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時間就是生命
⑴ 為什麼珍惜時間就是生命
時間是世上最寶貴的財富。做任何事情,如果沒有時間,計劃再好,目標再高,能力再強,也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不能管理時間,便什麼都不能管理。」浪費時間就等於浪費財富。不懂得利用時間的人不會成功,只會失敗。
一天,一位教授問他的一個學生說:「如果有一家銀行每天早上都在你的賬戶里存入86400塊,可是每天的賬戶余額都必須於當日用掉而不能結轉到第二天,每當到結算時間,銀行就會把你當日未取盡的款項全數刪除。這種情況下你會怎麼做呢?」
「當然每天不留分文地全數提取是最佳選擇了!」那位學生回答說。
是啊!我們是應該這樣,不過你可能不曉得,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一個銀行,它的名字叫「時間」。每天早上我們的「時間銀行」總會為每一個人在賬戶里自動存入86400秒;一到晚上,它也會自動把你當日虛擲掉的光陰全數注銷,沒有分秒可以結轉到第二天,而且你也不能提前預支片刻。如果你沒能適當使用這些時間存款,損失只有你自己來承擔。沒有回頭重來,也不能預提明天,你必須根據你所擁有的這些時間存款而活在現在。
的確,時間不停地在運轉,努力讓每個今天都有最佳收獲,否則我們就會遭受不可挽回的損失,我們應該善加投資運用我們的時間存款,以換取最大的健康、快樂與成功。想要體會「一年」有多少價值,你可以去問一個失敗重修的學生;想要體會「一月」有多少價值,你可以去問一個不幸早產的母親;想要體會「一周」有多少價值,你可以去問一個周刊的編輯;想要體會「一小時」有多少價值,你可以去問一對等待相聚的戀人;想要體會「一分鍾」有多少價值,你可以去問一個錯過火車的旅客;想要體會「一秒鍾」有多少價值,你可以去問一個死裡逃生的幸運兒;想要體會「一毫秒」有多少價值,你可以去問一個錯失金牌的運動員。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們要學會珍惜時間,絕對不要過消磨時光的生活。馬克·吐溫說:「我們計算著每一寸逝去的光陰。我們跟它們分離時所感到的痛苦和悲傷,就跟一個守財奴在眼睜睜地瞧著他的積蓄一個子兒、一個子兒地給強盜拿走而沒法阻止時所感到的一樣。」
人們常說生命最寶貴,但是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人最寶貴的其實是時間。因為生命是由一小時一小時,一分鍾一分鍾的時間累積起來的。時間是寶貴的生命。
時間的寶貴,在於它既是一個公平地分配給每一個人的常數,又是一個變數,對待它的態度不同,獲得的價值也就有天壤之別。時間就像在冥冥中操縱一切的神靈,它決不會辜負珍惜它的人。
時間無限,生命有限。在有限的生命里能倍增時間的人就擁有了做更多事情的資本。
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有機材料。沒有時間,生命就無法衡量,一切將失去意義,一切生命將黯淡無光。時間就是生命,這絕不是空頭的理論。珍惜時間,珍惜生命。
⑵ 一句名言是:「時間就是生命.」怎樣做
時間就是生命,就是說珍惜時間就要象珍惜生命一樣。人所擁有的時間是有限的,而生命是由有限的時間組成的。所以說,時間就是生命,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就像人的生命死後不能復生一樣,「日月如梭,光陰似箭」,時光不可能倒流。因此,人在生活中,對什麼都可以大方,唯獨對時間不能大方;對什麼都不能吝嗇,唯獨對時間必須吝嗇。要珍惜生命,就要珍惜時間。換句話說,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
時間就是生命,還體現在特定時間的重要性上。比如一個重病患者,當他病情發作時,爭取搶救時間就顯得特別重要,爭取一分一秒,就可能挽救此人的生命,延誤一分一秒,就可能導致此人生命的終結。重傷病員的情況也是如此。從這個意義上說,時間也就是生命。
⑶ 說說你對「時間就是生命」的理解。
時間就是生命 光陰如梭,時間的流逝是我們不能挽回的,時間不能倒流,我們應該珍惜時間,時間的逝去就像是生命在一點一滴流逝一樣 所以說時間就是生命
⑷ 「時間就是生命,浪費時間就等於慢性自殺」。是誰說的
是魯迅說的。
這句話出自於魯迅名言:時間就是生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
時間就是生命。這句話運用了暗喻的修辭,暗喻是比喻的一種。把時間比作生命,說明時間的有限與短暫。
這句話體現了魯迅對世間的深刻認知。魯迅被稱為現代中國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影響著他的讀者、研究者,以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國現代作家、現代知識分子。魯迅同時又是20世紀世界文化巨人之一。
(4)為什麼說時間就是生命擴展閱讀:
魯迅的話教育人們要形成良好的時間觀念:
企業樹立時間觀念,主要應該在「快 」、「嚴」、「高」三個字上下功夫。
快:即對市場變化的信息反映要快,決策要快,新產品開發要快,產品更新要快,銷售也要快。「快」字要貫穿市場營銷的全過程,企業只有快,才能抓住有利時機,適應市場變化,不斷開辟和擴大新市場,否則將會貽誤時機,在競爭中趨於失敗。
嚴:即指嚴格交貨期。在生產社會化程度高,經濟活動橫向聯系密切的情況下,生產、流通各個環節更要密切配合,為了減少資金佔用,又能及時保證用戶需要,消費者越來越要求經營者按合同規定的時間交貨,如若延期,不僅要賠償經濟損失,而且直接影響到企業的聲譽。
高:即工作效率要高,要簡化手續,壓縮工作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加速商品流通。
⑸ 時間與生命的關系是什麼
時間是建立在循環之上的線性,不可逆性與重復性(日月更替、新陳代謝)。也是分維體,它的維數絕不可能是簡單的一,很可能是一個分數維數。而生命本身就是一個高度非線性過程。
非平衡態是宇宙存在的前提條件。有機體(生命)也是處於遠離平衡態的耗散式結構。生命只是在持續遠離平衡態之下,才能產生生命所必須的生理秩序。在實際世界中,沒有物體是真正處於平衡態的,即使平衡也是動態平衡。對於生命體,熱力學平衡只是隨著死亡而出現。生命是由一系列的自組織過程所組成的,從細胞分裂,心臟跳動到消化和思維,所有這些過程的發生,都是因為他們不是平衡態。宏觀系統的自然傾向是循著時間箭頭走向平衡態。
有時間,建議你去讀一下《時間之箭》這本書,羅傑~海菲爾德著,江濤、向守平譯。
-----如果你有興趣的話,這本書還可以。
⑹ 怎樣理解時間就是生命
時間是時間,生命是生命。
生命的本質是有靈性的反物質結構,要使生命有活力,有表現,這個反物質結構必須要藉助能量,裝載在具體的物質結構中。從這個意義上我們來看生命的特徵。
生命有八大特徵(就地球上看到的生命而言):有形狀、有意識、有靈性、有活力、有誕生、有新陳代謝、有死亡、有轉化。
能符合以上八大特徵的,就是生命,不符合以上八大特徵的就不是生命。
我們試舉一些例子來分析。
人是生命。有形象:能看得見、摸得著、能占據空間;
有意識:對於客觀物質世界的變化有反應、通過眼、耳、鼻、舌、身、意的感知、感覺上升到思維領域,進而形成思想,並以自己的思想指導自己的言行。
有靈性:靈魂只是靈性的基礎,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憧憬、對上帝的敬畏、對神佛的敬拜、對大自然的熱愛、對人類的無私奉獻等等是人的靈性的表現。
有活力:能行走坐卧、能勞動創造。
有誕生:不論是從母親子宮中生出來,還是「克隆」出來,總有個開始。
有新陳代謝:人從誕生,成長為少年、青年、壯年、老年,就標志著人有新陳代謝。
有死亡:沒有永垂千古、萬壽無疆的人,人都有一個結局——死亡。
有轉化:從物質不滅定律講,人的肉體是吸收了能量的結果,人死後,肉體被微生物吸收後轉化成了其它能量;從靈體不滅角度講,人的靈體是一個反物質信息結構,人死後,這個反物質信息結構進入了橫向時間領域,在另一時空中又開始了新一輪生命的循環。
人是生命,對此,想必沒有什麼人會提出異議。
時間是物質運動狀態的記錄器。
時間從運動中產生,無運動便無時間。
時間存在於一切運動的物質內部,遍布於所有物質的宇宙空間。
時間是反物質。
時間,我們看不見、摸不著、聽不到、測不出,找不著、抓不主、也無法儲存、借用、透支,時間無形,可以描述,但無法描繪。
時間只存在於物質世界中,反物質世界(負宇宙)中沒有時間,就象閃電雷鳴,只存在於雲層中,如果天空晴朗,萬里無雲,就不會有閃電雷鳴。
時間有正負性。
未來的時間為正,過去的時間為負。
時間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適用於整體,特殊性適用於個體。
比如把從樹枝上摘下來的兩個熟透了的桃子,一個置放於露天中,另一個儲存在冰箱內,5天後,露天中的桃子已經腐爛,而冰箱內的桃子依然完好如初。從時間的普遍性來講,兩個桃子都經歷了5天(120小時),但從時間的特殊性來講,露天中的桃子所經歷的時間一天不止是24小時,而是28小時或40小時,甚至更長,對於冰箱中的桃子而言,它經歷的時間一天要少於24小時,甚至一天僅等於一個小時。
時間是變數。
在不同的空間有不同的時間。人類把地球自轉一圈規定為一天,地球繞太陽一周稱為一年,月球繞地球運行盈虧一次算作(陰歷)一月,把一天分為24小時,又把一小時分為60分鍾等等,極大地便利了人類的社會活動,使全世界可以在一個統一的時間下有序地進行活動。
這種對時間的計算是假定地球上某一物體不動的情況下確定的,對運動著的物體而言,時間是變化的,即時間是變數。比如,你乘坐宇宙飛船向東飛行,依據宇宙飛船的速度,你一天的時間就少於24小時,速度越快,時間越少,若宇宙飛船的速度與地球自轉的速度一樣,一天的時間就是24小時,若宇宙飛船向西飛行,並超過地球自轉速度的話,那麼,一天的時間就多於24小時,假設一天的時間為240小時的時候,相對於地球上的人而言,就是2400小時,若保持這種運動狀態不變,你將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五十年後你再次來到地球一看,你童年的小夥伴們一個個已白發蒼蒼,而你卻依然是青春年少,意氣風發。
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時間,平常說的紐約時間、北京時間、倫敦時間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時間,熱帶和寒帶的時間不同,若一個人被冷凍在冰層中,他的時間可以無限延長,若一個人置身於極熱的環境中,他的時間會縮短。同理,海洋上的時間和高山上的時間也不同。
不同的質量有不同的時間。質量越大,壽命越長,質量越小,壽命越短。同樣體積的物體,鑽石的壽命比其他石頭、木頭、雲塊的壽命長。同樣質量的物體,體積越大,時間越少。
一公斤肉的時間少於一公斤石頭的時間。同樣體重的人,個子越大,時間越少。地球上人的時間比月球上「人」的時間多,比如在地球上可以活八十歲的人,在月球上只能活三十多歲。
不同的宇宙空間有不同的時間。月球上的時間和地球上的時間不一樣,地球上的時間和太陽上的時間不一樣,地球上活一百歲的人,在千年界可以活一千歲,在萬年界可以活三萬多歲,主要原因是地球、千年界星球、萬年界星球的質量差異造成的。所謂「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就指不同的空間而言。
時間是可以被擴張,被壓縮的,物體的運行速度越高,時間越被壓縮,物體的運行速度越低,時間越被擴張。比如兩個人站在同一線上向著等距離的目標走,誰走的快,甚至跑起來,那麼,他肯定先到達目標,他的時間被壓縮了,另一個人慢悠悠地走,停停站站,看看玩玩,有時候回轉身去撿一塊鵝卵石,摸摸草,與小鳥打個招呼,與白雲說聲再見,那麼他將遲到達目標,他的時間被擴張了。
生命的時間
由於生命是由物質(肉體)和反物質(靈體)兩部分構成,所以時間對生命有兩種含義,對生命的肉體而言,時間是永恆存在的,也就是說,生命的肉體將有誕生、成長、衰老、死亡的過程,任何力量也阻擋不了這個趨勢,作為人,無法獲得永生。
但生命的靈體是反物質,反物質不受時間的限制和束縛,可以在無限的空間中循環往復。
對肉體而言,時間是縱向的,是由過去、現在、未來構成的。
對靈體而言,時間是橫向的,在生命的任何一個點上可以進入橫向空間,可以超脫生死,進入永恆的時空。
⑺ 為什麼說時間就是生命
時間的說法有很多種。
在廣義相對論中,由於時間和空間在公式中表達的方式,使實際談論時間的創生成為可能。麻煩的是,在經典理論中,當空間和時間「開始形成」時,實在的點本身是數學中的奇點,數學失效了,所以它不能給你一個創生論。你在傳統的宇宙論中所能說的是,存在許多不同的可能宇宙,它們所有都和愛因斯坦方程式相符合。我們恰巧在這個宇宙中生活的事實,毋寧說純粹是出於偶然。你不能賦予任何理由——甚至在原則上也不能。你所能說的一切是條件陳述:假定宇宙在這一時刻處在這個狀態,則它在以後的時刻將處於那個狀態。它是條件性類型的演化。
然而,當你談到虛時間,就有一個奇怪的可能性,也就是「現在」不一定要有一連串的過去時刻。如果我們從現在這一時刻往過去回溯,在很長的時間內一切都完全正常地進行,甚至在虛時間中也是如此。只要你使用這個唯象的時間,看起來就像你在通常時間里回溯過去。
但是隨著你往以前退去,越來越接近傳統的實時間圖像中變成原點之處,你就發現時間的性質在改變,復的或虛的變得越來越有份量。最後,在經典理論中應該是奇點的東西被抹平了,你就得到這張漂亮的圖畫,這些碗狀的宇宙創生圖像。那裡沒有起點,只是某種光滑的形狀。
哈特爾和霍金所發現的是,如果你假設,宇宙在虛時間里的過去歷史圖像是所有可能的、恰好和我們現在時刻字宙相符的這類形狀、而你多多少少用傳統量子力學方式來解釋之,至少在原則上你會得到整個宇宙唯一的波函數。
這樣,你就得到了這個沒有過去的美妙圖畫,宇宙根本不從任何東西產生出來。因為它是一個自洽的數學結構,所有你真正能說的是宇宙存在。和從某點創生宇宙的圖景不一樣,這宇宙沒有過去,因為沒有任何它在其中創生的東西。
如此,宇宙從「無」中創生的說法,實際上有一點用詞不當;這是詞彙「無」的誤用。它不只是指在空虛的空間中出現宇宙,你也許可以把這空間稱為「無」:因為甚至連創生事件也不存在,所以根本不存在任何東西!
在這些理論中,動詞過去時態的使用變成不恰當。當然,在人們相信實時間時就建立了時態。不幸的是,我們還沒有在虛時間中表示時態的語言形式。因此,在這層意義上,說「從無中創生」肯定是誤導的。它對於這個在預先存在的時間中忽然出現的宇宙圖像很合適,可是它並不是哈特爾——霍金態的貼切描述。
史蒂芬·霍金
為了預言宇宙是如何起始的,人們需要在時間開端處也能成立的定律。在實時間內只存在兩種可能性:或者時間往過去回溯直至無窮,或者時間在一個奇點處有一個開端。人們可以把實時間認為是從大爆炸起到大擠壓止的一根直線。但是,人們還可以考慮和實時間成直角的另一個時間方向。這叫做時間的虛方向。在時間的虛方向,不必要任何形成宇宙開端或終結的奇點。
在虛時間里,沒有科學定律在該處失效的奇點,也沒有人們需要在該處乞求上帝的宇宙邊緣。宇宙既不創生也不毀滅結束。它就是存在。
也許虛時間才真正是真實的時間,而我們稱為實時間的僅是我們的想像。宇宙在實時間里各有一個開端和終結。可是在虛時間里,不存在奇點或邊界。因此,也許我們稱為的虛時間是真正更基本的,而我們叫做實時間的,只不過是我們發明的觀念,用來幫助自己描述我們認為的宇宙的樣子。
基帕·索恩
宇宙如何終結存在兩種基本理論。一種是開放宇宙的觀念,它會繼續演化,不會突然終止;事情僅僅是緩慢下來,並且按照熱力學第二定律到達熱死。另外一種是閉合宇宙的觀念,它會停止膨脹,而且會向自身坍縮回來,這有時被稱作大擠壓,像是大爆炸,只不過在時間上顛倒過來就是了。
詹姆·哈特爾
虛時間中的詞「虛」不是指想像:它是指數學中非常古老的觀念,也就是虛數,譬如-1的平方根,理解這一點非常重要。對於一位給定的觀察者,空間和時間當然是可區分的:我們用尺來測量空間,用鍾表測量時間。愛因斯坦和赫爾曼·閔可夫斯基在本世紀初指出,不同的觀察者的空間和時間概念,只不過是同一個統一的空間——時間觀念的不同方面。空間——時間是四維空間幾何,它有某些類空間的方向和某些類時間的方向。所以就一定意義上來講,在那裡空間和時間概念仍是可以區分的。
盡管那種觀念具有巨大威力,在統一這些概念方面仍然可以走得更遠些。如果你用虛數來測量時間方向,那你就得到了空間和時間之間的完全對稱,這在數學上是非常美妙和自然的觀念。無邊界設想就是利用這個數學的單純化,導致所有可能的宇宙的初始條件中的最簡單的理論。
但是,人們不應認為日常經驗中可以直接體驗到虛時間。它是一種用來表達物理方程式的美麗的數學觀念,同時在此情形下,它是一個解釋宇宙初始狀況的特殊設想。
當·佩奇
霍金的奇性定理指出,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和一定的觀測相結合,意味著宇宙在開端處必須有一個奇點。如果你向時間過去回溯,到達某一點就不能再過去了。我們通常將此視為時間的起點。
這擾亂了許多假定宇宙為無限古老的人。霍金的思想指出宇宙有一個開端,有人覺得,這符合創世紀所描述的宇宙在時間中創生;雖然其他神學家說,上帝創世並不見得就發生在我們的時間里。
上帝也許可以創生一個無限宇宙,但是霍金的思想隱含著時間有一個開端。現在,我們當然知道,愛因斯坦理論在非常接近於那個開端處不能成立。所以我們知道,該理論本身在那裡失效。那就引起了這樣的可能性:即也許宇宙是無限古老的,或者也許是別的什麼樣子的。
現在許多人——包括我自己以及我認為連霍金都覺得時間概念本身在接近開端處失效,因此談論開端之前是什麼並沒有意義:在此之前是否有無限的時間呢?還是只有有限的時間?宇宙是否有一個時間上的絕對開端呢?由於時間觀念本身在這些極早的時刻並沒有多少意義,所以那些問題有些是沒有什麼意義的。我們能肯定的是,就我們所知,時間有一個開端,可是這開端有一個點,一旦超過那一點,我們標準的時間概念就失效。
在哈特爾——霍金的無邊界設想中,宇宙開端的方式是:時間的行為非常滑稽:在技術意義上時間是虛的。這樣時間沒有邊緣,你似乎有一個地球的表面。譬如說你從北極出發,沿著經線往外走。這些經線的確從北極散開,北極是完全規則的。
這就是霍金的宇宙圖像:這個虛時間既沒有開端也沒有終結。它沒有必要永遠前進。它是有限的,如同地球只有有限的面積一樣。在地球上不可能永遠繼續向北走下去。由於你可以走到最北的一點,在某種意義上,你會走到盡頭。但在另一種意義上,在那裡並沒有真正的終點。
因此,霍金說,宇宙在開端處沒有邊界,所以宇宙是一個自足的整體。他還論斷道,上帝實在沒有必要去啟動宇宙:宇宙能夠自身存在那裡,不需要上帝去創造它。
史蒂芬·霍金
許多人相信,上帝允許宇宙按照一套定律來演化,上帝並不幹涉演化的過程促使宇宙觸犯這些定律。然而,仍然需要靠上帝去卷緊發條並選擇如何去啟動它。只要宇宙有一個開端,我們就可以設想有一位造物主。但是,如果宇宙確實是完全自足的,那還會有造物主的存身之處嗎?
當·佩奇
還會有造物主的存身之處嗎?上帝是否創造宇宙的問題和宇宙是否有邊緣並沒有直接關聯,盡管許多人認為是相關的。它們實際上是不怎麼相乾的。
例如,我在一張紙上畫了兩條線。這條直線有兩個端點:如果我想像時間以那種方式前進的話,則你可把這一個端點稱為起點,那一個端點稱為終點。如果時間沿相反方向前進,則情況就變相反,這一個端點稱為終點,那一個端點稱為起點。你可將此當成宇宙的一個模型,一個具有開端和終結的宇宙。
這個圓圈表示另一個宇宙。當時間前進時,在某種意義上存在一個最早的時刻;可是如果你沿著這圓圈的線,該線沒有終點,它只是不斷圍繞著。
但是,我自己畫了這些線,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而言,我創造了它們。但是它們是否有開端或終結,對我是否創造了它們的問題毫無影響。
我認為宇宙的情形是類似的。在霍金的舊模型中,宇宙具有一個開端,也許還有一個終結。新模型更像這沒有開端和終結的圓圈。在某種意義上它有個最左的端點;這樣你能說有某種像是最早時刻和最晚時刻的東西。但是,就更技術性的意義來說,既不存在開端也不存在終結。而且這兩種都可以由上帝來創造。我們必須先有信仰,才能問它是否由上帝創造的問題。這是科學既不能證實也不能證偽的事體。
我想,霍金在他的書中小心避免公開直截了當地說沒有上帝。他僅說:還會有造物主的存身之處嗎?然而我想他希望人們從這里得出何種結論是十分明顯的。
參考鏈接:資料
⑻ 時間就是生命是什麼意思
時間就是生命出自於魯迅名言:時間就是生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
時間就是生命。這句話運用了暗喻的修辭,暗喻是比喻的一種。把時間比作生命,說明時間的有限與短暫。
2經典名言
歷數古今中外一切有大建樹者,無一不惜時如金。古書《淮南子》有雲:"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漢樂府《長歌行》有這樣的詩句:"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晉朝陶淵明也有惜時詩:"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唐末王貞白《白鹿洞》詩中更有"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妙喻。法國作家巴爾扎克把時間比作資本。德國詩人歌德把時間看成是自己的財產。魯迅先生對時間的認識更深刻。他說:"時間就是生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於謀財害命。"法拉第中年以後,為了節省時間,把整個身心都用在科學創造上,嚴格控制自己,拒絕參加一切與科學無關的活動,甚至辭去皇家學院主席的職務。居里夫人為了不使來訪者拖延拜訪的時間,會客室里從來不放坐椅。76歲的愛因斯坦病倒了,有位老朋友問他想要什麼東西,他說,我只希望還有若干小時的時間,讓我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當代青少年多數都很羨慕美國、日本富裕的生活及其轎車、電器,然而,你知道他們是多麼珍惜時間嗎?早在200多年前美國還沒獨立的時候,美國啟蒙運動的開創者、科學家、實業家和獨立運動的領導人之一富蘭克林就在他編撰的《致富之路》一書中收入了兩句在美國流傳甚廣、擲地有聲的格言:"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遼寧青年參觀團在日本出席一個會議,出國前團長准備了厚厚一疊發言稿,可是屆時日方官員遞上的會序表卻寫著:"中方發言時間:10點17分20秒至18分20秒。"發言時間僅為一分鍾。這在那些"一杯茶水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的人看來,似乎不可思議,而在日本卻是極為平常的。日本從工人到學者,時間觀念都非常強。他們考核崗位工人稱不稱職的基本標准就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單位時間的勞動量,時間一般精確到秒。最後卻是掌握不了自己的生命。
3名人故事
「浪費,最大的浪費莫過於浪費時間了。」愛迪生常對助手說,「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
一天,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工作,他遞給助手一個沒上燈口的空玻璃燈泡,說:「你量量燈泡的容量。」說完他又低頭工作了。
過了好半天,他問:「容量多少?」他沒聽見助手回答,便轉頭看見他拿著軟尺在測量燈泡的周長、斜度,並拿了測得的數字伏在桌上計算。「怎麼用那麼多時間呢?」愛迪生說著走過來,拿起那個空燈泡向裡面斟滿水,交給助手,「把裡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馬上告訴我它的容量。」助手立刻讀出了數字。愛迪生說:「這是多麼容易的測量方法啊,又准確又節省時間。測量計算,那豈不是白白浪費時間嗎?」助手的臉紅了。愛迪生喃喃地說:「人生太短暫了,太短暫了,要節省時間,多做事情啊!」
有用的話,給個好評吧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