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規定酶反應時間
1. 測定酶活力為什麼要在進程曲線的初速度時間范圍內進行
要進行酶活力測定,首先要確定酶反應時間,酶的反應時間並不是任意規定的,應該在初速度時間范圍內選擇.可以通過進程曲線的製作而求出酶的初速度時間范圍.進程曲線是在酶反應的最適條件下採用每隔一定時間測產物生成量的方法,以酶反應時間為橫坐標,產物生成量為縱坐標繪制而成.從進程曲線可知,在曲線起始一段時間內為直線,其斜率代表初速度.隨反應時間延長,曲線趨於平坦,斜率變小,說明酶的反應速度下降.反應速度隨反應時間的延長而降低這一現象可能是由於底物濃度的降低和產物濃度的增高致使逆反應加強等原因所致.因此,要真實反映出酶活力大小,就應在初速度時間內測定.求出酶反應初速度的時間范圍是酶動力學性質的一系列研究中的組成部分和必要前提.
2. 澱粉酶活力測定實驗中,為什麼總是要強調准確反映一定時間
酶活力是反應速率,如果時間不準的話,速率當然不準了,如果因為計算時實驗不準而得到低速率,產品方生產時如果參考你的文獻時就不會使用這種產品了。它的前途也會受到影響,如果被證實你的數據有問題的話,甚至有可能說你的論文是虛造的......問題很嚴重
加入緩沖液是因為在水解後溶液體積會變化,而緩沖液的pH相對於單一物質來說更穩定些,酶活變化不大,可以忽略。
3. 酶活力測定為什麼必須測定酶反應的初速度
酶活力大小,不是要去表示酶催化效率的高低的。它是酶含量的一個單位。是因為在檢查酶是否存在及含量的時候,不能直接用重量或者體積來衡量,通常是用催化某一化學煩贏得能力來表示,就是用酶活力大小表示。
現在我們來看你的問題:
我們很清楚酶促反應中,產物的生成量對反應時間的圖形,它是一條類似 「/~ 」 型的曲線(我就不畫圖了,你自己找找這個曲線,教材上有的)。曲線的斜率表示單位時間內產物生成量的變化,所以曲線上任何一點的斜率就是該相應時間的反應速率。可以看出,在反應開始的一段時間內,斜率幾乎不變,也就是你說的初始速度是不變的。隨著時間的延長,曲線逐漸平坦,斜率降低,反應速度也就降低,顯然這個時候測得的酶活力不能代表真實的酶活力。引起酶促反應速率隨時間延長而降低的原因很多,如底物濃度降低,產物濃度增加加速了逆反應進行,產物對酶的抑制等等。因此,測定酶活力,應該測定酶促反應的出速率,從而避免上述種種復雜因素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最後,酶量和反應初速率呈線性關系,所以可以用初速率來測定製劑中的酶含量。
4. 為什麼酶活力應在進程曲線的初速度時間范圍內進行
要進行酶活力測定,首先要確定酶反應時間,酶的反應時間並不是任意規定的,應該在初速度時間范圍內選擇。可以通過進程曲線的製作而求出酶的初速度時間范圍。進程曲線是在酶反應的最適條件下採用每隔一定時間測產物生成量的方法,以酶反應時間為橫坐標,產物生成量為縱坐標繪制而成。從進程曲線可知,在曲線起始一段時間內為直線,其斜率代表初速度。隨反應時間延長,曲線趨於平坦,斜率變小,說明酶的反應速度下降。反應速度隨反應時間的延長而降低這一現象可能是由於底物濃度的降低和產物濃度的增高致使逆反應加強等原因所致。因此,要真實反映出酶活力大小,就應在初速度時間內測定。求出酶反應初速度的時間范圍是酶動力學性質的一系列研究中的組成部分和必要前提。
5. 測定酶活力要注意控制哪些條件
1、底物濃度:除選擇適合的底物外,在實際應用中更多考慮的是底物濃度。由於[S]與反應速度V成雙曲線關系,在酶活性測定時,要求[S]達到一定水平以保證酶活性與酶量成正比。
2、酶濃度:在反應條件一定時,酶濃度與反應速度成正比。按照中間產物學說,只有[S]>>[E]時,酶才能被底物分子飽和,反應速度才能達到最大值。因此當標本酶活力過高時,應將標本適當稀釋後再加以測定。
3、溫度:不同的酶最適溫度可以不同,多數酶的最適溫度在37~40℃。高於或低於最適溫度,酶活性都降低。
4、離子強度和pH值:在最適pH時,酶的活性最強,高於或低於最適pH,酶的活性都降低。
一般採用電化學和光物理的方法
即利用反應物或產物的吸光性,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或熒光法測定。若酶反應過程中產物或反應物有氣體,則可用測壓儀(瓦氏呼吸儀)測定。若反應過程中生成酸,則可用電化學法。用同位素標記的底物則可用放射化學法測定底物濃度變化,計算酶活性。一些性質穩定的酶,也可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酶活性測定
6. 為什麼酶反應要控制好反應時間
酶有最適溫度,溫度過高會使酶失活,破壞酶蛋白結構。給採納!謝謝
7. 測定蛋白酶活力時為什麼要嚴格控制反應時間
因為酶活力單位的規定就是,根據酶在最適條件下,單位時間內作用的底物減少量或產物的生成量來規定的。
8. 酶促反應的最適溫度為什麼和反應時間有關
因為溫度會影響酶的失活速率,有的酶在催化瞬間速率最高時迅速失活。若所需的時間短,就盡量選最高效率;要長時間反應就要盡量保持酶活性。所以要綜合考慮催化效率和失活速率。
9. 影響酶活性的因素
凡能影響蛋白質的理化因素都能影響酶的活性,因此溫度、酸鹼度、重金屬離子都能影響酶的活性,高溫、強酸、強鹼等因素均可引起酶喪失催化能力。
影響酶活性的因素
a.溫度:
溫度(temperature)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很大,表現為雙重作用:(1)與非酶的化學反應相同,當溫度升高,活化分子數增多,酶促反應速度加快,對許多酶來說,溫度系數(temperature coefficient)Q10多為1~2,也就是說每增高反應溫度10℃,酶反應速度增加1~2倍。(2)由於酶是蛋白質,隨著溫度升高而使酶逐步變性,即通過酶活力的減少而降低酶的反應速度。以溫度(T)為橫坐標,酶促反應速度(V)為縱坐標作圖,所得曲線為稍有傾斜的鍾罩形。曲線頂峰處對應的溫度,稱為最適溫度(optimum temperature)。最適溫度是上述溫度對酶反應的雙重影響的結果,在低於最適溫度時,前一種效應為主,在高於最適溫度時,後一種效應為主,因而酶活性迅速喪失,反應速度很快下降。動物體內的酶最適溫度一般在35~45℃,植物體內的酶最適溫度為40~55℃。大部分酶在60℃以上即變性失活,少數酶能耐受較高的溫度,如細菌澱粉酶在93℃下活力最高,又如牛胰核糖核酸酶加熱到100℃仍不失活。
最適溫度不是酶的特徵性常數,它不是一個固定值,與酶作用時間的長短有關,酶可以在短時間內耐受較高的溫度,然而當酶反應時間較長時,最適溫度向溫度降低的方向移動。因此,嚴格地講,僅僅在酶反應時間已經規定了的情況下,才有最適溫度。在實際應用中,將根據酶促反應作用時間的長短,選定不同的最適溫度。如果反應時間比較短暫,反應溫度可選定的略高一些,這樣,反應可迅速完成;若反應進行的時間很長,反應溫度就要略低一點,低溫下,酶可長時間發揮作用。
各種酶在最適溫度范圍內,酶活性最強,酶促反應速度最大。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溫度每升高10℃,酶促反應速度可以相應提高1~2倍。不同生物體內酶的最適溫度不同。如,動物組織中各種酶的最適溫度為37~40℃;微生物體內各種酶的最適溫度為25~60℃,但也有例外,如黑曲糖化酶的最適溫度為62~64℃;巨大芽孢桿菌、短乳酸桿菌、產氣桿菌等體內的葡萄糖異構酶的最適溫度為80℃;枯草桿菌的液化型澱粉酶的最適溫度為85~94℃。可見,一些芽孢桿菌的酶的熱穩定性較高。過高或過低的溫度都會降低酶的催化效率,即降低酶促反應速度。
最適溫度在60℃以下的酶,當溫度達到60~80℃時,大部分酶被破壞,發生不可逆變性;當溫度接近100℃時,酶的催化作用完全喪失。
一般而言,溫度越高化學反應越快,但酶是蛋白質,若溫度過高會發生變性而失去活性,因而酶促反應一般是隨著溫度升高反應加快,直至某一溫度活性達到最大,超過這一最適溫度,由於酶的變性,反應速度會迅速降低。
熱對酶活性的影響對食品很重要,如,綠茶是通過把新鮮茶葉熱蒸處理而得,經過熱處理,使酚酶、脂氧化酶、抗壞血酸氧化酶等失活,以阻止兒茶酚的氧化來保持綠色。紅茶的情況正相反,是利用這些酶進行發酵來制備的。
c.酶的濃度:
在有足夠底物而又不受其它因素的影響的情況下,則酶促反應速率與酶濃度成正比。當底物分子濃度足夠時,酶分子越多,底物轉化的速度越快。但事實上,當酶濃度很高時,並不保持這種關系,曲線逐漸趨向平緩。根據分析,這可能是高濃度的底物夾帶夾帶有許多的抑制劑所致。
當酶促反應體系的溫度、pH不變,底物濃度足夠大,足以使酶飽和,則反應速度與酶濃度成正比關系。因為在酶促反應中,酶分子首先與底物分子作用,生成活化的中間產物(或活化絡合物),而後再轉變為最終產物。在底物充分過量的情況下,可以設想,酶的數量越多,則生成的中間產物越多,反應速度也就越快。相反,如果反應體系中底物不足,酶分子過量,現有的酶分子尚未發揮作用,中間產物的數目比游離酶分子數還少,在此情況下,再增加酶濃度,也不會增大酶促反應的速度。
d.底物濃度:
在生化反應中,若酶的濃度為定值,底物的起始濃度較低時,酶促反應速度與底物濃度成正比,即隨底物濃度的增加而增加。當所有的酶與底物結合生成中間產物後,即使在增加底物濃度,中間產物濃度也不會增加,酶促反應速度也不增加。
還可以得出,在底物濃度相同條件下,酶促反應速度與酶的初始濃度成正比。酶的初始濃度大,其酶促反應速度就大。
在底物濃度較低時,只有少數的酶與底物作用生成中間產物,在這種情況下,增加底物的濃度,就會增加中間產物,從而增加酶促反應的速度;但是當底物濃度足夠大時,所有的酶都與底物結合生成中間產物,體系中已經沒有游離態的酶了,在底物充分過量的條件下,繼續增加底物的濃度,對於酶促反應的速度,顯然已毫無作用。我們把酶的活性中心都被底物分子結合時的底物濃度稱飽和濃度。各種酶都表現出這種飽和效應,但不同的酶產生飽和效應時所需要底物濃度是不同的。
e 激活劑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
凡是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質,都稱激活劑(activator),其中大部分是離子或簡單的有機化合物。激活劑種類很多,有①無機陽離子,如鈉離子、鉀離子、銅離子、鈣離子等;②無機陰離子,如氯離子、溴離子、碘離子、硫酸鹽離子磷酸鹽離子等;③有機化合物,如維生素C、半胱氨酸、還原性谷胱甘肽等。許多酶只有當某一種適當的激活劑存在時,才表現出催化活性或強化其催化活性,這稱為對酶的激活作用。而有些酶被合成後呈現無活性狀態,這種酶稱為酶原。它必須經過適當的激活劑激活後才具活性。
f抑制劑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
能減弱、抑制甚至破壞酶活性的物質稱為酶的抑制劑。它可降低酶促反應速度。酶的抑制劑有重金屬離子、一氧化碳、硫化氫、氫氰酸、氟化物、碘化乙酸、生物鹼、染料、對-氯汞苯甲酸、二異丙基氟磷酸、乙二胺四乙酸、表面活性劑等。
對酶促反應的抑制可分為競爭性抑制和非競爭性抑制。與底物結構類似的物質爭先與酶的活性中心結合,從而降低酶促反應速度,這種作用稱為競爭性抑制。競爭性抑制是可逆性抑制,通過增加底物濃度最終可解除抑制,恢復酶的活性。與底物結構類似的物質稱為競爭性抑制劑。抑制劑與酶活性中心以外的位點結合後,底物仍可與酶活性中心結合,但酶不顯示活性,這種作用稱為非競爭性抑制。非競爭性抑制是不可逆的,增加底物濃度並不能解除對酶活性的抑制。與酶活性中心以外的位點結合的抑制劑,稱為非競爭性抑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