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為什麼雙盤一段時間後人疲憊

為什麼雙盤一段時間後人疲憊

發布時間: 2022-05-19 07:03:46

A. 為什麼我最近鍛煉一段時間之後還是覺得很累,沒有傳說中的運動使人精神起來啊

1.晨練5分鍾 起床後鍛煉5分鍾,不僅為身體充電,而且能加倍燃燒卡路里。很多人誤認為晨練必須5點鍾爬起來跑上幾公里,其實是不必要,也不太現實的。你只消花5分鍾,做做俯卧撐和跳躍運動,使心率加快,就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要麼對著鏡子沖拳100下,感受那種能量積蓄的過程。 2.養成喝水習慣 處於缺水狀態的你,會時常感覺衰憊。清早起來先喝一杯水,做一下內清潔,也為五臟六腑加些「潤滑劑」;每天至少喝進去一升水,不過也不是多多益善。 3.講究吃早餐 美國有研究發現,不吃早餐的人身高體重比(BMI)偏高,也就是體重超標,還愛犯困,做事無精打采;講究吃早餐的人則精力充沛得多,身形也相對勻稱。最營養健康的西式早餐是:兩片全麥麵包.一塊熏三文魚和一個西紅柿。全麥麵包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纖維;西紅柿的番茄紅素有利於骨骼的生長和保健,並且對前列腺疾病的預防很有好處;三文魚中豐富的omega-3脂肪酸和蛋白質對身體更加有益。 4.十點加餐 即使早餐吃得不錯,到上午十點半,前一天儲存的糖原也差不多用沒了。你要想在一天剩下的時間仍像剛充完電,這時就必須加加餐。一塊巧克力,或者一根能量棒.幾塊餅干,補充能量以外,還能有效避免午餐暴飲暴食。 5.午後喝咖啡 午餐後,身體的睡眠因子(一種能引發睡眠的分子)成分增多,是最容易犯困的時候,此時喝一小杯咖啡效果最好。當然喝茶也行,隨你喜歡!別忘了睡前4小時內不要喝咖啡,免得過於興奮睡不著。 6.多傾訴多紓解 性格也能調節疲憊。荷蘭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工作中內向.害羞的人更容易覺得累,而外向的人精力更足,這是因為愛跟人交談的人善於發現樂趣,把自己的煩惱.壓力及倒霉事一股腦說出來,就不會覺得累和無聊,相反地,喜歡安靜.獨處.不愛社交的人缺乏這種紓解壓力的渠道,時間長了,必然感覺不堪重負。 7.坐有坐相 坐姿不良,走路踢里踏拉,聳肩腆肚,這些通常是你能量已耗乾的表現。在辦公室一坐就是七八個小時,如果不能保持正確的姿勢,反而會覺得更疲勞。不管是站還是坐著,應當收腹立腰,放鬆雙肩,脖子有稍稍伸展的感覺。 8.張馳結合 工作中碰到難題,一時半會兒又沒法解決,不如稍事休息,如去倒杯茶,換換腦筋,然後接著干。累得快透不過氣來時,深吸一口氣(數3下),然後呼出來(數6下);或者翻翻體育雜志,上網瀏覽娛樂八卦,找誰聊幾句,說不定靈感在不經意間就來了。 9.站起來接電話 站著打電話借機舒展舒展筋骨,一邊深呼吸,使富含氧氣的血液流進大腦。這個簡單的變化能讓你幾個小時都精兩倍旺。 10.邊沐浴邊唱歌 淋浴時大聲唱歌促進身體釋放內啡呔,從而產生一種快樂與幸福的感覺,減輕壓力。你越是心情不好的時候,越要唱出來,至於好不好聽,跑沒跑調,你管它呢! 11.交樂觀的朋友 樂觀.精力旺的朋友或同事人見人愛,他們積極的情緒總能感染周圍的人。不僅要和聰明有才華的人交往,更要和那些充滿熱情,積極向上的人交朋友;跟一個悲觀.喜歡抱怨的人一起呆上30分鍾,你的能量就會被間接耗盡 12.大事化小 一口氣吃不成胖子!不要總想著把某項大工程一氣做完,結果自己累得趴下了。不妨把大工程拆成若干個小工程,一樣一樣地做,時不時休息一下,這樣,既保持體力,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最終還能加快工作進度。 13.鍛煉背部 你有沒發現「背多分」型的男人往往受到殊遇,不僅如此,強壯的背部能讓你工作起來比別人更輕松,不覺得太累。鍛煉背部最有效的方法是用劃槳器,注意姿勢要正確;腳放平,膝蓋微曲,雙槳恰到好處地停在胸部。 14.打坐 早晨睡眼惺松,先不忙爬起來,舒舒服服地坐在床上坐著,挺直後背,閉上雙眼,快速地用鼻子呼氣和吸氣,嘴巴微閉。(這個胸部練習應當像拉風箱一樣,快速而機械地進行) 15.每天運動 哪怕你再忙,也要堅持鍛煉,或跑步或鍵步走或游泳。你要是對自己體力過於自信,以為年輕就是本錢,不會那麼輕易倒下,有人也許會跟你急。 16.午睡20分鍾 20分鍾左右的小憩是最理想的,它其實跟午睡一小時的作用沒什麼兩樣。一個小時對大多數人來說有點長了,睡得太沉,晚上可能睡不好。 17.補鐵 如果你體內鐵的儲存太低,身體就不能製造血液中運載氧氣的血紅蛋白,人就容易覺得累。最好的補鐵辦法是通過飲食,採用食物療法:含鐵質豐富發熱有動物肝臟.腎臟;其次是瘦肉.蛋黃.雞.魚.蝦和豆類。 18.開車多吃纖維食物 男人很少吃零食,你可以在車里放些花生和葡萄乾,這些東西含有大量的鉀,你的身體需要鉀將血液中的糖轉化為能量;堅果也不錯,它富含碳酸鎂,缺乏碳酸鎂會使身體產生大量乳酸,而乳酸易使人產生疲勞感。 19.芳香療法 放些香料在家裡,尤其是迷迭香.薄荷和姜,可以提神醒腦,增強記憶力,並且能治療頭痛偏頭痛。 20.多看喜劇 笑一笑,十年少。笑能鍛煉面部肌肉,改變你的面部循環,從而提高注意力。英國科學家近日公布的研究表明,盡管快樂不像俗語形容的那樣能挽留青春,但每天保持愉悅心情的人確實更健康,罹患心血管病.糖尿病的風險更低。 21.提前1小時上床 多睡60分鍾的提神功效等於喝兩杯咖啡。這是指你每天早睡一小時,而不是周末拚命睡懶覺。否則生物鍾被打亂,總感覺暈乎乎的。 22.和陽光玩游戲 美國馬薩諸塞大學的研究表明,憤怒和敵對的情緒在冬天比較多,而夏天比較少。曬太陽能提高大腦血清素的含量,改善心情,為身體充電。不妨爭取一切能曬太陽的出差或旅行機會。 23.控制酒量 酒精讓你產生蒙蒙睡意,但是睡前喝酒反而會因興奮影響睡眠,雖然閉著眼,眼球卻在不停地轉。你得牢記睡前兩小時不喝酒,晚餐啤酒最多隻喝一兩杯。 24.調整健身時間 一項研究發現,那些健身族下班後去健身,渾身酸酸地,回家洗個澡睡個好覺,起來後猶如獲得新生,無獨有偶,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學者認為,晚上鍛煉能增加XX素的水平,這對能量的新陳代謝至關重要。 25.睡沙發 假如你和愛人吵架,你不得不睡沙發,你不用內疚或怎麼樣。知道嗎,偶爾睡睡沙發對治療失眠有奇效!很多人都說失眠跟自家的卧室有關,美國的一項調查發現,72%的男人在沙發上睡得不錯,只有27%的人說在老婆或女友身邊睡的還可以。

滿意請採納

B. 盤腿打坐的好處和壞處

一、雙盤腿打坐的好處

1.雙盤人人可練,即使60歲開始練起,也可在一年左右練成。如果30多歲開始練,用不了一年。

2.雙盤練得不僅是筋骨,而是把經絡全部打開。

3.如果練成,並每天堅持雙盤坐20分鍾,可保70歲登山如小伙。日常基本百病不生。

4.雙盤練成後,打坐就不會再腰疼。腎氣充足,甚至想弓著腰坐都不可能,氣足的會把脊背頂的很直。

5.開始練幾天之後,就會持續的腿疼,然後會腰疼。不練的時候也一直疼。這位中醫大夫22歲開始練的雙盤,自稱腰疼達半年之久。

6.具體的練法是每天先散盤打坐一會,然後試著雙盤,直到盤上,然後忍痛,直到時間越來越長。

7.練雙盤,能迅速促進胃腸蠕動。即使飯後立即開練,20分鍾後胃就全部排空了。

8.雙盤不僅打開腿部經絡血脈,而且會打開胯關節。

9.雙盤的姿勢其實腳踝壓住了大腿內側的大動脈,為了打通動脈,心臟會加大力量泵血,因而能打通腿部血脈。

10.在打通腿部血脈前,由於雙腿動脈不過血,因此全身血液都集中在上半身,而此時心臟又在加大供血力量,因此,五臟六腑會得到大量的供血,迅速改善臟腑機能,並促進大腦供血

盤腿打坐壞處:

1,容易引起靜脈曲張

由於打坐時,腿是彎曲的,長期保持這樣的姿勢,會使腿部血液流通不暢,妨礙下肢的血液循環,進而可能發生靜脈曲張的現象。

5,可能會導致臀部變大

臀部變大的主要原因是久坐再加上沒有運動,脂肪就容易往下堆積造成臀部變大,或者是壓迫骨盆腔所導致。雖然說打坐跟臀部變大沒有直接關系,但是打坐也是需要久坐的,如果只有打坐,沒有其他的運動的話,那麼就可能會導致臀部變大。

(2)為什麼雙盤一段時間後人疲憊擴展閱讀:

打坐是一種養生健身法。閉目盤膝而坐,調整氣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不想任何事情。打坐又叫「盤坐」、「靜坐」。道教中的一種基本修練方式。

在佛教中叫「禪坐」或「禪定」,是佛教禪宗必修的。盤坐又分自然盤和雙盤、單盤。打坐既可養身延壽,又可開智增慧。在中華武術修煉中,打坐也是一種修煉內功,涵養心性,增強意力的途徑。打坐的特點是「靜」,「久靜則定,久動則疲」。

因此,打坐結束後,要活動筋骨,如:打拳、舞劍、踢毽、自我按摩等等,做到「動靜結合」。

C. 幾個月的雙盤突然白練了咋回事

最近雙盤才十分鍾,是不是這陣子沒有時間好好堅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是每天都在堅持,或者最近心事比較多,心煩氣躁坐不下去也會影響時間的。在一個就是身體問題,有沒有受傷什麼的,也會導致雙盤持續不了多久。自己可以好好想想,打坐重在煉心,心空了就無所住,忘記身體就座下去了。

D. 打坐深呼吸的好處。

如今的社會中隨處可見電子產品,人們的生活由電子科技緊密相連著,然而在忙碌的生活中大家都忽略了修養身體。在諸多的養生健身的方法中,打坐就是其中一種簡單有效的方式,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帶來舒適與健康,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1、修身,舒緩身心,減緩壓力。

2、增加心臟向上半身的血液供輸,使頭腦清醒,精神力更佳。

3、長期堅持打坐可以幫助疏通下半身堵塞和不通暢的經絡及穴位。

4、可以幫助改善循環上半身的氣血,提高抗寒的能力。

5、矯正背部姿態,減緩脊椎壓力。

6、提高身體的免疫能力,增強免疫系統。

7、提高自我調控和自我調節的能力,增加耐心和意志力。

8、增強練習者的柔韌性,拉開經絡。

9、提高心理抵抗力,抗挫能力增強。

10、加強注意力和生活中的任務參與度,提高個人情商。

11、一定程度上增強記憶力。

打坐的壞處

1.可能會阻礙腿部的血液流通,造成下半身血液循環不便,以至於出現靜脈曲張的情況。

2.長時間的曲起雙腿打坐,將會拉傷下肢的尤其是腿的韌帶,以至於出現韌帶拉傷的現象。

3.長時間的打坐需要關節的曲起,關節所受的壓力增大,少數人會出現有關節炎的隱患。

4.打坐時需要挺直腰背,夾緊腹部肌肉,長時間後會有肌肉疲憊和磨損現象,造成腰肌勞損。

5.如果在打坐時低頭睡著,會有含胸駝背,此時會有胸悶氣短,呼吸急促的狀況出現,日積月累會有胸腔和呼吸道出現疾病的隱患。

6.打坐是一定會久坐的,期間假如不加以輔助其他運動,會導致臀部脂肪堆積以至於臀部變得扁平並且變大。

7.年紀較小的人群如果長時間進行曲腿打坐,會造成發育不良和發育遲緩的現象,甚至造成脊柱等處彎曲。

打坐的禁忌

首先,吃飯後一小時之內一定不能打坐,不然會損壞胃部消化功能,並且非常容易對心臟造成不可避免的損害。同時也是同樣的道理,也要避開空腹,最好在吃飯的前後兩個小時之內進行打坐。其次,打坐的時候如果出現心情低落,情緒壓抑,非常煩躁心事很多的情況,不能打坐,如果打坐的話壓迫將郁結的肝氣擠壓在身體里,甚至導致精神方面的問題。一定要在不愉快的心情消化之後才能進行打坐。第三,如果在打坐的過程中抑或是是打坐之前就已經出現身體不適,一定要立即停止,特別是較為嚴重不適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好好休息,舒緩一下身體。最後,如果在打坐之前您已經進行了大量運動,這個時候打坐很容易對身體造成不可避免的傷害,需要注意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對自己身體的影響等等。

打坐的正確姿勢

首先在打坐之前要先換上寬松的衣服,之後把准備好合適的墊子。

接著就是要進行入座,初學者可以選擇單盤或雙盤,但是最好是選用雙盤,原因是雙盤能夠迅速的讓身心寧靜,更加快速的進行打坐。接著呢就是最重要的一步,需要將拉直自己的脊椎,就像往上吊起自己的頭頂,讓身體的中間有通暢舒緩的狀態,空直中正,不偏不倚。

最後一步,就是內心了,身體處於中正狀態的時候,當你盤坐穩固之後,緊接著就是關鍵的一步了,要讓自己的思緒清空,從心智之中觀察自己身體,平靜的觀察,不進行思考,避免緊張以及好奇,心無雜念,無欲無求。最開始可能會有失敗的情況出現,但是這是不需要擔心的。只要從頭再來就可以了,過一段時間之後,狀態就會越來越穩定。

打坐對心臟有好處嗎

打坐大多使用的姿勢為雙盤,當我們雙盤的時候,實際上小腿以下及腳踝的部位對於大腿的內部的大動脈會有較大的擠壓壓迫作用,緊接著我們的血液為了疏通下半身腿部的動脈等經絡,我們的心臟將會使用更大的力量進行輸出血液,因此腿部的動脈經絡會很容易被疏通。然而在腿部的動脈經絡被疏通之前,因為腿部的經脈得不到血液運輸,所以上半身幾乎集中了我們全身的血液,由於這個原因,我們的心臟又需要再加大供血壓力,所以我們的五臟六腑會得到更多的供血,臟腑的機能就會迅速提高改善了,同時令人驚喜的是我們的大腦供血也增強增多了。

打坐多長時間為宜

初學打坐的朋友們適宜由5分鍾開始挑戰,接著可以漸漸的增長時間到30分鍾,或者還有一種方法,首先進行一次打坐時間為5分鍾,接著停下來,輕輕左右搖擺身體,將身心調整之後,再進行第二次打坐,再休息5分鍾,接著進行打坐第三次5分鍾,第三次打坐結束之後,如果覺得仍然能繼續打坐時,就能夠再增加一些時間。

進階的朋友們可以漸漸的從30分鍾的打坐,加長到50分鍾,每天最好能進行兩次打坐,可以先進行30分鍾的打坐之後休息出定,調整身體狀態,再進行打坐,時間不限。如果能夠持之以恆下去,就能漸漸的讓自己打坐的時間加長。

專修的朋友們可以漸漸的從50分鍾增長到2小時,其餘步驟同進階的朋友們相同,長期下來,就能漸漸的增長禪定的時間。

最後,如果你是用生命力投入修行的人,那麼每天坐到8小時是最好的,可以先進行2小時的打坐後出定,休息發送身體上的肌肉10分鍾至15分鍾後,再入坐,時間不受限制。

打坐用什麼坐墊好

挑選打坐的坐墊時應該注意:首先要有合適的彈性,並且比較柔軟,過軟過彈都是不適合進行打坐的。其次要有適宜的高度,坐墊過低或者過高可能會對背部造成壓力壓迫,導致背痛。最後,坐墊使用的材料要透氣健康,並且防潮,如海綿棕絲等等。

打坐的注意事項
1.要靜心平靜,不可浮躁憂神。
2.身體不適時要立刻停止。
3.時間長短要循序漸進。
以上就是我們對打坐的簡要介紹了,相信大家閱讀之後都能對打坐多多少少有些了解,只要按照以上的方式循序漸進的進行打坐,一定可以打到修身養性,緩解疲勞,提高身體素質和免疫系統功能的效果。

E.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雙盤腿的好處,於是試了一下竟然一下子就盤上去了,現在每天都會雙盤打坐半個鍾頭。

大汗淋漓:這樣非常好的,這是在排體內濕氣,也表示您打坐,靜心有一定的功力,才能夠啟動身體修復的機智哦。加油!!
建議看南懷瑾的《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這本書,或看視頻《南禪七日》。
如果打坐後有具體的問題,歡迎來網路打坐貼吧跟大夥們一起打坐討論

F. 雙盤打坐腳麻是怎麼回事

雙盤打坐腳麻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雙腿盤坐導致血液的循環受阻,細胞供氧不足,一旦血液迴流,就會出現腿部發麻的症狀。 解決的辦法:
1、打坐一段時間就活動一下腿腳,再去打坐,不宜打坐太久。
2、要多吃些含有維生素C和含鐵的食物, 如菠菜(蔬菜中含鐵最多)、雞肝、豬肝、瘦肉(含鋅)、海帶(含碘)、黑芝麻、黑木耳、紅糖(補血)、芹菜等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有很多。

G. 盤腿坐的好處和壞處

一、好處

是能改善腿部、踝部、髖部的柔韌性,使兩腿、兩髖變得柔軟,有利於預防和治療關節痛。盤腿這一動作在瑜伽中是最基本的動作,對健康人來說,多練練盤腿這一簡單的動作對身體多有益處。

每天睡前或者早上起床時,人們不妨在床上盤腿打坐10分鍾,這樣可以放慢下半身的血液循環,從而增加上半身,尤其是胸腔和腦部的血液循環。

剛開始盤腿的人們可以在尾骨下方墊個大約10厘米高的墊子,把骨盆墊得高一點後,可稍減輕髖關節大腿肌肉的壓力。還要注意的是,如果感覺到雙腳腫脹發麻,最好站起來活動一下。

二、壞處

曲膝盤坐時,上下身之間就像豎起了一道無形的閘,只有少量的氣血可以下行。腿足本身有疾患,或者氣血循環較弱的人,會很容易出現酸痛的感覺。

如果一味追求盤坐的時間和姿勢,不顧自身耐受程度和個體差異,反而會傷及筋骨,造成下肢局部供氧不足,甚至損傷機體組織。

這時不要強練,而要適時松開雙腿,輔以按摩或者走動。下肢的氣血會像開閘的水流一樣,奔涌而出,自身的感覺是腿腳處似有熱流通過。這個過程可以起到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才有利於健康。

(7)為什麼雙盤一段時間後人疲憊擴展閱讀:

有的人盤腿坐時堅持不了幾分種,就會感覺腰酸背痛,這說明腿部、腳踝、髖部缺乏柔韌性,需要增強柔韌性練習,在這方面,男性往往遜於同年齡的女性。另外,這也可能提示腹部脂肪太多,大肚腩影響了盤腿坐的動作,這時候就需要給身體「減腹」了。

盤腿坐在床上或椅子上時,可進行身體自測,將右腿的踝關節放在左腿的膝蓋上,同時用手按著右腿膝蓋往下壓,健康人的右腿完全可以放平,並且大腿根部不會疼痛或者只有很輕微的痛感,接著左右腿互換。

如果左右腳根本放不到另外腿的膝蓋上,或者放上去往下壓時有劇烈的疼痛感,就提示髖關節或者腰部出現炎症,需要去醫院檢查。

H. 打坐後感覺很疲勞,咋回事

打坐改變了原來的生活習慣,初練時會感覺疲憊,堅持循序漸進,慢慢就好了。

打坐建議你採用七支坐法,主要有七個要點:

第一個要點是盤腳。

從梵文翻譯過來叫做「跏趺」,趺是腳背、後跟,把你的背後跟疊起來,叫跏趺,中國話叫「盤腳」。盤腳分三種姿勢,雙盤是正跏趺,正坐,有人會問,右腳在外面還是左腳在外面呢?這就要先量自己的腿,一般人的兩條腿都不一樣長短,或者差一分,或者差半寸、一寸,在雙跏趺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長的那隻腳在外面就舒服。有的人不懂,這條腿長,卻拚命搬另外一隻腿,那是不對的。另外身體柔軟功夫到家的人,兩只腳掌都可以向上反過來,就向畫的佛像一樣。西洋人學雙跏趺很容易,因為他們的腿長,就算腳掌沒有翻過來,也容易做到雙跏趺。

另外學跏趺坐一定要加坐墊,雙跏趺更要加高一點,尤其是腿部練習得不夠熟悉的人。為什麼要墊坐墊呢?尾椎骨也就是最後一塊坐骨下面,兩邊是凹進去的,空的,如果不加坐墊,平著坐著,身體整個力量就會支撐到後面去了,否則就會前傾後仰,或者左倒右斜,這樣的姿勢身體不平衡,為了身體平衡,尾閭中正,督脈氣通,不管雙盤怎麼純熟,最好還是加一點坐墊,貼近身體正規地擺著,就會下意識去支持身體,姿勢也比較自然,就中了。

另外單跏趺右腳在下,左腳在上,叫做「如意坐」;左腳在下,右腳在上,叫做「金剛坐」,名稱為什麼有這樣的不同呢?這兩條腿一交換,氣脈就變了,左邊屬陽,右邊屬陰,右邊在下,左邊在上,負陰而抱陽;左邊在下右邊在上,負陽而抱陰,作用自然有所不同,這是根據易經的解釋。實際上左右兩邊的神經是交叉的,金剛坐和如意坐身體的氣脈會有不同的作用,單盤最好的標準是足底心抵到膝彎,你做不到,下面一隻腳的後跟蓋不要踮起來。如果如意坐的話,右面膝蓋頭放這里,左面的膝蓋頭剛好踮在後跟上面,身體就不正了,後跟剛好壓住腿彎,也就是下面一隻的腿彎,上面一隻也正好在腿彎,身體就比較正。

萬一初學靜坐的人,雙盤盤不起來,不妨將腿拉開,左右的幅度放寬,腿就盤起來了。如果再不行,就夾馬而坐,不過後跟千萬不要貼到大腿里頭,否則身體姿勢不正,後跟足心抵到大腿內緣,這樣就平正了。

單盤盤不起來,或者盤腿盤得酥麻,而還想靜坐的人,也可以採取其他姿勢,像獅子坐、六灶坐、仙人坐、菩薩坐和跨鶴坐等等輔助姿勢,跨鶴坐又分跪坐和交腿而坐兩種姿勢,完全看自己的需要和舒適而定。

靜坐的時候盤兩條腿有什麼重要呢?非常非常重要!人和動物不同,人的頂天立地就靠這兩條腿支柱,所以這兩條腿是氣脈、氣血和神經總匯聚的地方,尤其是臀部,關系很大,拿血脈來講,是血庫的支柱。「精從足底生」,人的生命力由生到死,從兩條腿就可以看出來。胎兒在母體里,腿是交叉盤著的,胎兒就是靠兩條腿盤曲,才成長得快,因而生下來,還在玩兩條腿,躺在床上凈蹬腳,越長大了腿就慢慢少動了。我們看小孩子,手還不大拿得動東西,可是一天到晚跑,到了十幾歲,到處玩、運動,青年人也喜歡東跑西跑。中年人就不不行了,坐的時候,腿要翹起來才舒服。再老一點,翹起來還不夠,一定要蹺起來才舒服,這時候兩條腿差不多已經死亡了,可見人的一生,兩條腿是重要,如此也可看到盤腿護腿下行神經的重要。

第二個要點在背脊。

人老了背就馱了,一般人兩肩都是不平的,背脊骨也很容易彎,背脊骨一個一個骨節必須使它兜緊,但並不需要挺腰,而且我們的背脊骨有個弧形的線條,並不是直豎的,在腰部這里彎進去,到了臀部翹起來,背上也有點弧度,所以真要端正得像古人講的「背脊豎立如銅錢」,尤其現在有一幫學密宗,或者日本學禪的,坐起來要勉強挺胸,把背也勉強挺直,這就犯了最大的錯誤,不但身體保養不好,還會出毛病。要順其自然,等功夫到了,自然會挺直,自然就調理正直才好。

此外有些人從小習慣養成背脊骨比一般人都彎,身體是彎曲的,勉強完全正坐,不但對健康沒有好處,還會出毛病,最好順其自然,稍加註意,比較端正就可以了。如果長期的自己慢慢體會糾正,靜坐坐好,體型會慢慢校正過來。大家要注意,如果一個人對自己體型是否正直都沒有絲毫感覺,注意力等於死了一半。

總之,初學靜坐要記住一個原則,背脊骨保持生理自然姿勢的直,不一定要像筷子、筆桿那樣的直,背脊並不是筷子、筆桿,所以體型不好的人,在初學靜坐的時候,要先學自然坐正,不要硬挺直而挺壞了,那將來姿勢坐對了,氣機發動了時候,自然會突然挺起來,比塑起來的菩薩還要正,這是自然的,而不是有意的。

背脊骨豎立這個姿勢,尤其同坐墊的姿勢關系很大,所以必須要把背脊骨端正,但是不要硬把它挺直,要合乎自然法則,尤其是腰鼓這里,我們身體的骨架子,從後面胸腔的肋骨,一直下來到骨盤這里,只有一個背脊骨,這個支柱是空的,假如故意挺胸,這個支柱可沒有力量,而且這兩邊的內臟包括腸子、腎臟等,故意挺直反而傷了腰,等到腰的氣滿了,背脊骨自然會挺得很好,所以要求身體坐直,只要從尾椎骨上來到一半,也就是夾肌這里,這些骨節一個一個地都對得很正,這就算直,不要故意挺直。有些人學佛打坐,胸腔張開,兩個肩膀拉開,把背脊骨和腰拉得直直的,這是氣功運動,和靜坐沒有關系,而且背脊骨往往因此受傷,尤其是腰椎骨這里,一定受傷,所以背脊骨坐直,是要先把骨架子坐好,等於練拳打樁一樣,所講的部位到頸椎骨為止,也就是到後頸這里,比較鼓出來的骨頭為止,和督脈的觀念是聯系的,道家的術語,背上的氣脈叫做督脈,督脈是沿著背脊骨裡面的氣脈,氣脈和骨節是兩回事,在佛法里,骨頭屬於地大,氣脈即不是地大,也不是火大、水大、風大,在唯識學叫做凈色根,那是脈的作用。

第三個要點是肩膀。

一般人打坐,肩膀往往都不對,有些圖畫所畫的佛像,肩膀部位也不對,尤其東方人喜歡把兩個肩膀向前方撾下來,這樣一撾,肺部兩邊的肋骨就閉攏了,這是很嚴重的錯誤,有些中國畫最喜歡這樣畫,看起來叫做老僧入定,其實在生理上是違反自然的,因為這樣一來,沿背脊骨的五臟六腑統統被壓迫,這就不對了,所以肩膀一定要拉得平,兩邊肩膀同背脊骨要平整得要像個十字架一樣,就像這樣,輕輕拉平了兩只手能放攏來結成一個圓圈,換句話說,肩膀不能向前面撾,也不能向後面拉,只要平整,然後把它松開,這些都要自己注意調整。

第四個要點是手結定印。

七支坐法的定印是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放在肚臍下面,丹田這里,也就是恥骨這里,有些學密宗的人,還特別端高,那是練武功架勢,對靜坐有妨礙的,要把手收好,剛好放在胯骨中間,甚至在丹田下一點,兩個大拇指相對,輕輕抵到就行了,如果手指拄得很用力,那就變成練氣功了,違反靜坐原則。有人右手在下面,左手在上面,叫做彌陀印,這個是差別名稱,同兩腳的原理一樣,左陽右陰,屬於氣脈問題,手印的姿勢很多,不止這兩個手印,暫時不加以討論。

但是法身佛的成就,毗盧遮那佛的手印就是這個大三昧印。結手印要注意,有些人上身很短,兩只手長,叫他接這個手印很苦,不知道把手放在哪裡才好。有些人左右手長短不一樣,手印也就有偏差了,像這種情形就要注意了,可以找東西或毛巾墊在手下,至於手長的人,宜結金剛拳印,放在膝蓋頭上,或者用道家所謂的五心朝天方式,也就是手心、腳心、頭頂心向上,仰著也可以,但是效果就不如大三昧印了,但是各有各的作用,比如夏天天氣熱,不妨把拳放開,這樣結的印叫做「說法印」,冬天的時候就可以把手合龍,氣也比較容易歸元,有的時候靜坐會碰到一些境界,心中感到畏懼就可以結金剛印了。

手印有很多種,比如道家有一種手印叫做掐子午,五指相錯,掐在子午的位置,一貫道也用這種手印,同時這也是佛家的手印,北方不空如來的另一種手印,道理是陰陽交齊。介紹到這里,也許有的人會問,為什麼跏趺坐法一定要兩腿夾足交盤,手結定印呢?因為人體以背脊骨為中心,背脊骨上來有中樞神經,督脈系統,全身的血管神經,是左右交叉,我們的生命能量天天都放射出去,向外走。現在科學儀器已經可以照出人體的光,這個光能也是左右一叉向外輻射出去,所以打坐的姿勢是兩邊合攏起來,像一朵花一樣,自己本身的電能、光能循環交流,所以坐著和站著的光絕對兩樣,七支坐法的姿勢一擺,所有的電能、光能自己收回,而自己本身左陽右陰,陰陽交媾,自己交,所以我們對七支坐法的姿勢一定要研究好。

第五個要點是頭要正。

頭太低,變成這樣,就不對了,頭太仰變成這樣也不對了,所以頭一定要擺正。現在教大家一種調整姿勢的方法,就是坐下去把身體趴著,完全趴平,這樣背脊骨就拉平了,然後以背脊骨為中心,慢慢地起來,背脊骨就擺正了。姿勢坐好了松下去,然後把腦袋勾下去,對准頜骨,勾得很緊,然後沿著頸骨立正起來,這樣頭就擺正了。盡管調正了,到了坐得不舒服的時候,又會慢慢歪過來,自己都不知道,因為人體多半都不是完全正的,所以身體要坐得標准,就看頭。頭擺的正對頸部,尤其頸部這兩根靜脈管最重要,心臟把血液送到腦部,就是通過這兩根動脈管,血壓高或者思想多,生氣的時候,這兩根動脈管會暴出來,所以打坐一定要把頸部擺好,輕輕壓住兩根動脈管,怎麼樣才叫壓住呢?用剛才我介紹的方法,把頭擺正,它自然就壓住了,這樣血液輸送到腦部的力量,就緩慢下來,心臟負擔也減輕了,打坐姿勢對了,輕鬆了,自然就慈悲喜舍,面帶喜氣,那是自然的,不是裝的。

第六個要點是舌抵上顎。

現代醫學主張有胃病的人,多咽口水,道家則吃自己的口水叫做「玉液還丹」,更高明的是打坐坐好了,頭頂會感到清涼,咽喉就有甜的口水,甘露水出來,細細咽下去走咽喉到胃,通丹田,這叫做「津液還丹」,不但可以治胃病,還可以調和荷爾蒙。按照中國古代醫學的劃分,人體背上是督脈,督脈上來由舌頭抵到上顎,也就是嘴巴張開,上顎有個穴道,從這里通到前腦,叫上顎闋穴道,如果打坐坐到入定的時候,氣住脈停,舌頭就會立起來,接住兩個鼻孔裡面的上咽喉,這時候,呼吸就不靠鼻子,而靠腦呼吸,緩慢出入,這樣身體是個完整的生命,比嬰兒還要完整。人老了舌頭會向外伸,白痴也是這樣,這是自律神經失調。修道人口水都是向內吸的,因為口水是很好的液體,也是荷爾蒙,如果打坐坐得好,自己會聞到身體里的液體都是香的,這是功夫做得好,真正究竟了,身體整個都轉變過來。所以大家試試看,舌頭用力縮回,身體會感到特別充實。將來靜坐坐好了,舌頭自己向上頂,這里的氣脈就圓滿了,這是正入定的大圓滿。所以我們看氣脈通的人下顎必定圓滿,舌頂上顎就有這個作用,接到腦下體荷爾蒙的下降,再接到甲狀腺的荷爾蒙。

第七個要點是眼神半開半閉。

按照古代規定,眼睛要像初生嬰兒的眼睛,只有一條縫,在道家叫做「含光渦漠」,含光包括外光及內光,乃至自己的神光,不外露,打坐到某一個境界,自然就充滿了,眼睛閉也閉不住,就會含光渦漠,可是也不是張開。你看畫的菩薩像,就是含光渦漠,可以看到一點眼珠子,這是正像。不過現代人的眼睛用得多,初學靜坐最好還是閉上眼睛,可是眼珠子還是要正,不要掉下來,你試試看,把眼睛閉上,眼珠向下掛,就變成昏沉境界了。眼睛張開,就容易變成散亂境界,所以最好是眼睛閉著,眼珠子還是正的,靜靜地定住。關於眼珠的道理很多,不要左右分開,也不要斗雞眼,更不要凝視,要很靜。

以上是七支坐法的要點,最重要的是腳、背、肩,手、頭、舌、眼這幾個重點部位的姿勢都坐好了,臉上肌肉放鬆,怎麼放鬆呢?要面帶微笑,但是不是笑,而是由嘴角開始,讓臉上的肌肉鬆開,尤其中國人始終臉上肌肉不松,容易綳緊面孔,這種神經和細胞都很緊張,臉部神經松開,前後腦神經跟著松開,才寧靜得下來,希望大家都能養成習慣,使每一位學習靜坐的人,都有一張慈悲喜樂的面孔。

在靜坐下坐以後,讓我們掌心相對,兩只手掌互相揉搓,使掌心發熱,在臉上由下往上,按摩幾下,從太陽穴繞過耳後,重復的做。同時由中指沿著眼窩按摩,接著揉搓鼻翼,按摩到舒服為止。

接著是放鬆雙腿,適當地按摩、敲擊大腿和小腿,接著兩腳伸直,腳尖內拗,兩腳轉圓圈,兩腳腳跟靠打,疏鬆兩腳關節之後,人稍微向外靠,並以手肘的另一支撐,雙腳彎曲,兩腳腳跟輪流拉直,往外蹬出,這些動作可以幫助血液循環,使我們打坐之後不至於受到風寒。

願你早日成就!祝你好運!

I. 為什麼越練習雙盤柔韌越差 練習雙盤之後反而覺得兩腿柔韌性變得超差。壓腿都壓不下去。

兩個沒有必然的關系的。雙盤關鍵是腿前側韌帶和髖部韌帶。
一字馬、橫劈主要是腿後側韌帶,如果你不是本身韌帶就非常好的,只要一段時間沒練,都會變差的,長時間不練,就會下不去了。

J. 為什麼雙盤打坐長時間後雙腿的筋脈很酸痛呢

那是你的氣脈尚未暢通的緣故,「痛則不通,通則不痛」,打坐前多開胯,慢慢堅持就好了

熱點內容
機甲斗獸場為什麼找不到地獄關卡 發布:2025-04-23 03:25:58 瀏覽:235
為什麼蘋果不提高散熱 發布:2025-04-23 03:23:34 瀏覽:772
蘋果11為什麼到不了微信 發布:2025-04-23 03:17:03 瀏覽:818
小米智能工廠為什麼這么好 發布:2025-04-23 03:02:09 瀏覽:866
氣管炎為什麼總在晚上發病 發布:2025-04-23 02:57:50 瀏覽:859
為什麼會找不到視神經 發布:2025-04-23 02:56:15 瀏覽:250
為什麼用抖音手機特別容易發燙 發布:2025-04-23 02:39:29 瀏覽:941
為什麼坐在高腳凳上唱歌不好聽 發布:2025-04-23 02:32:31 瀏覽:866
女人跟男人在一起為什麼會臉紅 發布:2025-04-23 02:27:18 瀏覽:796
為什麼我的櫥窗賣東西沒有評分 發布:2025-04-23 02:23:45 瀏覽: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