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計算器為什麼算不對
① 為什麼手機的計算器連續計算得出來的數是錯誤的
手機連續計算得出的數不可能是錯誤,只能說你操作錯誤,比如說你要計算1+2,然後再乘以3。應該先寫出1+2,按上等號,再乘以3這樣才對。
② 手機的計算器和實體計算器算同樣一個公式為什麼結果不一樣
那是因為,計算器是一步一步算的,但是手機上這個是用公式算的,計算器是1+2=3,然後用三再乘以三,但是手機上面不是這樣
③ 為什麼我的OPPO手機計算器算60000*60000不對
可能是你的手機自帶計算器的運行程序發生紊亂了,所以算不對。你計算的這道乘法題並不超過它的計算范圍。剛剛我用我的計算器也算了一下,計算完全沒有問題。你也可以更新一下手機系統試試,或者去應用商店再下載一個計算器,都能很好的解決這個計算問題。
④ 手機計算機會錯嗎求解釋謝謝為什麼就是算數
我個人認為它不會算錯,一方面因為在軟體開發前經過多次的驗證,基本不會出現錯誤。另一方面誤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減小,存在錯誤也正常的。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哦!
⑤ 手機計算器加法算不準
摘要 正常的話,不應該是計算機問題,而是輸入的有問題,你再仔細點看看,否則就是計算機出問題了
⑥ 蘋果手機計算器為什麼老是算錯
在之前,蘋果官方正式發布問題蘋果手機召回通知,由於蘋果手機內置計算器功能問題,用蘋果計算器來計算79-39,會等於0,則是問題手機。如果出現等於40,那就是正確的。
至於對數的,那不是算錯,只是用戶的錯覺而已,很多人說,自己的計算器按了2000-1000,結果變成0了,以為手機出了故障。
但其實,2000-1000等於1000,其實在按的時候,結果就已經出來了,因為數字相同,所以計算機就沒有做出反應,讓用戶以為自己沒有按成功,於是就多按了一次,結果就變成0了,但這不是算錯,不信變成0之後在按一次等於鍵,就會發現變成-1000了,這就是計算機內置的遞減效果。
⑦ 手機上的計算器怎麼算的數字根本不準確,一次和一次得數都不一樣,咋回事
應該不是計算器的事情,可能是泥輸入數字的時候出現了差錯,慢點輸入仔細一點,結果應該是一樣的。
⑧ 手機計算器計算不準確是什麼原因
若使用的是vivo手機,計算器運算不準確,可以先確認使用計算器的運算規則是否正確,同時在其它手機上操作相同的運算進行對比。計算器的百分比計算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基於數學邏輯,一種是基於生活場景,兩種計算結果均是正確的。vivo手機自帶計算器百分比計算基於生活場景出發,計算規則為a±b%=a±(a*b%),如:原價100元的商品上漲10%,結果就是110元,而非100.1元,結果更加貼近日常使用,並非功能異常,可放心使用。
⑨ 手機計算器百分號錯誤真的是bug嗎
這兩天,全國各地的網友紛紛開始調戲自己的手機計算器了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有很多網友發現拿自己手機內置計算器計算10%+10%,得到的結果不是0.2,而是0.11。而且這並不是個別廠商的系統bug,大部分手機自帶計算器都中招了,蘋果、華為、小米、OPPO無一例外,只有魅族和錘子自帶計算器輸出結果是正常的0.2。
對此,魅族科技副總裁華海良在微博回應說,10%+10%=0.11是國外的使用邏輯,國內的算術邏輯是10%+10%=0.2。魅族計算器因為針對不同地區進行了針對性設置,國內的手機可以正確計算10%+10%,而其他地區算出來還是0.11。
實際上,百分號在科學計算器中的用法是符合我們計算常識的,但在普通計算器中一般採用了實用簡化,Win7下的計算器和市面售賣的普通計算器一般都採用這一運算邏輯,而手機內置計算器沿用這種設置
⑩ 100+100×2為什麼手機和計算器算的不一樣求解釋
這是因為是計算100+100×2,如果是按照先乘除後加減算,那麼結果是300,
如果是按部就班的計算,先算100+100,後算乘以2,那麼就變成了400,這主要是輸入的問題。
數學解題方法和技巧。
中小學數學,還包括奧數,在學習方面要求方法適宜,有了好的方法和思路,可能會事半功倍!那有哪些方法可以依據呢?希望大家能慣用這些思維和方法來解題!
形象思維方法是指人們用形象思維來認識、解決問題的方法。它的思維基礎是具體形象,並從具體形象展開來的思維過程。
形象思維的主要手段是實物、圖形、表格和典型等形象材料。它的認識特點是以個別表現一般,始終保留著對事物的直觀性。它的思維過程表現為表象、類比、聯想、想像。它的思維品質表現為對直觀材料進行積極想像,對表象進行加工、提煉進而提示出本質、規律,或求出對象。它的思維目標是解決實際問題,並且在解決問題當中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
實物演示法
利用身邊的實物來演示數學題目的條件和問題,及條件與條件,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種方法可以使數學內容形象化,數量關系具體化。比如:數學中的相遇問題。通過實物演示不僅能夠解決「同時、相向而行、相遇」等術語,而且為學生指明了思維方向。
二年級數學教材中,「三個小朋友見面握手,每兩人握一次,共要握幾次手」與「用三張不同的數字卡片擺成兩位數,共可以擺成多少個兩位數」。像這樣的有關排列、組合的知識,在小學教學中,如果實物演示的方法,是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的。
特別是一些數學概念,如果沒有實物演示,小學生就不能真正掌握。長方形的面積、長方體的認識、圓柱的體積等的學習,都依賴於實物演示作思維的基礎。
圖示法
藉助直觀圖形來確定思考方向,尋找思路,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
圖示法直觀可靠,便於分析數形關系,不受邏輯推導限制,思路靈活開闊,但圖示依賴於人們對表象加工整理的可靠性上,一旦圖示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易使在此基礎上的聯想、想像出現謬誤或走入誤區,最後導致錯誤的結果。
在課堂教學當中,要多用圖示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有的題目,圖畫出來了,結果也就出來的;有的題,圖畫好了,題意學生也就明白了;有的題,畫圖則可以幫助分析題意、啟迪思路,作為其他解法的輔助手段。
列表法
運用列出表格來分析思考、尋找思路、求解問題的方法叫做列表法。列表法清晰明了,便於分析比較、提示規律,也有利於記憶。
它的局限性在於求解范圍小,適用題型狹窄,大多跟尋找規律或顯示規律有關。比如,正、反比例的內容,整理數據,乘法口訣,數位順序等內容的教學大都採用「列表法」。
驗證法
你的結果正確嗎?不能只等教師的評判,重要的是自己心裡要清楚,對自己的學習有一個清楚的評價,這是優秀學生必備的學習品質。
驗證法應用范圍比較廣泛,是需要熟練掌握的一項基本功。應當通過實踐訓練及其長期體驗積累,不斷提高自己的驗證能力和逐步養成嚴謹細致的好習慣。
(1)用不同的方法驗證。教科書上一再提出:減法用加法檢驗,加法用減法檢驗,除法用乘法驗算,乘法用除法驗算。
(2)代入檢驗。解方程的結果正確嗎?用代入法,看等號兩邊是否相等。還可以把結果當條件進行逆向推算。
(3)是否符合實際。「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先生的話要落實在教學中。比如,做一套衣服需要4米布,現有布31米,可以做多少套衣服?有學生這樣做:31÷4≈8(套)
按照「四捨五入法」保留近似數無疑是正確的,但和實際不符合,做衣服的剩餘布料只能捨去。教學中,常識性的東西予以重視。做衣服套數的近似計算要用「去尾法」。
(4)驗證的動力在猜想和質疑。牛頓曾說過:「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猜」也是解決問題的一種重要策略。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激發「我要學」的願望。為了避免瞎猜,一定學會驗證。驗證猜測結果是否正確,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及時調整猜想,直到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