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樣時間長為什麼采樣率調不高
㈠ 實際工程測試中怎麼設置采樣頻率
實際工程測試中怎麼設置采樣頻率5毫秒也許是一個可以接受的數值。
在具體數據採集應用中,試錯測試可能使用得最為普遍,但它既不是最快的也不是最好的確定抽樣率的方法。
採用系統工程分析並通過一系列預先設計好的試驗,可以幫助快速找到適合的采樣率。本文以彈球開關為例,介紹選擇采樣率時應考慮的一些因素。
最近我問一個工程師他系統所使用的采樣率是多少,他回答說:「5毫秒」。我接著問他為什麼,「因為它合適,」他說道。「我們花了很多天來測試不同的采樣率,只有這個最合適。」
他的系統是一個按鈕開關,要求去除掉一些反彈效應。他和他的試驗小組最後選擇5ms作為間隔是因為在測試過程中。
採用這樣的采樣率既不會將一個信號錯誤地認為是兩個信號,且由於速度快,也不會將有用的雙擊誤認為是反彈。
5毫秒也許是一個可以接受的數值,但由於沒有考慮系統其它因素,尤其是實時反應時間,我們確實無法知道這是不是最好的答案。
假設處理器過載,例如5ms采樣時間造成40%過載,情況會怎樣呢。
可以將采樣時間間隔增加到10ms而把代碼佔用的CPU資源降低到20%,另外一種方法是保持采樣率不變,而將控制碼執行的速度降低一半。
㈡ 為什麼說示波器的采樣速率是數字示波器的重要指標
采樣率和記錄長度及采樣時間有關系。如果記錄長度是一定的,那麼采樣時間越短,意味著單位時間內采樣點越多,也就是采樣率越大。
反之,如果采樣時間越長,意味著單位時間內采樣點越少,也就是采樣率越小。
采樣時間是通過時基來調整的。
例如,記錄長度是100k,采樣時間是1s,那麼采樣率是100ks/s;如果采樣時間是100ns,那麼采樣率是1gs/s。
結論,示波器的采樣率不是總處於最高速率的工作狀態,它是根據時基的變化而變化的,且與時基成反比的。
㈢ 什麼是采樣定理采樣頻率過高和過低各有什麼優缺點
采樣頻率,也稱為采樣速度或者采樣率,定義了每秒從連續信號中提取並組成離散信號的采樣個數,它用赫茲(Hz)來表示。采樣頻率的倒數是采樣周期或者叫作采樣時間,它是采樣之間的時間間隔。通俗的講采樣頻率是指計算機每秒鍾採集多少個信號樣本。
采樣點數是指采樣的數目。
在進行模擬/數字信號的轉換過程中,當采樣頻率fs.max大於信號中最高頻率fmax的2倍時(fs.max>2fmax),采樣之後的數字信號完整地保留了原始信號中的信息,一般實際應用中保證采樣頻率為信號最高頻率的2.56~4倍;采樣定理又稱奈奎斯特定理。
搜狗問問
(3)采樣時間長為什麼采樣率調不高擴展閱讀
定理說明
采樣過程所應遵循的規律,又稱取樣定理、抽樣定理。采樣定理說明采樣頻率與信號頻譜之間的關系,是連續信號離散化的基本依據。
在進行模擬/數字信號的轉換過程中,當采樣頻率fs.max大於信號中最高頻率fmax的2倍時(fs.max>2fmax),采樣之後的數字信號完整地保留了原始信號中的信息,一般實際應用中保證采樣頻率為信號最高頻率的2.56~4倍;采樣定理又稱奈奎斯特定理。
如果對信號的其它約束是已知的,則當不滿足采樣率標准時,完美重建仍然是可能的。 在某些情況下(當不滿足采樣率標准時),利用附加的約束允許近似重建。 這些重建的保真度可以使用Bochner定理來驗證和量化。
㈣ 為什麼用示波器長時間觀察波形時采樣率會下降
示波器的采樣率收到存儲深度的限制,存儲深度=采樣率*采樣時間,當存儲深度一定時,采樣時間上升,采樣率就會下降。所以有時候很多示波器采樣率的標稱值很高,但是上時間觀察波形時,存儲深度下降的非常厲害。之前用的ZLG致遠電子ZDS2024 PLUS示波器,即使觀察250ms的波形,還能保持1GSa/s的采樣率。
㈤ 為什麼延長ADC的采樣時間可以提高准確度
(1)更高的采樣率會使用多個ADC拼接,造成波形失真。
(2)采樣率過高,會使ADC的有效位數降低(可能只能達到4~5位的解析度)。
因此,量測精度由多個因素共同決定,采樣率在夠用的前提下,不一定是越高越好,在有些情況下,高采樣率反而會帶來更差的量測精度。
㈥ 采樣頻率要求高,但濾波函數時間也很長,超過了采樣頻率怎麼辦
采樣速度超過濾波時間的采樣是多餘的,無效的。如果已經夠用,可以不管它,浪費一點采樣效率而已。
如果信號頻率較高(數百k乃至MHz),那就要更改濾波器參數,以充分發揮采樣的效率。
㈦ 怎樣提升采樣率
歌曲的采樣率不能提升 只能更改
而COOLEDIT是不能更改歌曲采樣率的(它只支持44100HZ)
如果你是要更改歌曲的采樣率 可以在千千靜聽里轉換
右鍵-轉換格式-將同時轉換采樣率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