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古埃及時間為什麼是倒著算的

古埃及時間為什麼是倒著算的

發布時間: 2025-02-11 17:55:46

⑴ 時間倒流是否存在,時間是人為規定的嗎

依據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觀點,只要實現超越光速,時間就會出現逆轉倒流。



時間只是一個概念,它是不存在的,它只是人類描述物質運動的一個抽象的可以量化的概念。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假設全宇宙所有物質都相對靜止,時間又有什麼意義呢?一切都是因為運動,比方說海龜的運動速度相對於人的速度要慢,海龜比人的壽命就長。海龜活200歲,人一般活個100歲就算不錯了。並不是海龜的壽命比人長,而是因為海龜在感知時間流逝的速度上更慢。蒼蠅的反應速度為什麼那麼快,因為它們把人類認為的時間放慢了,就像看電影裡面的慢鏡頭一樣,所以人類很難用手抓到蒼蠅,可見時間真的是人為規定的。

⑵ 有很多事實證明時光可以倒流,但是我不明白其中的原理。那位可以告訴我謝謝。

事例證明時光可以倒流

--------------------------------------------------------------------------------

新旅遊報

相信許多人在欣賞美國影片《回到1872年》之餘,為主人公不惜生命代價,回到過去拯救芝加哥市民的義舉而擊節贊嘆時,總以為這是藝術家的虛構。因為,中國古代哲人孔子早就有過「逝者如斯夫」的名言,時光匆匆,怎能倒流?
然而,大千世界創造的奇跡卻又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在我們即將過去的20世紀里,時光倒流竟不可思議地發生了。

義大利客機的空中歷險 1994年初,一架義大利客機在非洲海岸上空飛行。突然,客機從控制室的雷達屏幕上消失了。正當地面上的機場工作人員焦急萬分之際,雷達又追到了客機的訊號。

最後,這架客機安全降落在義大利境內的機場。然而,客機上的機組人員和315名乘客,並不知道他們曾經「失蹤」過。

機長巴達里疑惑不解地說:「我們的班機由馬尼拉飛後,一直都很平穩,沒有任何意外發生,但控制室竟說失去班機的蹤影,實在有點不尋常。

」不過,事實卻不容爭辯:到達機場,每個乘客的手錶都慢了20分鍾。

無獨有偶。據資料記載,1970年也發生過類似的奇聞。

當時,一架727噴氣客機在飛往美國邁阿密國際機場的旅途中,也無故「失蹤」了10分鍾。

10分鍾以後,客機也在原來的地方出現;接著,安全飛抵目的地。

客機上的所有人也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而最終使他們相信的理由也是因為所有的手錶都慢了10分鍾。

對此現象,專家們認為惟一的解釋:在「失蹤」的一剎那,時間「靜止」不動了,或者說出現了時光倒流。

現代金幣進入古代廟宇 就在義大利客機歷險的同一年,傳媒又披露了發生在埃及的時光倒流4000年的奇跡新聞:一枚尚未發行的現代銀幣,被深藏在一座太陽神廟的地底下。

當時,一個由法國考古學家組成的考古工作隊,來到尼羅河畔最早出現人類活動的地區進行科學考察。

他們發現了一座太陽神廟,距今已有4000年的歷史。

由於人跡罕至,廟宇早已傾塌,僅是廢墟一座,故而顯得十分荒涼、破敗。

當考古學家在對廢墟進行發掘時,在一塊古老的石碑下,發現了一枚深埋在地下的銀幣。

最不可思議的是:這是枚已經鑄造好、准備在1997年才進入市場流通、面值25美分、尚在美國金庫中「留守」的未流通銀幣。

美國的現代銀幣,為何「跑到」4000年前的古埃及廟宇中?科學家百思不得其解。

「目睹」金字塔的建造隨著前蘇聯的解體,一些機密文件不斷面世,科學家查閱到其中也有時光倒流的內容。

那是在1971年8月的一天前蘇聯飛行員亞歷山大·斯諾夫駕駛米格21型飛機在做例行飛行時,無意中「闖入」了古埃及。

於是,他看到了金字塔建造的場面:在一望無際的荒漠中,一座金字塔巍然矗立,而另一座金字塔剛剛奠塔基……

美國飛行員進入中世紀1986年,一位美國飛行員駕駛SR71型高空偵察機飛越佛羅里達州中心城區時,突破「時空屏障」,來到了中世紀的歐洲上空。他在遞交給軍方有關部門的報告中這樣說,飛機掠過樹梢可以感受到巨大的篝火令人觸目驚心......專家們調查後指出:這位空軍飛行員看到的是歐洲歷史上發生著名的「黑死病」的情景。

由鼠疫引發瘟疫波及整個歐洲大陸,成千上萬的人倒斃街頭,是一場名副其實的災難。

絕密報告來自北約如果說,上述因時光倒流而回到從前只是偶然發生就並不稀奇,甚至令人懷疑。蹊蹺的是,物理學家馬西教授也向世人展示了來自北約的絕密報告,報告中所描述的事實,同樣令人匪夷所思:1982年,一位北約的飛行員在一次從北歐起飛訓練中,他的視野里,竟然出現了數百隻恐龍,飛機竟然來到了史前非洲大陸。一位北約飛行員在飛行途中,「誤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德國戰場。盟軍和德軍戰機的飛行員都見了他,他也看見了他們,僅僅1分鍾後,他又回到現實。

時光可以倒流嗎?

從實際上說,人類的智慧尚不足以阻止時間的飛逝;而從理論上來說,時光倒流,回到從前絕非不可能。

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時間和空間可以在光速中發生變化。

所以,假如一個物體以30萬千米/秒的光速飛行時,空間可以縮短,時間可以變慢。

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的一位物理學家通過計算後稱:人類從地球達仙女座需要20萬年,而在光速飛船上僅需20年。

那麼,這種美妙的事情是否會真的發生呢?

回答是肯定的。因為科學家們已經發現宇宙中存在比光速還要快的神秘質點。

科學家研究發現:當太空船經過重力場時,把重力場的拉力轉換成推力,太空船在那段時間內,便可以光速甚至超光速飛行。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專家們已經創立了「時空場共振理論」,這是以愛因斯坦和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的「統一場論」為基礎建立的。其要旨是藉助電磁、重力、光速和時空共同演變的伸縮性,瞬間跨越恆星際空間。

到了那時,時光倒流將不再是個待解之謎。

⑶ 四大文明古國時間排序

四大文明古國是由梁啟超在《二十世紀太平洋歌》中提出的一個概念,他認為地球上的四大文明古國是中國、印度、埃及和小亞細亞。《世界文明史》中,則認為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臘和古中國是人類最早的五大文明發源地。其中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中國的時間最為悠久,當然,對於這四大古文明來說,時間的長短並不是重點,而是給後人帶來的影響,這才是最為重要的。

1、古巴比倫

古巴比倫王國在公元前3500年建立,古巴比倫文明是由蘇美爾人建立的但強大的古巴比倫王國卻是迦勒底人。

古巴比倫是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古巴比倫的強大,主要取決於古巴比倫的第六任帝王漢謨拉比,漢謨拉比在為期間首先頒布了世界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民法典《漢謨拉比法典》;但這部法典始終維護的是奴隸主的利益,在法典中法典將人分成奴隸主、自由民和奴隸幾個等級,上等級的人相對於下等級者享有更多的權利和承擔更少的義務,犯相同的罪時處罰也較輕,充滿了專制的味道。

漢謨拉比在位期間統一了國家政治、軍事、立法、司法等多項權利,其在位期間統一了兩河流域,使得古巴比倫王國的疆域擴大了數倍。漢謨拉比的強權政治不僅沒有一直流傳下去,還為之後古巴比倫王國埋下了滅亡的種子在位時即是古巴比倫王國的最高點。

在此後多年中,古巴比倫發生多次戰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最後強大古巴比倫王國被赫梯人所覆滅。

公元前1595年,赫梯人入侵巴比倫,巴比倫城遭洗劫,赫梯人將主神馬爾杜克及其妻子的雕像作為戰利品被入侵者帶走,古巴比倫王國滅亡。赫梯人退去後,喀西特人開始統治美索不達米亞。自此古巴比倫開始在赫梯人、亞述人的統治中。雖然有古巴比倫王室後裔建立了新古巴比比倫,但新古巴比也僅僅存在了80多年,最終倒在了波斯人的鐵騎之下,在公元前538巴比倫王國便消失在了歷史的洪流之中。

2、古埃及

古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尼羅河中下游,大約在公元前3000多年南北埃及完成統一,並建立了世界上首個大一統的國家。

尼羅河每年的泛濫造就了古埃及文明。灌溉了兩岸乾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礦物質和腐殖質的泥沙隨流而下,在兩岸逐漸沉積下來成為肥沃的黑色土壤。通過古埃及人的治理和控制獲得農業生產的巨大成功。

古埃及很早就有了一套完整的文字系統和政治體系制度,以及多神信仰的宗教系統。古埃及人發明了楔形文字,建造了埃及金字塔,古埃及有著偉大而燦爛的文明。

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文明受到了沖擊,由於古希臘文明與波斯文明的入侵,埃及法老沒有想改變國家,跟不上時代的進步,導致古埃及人思想封閉,社會生產力逐年下降,以至於整個古埃及王朝開始哀落。

終於可怕的事發生了,公元前332年古希臘馬其頓王朝亞歷山大大帝入侵埃及,並滅了波斯帝國,結束了延續3000年之久的法老時代,之後古羅馬人統治著古埃及,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在埃及廣泛的傳播。土地的入侵可以奪回來,文化的入侵是致命的。古埃及人失去了文字,就失去了文明傳播的能力。自此古埃及文明、文化、信仰、文字都被一一瓦解,最終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現在的埃及人與法老時代的埃及人沒有絲毫關系,他們流著是歐洲人與阿拉伯人的血液。

公元1789年,拿破崙遠征埃及,發現了羅塞塔石碑。公元1822年法國人商博良解讀了古埃及的楔形文字,世人才知道曾經在埃及大地上有著如此偉大、燦爛的文明。

3、古印度

公元前兩千紀到公元前一千紀這段時期內,這個時期的印度正處於吠陀時代,並且在印度半島的各個地區已經建立起來了發達的部落組織,到了公元前一千紀的時候,隨著生產工具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部落組織逐漸瓦解,瓦爾納制度逐步建立起來。公元前600年的時候,瓦爾納制度徹底確立,古印度進入文明時期,孔雀王朝在不久之後建立。

孔雀王朝末年社會矛盾尖銳,最終這個帝國走向了滅亡。公元4世紀初,笈多王朝逐漸興起並且取代了貴霜帝國,在統治者強有力的穩定統治下,印度的社會發展很快,印度地區經濟繁榮、國家實力也逐漸增強。

到了公元5世紀的時候,一切都變了,海上民族開始大肆進攻陸上定居文明,侵入印度的是啞噠人,海上民族入侵印度後,大肆破壞印度本來已經初具規模的文明,啞噠人的戰鬥力比較強大,印度人自然不是他們的對手,啞噠人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到了公元6世紀的時候,啞噠人已經佔領了印度的大部分地區,海上民族文明落後,自然不懂如何保存繼承印度半島的原有文明,島上居民原本的生活遭到了大規模的破壞,古印度文明也遭受到了沉重打擊。

古印度文明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具有濃厚的宗教性,印度半島地區產生的佛教成為了當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世界各地都擁有許多信徒,尤其是在亞洲地區更是有許多人信仰佛教。

並且在古印度文明的發展進程中,佛教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不斷發展演變,出現了許多不同的支派,對研究古印度時期的歷史意義重大。

4、古中國

中國的歷史被定義為5000年的長度,已經成為了人們的一個共識,這個長度又是誰定下來的呢?這就必須提到一個人,他第一次完整地把中國上千年的歷史記錄了下來。他就是西漢著名的史學家司馬遷,他所著的《史記》較完整地還原了當時之前的歷史。

秦始皇建立了第一個封建制王朝,但他一手策劃和落實的焚書坑儒運動,卻燒掉了當時差不多所有的藏書,讓秦朝以前原本就不多的歷史文獻更加缺失。而《史記》卻幫助我們更多的認識和了解了西漢之前的歷史。

《史記》的第一篇《五帝本記》,記述了黃帝、顓頊、帝嚳以至堯、舜整個完整的世系歷史。也就是說《史記》是從黃帝時代開始的,而從黃帝時代到當時司馬遷所處的漢武帝時代,算下來時間差不多是3000多年的時間。再從西漢武帝時期到今天有2000年,加起來就差不多約等於5000年,五千年文明史的說法也就從此流傳開來。

而為何要分為上下五千年?《史記》雖然是從黃帝開始的,但在夏商之前的歷史,因為沒有系統的文字記錄流傳下來。只是在前秦的一些古籍中有所提到,司馬遷也是是根據這些古籍撰寫出來的。所以現在仍還有些學者懷疑夏朝是否真的存在過,就是因為沒有當時的文字記載。所以人們把夏朝以及之前的三皇五帝時期稱之為上五千年;而從商代開始之後的歷史是為下五千年。

其實中華文明到底存在多少年,還有其他兩種說法,不過並不是主流,分別是3000文明和9000文明。其中3000文明其實就是以文字記錄為准開始算起的,也就是前面所說的下五千年了,也被稱為信史。

而9000文明是指從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賈湖遺址,其具有許多代表文明意義的考古發現,可看作中華文明的開始。而這一個遺址經測年時期約為至今9000~7500年,所以才有了9000文明的說法。

⑷ 公歷來源

公歷的起源 現代陽歷因國際通用而稱公歷。歷法源於天文,受制於權力。所以各個國家使用的歷法有所不同,就是一個國家在歷史的各個時期也會採用不同的歷法。
歷法可分陽歷,陰歷及陰陽歷。基於以地球繞太陽一周計為一年的歷法稱陽歷,基於以月球(太陰)繞地球一周計為一月的歷法稱陰歷,同時採用以上兩個基準的稱陰陽歷。
我國自夏代起就採用陰歷計月,並設節氣的陰陽歷。此歷自漢以後歷代因之,迄於清末。因起源於夏,固稱夏歷,民國稱舊歷,共和國稱農歷。
現代陽歷因國際通用而稱公歷。公歷的鼻祖是羅馬歷。
經格里高里八世改革後的歷法就是目前世界上通行的公歷,稱「格里高里歷」,簡稱格里歷。
其歷年的平均長度為365.2425日,與回歸年長度僅相差25.92秒,要經過3333歷年兩者才會相差1日。
中國辛亥革命後(1912年),即採用格里歷。1949年起採用公元紀年。
陽歷也就是公歷,它是國際通用的。陽歷以地球繞太陽轉一圈的時間定做一年,共365天5小時48分46秒。平年只計365天這個整數,不計尾數;一年分做12個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四年的尾數積累起來共1天光景,加在第四年的二月里,這一年叫做閏年。所以閏年的二月有29天。
陰歷以月亮圓缺一次的時間定做一個月,共29天半。為了算起來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個月中,大小月大體上交替排列。陰歷一年只有354天左右,也沒有平年閏年的差別。
由於陰歷不考慮地球繞太陽的運行,因此使得四季的變化在陰歷上就沒有固定的時間,它不能反映季節,這是一個很大的缺點。為了克服這個缺點,後來人們定了一個折衷的歷,就是所謂陰陽合歷。現在我國還在使用的夏歷(也有人叫它農歷或陰歷),就是這種陰陽合歷。它跟陰歷一樣,也以月亮圓缺一次的時間定做一個月,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閏月的辦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數跟陽歷全年的天數相接近,來調整四季。夏歷約每過二、三年多一個閏月。

公歷的來源誰定的? 神

陰歷和陽歷的來源? 陰歷全稱「太陰歷」或「純陰歷」。陰歷根據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即朔望月制定的,因古人稱月亮為「太陰」,所以稱為「太陰歷」,簡稱「陰歷」。陰歷產生的確切日期已難確定,但根據甲骨文中的一頁甲骨歷來判斷,陰歷大約在殷代已相當普及。 陰歷的主要特點是:歷月的長短依據天象即月相來確定,大月30日,小月29日,歷月的平均值大致與朔望月平均長度29。5306日相等。年的長短則只是歷月的整數倍,而與回歸年無關。因此,陰歷的月份也與四季寒暑無關。陰歷的日期表示著一定的月相,即初一是朔,即新月;十五、十六或十七是滿月,即望;初七、初八是上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是下弦月等,這對古人憑借月相判斷日期是很方便的。而月相的變化又是人們最容易看見的天象,因此,各國的歷法大都先有陰歷後有陽歷。但是,由於陰歷與回歸年無關,因此,就與農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不協調,後來便逐漸被淘汰。現今除了幾個 *** 教國家,因宗教上的原因仍然使用一種稱為「回歷」的陰歷以外,其他國家已經廢棄不用。 此外,。1912年我國採用「公歷」安排月日後,人們就把公歷稱為「陽歷」,而把同時並存於民間的傳統的「夏歷」通俗地稱之為「陰歷」。 陽歷,亦稱公歷、太陽歷、新歷、西歷,也稱格里高利歷。它是1582年,由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實行的歷法。從這一年後,陽歷代替了公元前42年由羅馬皇帝朱里・愷撒所實行的「儒略歷」(舊歷)。陽歷是以地球環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算作一年。它的長度為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由於它不是整數,為了把長短拉平,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六天,稱為「閏年」;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五天,稱為「平年」。這種歷法在每一萬年中約錯三天,比舊的「儒略歷」每四百年就錯三天。 由於這種歷法是根據地球與太陽距離的位置而定,所以它的「二十四節氣」是固定的:上半年的節氣多在每月的6日、21日,下半年多在每月的8日、23日,即使相差也不過一兩天。 西洋歷法是明朝萬曆八年(1580年),由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傳進中國的。利瑪竇的「泰西歷法」當屬「儒略歷」。太平天國實行的「天歷」,對中國的陰歷起了革命,它採用了陽歷,但對它也有所改訂。「天歷」中有中國原有的「干支」,也有陽歷的「禮拜」(星期),可謂陰陽合歷。「天歷」在中國歷法上說來,是一個具有革命精神的特殊歷法。辛亥革命後,從1912年元旦起,採用中華民國紀年和陽歷。1949年9月27日,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公元」。從此,我國也採用了公元紀年的歷法。

公歷的來歷是怎麼來的? 公歷是現在國際通用的歷法,又稱格列歷,通稱陽歷。「陽歷」又名「太陽歷」,系以地球繞行太陽一周為一年,為西方各國所通用,故又名「西歷」。我國從辛亥革命後即自民國元年採用陽歷,故又名曰「國歷」。為與我國舊有之歷相對稱,故又名曰「新歷」。1949年正式規定公元紀年。
求採納

現行公歷的直接來源是什麼? 現在世界上通用的歷法――公歷,有人曾似是而非地稱之為「西歷」。其實,究其根
源,這種歷法並非產生於西方,而是產生於6000多年前的古埃及。
古埃及氣候炎熱,雨水稀少,但是農業生產卻很發達。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與尼羅河的定期泛濫有著密切的關系。埃及的大部分國土都是沙漠,只有尼羅河流域像一條綠色的緞帶從南到北貫穿其間。直到現代,埃及的的95%以上的人口也都集中在這條綠色的生命帶中。因此,在希臘時代,西方人便把埃及稱為「尼羅河送來的禮物」。古代埃及人更是將尼羅河視為「母親河」。
尼羅河全長6648公里,同亞洲的長江、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並稱為世界最長的河流。
尼羅河發源於赤道一帶,主流叫白尼羅河,從烏干達流入蘇丹,在喀土穆和發源於衣索比亞的青尼羅河匯合,流入埃及。
在埃及境內,尼羅河每年6月開始漲水,7至10月是泛濫期,這時洪水夾帶著大量腐殖質,灌滿了兩岸龜裂的農田。幾個星期後,當洪水退去時,農田就留下了一層肥沃的淤泥,等於上了一次肥。11月進行播種,第二年的3至4月收獲。尼羅河還有一個特性,那就是每年的漲水基本是定時定量,雖有一定的出入,但差別不是太大,從沒有洪水滔天淹沒一切的大災。這就為古埃及人最早創建大規模的水利灌溉系統和制定歷法提供了方便。
古埃及人為了不違農時,發展農業生產,逐漸認識到必須掌握尼羅河泛濫的規律,准確地計算時間,這就需要有一種歷法。他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積累了許多經驗。
古埃及人發現尼羅河每次泛濫之間大約相隔365天。同時,他們還發現,每年6月的某一天早晨,當尼羅河的潮頭來到今天開羅附近時,天狼星與太陽同時從地平線升起。以此為根據,古埃及人便把一年定為365天,把天狼星與太陽同時從地平線升起的那一天,定為一年的起點。一年分為12個月,每月30天,年終加5天作為節日,這就是埃及的太陽歷。
埃及的太陽歷將一年定為365天,與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圈的時間(回歸年)相比較,只相差四分之一天,這在當時已經是相當准確了。但是,一年相差四分之一天不覺得,經過4年就相差一天。經過730年,歷法上的時間就比實際時間推進了半年,冬天和夏天正好顛倒過來。再過730年,才能回到原來的起點。公元前46年,羅馬統帥儒略・凱撒(又譯朱利烏斯・凱撒)決定以埃及的太陽歷為藍本,重新編制歷法。凱撒主持編制的歷法,被後人稱為「儒略歷」。
儒略歷法對埃及太陽歷中每年約四分之一天的誤差,作了這樣的調整:設平年和閏年,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每4年置1個閏年。單月每月31天,雙月中的2月平年29天,閏年30天,其它雙月每月30天。
愷撒死後,他的繼承人奧古斯都因為自己生在8月,便從2月中抽出一天加在8月上,使8月也成為大月,即31天,同時相應把9、11兩個月定為小月,10、12兩個月定為大月。經過這樣的改動,各月的天數與今天使用的公歷基本相同了。公元325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在一次宗教會議上,規定儒略歷為基督教的歷法,但沒有規定哪一年是它的起點。到了公元6世紀時,基督徒把500多年前基督教的創始人耶穌・基督誕生的那一天,說成是公元元年。「公元」的拉丁文的意思就是「主的生年」,用拉丁文A.D.表示。在這一年以前,稱為「公元前」,英文的意思是「基督以前」,用英文B.C.表示。
儒略歷雖然比埃及的太陽歷進了一步,但回歸年仍有11分14秒的誤差,積128年又要相差一天。儒略歷在歐洲通行了1600多年,至16世紀下半葉,歷法上的日期比回歸年遲了10天。比如,15......>>

公歷的來歷 公歷是現在國際通用的歷法,又稱格列歷,通稱陽歷。「陽歷」又名「太陽歷」,系以地球繞行太陽一周為一年,為西方各國所通用,故又名「西歷」。我國從辛亥革命後即自民國元年採用陽歷,故又名曰「國歷」。為與我國舊有之歷相對稱,故又名曰「新歷」。1949年正式規定公元紀年。
公歷的前身是古羅馬凱撒修訂的儒略歷。根據儒略歷的規定,每4年有1個閏年,閏年為366日,其餘3年(稱為平年)各有365日。公元年數能被4除得盡的是閏年。儒略歷1年平均長365.25日,比實際公轉周期的365.2422日長11分14秒,即每400年約長3日。這樣到公元16世紀時已經積累了有10天誤差。可以明顯感覺到兩至兩分提前了。在此情況下,教皇格列高里十三世於1582年宣布改歷。先是一步到位把儒略歷1582年10月4日的下一天定為格列歷10月15日,中間跳過10天。同時修改了儒略歷置閏法則。除了保留儒略歷年數被4除盡的是閏年外。增加了被100除得盡而被400除不盡的則不是閏年的規定。這樣的做法可在400年中減少3個閏年。在格列高里歷歷法里,400年中有97個閏年(每年366日)及303個平年(每年365日),所以每年平均長365.2425日,與公轉周期的365.2422日十分接近。可基本保證到公元5000年前誤差不超過1天。

公歷的來歷~~~ 陰歷與陽歷陰歷也叫農歷。農歷的一年是354天,是按照月球繞地球一周為一個月計算的。農歷的一年有時是12個月,有時是13個月。有閏月的年份是13個月。
陽歷也叫公歷。陽歷的一年是365天,是按地球繞太陽轉一周為一年計算的。地球繞太陽轉一周的時間是365天5小時多一點。
陽歷(一年365天)比陰歷(一年354天)每年多出11天多,為了避免陽歷的月份與陰歷的月份越拉越大,就用閏月來找補。19年中有7個閏月年。一般是農歷的春節前立春的,第二年不閏月。過了春節立春的,這一年就有個閏月了。
陽歷的一年中,1、3、5、7、8、10、12月,都是31天,4、6、9、11月,都是30天。2月份一般是28天。2月份4年有一個29天。為什麼多出這一天,是因為陽歷每年是365天5小時多,差不多4年就會多出一天時間。至於那一年的2月是29天,你只要把公元計年的年份除4,沒有餘數的那一年2月就是29天。如2004年,除4,沒有餘數,那這一年的2月肯定是29天,2005、2006、2007除4都有餘數,這三年中的2月肯定是28天。
為什麼陽歷的2月是28天?這是古羅馬在制定日歷時,起初設想月份的單數為31天,雙數為30天。但這樣一年是366天,比365天多出一天,必須從12個月中摳出一天。因為在古羅馬,執行死刑都在2月份,所以都認為這個月不吉利,那就從2月中摳出一天,成了29天。當時一羅馬大帝出生在有30天的8月,比上一任出生在有31天的7月的大帝少一天。他就又從2月份中摳出一天,加到8月份。從此陽歷的2月就成了28天,本應是30天的8月份成了31天。

你知道公歷的由來嗎? 知道呀!「公元」產生於公元6世紀。當時,為了擴大教會的統治勢力,僧侶們幾乎把任何事情都附會在基督教上。公元525年,一個叫狄奧尼西的僧侶,為了預先推算七年後(公元532年)「復活節」的日期,提出了耶酥出生於古羅馬狄奧克列顛紀年之前284年的說法,主張以耶酥出生之年作為起算點的紀年方法,這個主張得到了教會的大力支持。公元532年,教會把狄奧克列顛紀年之前的284年作為公元元年,並將此紀年法在教會中使用。公元1582年羅馬教皇制定格里歷時繼續採用了這種紀年法。這就是公歷的來歷!

怎樣區分農歷陰歷陽歷公歷?它們來源? 星座是按陽歷(新歷)算的。
如果你要查自己的星座,先要知道你出生的時候陽歷是多少才正確。
白羊座 3月21日-4月19日 金牛座 4月20日-5月20日 雙子座 5月21日-6月21日 巨蟹座 6月22日-7月22日 獅子座 7月23日-8月22日 處女座 8月23日-9月22日 天枰座 9月23日-10月23日 天蠍座 10月24日-11月22日 射手座 11月23日-12月21日 摩羯座 12月22日-1月19日 水瓶座 1月20日-2月18日 雙魚座 2月19日-3月20日

熱點內容
為什麼女人生完孩子還會腰疼 發布:2025-02-11 23:21:17 瀏覽:137
手機喇叭為什麼那麼多孔 發布:2025-02-11 23:20:40 瀏覽:395
腎結石為什麼痛一段時間自己會好 發布:2025-02-11 23:13:10 瀏覽:46
為什麼很多廠找不到模具工 發布:2025-02-11 23:13:07 瀏覽:379
為什麼晚上鼻頭看著比較大 發布:2025-02-11 23:10:37 瀏覽:606
眼睛度數長的很快是為什麼 發布:2025-02-11 23:10:34 瀏覽:321
為什麼銀行卡改手機號改不了 發布:2025-02-11 23:02:30 瀏覽:996
為什麼有些人不能吃涼的東西 發布:2025-02-11 23:01:45 瀏覽:877
小米手機為什麼重新啟動就卡 發布:2025-02-11 22:40:02 瀏覽:235
汗液流眼睛裡是為什麼 發布:2025-02-11 22:38:27 瀏覽: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