亮相,同時提供足量備貨的手機與配件免預約購買,並且有價值兩億元的超值回饋等待米粉。小米核心產品手機賣出211.2萬台,小米電視賣出3.86萬台,小米路由器賣出7.9萬台,智能硬體銷量72萬個,配件支付1.7億,訂單總數290萬單。截止2015年4月8日22點,總支付金額破20億,小米和米粉們一起打破了世界紀錄!
第五屆米粉節: 2016年4月6日米粉節為小米6周年慶生,六大新品首賣;全系手機6場現貨,電視用券減200,配件5折起。線上參與人數超4683萬人,總銷售額突破18.7億元,游戲活動參與總數達到10.2億次!
第六屆米粉節: 2017年4月6日米粉節12大新品首賣:包括小米平板3、64GB紅米Note 4X、米家全景相機等,小米MIX/Note 2現貨購,小米5s/Plus下單立減200元,全系手機享分期;明星產品五折秒,電視、筆記本特惠,智能產品最高立減100元!線上參與人數再破紀錄,超過5740萬人,總銷售額突破13.6億元。
7,2018年第七屆米粉節都有哪些好福利?
米家IH電飯煲4L,小米筆記本Air 12.5"4G+128G、小米筆記本Air 12.5"4G+256G、米家車載空氣凈化器濾芯、小米無線滑鼠——五大新品首發;此外,玩米兔游戲可以搶1億補貼,領取官方券享受折扣優惠,你心儀已久的小米好物可能正在限量秒殺,下手好時機不要錯過。
科普完畢,結尾還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與小米的故事。
時光回到2010年4月6日,雷軍和13個好哥們舉碗同喝小米粥,小米公司成立。另一個時空——2011年冬天,我和好哥們王浩在小飯店閑聊,第一次得知小米手機。
從那時起,自詡數碼控的我便和小米結下不解之緣。哦,或許是和小米結緣之後,我才開始自詡數碼控。
學校的網速拖慢了我的手速,前幾輪預定和公開發售,我未能搭上爆滿的小米車,這「嘚瑟王」王浩卻如願以償,拿著新手機整日跟我炫耀,貼個膜BiBi一堆,急的我每早都喝小米粥壓驚。
等我輾轉反側拿到自己的第一部小米手機之時,已是2012年4月份。那個月6號,雷軍大大在文藝氣息濃厚的北京798藝術區D-park搭台召開發布會,一面慶祝小米成立兩周年、一面發布了小米手機電信合約機,同時宣布首屆「米粉節」熱烈開幕。從此,每年4月6日都成了小米和米粉的共同節日,「米粉」身份也成了我和浩子引以為傲的個人標簽。
現在想想,說不定就是米粉節給我帶來了好運,讓我和那些投緣的米粉朋友坐上了小米專屬時光列車。
記得當時經常跟浩子研究MIUI、折騰新固件、追新機消息,有時還爭個面紅耳赤;跟那些對智能手機知之甚少的同學和朋友,我倆則是大談特談,小米手機怎樣怎樣,雷軍如何如何,MIUI如何好玩……後來侃大山內容增加了小米盒子、活塞耳機,乃至近幾年小米生態鏈豐富完善之後,令人目不暇接的米家好東西。每次神聊之後,我都彷彿在群眾的驚羨中體會到一種極客氣質的優越感。
那時的我,青春熱血充溢全身,不懂得「中庸」、低調,無視周遭頑固阻力,對追求真正美好的東西毫不吝言,只願意承認好的東西。結果隔幾年進入社會之後,常被惡心的現實扇得耳光啪啪響。隨著吃虧長見識,我的羽翼也逐漸豐滿,不再沖動上臉;不過,穩健的言談舉止背後,我依然保留著一顆熱烈活躍、追求夢想的心。
我的個人成長歷程,幾乎是小米進化史的一種投影。
六年米粉生涯,我和浩子茹毛飲血、披荊斬棘,在各自的職場上謀得一席穩固陣地,雖然早已天各一方,卻共同享受著小米帶來的充實和快樂。
雷大大的小米從成立到現在的8年時光里,也從「國民手機」逐漸扎實發力、穩步擴張,一躍成為一個全民皆知的國民品牌,近年來更是在國外開花結果,得到老外的認同和賞識。
小米手機、小米生態鏈、米家有品,每時每刻都在打造圈內精品,每年4月6日米粉節,小米之家和小米商城湧入鉚足勁兒的米粉買買買軍團,其中也有我和浩子的身影。
熱賣的小米產品讓我們米粉的「含糖量」更高,跟人聊天吹水侃大山底氣十足。你那手機無人能敵?問我小米6答應么!再問我小米MIX 2S答應么?你那雜牌智能感測器也來說事兒,聽說過米家智能套裝嗎?——當然,這是內心潛台詞,實際現場對話是:「兄歹別吹了,小米MIX 2S了解一下?」
盡管生活真實得有些殘酷,對目標的執著、對新事物的學習能力,總能讓你甩開一切負擔和阻礙大踏步前進,最終成就自己的夢想。這個道理對喜歡小米的米粉如此,對小米公司自己也一樣。或許,追求美好、科技夢、極客范、全民號召力……就是「小米文化」、「米粉文化」的精髓。
雷軍在2012年互聯網大會上提出一個「互聯網七字訣」——專注、極致、口碑、快。現在的小米在這個軌道上一路飛馳,擁有一眾熱愛小米的米粉。而且,米粉們口口相傳的不止是口碑,也有一種對美好事物的無限追求。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結緣小米,讓我走入一個超酷的科技世界,結實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米粉節則讓我們以更近距離的擁抱小米,也與米粉彼此相擁,碰撞出更多友誼的火花。
在此小米八周年生日之際,希望小米能夠推出更多給力的科技作品。米粉節為小米點贊,愛你的心,八年不變!
各位米粉,這碗溫暖的小米粥,我幹了!你們呢?
【米粉彩蛋】珍藏視頻重製版,看看6年前的你和雷大大!
↓《小米時光機:六年前的首屆米粉節,雷軍和我們的共同回憶》↓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Ⅵ 小米MIUI是個什麼鬼居然自稱全球三大手機系統之一
一般來講,我國國產手機中華為和小米的爭議最大,vivo和oppo雖然這些年也做出了一些高端手機,不過這兩家的話題性比起前兩家來說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華為的名氣和實力自不必說,是個中國人談到華為都能大談特談,那麼小米的爭議為什麼那麼大呢?
這一切要從小米最出是如何誕生說起。從某種角度來看,小米並非是一家完全形態的手機廠商而更接近與互聯網公司,其第一款手機誕生採用的方式就和其他手機廠商不同,「為發燒而生」這句話當真不只是一句口號 ,小米誕生之初直接告別經銷商「賺差價」首次在國內採取網路直銷的方式,加上同配置低價位的性價比迅速在國內圈粉無數, 加上雷軍這人接地氣敢想敢做,因此在一部分看來小米就是信仰,但同樣在另一部分看來小米就是「大忽悠」。
我們且不論小米到底實力如何,僅從銷量來看,小米這些年確實熬過了智能手機最初的「混戰」,在各種「爭議」中茁壯成長成了今天的體量。不過,這兩年小米似乎有點飄。
小米MIUI是個什麼鬼?居然自稱全球三大手機系統之一。 前有王姓高管在公開論壇上說「得D絲者得天下」,一下子點爆了輿情讓小米被罵的簡直慘不忍睹;這還沒過多久,又有一名孫姓高管把小米的MIUI說成是全球「三大系統」,即蘋果的ios系統、小米的MIUI、其他系統!
excuse me?且不說華為的鴻蒙OS答不答應,就是谷歌的Android也不答應啊! 小米MIUI是個什麼鬼?那就是在Android系統上的一個深度改版而已,怎麼就成了一個獨立系統了呢? 要知道除了蘋果手機的IOS系統和目前華為正在公開測試的鴻蒙OS以外,全國其他品牌的國產手機系統用的可都是谷歌的Android系統。
只不過當年穀歌是自己自視甚高不遵守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同時在搜索引擎上干不過我們本土霸王網路,所以在2010年的時候沒辦法只好退出中國市場。但是當時全球手機行業正迎來智能手機革命,蘋果的IOS又是獨門獨戶,國產手機等一眾品牌只好使用閹割版的Android系統。
閹割版的的Android系統有什麼劣勢呢?那就是無法享受到信息推送服務和其他功能比如google PAY這種支付功能。 谷歌支付功能用不了其實無可厚非因為國內移動支付基本不是支付寶就是微信,但是無法進行消息推送就很坑爹了,那是一部智能手機的最基本功能。
因為谷歌的Android系統實際上也是谷歌從別家買過來的一個系統,所以Android系統是開源的,這就給了我國國產手機品牌魔改Android的可能性,所以這些年我們看到在UI上, 不僅有小米的MIUI,還有華為的EMUI、魅族的Flyme、oppo的ColorOS等等,說到底國產手機的系統其實都是 Android系統的深度魔改版而已。
所以小米的MIUI根本就不能算過一個獨立的手機操作系統。 那麼除了系統以外,小米在一些技術和應用的自研上又是一個什麼態度呢?
其實准確來講,小米本該是我國國產手機之光的存在,但那僅僅指的是早期的小米, 這些年雖然小米不斷的在推出所謂的「黑 科技 」但實際上並沒有從根源性的核心技術上取得什麼重大研究突破,即便前段時間放出了「隔空充電」技術,依舊只是在除系統以外的「錦上添花」功能罷了。
在核心技術尤其是晶元技術上,小米和華為的態度可謂是天壤之別—— 華為手機是玩了命的做晶元自研直至開發出比高通晶元略勝一籌的麒麟高端晶元,即便是在受到美國無理的打壓依舊還是在想各種辦法去解決眼前的困境 。 而反觀小米則始終把能夠首發高通最新的晶元當作一種莫大的榮譽和實力的證明,可以說到底誰才是國產手機之光這個爭議,在對待核心技術自研上已經高下立判了。
不過有意思的是,小米前端時間突然宣布通過自家MIUI系統限制了谷歌的GMS服務,也就是說小米主動禁用了自己「老東家」的功能,那麼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對於這件事小米並沒有做過的解釋,僅僅只是說因為「合規原因」所以禁用了GMS服務,似乎又把責任引到監管部門的嫌疑。
那麼禁用了GMS服務以後小米手機用戶的使用會受到什麼影響嗎? 這就意味著小米的手機以後安裝不了GMS類APP以及無法使用Gmile郵箱等基於谷歌框架的服務罷了。 其實准確來說影響倒是不大,因為國內用戶對於谷歌的服務用到的真的不多,不管是社交軟體還是郵件往來以及支付服務等功能,幾乎絕大多數的手機用戶用的都是國產APP。
不過依舊會有一些做外貿業務或者在合資企業工作的用戶存在,小米主動禁用GMS服務對他們的影響就著實有些大了。 而且這次小米的「主動禁用」力度還著實不小,不僅禁用了GMS服務的使用,還不允許用戶進行安裝,除非用戶經root許可權破解。
那麼小米為什麼要這么做呢?僅僅是因為所謂的「合規要求」嗎?恐怕這件事還沒那麼簡單, 因為這次小米禁用GMS服務僅限於國內的手機,對於小米出口版手機尚未進行這樣的封禁。 小米出手機操作系統了?居然自稱全球三大手機系統之一。
至於為啥海外市場不禁用GMS其實倒也很好理解,畢竟國外用戶並沒有國內那麼完善的獨立的全生態系列APP,海外的用戶還是依賴與谷歌的GMS服務及其軟體, 如果小米海外手機也封禁了GMS,那對於小米的銷量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
基於種種可能性,目前國內已經有聲音開始猜測小米是不是要動真格開始自研手機系統了?畢竟這也不是沒有可能性,因為小米這些年一直在講自己擁有 科技 搭建自主生態圈的能力。
那麼小米究竟會不會在自研生態圈上做出成功比如推出MIMS,我們目前尚未可知,只是基於華為HMS推廣和開發的艱辛我們不能想像這件事的難度。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小米這些年在一些言論上確實有點出格,但是並不妨礙用戶對他們家產品的喜愛,如果小米真的有能力自研軟體生態圈甚至未來打造出自己真正的手機系統,那未嘗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