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寫作業就想玩手機
1. 我寫作業的時候總是想玩手機怎麼辦怎麼控制自己啊
哦,沒有耐心啊~
寫作業想要玩手機呀,很正常,貪玩啊,想到手機就沒心情寫作業,導致正確率下降(求速度了~)對吧?
有一種辦法:1.克制(怎麼做都行)。2.手機「上交「。3告訴自己寫完再玩,如果作業實在太多,自己又實在想玩,想想後果就行嘍
2. 一學習就想玩手機,這是你不想學習的原因嗎
手機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手機對人們的生活也有著雙面影響,對學生的學習也是有著不小的影響。有些學生一學習就想玩手機,但是要明白,玩手機不是不想學習的原因,而是學生的心思本來就不在學習上面。
手機對學生學習的影響是雙面的,我們不應該完全去否定手機對學習的作用。要知道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很重要,手機只是學生逃避學習的一種方式,單單地阻止學生玩手機對學生的學習是沒有幫助的,反而會讓學生更加傾向於玩手機,可以說治標不治本。想要孩子好好學習,一定要讓孩子不再厭倦學習,讓孩子知道學習對自己未來生活的影響。
希望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夠合理利用手機資源,在自己完成作業的情況之下再去玩手機。
3. 為什麼我現在一寫作業,就想玩手機把以前沒玩過的玩一遍,沒看過的新聞什麼的看一遍,反正就是玩手機玩
這是心裡的浮躁,光想著玩,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首先你先反省一下自己,心裡告訴自己要寫作業,不玩手機,增強自己的自製力,其次在寫作業時把手機先關機,放起來。並且最近這些天少玩些手機,慢慢的對手機的迷戀程度就沒那麼大了,你也可以改掉這種浮躁心理了。
4. 晚上寫作業的時候老是靜不下心來,想玩手機,怎麼辦
您好,我小時候是爺奶帶大的,我寫作業的時候也總惦記著玩……所以,我爺告訴我說:玩就痛快地玩,學就痛快地學。你痛快地把作業寫完,就可以痛快地玩了!
5. 作業不想寫,總是想玩手機怎麼辦
總想玩手機是因為覺得操作手機很過癮。
把手機鎖起來,或者直接砸了更簡單。
再或者通過玩手機來激勵自己,想著寫完作業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手機,抓緊把作業寫完來玩個痛快!
以下為六年後補充回答:
雖然本人不怎麼玩手機,但我還是喜歡玩電腦的。道理都一樣,玩游戲能夠刺激多巴胺分泌從而給人爽快的感覺,受到獎勵機制後人會對這樣的獎勵具有需求,於是在寫作業時也會忍不住想玩手機。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沒有辦法克服玩手機的慾望,畢竟就某些人來說他們是願意寫作業而非玩手機的。
首先我們舉個吸毒上癮的例子,吸毒前人體日均多巴胺分泌量是一個正常值,在吸毒時多巴胺分泌迅速增加,多巴胺分泌量的增加會導致人體對多巴胺需求量的增加,而在吸毒後多巴胺分泌減少,人體對多巴胺的需求量卻往往很難下降,並且你越是分泌多巴胺,獎勵門檻會越高,長久的大量多巴胺分泌便會導致對正常多巴胺分泌和刺激的麻木,以及對更強烈刺激的迫切需求。這里順便強調一下,毒品刺激多巴胺的分泌量遠超人體承受極限和你的想像,所以,嚴禁接觸毒品!
這樣一來就能解釋為什麼有人一心學習卻對玩手機沒什麼興趣了:
其一,部分人可能小時候並未接觸過手機,小時候手機引起的多巴胺分泌少,形成的獎勵門檻和獎勵需求不高。當然,他們可能對其他事情感興趣,比如我小時候電腦接觸的較多,現在也算是有點癮了。也有孩子小時候對恐龍、怪獸、動畫片、拼圖、積木等這些感興趣的,他們從小接觸這些,形成了對應的獎勵機制了。
其二,部分人可能對別的事物具有更高的獎勵需求。這個很好理解,比如對於一個抽煙成癮的人來說,煙草是他的獎勵需求中最高的一件,但突然有一天他接觸了毒品,毒品對多巴胺分泌的促進作用超常,使得他對毒品的獎勵需求很快就超過了煙草,於是他不再滿足於吸煙,而是瘋狂地吸食毒品去了。對於部分人來說,可能學習也能激發他們的多巴胺分泌,並且這種獎勵機制比起玩手機來說更容易讓他們沉迷。這種沉醉式學習的學生是存在的。
那麼,結果就很明顯了,想要克服玩手機、電腦、刷視頻、看電視的慾望而沉下心來去寫作業也就這么些方法:
一,堅決不接觸手機。這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不是說兩三個月沒玩了再玩一下就行的。很多學生很容易發現這個問題,他們在聽完一些心靈雞湯後熱血沸騰鬥志滿盈地去學習,結果過個三四天又回到了頹廢的常態;還有一些學生堅持了兩個星期不玩手機,突然說「哎,好累啊,玩一下吧。」,結果,一開始只是隔個兩天玩一玩,後來變成了一天玩個幾分鍾,再到後來又回歸從前了。所以說,要真心想學習,就立下堅決不再碰的決心。一旦決定不再玩手機,就是不玩,哪怕再想放鬆,去散散步聊聊天也好,手機這東西,於汝何為!
二,把學習當作動力,而不是當作負擔。前面說到,有些學生確實是沉迷於學習的,那麼既然有人可以做到愛學習,你為何又不能呢?很多人其實存在這樣的情況:老師給他們布置了一些學習任務,他們拖到最後才將它們完成,老師在課堂上布置的學習任務,他們課後也不認真復習。久而久之他們存在這樣的心理:「啊,馬上就要考試了,我的學習任務還沒有完成,我好慌。」「啊,明天就要交作業了,我作業還沒有寫完,我現在玩感覺不踏實啊。」他們清晰地明白自己心裡不踏實,但他們還有一個致命的錯誤認識:那就是他們會覺得,自己起碼還具有這種危機感,自己起碼還會心裡發毛,比起那些根本不在乎學習的學生,自己的態度好多了。這是大錯特錯的,這種思想是極其危險的。要知道,真正會學習的學生根本不會這樣為學習犯愁,會學習的學生犯愁的往往是如何在更短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知識、訓練出更好的解題思維和辦事能力,而不是整天想著應付作業。想像一下,如果你整天愁著如何給老師交差現情況卻在玩著手機,你真的有辦法擺脫手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