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年休息時間是104天
『壹』 國家法定假日和休息日一年總共是多少天
國家法定假日有11天,休息日為104天,總共115天。《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第二條規定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1、元旦放假1天(1月1日);2、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3、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4、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5、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6、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7、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貳』 一年的公休日是多少天
法律分析:國家法定假日有11天,休息日為104天,總共115天。
法律依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
第二條 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
(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條 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
(一)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兒童節(6月1日),不滿14周歲的少年兒童放假1天;
(四)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日),現役軍人放假半天。
『叄』 為什麼每個月的工作日是21.75天
每月的工作日為21.75天的計算如下:
制度計薪日計算方法一、制度工作日的計算扣除了國家的法定節假日,具體計算方法為: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為一年52周的雙休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時數:月、年的工作日×每日的8小時
二、「制度計薪日」即用於日工資的計算的月計薪天數,在工資發放的時候與許多考勤項目相關,如扣除事假、病假工資,加班費計算,工作不足一個月時的工資計算等等,都與「制度計薪日」及日工資數相關。
月計薪天數、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方法為: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不扣除11天的法定節假日)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肆』 國家規定法定節假日一年多少天
法律分析:根據現行相關法律規定,國家法定節假日總天數為11天,休息日為104天,總共115天。《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第二條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第二條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伍』 中國公民一年法定休息日有多少天
中國一年的法定節假日一年共11天。1、元旦,放假1天(每年1月1日)元旦。2、春節,放假3天(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歷新年。3、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清明節又叫踏青節。4、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五一國際勞動節。5、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6、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7、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國慶節,也稱國慶日、國慶紀念日,是指由一個國家制定的用來紀念國家本身的法定節日。
『陸』 如果按國家規定,一般工人一年總共可以休息多少天
如果按國家規定,至少應該有法定節假日10天加上法定休息日,一般工人一年總共可以休息110天到120天之間,大概占整年的三分之一。
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全體公民的節日假期由原來的10天增設為11天。據此,職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數和工資折算辦法分別調整如下:
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我國勞動法沒有明確規定員工一年可以有多少天事假,這個由企業自行來制定的勞動規章制度,制定相關休息休假制度時必須遵循相關法律條文的規定,如年休假、喪假、產假等有明文規定的必須遵循。
我國勞動法45條規定:勞動者連續工作滿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有國務院規定。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6)為什麼一年休息時間是104天擴展閱讀:
司法解釋
1、職工連續工作滿12個月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
2、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3、職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單位工作期間,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規定同工作期間,應當計為累計工作時間。
4、職工新進用人單位且連續工作滿12個月以上的,當年度年休假天數,按照在本單位剩餘日歷天數折算確定,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具體折算方法為:(當年度在本單位剩餘日歷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
5、職工不享受當年的休假的情況執行措施有:
⑴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⑵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⑶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⑷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⑸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⑹勞務派遣職工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無工作期間由勞務派遣單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的天數多於其全部應享受的年休假天數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6、職工依法享受的探親假、婚喪假、產假等國家規定的假期以及因工傷停工留薪期間不計入年休假假期。
7、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8、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但應徵得職工本人同意。
9、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其中包含用人單位支付職工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
『柒』 一年365天,計算每個月的周六周日共計應該是105天。為什麼網上都是104天
准確是104.2857天,一年就多了0.2857天。按照105天的話不就少了啊,所以有一天就算到下年了。然後大概4年左右就會多一個假天。。。自己算
『捌』 一年法定節假日加上周末多少天
一年共有五十二個周日,放假104天;國家法定節假日有七個,放假11天;一共休息115天。
休息日:104天(雙休日)
法定節假日:11天(元旦1天、春節3天、清明1天、勞動1天、端午1天、中秋1天、國慶3天)
年工作日:250天
(8)為什麼一年休息時間是104天擴展閱讀
就節日風俗而言,許多節日元素早在遠古時代已經出現了萌芽。流傳至今的春節、上巳、端午、中秋、冬至等節日元素,先秦時代大部分已經形成,但當時的節日比較少,內容不夠豐富,時間也不那麼固定。
節日習俗大都建立在原始崇拜基礎上,信仰色彩濃厚。同時,節日大多是一些需要防範、禁忌的日子,如春節避山魈惡鬼,上已禊祓,端午劃龍舟等。
漢代,中國主要節日如除夕、元旦、元宵、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陽等都已基本定型。一些歷史人物如屈原、介子推等成為某些節日的紀念人物,取代了原始崇拜和信仰,增強了節俗的人情味和真實感。
在節俗自身的發展中,一些風俗上升為禮俗,一些禮俗變為風俗,風俗和禮俗融為一體,被人們約定俗成地接受並沿襲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