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時間長了為什麼全身麻
1. 為什麼坐的時間長了手腳會發麻
為什麼坐的時間長了手腳會發麻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人,很容易導致末梢血液流通不暢,會出現手腳麻木。如果經常伏案工作要考慮是否有頸椎疾病,頸椎病最容易壓迫神經而導致血液流通不暢,出現手腳麻木。
靈巧的手上布滿了肌肉
人類的身體器官中,最精巧的部分是手部的19塊小肌肉,也是手最寶貴的部分。有這19塊肌肉,人才可以干非常精細、靈巧的活兒。您一定看見過猴子吃蘋果的情景,有沒有注意到它一定是用雙手捧著吃的?這是因為猴子的五個手指是相互平行的,沒有對掌和對指的功能,一隻手拿不住東西。而人能拿住、握緊,就是因為有這19塊小肌肉的活動。它使人的拇指可以轉向掌心(稱為對掌),又可以轉向其他手指(稱為對指)。對掌和對指是人手最主要的功能。
人手上的19塊小肌肉,是人能完成那些動物無法完成的靈巧動作的關鍵。其中,有4塊在拇指上,4塊在小指上,4塊在肌腱上,4塊在掌骨間的背面,3塊在掌骨間的掌面。這就是我們手內部肌的結構。
手腳為什麼會發麻
有時,我們坐在椅子上看書,或者趴在桌子上寫字,時間長了,手腳都會有一種發麻的感覺,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在我們的全身布滿了神經,神經是一根一根的,有的粗,有的細。這些神經還有分工,有的管冷熱,有的負責讓身體活動,等等。全身的神經都連著大腦,神經把感覺到的冷或熱等各種感覺報告給大腦,大腦再通過神經指揮全身進行活動。例如,手放在熱水裡,如果感覺太燙,大腦就會指揮你的手趕緊拿出來。
在我們的胳膊上和腿上,除了布滿許多細小的神經之外,還有好幾根挺粗挺大的神經。這些神經都有自己的名字,例如,胳膊上有尺神經,腿上有股神經、坐骨神經等。這些神經有的在肌肉深處,不容易摸到,有的就在皮膚下面,用手都能摸得到。在胳膊肘里側骨頭尖附近,用手就能摸到像電燈繩那麼粗的一根神經,有時不小心碰到了它,手就會麻木得厲害。有人還管它叫麻筋呢。
如果手部過度使用
一些人曾有過手部酸痛、無力甚至半夜被麻醒的經驗,有人會懷疑這是否是中風的前兆,其實這是受「手部過度使用癥候群」的困擾所致,尤其是現代人使用電腦鍵盤的機會很多,甚至連銀行點鈔員都有可能出現類似症狀。
上肢過度使用癥候群中,發生在肩部就是肩部肌腱炎,發生在手肘就是網球肘,發生在手部就是手部過度使用癥候群,也稱「媽媽手」。發生原因多是反復使力不當,是常見問題,但大多數人因職業或其他因素無法讓受傷肌腱完全休息,使問題更嚴重。因此,當出現手部及手指疼痛、酸麻、無力感,半夜被麻醒等現象時,一般將手腕甩一甩會好一些,但很快又會讓人麻醒,使不上力,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腕道癥候群」是正中神經經過腕道時受到壓迫所導致的,早期症狀以手麻為主,尤其是拇指、食指及中指。也有病人感覺五指全麻或局限在中指,或者中指及食指,也常會伴隨手刺痛感或無力。但這種痛也會放射到手背及肩膀,甚至有些病人半夜常被麻醒,或者騎車中突然手麻,到了後期神經受到嚴重傷害時,會有肌肉萎縮、手無力、感覺喪失等現象。
因此在工作或學習前,不妨多做下列動作:五指張開垂直壓桌面四到五秒;用力握拳四秒至五秒,然後將五指張開,這兩種動作也可以重復做。
2. 為什麼坐的時間太長會出現腿麻的情況
坐久了,確實容易造成肢體血液循環不暢。坐骨神經處於長時間的壓迫狀態,血流速度變慢,而造成肢體供血不足進而影響到神經組織,神經的正常傳導受到影響和阻礙,因為長時間的固定姿勢,大腦就會變得不能准確及時的接收到刺激,進行肢體動作的調整改變,就會造成腿部麻木。所以我們不建議經常保持同樣的姿勢,無論是久坐,久站,久卧不翻身,其實對身體都會帶來不適反應。所以我們平時還是要多做一些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