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為什麼那麼傷感
① 人為什麼到晚上就容易傷感
到了夜深人靜時,各種刺激都急劇減少,我們可以「慢工出細活」,對白天的事件進行深加工,這時候感觸就會更多、更深刻。
在白天,人們要扮演各種社會角色,進行的思想活動都是有目的、有「劇本」的。而到了夜晚,人們從社會角色轉換到個體角色、家庭角色,可以更多地按個人意志來支配自己的活動。此時,我們不需要承擔來自外界的壓力,也不需要把希望完全寄託在外界環境當中,能更多關注自己的喜怒哀樂,喚起各種情愫。
在白天,人多事多所以想法也多,大腦要處理的任務多,所以把注意力大多放在了對各種刺激接受、粗加工、立即反應上,是一個比較簡單的「反射環路」。
② 從心理學如何解釋「人為什麼在晚上更容易傷感」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是因為晚上周圍環境讓理性思維減弱,使得自己的防禦系統降低了對事物的吸收能力,從而釋放了內心的感性情緒。
在白天的時侯,人們的思想活動都保持一定的目的性,需要去扮演很多的角色,為了去接受不同的挑戰,人人都選擇了堅強。而在晚上的時候好像走進了黑暗的環境里,那種讓人們放鬆、膽怯的環境容易讓人產生孤獨、傷感的情緒。在晚上由於系統接受的各種刺激強度都變弱了,感官自然也變得敏感了,從而產生細膩豐富的感情,對於有一些事情在白天看起來好像不是太大的事情,一道了晚上就容易讓人們變得多愁善感,特別的容易傷心似的。
白天或許聒噪,也是由於人在白天處於工作與生活各種忙碌中,無暇他顧,傷春悲秋的情懷也就不容易出現。然而,到了晚上,一切都安靜了下來,身邊的一切開始沉睡,也是自己最能聽見內心聲音的時候。沒有了白天各種忙碌的瑣事所打擾,更能去傾聽自己的聲音。
人類對黑暗有著莫名的恐懼感。當獨自一人面對這種恐懼時,孤獨感也隨之而來,當恐懼和孤獨無法擺脫時, 情感 開始不受理性支配,所以容易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