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綜合目標考核的時間為什麼年度
① 學校標准化建設工作有目標管理制度和工作質量檢查制度
學校標准化建設工作教學質量檢查制度
一、上崗檢查制度
1、教師資格認定:新任教師必須由人事部門進行學歷、職稱鑒定,由所在的學校安排試講活動,通過教學督導組和專業教師進行聽課,當面質疑,經課堂質量評估合格後方可正式上課。所有測試、聽課記錄、評審意見均應存入個人業務檔案備查。
2、新開課程資格認定:已擔任教學工作三年以上的教師,開設新課原則上可以免去試講考核手續,但必須是上一學年教學工作考核合格,並持有開設新課程全部教學文件(包括教學大綱、學期授課計劃、課時授課計劃、教材、課程設計大綱、實驗教學大綱、實驗指導書等)。
3、每門課程主講教師資格認定:必須在上一學年教學工作考核合格,並持有所開設課程全部教學文件,做好各項教學准備工作。新開課和每門課主講教師的資格認定工作由學校負責,校教學評估組抽查。
二、課堂教學和課後輔導檢查
每位主講教師必須在課程表規定的時間、地點,按學期授課計劃進程進行課堂教學,並向學生公布每周輔導、答疑時間、地點,按時進行集體或個別答疑。
校長、教研室主任和教學評估室(組),應有計劃地事先通知或不通知地對教師課堂教學、輔導工作進行抽查,聽取學生對教師教學及其它各項教學工作的反映。
三、期中質量檢查
期中質量檢查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教師的教學進程和教學態度進行檢查;二是通過卷面或其它形式對學生進行考核。通過檢查了解半學期內學校的教學質量,並提出改進意見。
1、對學生的期中考核一般安排在第九、十周內進行。
2、由學校安排教師對學生進行期中測驗。
3、由學校分別召開學生、教師座談會,組織教師填寫教學質量情況表,結合測驗成績進行分析,提出教學改進意見。
4、由學校對上半學期的教學質量進行總結,對教、學兩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
5、由學校校長對教學質量進行總結,並在全校教師大會上進行評估。
四、期末質量檢查
期末質量檢查是對教師和學生在本學期內教學和學習質量進行的考核和鑒定。
1、對學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20周或21周進行,全校停課一周。
2、期末質量檢查一般採用卷面考試方式,由縣教研室組織安排考試日程表。
3、各教研組應組織教師結合任課班級的考核成績進行質量分析,並書面寫出課程教學質量分析意見。
4、各教研組應對本學期教學質量寫出書面總結意見。結合教師學期、學年考評,提出鑒定意見或考評等,以促進教師不斷完善自身素質,提高教學質量。
五、綜合質量檢查
判斷教學質量的最終標準是社會,是用人單位的評價。教學評估組每年對半數學生的綜合素質後進行一次調查,提出改進意見。
專業評估由教學評估組制定專業自評標准,對不足之處限期改進,對沒有明顯改進的校長提出處理意見。
② 試述學校目標管理的過程
1、做好指導工作,工作部署下去後,作為領導不能散手不管。因為在目標實施過程中,各部門之間、教師間、師生間難免出現各種矛盾、困惑,甚至受到運行困難狀況,影響目標的完成進度。所以領導必須經常深入一線,及時了解目標實施情況各種信息,針對問題及時進行分析點播與指導,確保目標管理的順利實施。
2、要重視檢查工作,目標管理實施到一定階段,必須有檢查、有驗收,確保其順利實施。領導對實施情況的檢查,可以採取自下而上的匯報--反饋形式,也可以採取直接深入自上而下的方式進行,對反映的問題一定耐心傾聽、積極鼓勵、正確引導。依據情況變化也可以及時調整目標方案。
3、做好調控工作,目標實施過程中,難免出現偏差與各種各樣的矛盾,影響進度落實。領導要對出現的偏差加以控制,防止偏離運行軌道,對出現的各種矛盾,如處室之間、老師之間等,積極做好調解工作,做到統一思想認識,步調一致,團結合作,為目標管理的順利實施創設良好的環境。
搞好評估反饋是保證
目標的結果是目標管理的出發點與落腳點。評價與考核既是對目標管理工作的總結,也是下一階段新目標確立的一個挑戰。它能增強教師學生完成目標的成就感、榮譽感與自信心,激發其工作熱情,也為下一階段確立新目標提供依據。
評估工作是目標管理的關鍵,關繫到師生的工作熱情與學校整體發展。評估前要做三個方面的工作:評估內容與評估標準的確定;評估措施的確立以及評估結果的處理意見。評估過程中,要把握標准,嚴格落實,及時反饋,確保效果。
③ 重慶師德師風年度考核計算時間
師德考核是從學期開始到學期結束的時間段計算起的,一般每個學期為一個考核周期,或者一年為一個周期。
具體要根據地區和學校而定。以某地師德考核辦法的內容為例:教師師德師風考核與績效考核結合進行,一般應安排在每年7月或12月進行。
(一)成立考核小組:學校要成立考核小組,負責本校師德考核工作的組織實施。考核小紐成員由學校領導、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教師代表組成,其申教師代表應民主推選產生,人數不少於考核小組成員的50%。
(二)組織評議:學校考核小組組織教師、學生、家長升展師德評議。
(三)綜合評定:學校考核小組根據學生(家長)評議和教師評議情況,結合教師平時的師德表現,對每個教師作出客觀評價,審議並確定最終的考核等次,張榜公布考核結果。
④ 學校目標管理的過程
你好
一、把握內涵是基礎
目標管理這一概念最早是美國著名管理學者彼得·杜拉克提出來的,它是一種企業管理理論。在1954年發表的《管理實踐》一書中,他首次提出了「通過目標和自我控制進行管理」的思想。20世紀60—70年代,西方國家把目標管理引入了教育領域。80年代,我國一些學校的管理者也開始運用目標管理思想來指導管理實踐。
根據目標管理的概念,我們如何對學校目標管理下定義呢?可以這樣理解:學校領導根據目標管理理論,結合學校的主客觀條件,充分調動學校成員參與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共同制定出學校發展的總目標,並將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部門與個人,明確各個部門、個人的職責,並以實現目標的績效來評估和決定部門、個人貢獻和獎勵報酬,以實現學校發展的管理過程。
二、 科學確立目標是前提
科學確立目標是實施目標管理的基本前提。學校目標,我認為主要有兩個方面內容:
(一) 學校辦學目標
也就是學校整體發展目標,也可以理解為學校發展的願景或者長期發展規劃。它的確立必須嚴格遵循國家教育方針,確保全面、科學、合理、公平且富有挑戰性,它是一種原則化的宏觀目標。它的確定必須建立在對學校發展環境以及所擁有資源科學的戰略分析基礎之上,制定時要充分發揮教職工的聰明才智,調動教職工積極參與性、主動性、創造性,上下溝通,群策群力,准確定位,達成共識,形成符合校情學情的辦學目標。這個過程實際是目標深入人心的一個過程。比如在青島考察時,青島開發區實驗初中就確立了「建設師生共同成長的家園」,青島二實驗確立了「創設適合每一個孩子的教育,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的辦學目標。
(二)學校的管理目標
管理目標就是管理主體進行管理活動所要達到的狀態、標准與結果。換句話說,就是學校管理者通過實施一系列的管理職能,使學校達到的管理狀態。與辦學目標相比,管理目標是一個具體化目標,具有層次性,是學校的總體目標。如楊柳青四中確立的「更新觀念、整體優化、嚴謹務實、爭創一流」就是管理目標。
三、合理分解目標是重點
在學校總目標下,逐級分解目標是實施目標管理的必要環節,形成針對性強、操作性強的子管理目標。從管理內容上,可以劃分德育目標、教學目標、安全目標、總務目標、辦公室目標等等;從性質上可以劃分為人的管理目標、物的管理目標、財的管理目標、信息的管理目標。這里以人的管理目標為例加以說明。
1、職能部門管理目標
各職能部門圍繞學校總體管理目標,確立各個處室、年級、班級、教研組的子目標。目標的確立要職責明確,責任到人,內容應具有實用性、針對性、操作性,力求全面具體。同時必須有完善的制度約束作為基本保障。
2、個人目標
(1)教師目標
教師是學校發展的根本,既是自我管理者也是學生管理者,學校各項目標的完成情況通過教師得以實現。教師要積極參與學校管理,做管理的主人,深入挖掘自身優勢,准確地為自己的角色定位,結合各部門子目標,確立自己的發展目標與工作目標。
A、教師自我發展目標
教師根據自己的學科素養與個人特點,確立自己的發展規劃與自身專業化成長的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
B、教師工作目標
一是教師職業目標:首先教師應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與職業操守,用良好的師德表率去感染學生。做到先做人後教書,追求工作的幸福指數,快樂工作,幸福生活。
二是教育教學目標:認真分析學情,把教好每一名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所進步有所發展作為整體目標。在此基礎上,形成直觀的數字化目標,如三率一分、各等級指數等等,進而開展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如精心設計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用好每一個學案,關愛每一個學生,注重與家長的溝通聯系,協調與任課教師關系等等,形成教育的合力,進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學生目標
學生是課堂與學校發展的主體,學校目標與辦學成果通過學生狀態與結果來呈現。學生依自身特點與班級、教師目標確立自己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奮斗目標。
四.有序實施是關鍵
目標的實施是目標管理的關鍵性因素,增強教師責任意識,落實目標責任制是目標實施的有效保證。
(一)制定目標管理實施方案
其內容應包括:1、目的意義。講一講為何確立目標。2、實施范圍與時間,在什麼范圍內進行,哪個時間段進行?什麼時間完成?3、目標內容:做什麼工作,達到什麼要求與標准?4、人員分工與職責要求5、保證措施,即為完成目標運用什麼措施與辦法?6、保證機制,為確保目標完成,確立怎樣的監督機制與評價機制。即怎樣衡量和評價工作成效?由誰去評價去監督?7、結果反饋。即要建立激勵機制,主要對目標完成結果如何使用與處理?
(二)注重實施的過程管理
過程實施與管理是學校目標管理的核心,沒有過程管理作保證,目標很難實現。在目標實施過程中,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指導工作,工作部署下去後,作為領導不能散手不管。因為在目標實施過程中,各部門之間、教師間、師生間難免出現各種矛盾、困惑,甚至受到運行困難狀況,影響目標的完成進度。所以領導必須經常深入一線,及時了解目標實施情況各種信息,針對問題及時進行分析點播與指導,確保目標管理的順利實施。
2、要重視檢查工作,目標管理實施到一定階段,必須有檢查、有驗收,確保其順利實施。領導對實施情況的檢查,可以採取自下而上的匯報--反饋形式,也可以採取直接深入自上而下的方式進行,對反映的問題一定耐心傾聽、積極鼓勵、正確引導。依據情況變化也可以及時調整目標方案。
3、做好調控工作,目標實施過程中,難免出現偏差與各種各樣的矛盾,影響進度落實。領導要對出現的偏差加以控制,防止偏離運行軌道,對出現的各種矛盾,如處室之間、老師之間等,積極做好調解工作,做到統一思想認識,步調一致,團結合作,為目標管理的順利實施創設良好的環境。
五.搞好評估反饋是保證
目標的結果是目標管理的出發點與落腳點。評價與考核既是對目標管理工作的總結,也是下一階段新目標確立的一個挑戰。它能增強教師學生完成目標的成就感、榮譽感與自信心,激發其工作熱情,也為下一階段確立新目標提供依據。評估工作是目標管理的關鍵,關繫到師生的工作熱情與學校整體發展。評估前要做三個方面的工作:評估內容與評估標準的確定;評估措施的確立以及評估結果的處理意見。評估過程中,要把握標准,嚴格落實,及時反饋,確保效果。
我們說,目標管理就是效益管理,弄清內涵是基礎,確立目標是前提,分解目標是重點,實施目標是關鍵,成果評估是保證。我們要讓每一位管理者、每一位老師、每一個學生都能科學地制定目標,科學地管理目標,時時落實目標,階段清理目標,最後達成工作目標,最終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學校的管理水平與辦學效益。
滿意請採納
⑤ 大學綜合測評多久一次
綜合測評和平時表現掛鉤的,表現一個學生在學校的綜合能力,包括平常的學習態度(出勤數)學習成績,班,系及學校組織的活動,也包括快畢業時畢業設計與實習,大部分學校還是偏向學習成績,總之你如果學習好,多參加學校的活動,積極表現,這樣綜合測評分就高。
綜合測評還是挺重要的。大學里評獎學金一般就是依照綜合測評分。畢竟和獎學金及各項評優有關。建議你平時多參加各項活動,就算不為綜合測評,多鍛煉自己也是極好的。
什麼是大學生綜合測評:
一. 現行大學生綜合測評體系中存在的弊端和問題
綜合測評是指對大學生的德、智、體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量化指標與實施細則,平時考核積累,每學期評定一次,是大學生獎學金、三好生評比和畢業生就業的重要依據和參照,是一項與每一個大學生都密切相關的工作。但是,由於存在人為的完全量化等方面的缺陷,綜合測評已走入一種「學生排斥,老師頭疼」的尷尬境地。
1. 測評體系系統不夠完善,指標設定不合理
多數高校的「綜合測評辦法」在指標體繫上都把德育、智育、體育作為三個基本指標,並對應成相應的分數。如果用當前倡導的素質教育思想與觀念來分析這種框架體系,就會發現這種框架體系的局限性:
首先,德育標准概念化。高校學生綜合測評體系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但作為評價機制,它排斥概念化的口號。各高校在制訂學生道德教育的客觀標准上缺乏與時俱進的精神和開拓創新的意識,大多停留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等原則口號上,大概念清楚,具體標准模糊,因而造成了在這一項的評分上人人都得滿分的結果,否定了主體道德水平的個性差異。
其次,智育標准考分化。目前我國許多高校實施的綜合測評,評測重點僅僅局限在「智」的方面,以考分作為衡量學生「智育」水平的評判標准,抹殺了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得學生與社會脫節,缺少社會實踐能力。測評比例中比重較大的智育引導學生過於追求各門功課的均衡發展,不少學生為取得各門功課的高分忽視了全面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這與大學人才培養的目標存在偏差,這是對全面發展的誤解。這種評價盡管肯定了學生知識積累上的差異,但智育指的應該是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不僅僅只是學習成績。
再次,體育標准模式化。目前很多高校採取體制測試作為大學生綜合測評的體育得分,無法體現一個大學生身心發展是否健康。未來社會對大學生的身心素質有極高的要求,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不能適應未來激烈競爭和緊張的生活,可以這樣說,健康的身體是將來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才能的前提與基礎。以開放性、合作性、競爭性為特點的21世紀,對人才提出的重要素質中,還包涵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健康的心理素質,這是使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獲得完美結合的前提。而僅僅以體制測試成績作為體育得分是以偏蓋全的一種做法。
第四,獎罰標准制度化。獎罰分是在上述成績的基礎上直接加分,在綜合測評成績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學生為了這些加分,可能會積極地去爭取擔任學生幹部,而且希望「學生幹部級別」越高越好,因為「級別」越高加分就越高;為了加分,有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也勉強自己去做,如身體不好,但因無償獻血的加分比較高,就「積極」參加獻血。這樣培養出來的不是一個真正全面發展的大學生,而是一個「功利」、「虛偽」的大學生。這種加分制度並不能完全真實地反映學生地素質,對於學生素質地提高並不具有全部地真正意義。
2. 測評體系系統與社會對大學畢業生的素質要求偏差較大
如今,用人單位在選拔大學畢業生時,除看學習成績外,更是有選擇地對政治素質、創新意識、進取心、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外語、計算機水平,創新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動手能力、交際能力等多方面地素質提出了要求。現行的綜合測評體系無法為大學畢業生就業及用人單位考察畢業生提供比較具體的依據,容易造成社會需要與大學生自我定位的錯位。這種評定很難在評價中突顯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不能科學地反映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以及每個學生達到培養目標的程度,不利於學生全面素質發展,也不利於學生的就業。在做人方面,以前用人單位希望分來的大學生是黨員和學生幹部,強調得更多的是學生「政治素質」;而現在用人單位雖然提出了「黨員優先」,強調得更多的則是「團結協作」、「自我約束」的能力。在做事方面,用人單位一般追求的是「忠於職守」、「老實厚道」,而現在用人單位更加看重的是「獨立創新」、「靈活應變」。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具備復合型、創造型、協作型素質的人才已成為「搶手貨」。現在,很多用人單位採用「招考」的方式而不再依賴學校的評價和鑒定為主要依據錄用人才,這就是重要的原因[3]。
3. 測評體系系統操作有漏洞,不利於素質教育
在大部分高校,綜合測評成績=德育分+智育分+體育分+獎懲分。德育分是由輔導員、班主任和學生幹部評議出來的。有些學生為了得到較高的德育分,在同學中拉幫結派,做表面文章,力圖給老師留下好印象,這也給一些參與測評的輔導員、班主任和學生幹部以很大的發言權,也就催生了一些學生以各種方式孝敬老師的不良行為。如果說學習成績是考出來的還值得大家信服,德育都是根據感覺打出來的,平時表現又缺少誠信的記載,這容易使學生在勾心鬥角的功力追求中迷失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如《中國青年報》2005年11月10日就報道了一篇《部分大學生爭奪獎學金不擇手段》的文章,這一現象並不罕見,也已引起了高校的普遍關注和重視。
二. 重構大學生綜合測評體系指標的客觀根據
大學生綜合測評體系的目的是根據黨的教育方針和學校的辦學目標,通過理性的思考,制定出既合目的性,又合規律性的具體的客觀評價標准,既要兼顧學生的道德修養,又考慮學生的意志品質;既考慮學生的人文知識的積累,又考慮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既考慮學生對新事物的感知能力,更考慮學生的發展潛能等。要從心理學、生理學、能力學人文精神的諸多因素來考察,重點要注重學生的構建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其原則要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態度,不拘泥於對德智體總體原則的僵化理解。更不能把「德育」與概念劃等號,把「智育」與考分劃等號,將「體育」僅與達標聯系。為改變這種片面的、落後的考核評價方法,我們必須建立一套科學合理,操作性強的素質綜合測評,使素質教育內容具體化、目標量化。根據各高校的實踐經驗,筆者認為大學生素質綜合測評指標主要內容為:
1. 評分方法
N=A×20%+B×60%+C×10%+D×10%,N為綜合測評成績,A、B、C、D分別為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心健康素質、發展性素質。該體系包括4個一級指標,不同的指標所佔的權重系數分別為0.2、0.6、0.1、0.1。每一個一級指標又包含二級指標,每一個二級指標又包含若干個評價要素,指標和評價要素的權重系數一般根據各項指標的重要程度設置。
2.測評內容及各項分值的計算
(1)思想道德素質(20%) 由思想政治理論課成績、操行測評成績和班主任給予的考評成績三部分組成。總分20分,其中理論課成績6分,操行測評10分,班主任考評成績4分。
思想政治理論課成績為各課程的平均學分成績的6%,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有如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原理、毛澤東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等等。
操行測評內容共分十項,即政治表現、專業思想、學習態度、遵紀守法、集體觀念、勤儉節約、勞動觀念、文明修養、嚴於律已、團結友愛,每項各一分,由本班級學生共同打分取平均值。
(2)科學文化素質(60%) 由基礎知識能力素質、專業技能素質和文化修養素質三部分組成。總分為60分,其中基礎知識能力素質為30分,專業技能素質為20分,文化修養素質為10分。
基礎知識能力素質成績為各專業基礎課程平均學分成績的30%。平均學分成績為學分成績(每門課的實際得分乘以該門課的學分數)之和除以總學分數。
專業技能素質成績為各專業選修課程平均學分成績的20%。
文化修養素質內容共三項,即對文化知識的認識和掌握程度(4分)、對美與丑的鑒別能力(3分)、注意表現美(3分),其操作可由同學互評和教師評議兩部分組成。
(3)身心健康素質(10%) 由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兩部分組成。總分為10分,其中身體素質成績為5分,心理素質成績為5分。
身體素質成績由體育課成績、體質測試成績、課外群體活動三部分,每部分的成績依次為2分、2分、1分。
心理素質內容包括良好的自我意識、積極進取的精神、情緒協調和控制能力、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群眾關系良好,每項各為一分,由本班級學生共同打分取平均值。
(4)發展性素質[4](10%) 由創造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文藝體育競技特長,其他能力等四部分組成。每部分成績依次為3分、2分、2分、3分。
創造能力包括科技競賽及科技成果,參加校級以上科研成果競賽,以獲獎證書或文件為依據,學術論文以所載正式刊物為依據,出版的作品、獲得的專利需經專家教授推薦並經校科技部或人文社科部審定。
組織管理能力包括對各級學生幹部進行統一管理,分級考核,各級學生幹部分別由供職單位進行考核、評定等級,由學院統一加權處理。
文藝體育競技特長主要是指按校級以上文化藝術、體育競技活動和其他相關活動等獲得獎勵或表彰情況進行加分,但一次活動獲得多獎勵時,不累計加分。
其他能力包括英語、計算機、社會實踐等方面的能力,操作技能,學校制定標准,對學生的特殊優秀表現給予嘉獎的特殊表彰,以獲得的選修、輔修和第二專業、第二學位為依據進行的加分等。
三. 完善大學生綜合測評體系的思考
高校作為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的搖籃,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一項長期的重要任務。大學生綜合測評體系,應該是對大學生綜合素質進行科學評價依據,是學生學業評價的補充和完善。要建立科學的大學生綜合測評體系,我們應努力做到如下幾點:
1. 定量評價與定性相結合的原則。綜合素質評價的目標是多元的,評價手段和評價主體是多樣的,既要關心過程,也要關心結果。因此,不可能採用整體劃一的評價指標來對待千變萬化的評價對象,也不可能完全依靠定量評價手段。對此,可以借鑒《高等工業學校本科教學工作評價方案》的做法,在測評的表述上採取「多因素狀態方程」加「測評建議」的方式,如測評結論:XN=x1n1+x2n2+x3n3+x4n4(x,n分別為相應指標你的權重和系數)。測評建議:對學生優點的肯定、不足的評價、改進的建議。
2. 建立和完善大學生素質發展的有力保障機制。作為大學生素質評價的有力保障,最為重要的是學校應成立「人才培養委員會」和「大學生素質評價中心」,加強人才培養與素質評價的理論研究和工作協調,解決人才培養與素質評價「兩張皮」的問題。在人才培養上,要以市場為導向,探索產學研結合的培養模式,培養社會歡迎的人才,注重核心知識、核心能力、核心素質的培養。「大學生素質評價中心」應以學工處和團委等部門為主牽頭,具體負責對大學生平時的素質評價和評先評優工作。「大學生素質評價中心」要定期召開會議,及時修訂大學生綜合測評標准,從而形成人才培養和素質評價協調有力的保障機制。
3. 測評工作要增加透明度,做到「三個公開」。一測評人員要公開,由各班民主推薦產生。二測評過程要公開,要不斷接受其他同學的監督,及時糾正測評中存在的問題。三測評結果要公開,要將測評結果在一定范圍內公開,尤其要對每位學生加減分要說明具體原因。
4. 加大方案宣傳力度。從測評工作來看,許多問題是由測評組和學生對方案理解上的偏差所造成的,這固然有方案表達不準確、不嚴密的地方;甚至一些很明確的規定,由於學生理解的角度不同,也會有不同的認識。因此,有必要通過宣傳統一學生對方案的認識,避免產生誤解。為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應將測評方案發到每個寢室,並組織班主任專門學習方案,再由班主任召開班會進行解釋。
總之,學生是綜合測評評價的對象,綜合測評體系的優劣,關鍵在於是否有利於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是否有利於學生創新能力和再學習能力的發揮。學生綜合測評體系不應是單一的,一成不變的。我們不能單從理論研究出發,而要立足於社會對人才質量需求,盡可能地逐步完善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體系。
⑥ 晉中綜合素質評價的日期總是變,為什麼
摘要 其實有好多,比如
⑦ 教師年度考核時間是一年還是一學年
摘要 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兒哦~
⑧ 目標考核法的方案
一、考核對象
各鄉鎮中心學校、縣直學校(園),教育局機關股室及二級單位。
二、考核內容
(一)黨風廉政建設、安全生產、人口和計劃生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減輕農民負擔等五個一票否決的工作,內容以簽訂的相關責任書為准。
(二) 本年度教育局確定的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三) 各鄉鎮中心學校、縣直學校(園)、局機關股室及二級單位本年度的目標任務,詳見《綜合目標考評細則》(附後)。
三、組織領導
縣教育局成立考核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領導和相關股室等單位負責人組成,具體考核工作由督導辦牽頭,負責組織對各考核對象的考核。
四、考核方法
1、考核採取單位自評、考核小組考評和民主評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2、綜合目標任務的考核實行量化評分,對照考評細則的標准,通過聽、查、看、訪、談等辦法據實評分。
3、「五個一票否決」和十二項重點工作單獨考核,所得分計入綜合目標考核總分。五個一票否決每項8分,按考核實得分計入綜合目標考核得分。十二項重點工作每項2分,每完成一項加2分,直接加入綜合目標考核總分;沒有完成重點工作,每項扣2分,直接扣除綜合目標考核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