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城市夜景的最好時機是什麼時間為什麼
❶ 怎樣拍出燈火輝煌的夜景照
白天的光線比較平淡,所看到的景物也是人們司空見慣的。夜間燈火輝煌的城市,有著更加絢麗多彩的視覺感受。拍攝夜景不僅僅是享受所拍攝的精美的照片,更加讓人慾罷不能的是長時間曝光攝形所帶來的樂趣。
節假日是拍攝夜景的最佳時機
夜景的光線基本上都是人造燈光,要想取的最好的拍攝效果,那麼最好的拍攝時機莫過於節假日的時候了,這時候的燈光是最為豐富多彩的。
在節假日的時候,一些標志性建築的景觀照明燈會開啟,讓原本就比較顯眼的建築更加絢麗多彩。或者路邊會有各種彩燈,用來烘托節日的氣氛。天空中燃放的焰火也是絕佳的拍攝題材,五彩斑斕的顏色讓夜景更加出彩。
拍攝夜景時,使用三腳架、快門線和反光鏡預升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相機的穩定,保證清晰優秀的畫質。
❷ 拍城市夜景選擇雨後好還是晴天好
逆光拍人像,人臉總是黑黑的,怎麼可以拍好?各有各的好處吧,為什麼這么說呢?一起來看~
雨後城市夜景
雨後的城市街道,燈光亮起,光怪陸離,如油畫一般夢幻。這是拍照的好時候,比平常更有氛圍,這時就算是拍攝尋常的街景都是很有味道的。
▲延時攝影拍攝車水馬龍
以上內容如有幫助,歡迎點贊,留言,轉發!想了解更多攝影技巧,歡迎關注【墨染印畫】
❸ 單反夜景怎麼拍
燈火輝煌的城市夜景是很好的攝影題材,如何使用相機拍攝夜景呢,我分享一下我的一次夜景拍攝經驗。
設備:三腳架,相機,快門線或無線快門。
拍攝夜景必備三腳架,使不使用三角架,得到的完全是不同的風景,我還帶了一個無線快門,是為了更好配合三腳架的使用效果。
機位:拍攝夜景,一定要選擇一個好的構圖,使畫面中有一個標志性建築,或者一個特色建築,如大橋,作為畫面的一個著眼點,最好的拍攝角度應該是居高臨下的上帝視角,你的機位可以布置在視野快闊的樓頂或者山頂。我這次拍攝地點選擇的就是山上的棧道。
時間點:很多人認為拍攝夜景的最好時機是是在漸入深夜,華燈初上的時候,因為這個時候有燈光,也可依稀識別建築的輪廓和色彩,我認為這個時候如果城市的天空有雲層的變化,那確實是最好的時機,但是如果城市的天空灰濛蒙的,沒有特色,不如等夜幕降臨,這時天空完全是黑色的,背景更加純粹,城市的輪廓完全由人造光源組成,也有獨特的魅力,提醒大家一點,如果你是拍橋,你要注意橋上燈光在晚上11點或者12點後可能關閉,所以把握拍攝的時間點很重要,具體的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後面我也會講晚上9點和凌晨5點的夜景。
拍攝參數:拍攝模式建議使用光圈優先或者M檔,拍夜景我喜歡用M檔拍攝,不斷嘗試不同的參數搭配,就會得到不同的效果。ISO感光度一般設的越低越好,書上教材上一般都是說800-1600比較好,減少噪點,但是我一般都是設100,然後通過長的快門時間來得到曝光正常的畫面,根據現場光線情況,曝光時間一般在20-40秒,其實效果也不錯,拍夜景,我都是用小光圈,一般F/16-F/22,小光圈能保證前後景清晰,燈光容易形成星芒效果。
上圖,附帶拍攝思路和拍攝參數:
拍攝思路:以橋作為主體,拍攝橋兩岸的城市夜景。
拍攝時間:21:00 光圈:f/18 快門:30s ISO:100 M檔
拍攝時間:21:30 光圈:f/22 快門:25s ISO:100 M檔
拍攝思路:拍攝城市主幹道車流的軌跡,表現道路上車流的川流不息,和周圍靜止的建築形成對比和色彩的反差。第一張是晚上9點拍的,第二張是凌晨5點拍的,最大的差別是凌晨5點建築上的燈光和車流的軌跡就少了很多,但畫面的燈光就不會那麼雜亂無章。
拍攝時間:21:30 光圈:f/32 快門:30s ISO:100 M檔
拍攝時間:5:20 光圈:f/
❹ 拍照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
一般而言,在日出和日落時分的前後一段時間,是出好片的最佳時機。
但是,攝影是一門藝術,到了一定的層次,不管啥時候都能出片,雨天,陰天一般都很難拍,但到了大師那裡,都能有佳作。
所以,不管什麼時間,只要腦子里有想法,就能拍好照片。
❺ 關於夜間拍攝
不少攝影愛好者對如何拍攝夜景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困惑,比如,怎麼拍出光軌、光圈用多大等等。那麼今天,就給大家來詳細介紹一下夜景拍照技巧,趕緊收藏吧。
夜景攝影的准備工作
選擇合適的器材拍攝夜景
拍攝城市夜景時,通常為了獲得更大的景深,需要使用f/8、f/11 甚至更小的光圈。此時,為了獲得足夠的光線,常常需要使用較慢的快門速度,曝光時間一般可達十幾秒甚至更長的時間。
在這么長的時間里,任何微小的震動都有可能導致畫面模糊不清,因此,在拍攝時使用三腳架就成為一種必然。
如果專門購買一根快門線,就可以避免按下快門時所產生的震動,從而獲得清晰的畫面。
通過長時間曝光在畫面中形成好看的線條【焦距:23mm 光圈:f/14 快門速度:15s 感光度:ISO 400】
選擇最佳的時間拍攝夜景
夜景拍攝不一定非要在晚上進行,黃昏華燈初上之際,利用天空中的光線,配合長時間曝光與小光圈的使用,在較高的位置進行俯拍,能夠獲得場面宏大、遠景清晰、燈光絢麗的城市夜景照片。
在華燈初上時,藍色的夜幕使畫面看起來更加好看【焦距:19mm 光圈:f/7.1 快門速度:8s 感光度:ISO 100】
夜景攝影的曝光技巧
拍攝城市夜景時,由於場景的明暗差異很大。因此,為了獲得更精確的測光數據,通常應該選擇中央重點測光或點測光模式,然後選擇比畫面中最亮區域略弱一些的區域進行測光,以保證高光區域能夠得到足夠的曝光。
在必要的情況下,應該減少03~1 擋曝光補償,以使拍攝出來的照片能夠表現出深沉的夜色。
由於拍攝夜景時,曝光時間通常較長,因此一定要使用三腳架,必要的情況下還應該使用快門線或自拍功能,以在最大程度上確保畫面的清晰度。
使用較小的光圈,在保證景深的同時,還可使點狀光源形成光芒效果【焦距:8mm 光圈:f/16 快門速度:12s感光度:ISO 1000】
為提高快門速度,可以提高感光度,但注意不要將其設置得太高,以免畫面出現噪點【焦距:75mm 光圈:f/4 快門速度:1/25s 感光度:ISO 3200】
實際上,拍攝夜景時即使設置較低的ISO 數值,在長時間曝光的情況下,也極易出現噪點而使畫面變得很粗糙,因此,拍攝時要秉著「寧欠勿曝」的原則盡量縮短曝光時間,然後在後期處理時再對曝光效果進行修正。
用盡可能低的感光度,有助於保證畫面的質量【焦距:24mm 光圈:f/4 快門速度:6s 感光度:ISO 200】
如果覺得最慢30s 的快門速度仍不能滿足拍攝要求,則可以調到B門模式。使用B門模式拍攝時,可以以任意長時間進行曝光,以滿足更長時間曝光以及個性化的拍攝需求。
使用B門拍攝時,通過長時間曝光可將車燈拍成流水狀【焦距:18mm 光圈:f/11 快門速度:45s 感光度:ISO 400】
拍出漂亮的藍調夜景
夜幕初降前後是夜景拍攝的最佳時機。在這段時間內,從太陽落山到天色完全變黑,天空會經歷一個由白轉為淺藍再變成深藍的過程,一般持續20 分鍾左右。
由於此時,天空有天光,地面又恰是華燈初上時,因而拍攝出來的照片中既有燦爛的燈光,又有能分辨出明顯的輪廓的地面建築、樹木,畫面顯得更豐富。
拍攝時若想將寶石藍的天空攝入畫面,就必須在太陽沉入地平線之前趕到拍攝現場,遵循先東後西的順序拍攝,這樣就能夠在天空在白、藍、黑三種顏色轉變的過程中拍出漂亮的夜景。
如果,希望增強畫面的藍調效果,可以將白平衡模式設置為白熾燈模式,或者通過手調色溫的方式將色溫設置為較低的數值。
另外,有時夕陽西下時,西方天空會出現美麗的晚霞並與華燈、落日交相輝映,拍攝起來會獲得別樣的畫面效果。
傍晚拍攝夜景,將白平衡調至鎢絲燈模式,並利用小光圈配合三腳架的使用,以獲得大視角的藍色調畫面【焦距:18mm 光圈:f/22快門速度:7s 感光度:ISO 100】
傍晚,寶藍色的天空與閃亮的城市燈光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使城市夜景顯得更加迷人【焦距:28mm 光圈:f/13快門速度:30s 感光度:ISO 100】
運用燈光展現夜景建築的繁華與現代
利用動感車流打破夜景的安寧
結合建築記錄夜間動感的車流光跡,可打破夜景的安寧氣氛,是常見的建築攝影手法。只要將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選擇較慢的快門速度(如20s)進行拍攝即可,最好使用快門線拍攝,注意如果曝光時間不夠長,畫面中可能會出現斷開的線條,導致畫面不夠美觀,要拍好這一題材,要注意以下拍攝要點。
■使用三腳架,以確保在曝光時間內,相機處於絕對穩定的狀態。
■選用鏡頭的廣角端或廣角鏡頭使視野更開闊。
■將曝光模式設置為快門優先曝光模式,以通過設置較低的快門速度來獲得較長的曝光時間。
■在能夠俯視車流的高點進行拍攝,如高樓的樓頂或立交橋上。
■汽車行進的道路最好具有一定的彎曲度,從而使車流形成的光線在畫面中具有曲線的美感。
■半按快門對被拍攝場景車流附近的靜止物體進行對焦,確認對焦正確後,可以切換為手動對焦狀態。
■將測光模式設置為矩陣測光模式。
利用不同顏色的燈光表現車流,在暗色背景的襯托下顯得非常突出【焦距:50mm 光圈:f/8 快門速度:10s 感光度:ISO 800】
利用鳥瞰拍攝繁華的萬家燈火
在拍攝萬家燈火時,通常需要選擇制高點以俯視的角度鳥瞰拍攝,這樣可以將更多的景象納入畫面,使觀賞者產生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更有利於表現城市夜晚的繁華。
俯視拍攝建築群時,使用廣角鏡頭拍攝可獲得更廣的視野【焦距:12mm 光圈:f/16 快門速度:20s 感光度:ISO 800】
利用燈飾點綴表現夜景中的建築
城市夜景的建築少不了各種燈飾的點綴,城市的夜景也因建築燈飾的點綴而變得更加繁華。
使用小光圈可將點光源表現為星光的效果。光圈越小,星芒越細長、尖銳。燈光產生的星芒條數與鏡頭的光圈葉片數有關,因此使用不同的鏡頭拍攝時,有可能出現不同的星芒效果。
拍攝時要注意不可使用過小光圈,因為當所使用的光圈過小時,會由於光線的衍射效應,導致畫面的質量下降。
使用小光圈拍攝到的星芒效果,畫面有種童話般的感覺【焦距:12mm 光圈:f/16 快門速度:70s 感光度:ISO 100】
繽紛煙花的拍攝技巧
拍攝煙花前的准備工作
在拍攝煙花之前需要准備充足的電池。因為在弱光下拍攝時,需要較長的曝光時間,還需要攜帶三腳架、快門線。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逆風和順風的位置拍攝,逆風時煙霧會向攝影師飄來而影響視線,順風時白色的煙霧會飄在煙花的後面成為其背景,影響煙花色彩的表現。
如果拍攝大場景的煙火,攝影師最好站在視野開闊的高處進行拍攝,並利用附近的建築物襯托煙花,這樣還可以避免拍攝到人頭。
選擇視野廣闊的地點拍攝大場景的煙花【焦距:22mm 光圈:f/10快門速度:7s 感光度:ISO 800】
選擇恰當的光圈和快門速度組合拍攝煙花
煙花從升起到消失一般需要5~6 秒,而最美麗的畫面往往出現在前2~3 秒,所以在拍攝時,應盡量將曝光時間控制在這個范圍之內。煙花綻放時,亮度會比之前的測光值要高,因此應適當地減小光圈值。
如果拍攝煙花時使用過小的光圈和較慢的快門速度,容易出現曝光不足的問題,合適的光圈和快門速度組合可以完美地展示煙花的絢麗【焦距:22mm 光圈:f/10快門速度:7.7s 感光度:ISO 800】
利用B門將幾朵煙花曝光在同一畫面中
如果想要拍攝一個完整的煙花,而又不能讓下一個煙花影響畫面的話,需要在煙花上升時打開快門,在下一個煙花出現而這個煙花消失前關閉快門。採用B門曝光模式,可以將不同時段綻放的煙花齊聚在同一畫面上。
按下快門後,用不反光的黑卡紙擋住鏡頭,每當有合適的煙花出現時,就移開黑卡紙讓相機曝光2~4 秒,多次以後(移開幾次的時間需要計算好,不能超出正確曝光所需的時間),關閉快門就可以得到多重煙花同時綻放的照片。
各種煙花被記錄在同一張照片上【焦距:16mm 光圈:f/4 快門速度:4s 感光度:ISO 800】
星軌的拍攝技巧
面對滿天的繁星,如果使用極低的快門速度進行拍攝,隨著地球自轉運動的進行,星星會呈現為漂亮的弧形軌跡。如果時間夠長的話,會演變為一個個圓圈,彷彿一個巨型的漩渦籠罩著大地,獲得正常觀看狀態下無法見到的視覺效果,使畫面充滿了神奇色彩。
若想記錄下漫天的星軌景象,首先要了解關於星軌攝影各方面的准備。
拍攝星軌的對焦技巧
在對焦時,星光比較微弱,因而可能很難對焦,此時建議使用手動對焦的方式,至於能否准確對焦,則需要反復擰動對焦環進行查看和驗證了。如果只有細微誤差,通過設置較小的光圈並使用廣角端進行拍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迴避這個問題。
拍攝星軌時,將地面景物也納入畫面中可豐富畫面元素【焦距:17mm 光圈:f/10 快門速度:2145s感光度:ISO 800】
兩種拍攝星軌的方法及其各自的優劣
通常來說,星軌有兩種拍攝方法,分別為前期拍攝法與後期堆棧合成法。
前期拍攝法是指通過長時間曝光前期拍攝,即拍攝時用B門進行攝影,拍攝時通常要曝光半小時甚至幾個小時;
後期堆棧合成法是指使用延時攝影的手法進行拍攝,拍攝時通過設置定時快門線,使相機在長達幾小時的時間內,每隔1秒或幾秒拍攝一張照片,完成拍攝後,在Photoshop 中利用堆棧技術,將這些照片合成為一張星軌跡照片,二者各有其優劣。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用哪一種拍攝手法,為了保證畫面的清晰度與銳度,一個穩定性優良的三腳架是必備的。如果風比較大的話,還需要在三腳架上懸掛一些有重量的東西,以防止三腳架不夠穩固,同時也可使用一些能擋風的工具為相機擋風。
利用延時攝影的手法進行拍攝,並後期合成奇幻的星軌,這樣的拍攝方式得到的畫面會比較精細 (連續拍攝200張合成得到)【焦距:14mm 光圈:f/6.3快門速度:1/2600s感光度:ISO 800】
皓月當空美景的拍攝技巧
合適的曝光得到層次細膩的月亮
拍攝月亮有一條通用的法則,即拍攝滿月用f/11 光圈,拍攝弦月用f/8 光圈,拍攝新月則用f/5.6 光圈。雖然在黑夜中,其實月亮要比我們想像的亮,拍攝月亮最忌諱曝光過度,曝光過度會使月亮成為一個白圈。因此,拍攝月亮時通常需要減少1~2 檔曝光補償。
適當地減少曝光補償可以使月亮的細節更豐富【焦距:34mm 光圈:f/5.6 快門速度:1/90s 感光度:ISO 200】
適當的快門速度得到清晰的月亮畫面
由於月亮是在不斷運動的,如果使用過慢的快門速度,即使是將相機放在三腳架上,拍攝出來的畫面也是模糊的。因此在拍攝時,可根據拍攝現場的光線環境來選擇合適的快門速度,快門速度盡量不要超過1 秒。
選擇合適的曝光時間以保證月亮清晰成像【焦距:170mm 光圈:f/8 快門速度:1/10s 感光度:ISO 100】
通過焦段控制月亮在畫面中的大小
拍攝月亮時,變焦倍數越大,拍到的月亮就越大。用標准鏡頭拍攝時,月亮在畫面中的直徑大概只有0.5mm,但當使用長焦鏡頭的400mm 焦段拍攝時,月亮在畫面中的直徑可達4mm。使用長焦鏡頭再配合增距鏡,可以使月亮充滿畫面。
使用長焦鏡頭拍攝,可以使月亮在畫面中所佔面積增大【焦距:300mm 光圈:f/5.6 快門速度:1/15s 感光度:ISO 200】
以上內容節選自人民郵電出版社
《輕松拍牛片數碼攝影速成380例》
❻ 夜景怎麼拍
拍夜景其實不難,圖蝸創意覺得抓住以下的幾個基本點,然後拓展去實戰就能積累到不錯的經驗了。
1、記得帶上三腳架
千萬千萬要記得拿上你那心愛的三腳架,可能你不知道的就是本來夜景缺少的就是光線,有一個三腳架自然是幫助你捕捉到更優質的光線,甚至一些過於輕的那種三腳架都不能防風,總而言之就是需要把相機固定好。
2、選景
這個圖蝸創意覺得應該不需要說太多,選景這件事確實是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情,有好的「模特」才能幫助你拍到更好的照片,容易出星芒點的無非就是街道的路燈、江景邊的橋等等,盡量選擇光線多的區域。
夜景攝影
3、單反怎麼調?
如果是想要拍出星芒的效果,使用相機的A檔,在能保證安全快門的情況下將相機的光圈調節至F8以上,這是出星芒效果的關鍵(小光圈)。如果實在光線不足,只能適當地提高ISO感光度,一般的DX畫幅的數碼單反ISO建議不要超過1000,否則會影像畫面的純凈度
4、光圈值盡可能小
不用我說應該也知道大部分的人喜歡拍夜景是星芒樣子的,那這個時候光圈值大概調整在9-13這樣就差不到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樣的調整會讓快門速度更慢。
5、時間選擇
不一定是等天色完全暗下來之後才是夜景的開始,黃昏大概6點左右,這個時候其實是光線的黃金檔,把ISO和光圈都調好之後,圖蝸創意建議這個時候快門可以稍稍慢一點,這樣可以拍出那種比較優質的車軌圖。
❼ 如何拍攝夜景
相機的基本設定
由於夜景、晨昏屬於高反差場景,所以在拍攝時除了需特別注意亮、暗部間的曝光平衡外,最好能使用RAW 檔格式記錄,如此一來,就算設定失誤,也能透過後期進行微調與補強。此外要將拍攝轉盤設置在A 光圈先決模式(F8-F16),再將ISO 感光度(ISO100-400)調低進行長曝拍攝,理論上都能獲得滿意作品;至於M 全手動模式,雖然也常用來拍攝夜景、晨昏議題,但因得全程式控制制光圈、快門數值,所以會比較建議適合中進階玩家操控為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在長曝過程中,容易產生噪點問題,所以拍攝時最好能同步將抑制噪點功能開啟,以提供較為純凈的影像畫質;至於鏡頭若有配置防震機制則最好關閉,才能有效確保畫面的穩定性。除了將感光度調至最低外,最好同步能將長曝降噪功能一並開啟,如此才能有效確保畫面的純凈性。
拍攝時段的選擇
要拍出好作品,除了要選對好天氣外,還得選對好時段,而這邊所謂的好時段,即是拍攝的最佳時間。以夜景拍攝來說,傍晚5-7 點是拍攝夜景最好的時機,因為此時天空剛黑,天邊還留有一絲餘光,所以當下色溫最為漂亮,一般來說,只要天空能見度不要太差,利用小光圈進行長曝拍攝,理論上都能拍出類似右圖的優質影像。至於若要拍攝晨景,則以早上4-6 點較為適當,因為這時天空剛亮,光線較為柔和,所以只要掌握曝光平衡原則,應該都能拍到滿意作品,只不過由於清晨露水較重,前往時最好備妥完善防寒、防潮配件,才能避免感冒甚至器材受損情事發生。
照片構圖選擇
不管是夜景或晨昏攝影,最困難的地方,除了曝光問題外,應該就是構圖比例的拿捏,其實,對於初學者來說,也不用把自己逼近死胡同里,剛開始只要懂得把握三分構圖法即可,這邊所謂的三分構圖法,簡言之,就是在取景前先將景物分割成三等分,接著決定被攝主體所在位置,雖然看似簡單,卻是相當實用的構圖法則。以上圖為例,拍攝者首先得決定被攝主體樣貌,接著才能決定擺放位置,一般來說,在拍攝類似議題時,普遍都會將被攝主體擺放在畫面的下1/3 位置,因為這樣不僅可讓畫面看起來更為穩重,對於整體視覺張力也有直接的幫助。
攝影器材的選擇
由於夜景、晨昏都屬於低光源場景,所以若要進行長曝拍攝,首先得准備一支穩固腳架才可以,不然很容易拍出模糊影像;至於雲台搭配,則以球型雲台為優先選擇,因為該類型雲台不僅便於操控,還能有助於角度快速拿捏,讓你在取景構圖時可更為方便。三腳架、漸層減光鏡及快門線都是拍攝夜景、晨昏不可或缺的輔助器材。 至於鏡頭焦段,則以廣角端10-14mm 款式為優先選擇,如此才能滿足夜景、晨昏議題的拍攝需求。
此外,快門線也是不可或缺的輔助工具,因為它除了可有效避免按快門時所產生的瞬間震動外,還能透過B 快門來精準掌握所需曝光時間,以充分滿足不同環境與拍攝議題的創作需求;至於漸層減光鏡,則是作為曝光平衡使用。
❽ 拍攝夜景的黃金一小時是指哪一時間段
根據季節和所在緯度不同,沒法給出精確的時間段…………得看當地的具體日落時間。
基本上就是太陽下去了,天色從金黃漸漸轉為深藍色的那段時間……天不能完全變黑……這段時間拍出來畫面比較通透明亮。
❾ 一天中什麼時候拍照最好看
要看你拍什麼了,一般的利用自然光的景物和人物,要選在太陽斜照的時候,例如上午9-10點,下午4-5點鍾的時候最好;要拍攝日出日落,就要在清晨和傍晚;想拍攝星空和銀河,就要選擇夜黑風高的深夜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