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皮為什麼時間長就薄了
㈠ 榮威i5車為啥鐵皮這么薄
因為鐵皮厚了的話車身就重了,本來油耗就高,而且造價也高上去了。
榮威i5 於2018年10月26日上市,是榮威旗下的一款高能互聯網緊湊型車。2021年4月23日,全新榮威i5上市,全系共推出5款1.5L車型,官方指導價6.79-8.99萬元
㈡ 新明銳的鐵皮為什麼那麼薄
發動機引擎蓋上面的好似用厚紙做的一樣,原來大眾總是標榜自己的車鐵皮厚的,車頂也不厚。架子雖然沒有速騰結實,估計還行。只是在漏水之外又多一個擔心。隨便一塊磚車殼就報銷了。
㈢ 聽說比亞迪鐵皮太薄,容易生銹,是嗎
這跟鐵皮厚薄沒得關系。國內的鋼鐵提煉純度低,跟外國沒法比。至於生銹就更不用說了,撞有很多種啊看你怎麼撞了,麻雀都可以跟飛機撞,可想而知嘛,希望採納
㈣ 車門鈑金噴漆後,車門鐵皮變薄了用手按變軟了,關門有鐵皮顫音,是鈑金還是缺少墊襯等原因解決辦法
襯墊沒貼,或沒貼好吧。
㈤ 為什麼日系車這么容易碎,鐵皮薄
有的確實薄,像日系的一些廉價車有的薄,比方豐田的花冠,一按一個坑,不過這跟安全性沒關系,安全系數主要看車架和防撞梁和安全配置(氣囊什麼的),按說越薄車越輕越省油性能越好,也不光是壞處,現在這年頭都在減肥,美國車也在減重,都差不多了。
㈥ 豐田新款榮放為何四周鐵皮那麼軟而薄
起到安全作用,能夠保護乘員的是車身骨架。車身上的鐵皮其實是裝飾作用,讓車看起來更好看,有些豪華車用的是鋁制或塑料翼子板。將鐵皮做軟做薄,可以減輕重量,同時如果與行人碰撞可以減少對人身的傷害。
一個汽車的安全性最重要的是它自身車架的剛性,而和它的鐵皮是無關的,鐵皮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蓋住車身骨架讓汽車的外觀更加漂亮而已。
在車輛受到撞擊時,外部的鐵皮是一定會變形的,所以它的厚度和安全性相關不大,這時候就需要車身的骨架來吸收撞擊所產生的能量了。車身上的每一根鋼架都經過反復的實驗和論證,從而達到最大限度的吸能和緩沖讓車內人員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保證生命安全。
而外部的鐵皮即使再厚它也無法將吸收的能量分散開來,所以真正對車輛起到安全作用的是內部的骨架而不是外部的鐵皮,這也是為什麼皮薄的日本車能夠在碰撞測試中取得好成績的原因。
㈦ 汽車鐵皮薄怎麼辦
1)衡量一款車是否安全,不是車皮越厚越好,更不是越薄越好。應該是軟硬結合。
在需要碰撞吸能的區域,必須是有軟的吸能材料,也有高強度鋼材進行抵抗沖擊,進而減少撞擊對駕乘艙的擠壓。豐田的GOA車身就是基於此理念。沃爾沃初期造的車輛一味追求鈑金厚度,結果有一次一輛沃爾沃車出現翻車事故,墜入懸崖,救援人員趕到時,發現車輛變形甚微,以為車內乘客無事,結果打開車門發現車內人員均已死亡——原來是撞擊帶來的強大能量只是傳遞,沒有吸收分散,車內人員被強大的沖擊和能量波震死。自此以後,再也沒有一味極端追求車皮厚度的愚昧做法了。當然車皮也不是越薄越好,太薄像易拉罐,連最基本的日常安全防護都無法做到,就別談安全了。所以說車皮該軟的地方一定要軟,該硬的地方一定要硬。
2)那什麼地方應該是軟的或者是吸能材料的?
前後保險杠、引擎蓋、後備箱蓋應該是軟的。而前後防撞鋼梁、儀表橫梁、B柱、B柱相對應的車底和車頂的通道加強筋都應該採用高強度鋼材。這個時候不禁就想起10年前我做銷售顧問時,有客戶用大拇指使勁按引擎蓋,如果按不動就覺得這車安全,一按直顫悠,就大呼此車不安全......還有客戶,拿著車門反復開門,感受車門厚重與否,我當時真不忍心告訴TA:車門厚重感更多來自車門與車身連接的鉸鏈的松緊調校,和厚度關系不大......
隨著時代科技進步,汽車材料學的快速發展,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汽車的輕量化、低重心是一個發展趨勢。對比10年前的帕薩特B6和現在的帕薩特B7,鈑金厚度降低了30%以上,車重也顯著變輕,但你能說現在的帕薩特不如10年前的安全嗎?超豪華品牌如保時捷、拉法或肥龍普遍採用工藝更加復雜、科技含量更高的碳纖維車身,車身更輕,車身剛度反而更強,沒有人會覺得價值4000萬的肥龍不安全。
3)一款車在碰撞中是否危險,要根據車型大小、行駛速度、碰撞角度等綜合研判,奧拓安全配置就算武裝到牙齒,你拿它和安全配置一般的,時速160的悍馬H2撞,結果可想而知。別因為單一事故就武斷下結論,那是不客觀的。
看看下面的圖:德系車沒有你想的那麼厚,日系車沒有你想的那麼薄
㈧ 車門鈑金噴漆後,車門鐵皮變薄了用手按變軟了,是鈑金的原因,還是車門內側缺少墊襯等原因解決辦法
你好,這個肯定是鈑金的問題,解決方法,就是可以在門裡面打膠,謝謝
㈨ 導致鋼板延展,變薄,鼓動的原因各自有哪些
摘要 一.輥印:是一組具有周期性、大小形狀基本一致的凹凸缺陷,並且外觀形狀不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