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為什麼有的時候時間過的快

為什麼有的時候時間過的快

發布時間: 2025-04-08 02:31:23

『壹』 為什麼覺得時間過得很快

不要做時間的追逐者,而是活在時間里

小時候,特別喜歡過年,因一過年就有各種好玩的好吃的,生活處處是驚喜。於是,每天總是數著指頭盼望著過年,那時候的日子真的過得好慢,慢得用分秒計算,慢得在夢中過了好幾個年,醒來卻只睡了十分鍾。

長大後,時間彷彿裝了加速器,時間開始以年為單位,甚至「三年」或「十年」為單位,刷刷一個十年沒了,再刷刷又過了十年,畢業了,工作了,每天為生活奔波,還沒來得及細想自己都幹了些什麼,一年又過完了。

大家都明白,時間還是一天24小時,並沒有加速或變慢,變化的是我們的時間感知。心理學家哈蒙德研究發現,我們對時間的感知,跟我們吸收、處理、儲存的信息量緊密相關。

對於小孩子來說,一切都是新奇的,充滿未知的,值得全身心的投入,不斷的往記憶中存儲新的事物。因為大腦的高頻運轉,事後回想便有一種心理上的錯覺,彷彿花了很長時間去適應這些新奇有趣的事物。

長大後,生活似乎進入了一種可預測的狀態,工作、社交、日常瑣事,生活開始過得渾渾噩噩,懶得再去關注究竟發生了什麼,因為所發生的事情都是自己熟悉的。大腦存儲的新記憶越來越少,常處於低頻運轉甚至待機狀態,回顧起來便感覺時間飛逝,自己好像什麼也沒做,一天又過完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想掌控大腦在專注和走神之間自由切換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斷的練習。以下是卡羅琳分享的一些控制注意力的技巧:

1、定期休息:我們的大腦可以保持90分鍾的警覺,根據這一原則,我們每天最好休息五到六次。休息的時間不一定需要很長時間,但是一定要完全的分心。

2、正念冥想或瑜伽:一開始,卡羅琳對於冥想有所懷疑,但是經過冥想訓練後,不得不承認,冥想是有用的。每天堅持冥想,哪怕只有10分鍾。哈佛醫學院神經科學家薩拉.拉扎爾(Sara.Lazar)在研究冥想對大腦的影響中發現,長期冥想者的大腦中後扣帶皮層區域的活動相對較少,而後扣帶皮層主要控制分心和走神。瑜伽和冥想具有相同的作用,不喜歡冥想的人也可用瑜伽代替。

3、觀察自然景觀的照片:這里需要說明的是自然景觀而不是城市景觀。大自然的魅力能夠對我們的注意力產生神奇的效果,米哈里.契克森米哈頓賴(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一書裡面也提到過這一點。

4、保持體溫:我們的體溫在低於37攝氏度時,很難集中注意力。按照這一標准,早晨剛起床的這段時間最不適合集中注意力,而上午10點到12點、下午3點到6點則是最容易專注的時間段。但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簡便的方法來改變這一需求,如:通過運動或熱水澡要增加體溫,在短時間內獲得專注。

5、找到一件你喜歡並且需要有一定的專注又輕松愉快的事情,比如:運動、手工、烹飪、下棋等,它能讓你的大腦進入正確的狀態。正確的狀態需要不斷的練習,在你需要的時候才會足夠強大。

想要抓住時間,獲得對時間的掌控感,並不需要讓生活時刻充滿新奇和樂趣,只需把注意力集中在此時此刻,學會關注當下正在發生的每一個細枝末節,讓自己活在時間里。我知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是這么做絕對值得。

『貳』 為什麼我總感覺時間過得很快,而且感覺過去的事兒幾乎都彷彿在不久前

1.時間過得很快,屬於時間知覺范疇,是人的正常感覺。
2.時間知覺是認識外界物體時間特性(延續、順序等)的知覺。時間知覺主要有兩種依據:
第一是藉助太陽、月亮、星星、季節的變化及各種計時工具。
第二是人體內的各種神經生理過程都有一定的節律性活動,如心跳、呼吸、消化、排泄等等,當客觀事物與人體的節律性活動形成一定的聯系之後,就可以用來感知時間的長短。例如:人可以藉助飢餓的感覺判斷該到吃飯的時間了,也可以依據睏倦的程度估計深夜的時間。
3.人對時間的估計隨活動內容,個體對事物的態度和興趣、情緒狀態和生理狀態等,可發生過長或過短的感覺錯誤。心理學家發現,用計時器測量出的時間與估計的時間不完全一致。人的時間知覺與活動內容、情緒、動機、態度有關。內容豐富而有趣的情境,使人覺得時間過得很快,而內容貧乏枯燥的事物,使人覺得時間過得很慢;積極的情緒使人覺得時間短,消極的情緒使人覺得時間長;期待的態度會使人覺得時間過得慢。
時間過得很快,就屬於時間知覺范疇。
4.影響時間知覺的因素。影響時間知覺的因素很多,大致包括以下幾種:
(1)感覺通道的性質。在判斷時間的精確性方面,聽覺最好,觸覺其次,視覺較差。
(2)事件的數量性質。在一定的時間內,事件發生的數量越多,性質越復雜,時間估計得越短。反之,人們傾向於把時間估計得越長。例如,同是一節45分鍾的課,如果內容豐富,饒有趣味,學生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相反,如果內容貧乏,枯燥乏味,學生會覺得時間過得很慢。在回憶往事時恰恰相反:同樣一段時間,經歷越豐富,越覺得時間長;經歷越單調,越覺得時間短。
(3)主體的興趣情緒。人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會不覺得時間的延續,從而產生對時間的低估;相反,人對自己沒興趣的事情,會覺得時間流逝緩慢,從而產生對時間的高估。在期待某種事件時,會覺得時間過得很慢;在力圖逃避某種即將發生的事件時,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

『叄』 人為什麼有時候感覺時間過得很快,有時候又過得很慢,這是為什麼呢。

心理學家從兩個角度對這個現象進行了解釋:一方面,在這一時間內發生的事件的數量和性質會影響我們對時間的知覺,另一方面對時間的估計還與我們自身的興趣和情緒有關。

心理學家發現,用計時器測量出的時間與估計的時間不完全一致。人的時間知覺與活動內容、情緒、動機、態度有關。內容豐富而有趣的情境,使人覺得時間過得很快,而內容貧乏枯燥的事物,使人覺得時間過得很慢;積極的情緒使人覺得時間短,消極的情緒使人覺得時間長;期待的態度會使人覺得時間過得慢。

對持續時間越注意,就越覺得時間長;對於預期性的估計要比追溯性的估計時間顯得長些。一些實驗還表明,時間知覺明顯地依賴於刺激的物理性質和情境。例如,對較強的刺激覺得比不太強的刺激時間長,對分段的持續時間覺得比空白的持續時間長。

例如,對一個斷續的音響,在一給定的時間里聽到的斷續的次數越多,人們就越覺得這段時間長。對較長的時間間隔,往往估計不足;而對較短的時間間隔,則估計偏高。

有關的材料還表明,時間知覺與刺激的編碼有關,刺激編碼越簡單,知覺到的持續時間也就越短。相等的時間間隔(40或80毫秒),空白間隔比填充音節的間隔顯得短。



(3)為什麼有的時候時間過的快擴展閱讀

事實上時間是客觀的,不關我們知覺它是長還是短,都不會發生變化。真正出現差錯的是我們的感覺,和視覺聽覺一樣,它有時候並不可靠,因為人是復雜的情感動物,所以在對時間進行估計時,往往會加入自身的很多情感因素。

由於年齡、生活經驗和職業訓練的不同,人與人之間在時間知覺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某些職業活動的訓練會使人形成精確的「時間感」。例如,有經驗的運動員能准確地掌握動作的時間節奏,有經驗的教師能正確地估計一節課的時間。

『肆』 為什麼有的時候會覺得時間過的特別快

時間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不管是快樂還是悲傷,它都只會一味地向前奔跑,毫不停留。人之所以會覺得時間有快慢之分,是因為受心境所影響,其實時間還是以同樣的速度在流逝。在你開心快樂的時候,還來不及細細品味其中樂趣,時間彷彿一眨眼就過去了;在你悲傷痛苦的時候,每一分每一秒對你來說都是煎熬,自然感覺時間過得慢了。當你開心的時候就會發現時間不夠用。

熱點內容
同一個路由器為什麼蘋果連不上 發布:2025-04-08 05:49:36 瀏覽:264
汽車長時間不開為什麼還要熱車 發布:2025-04-08 05:39:37 瀏覽:145
大晚上夢見自己哭是為什麼 發布:2025-04-08 05:32:29 瀏覽:561
為什麼淘寶不能簡訊登錄 發布:2025-04-08 05:25:48 瀏覽:305
女人說話為什麼不敢看男生的眼睛 發布:2025-04-08 05:22:39 瀏覽:420
抖音裡面為什麼找不到我想要的歌 發布:2025-04-08 05:21:43 瀏覽:211
為什麼有人用網頁版微信 發布:2025-04-08 05:21:02 瀏覽:329
為什麼說你的女人 發布:2025-04-08 05:15:29 瀏覽:267
我的雷龍為什麼顏色很淡 發布:2025-04-08 05:15:27 瀏覽:417
吃完菠蘿吃蘋果為什麼是苦的 發布:2025-04-08 05:02:31 瀏覽: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