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個人需要長時間的睡眠
⑴ 為什麼人要睡覺八小時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一個人睡多長時間才是最合適的? 對於大部分成年人來說,每晚睡七八個小時就足夠了。美國癌症協會做了一個調查,平均每天睡七八個小時的人壽命最長。與之相比,每晚睡眠時間不足4小時的成年人,死亡率要高出180%;每晚睡10小時以上的成年人,死亡率要高出80%。 然而,不同年齡的人,所需的睡眠時間是不同的。一般,1~3歲每天需睡14~16小時,4~6歲需睡12~14小時,7~9歲需睡11小時,10~13歲需睡9~10小時,14~20歲需睡八九小時,20歲以上通常睡七八小時,60~70歲老人最好每天睡八九小時,70~90歲不少於9小時,90歲以上要睡12小時。 此外,同一個人的不同時期,由於生理狀態的變化,所需的睡眠時間也會有所增減。如女性的月經期睡眠時間可能會多一些,孕婦常常需要逐日超過10個小時的睡眠。重體力勞動或體育運動後睡眠時間一般延長,而過度的腦力勞動卻常常使人睡眠減少。 睡眠的好壞,並不是完全取決於睡眠的時間,而要看睡眠的質量,也就是整個睡眠中深睡時間的長短。比如,有些老年人每天睡眠的時間加起來常常超過七八個小時,但仍然時時犯困,主要是老年人真正能達到深睡和中睡的時間並未幾,而大部分時間是在淺睡和輕睡中度過,所以質量不高。相反,有些人睡眠的總時間並不長,但能保證一定的深睡時間,也能取得很好的休息效果,不會常打呵欠,感到「缺覺」。 所以,睡眠的好與壞,不應簡單地以睡眠時間的長短來衡量,而應以是否消除了疲勞,精力是否充沛來評判。
⑵ 人為什麼要睡8小時
人為什麼要睡8小時
人為什麼要睡8小時,我們從小就被父母老師告知,人每台都要睡夠八個小時,但是卻一直不知道其中原因,所以人要睡這么時間是什麼原因,人為什麼要睡8小時?下面來看看。
人為什麼要睡8小時1
好像我們現在已經不需要管別的,只要保證睡眠滿8小時就行。
其實你真的以為是睡夠8小時就算睡好了嗎?
睡眠是人腦機能之一,這種功能啟用時,我們人體機能活動降低,安靜入眠,大腦與環境暫時失去聯系,並且肌肉也沒有自主的活動,一段時間後可以自動蘇醒,或者是被適當的刺激喚醒。睡眠是人生周期性的需要的一種無意識的愉快狀態,還是一種主動行為,並且有著一定的周期性,晚上睡覺,白天清醒,活動,正常的睡眠必須有一定的深度睡眠,
也就是我們強調睡眠質量,使大腦和軀體能夠充分的休息,以保證第二天的正常機能,精力充沛,不頭昏,反應敏捷,有效不犯錯的進行各種活動。
看到沒,睡眠的保障是有一定的深度睡眠,所以睡眠質量才是重點,還有,就算是計算時間,你以為白天睡8小時,能比得上晚上睡8小時嗎?
所以睡眠不僅要看時間,還得考慮睡眠時機。
如果是一個對中醫或者保健書籍多看一些的都會知道,中醫有時候會把人的作息按十二時辰給出一個更適合做的事情,你如果去網路就會發現,他會建議我們11點前一定要上床睡覺,因為11點-凌晨1點是膽經工作時間,是骨髓造血的,同時可以修養生機,你必須睡了,後面2小時是肝經運作,氣血恢復,排毒的時間,你還是得休息。
這時候就凌晨3點了,3-5點就是肺經運作,把剛排過毒的新鮮血液送到全身。
發現了么,從深夜9點,到凌晨5點,四個時辰8個小時,都是身體氣血運行,推陳煥新的時間,都是需要靜的時間,恰巧這個時間段,也是我們從古至今都在施行的睡眠時間,古時候的人日落而歸,因為晚上沒有太陽,加上照明方式也基本沒有,那麼晚上到家早早地吃過晚飯,
就沒事做了,家人如果是相對活躍的,還可以聊聊天,圍爐夜話,到了8-9點也差不多該睡覺了,到了早上6-7點,就得起床,因為一會太陽一出,就得下地幹活了,而他們的'起床時間6-7正好是大腸經運作的時間,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上廁所。
古人雖然沒有太多的科技,但也正因如此,他們的生活方式更加貼合養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嚴格地遵循了早睡早起。
到了這里我們就發現,古人因為沒有夜晚的秘密生活,才會早睡早起,不過現在人可沒有太陽落下就天黑的樣困擾,有些人太陽落下,他的一天才是開始,我們很難讓現在的年輕人去做到這種規律。
那我們該如何做到更好地休息呢?
第一、保持一個足夠的睡眠時間
雖然我們開篇說了,睡眠時間不是保證睡眠質量的重點,但是如果你是一個沒辦法做到早睡,沒辦法獲得一個很好睡眠質量的人,那就用時間去湊吧。質量不夠,時間來湊。但是也別太長,免得睜眼就毀一天。
第二、甜食的幫助
如果你是一個難以入睡的,也就是褪黑素不足者,可以在睡前適當的吃一小塊甜食,他可以快速讓身體放鬆,心底控制不住地泛起一絲笑意,讓心情更加放鬆,在加幾分鍾安神的輕音樂,這些都可以幫你快速入睡,實在不行,找本書,那種難以理解又枯燥的,也可能對你有點幫助。
第三、熱水
很多人睡不好,難以入睡,但是洗個熱水澡後發現自己很舒服,睡得也香,甚至有些人能在浴盆里睡著。
很多人睡不好是因為壓力大,勞累了一天肌肉緊張沒有放鬆下來,如果能做到讓肌肉組織舒緩,也可以幫助很快的入睡,記得有些安神的東西就有這個效果。
所以不管是喝一點,還是沖熱水澡,或者有條件泡個熱水澡都可以。
怎麼判斷自己是否睡得好?我們下面就舉幾個例子,自己判斷下。
1、 是否每周至少3次或者3次以上,出現躺床上超過30分鍾還無法入睡。
2、 睡覺的過程中,出現3次以上的醒夜,還需要時間才能再睡著。
3、 多夢,迷迷糊糊醒了,馬上又睡著,夢還能連上。(上一條是醒了難以入睡)
4、 睡覺時容易驚醒,並且翻來覆去。
5、 醒後(6小時以上,低於6小時就是睡眠時間不夠)感覺疲勞,精神差,反應遲鈍,認知能力變差等。簡單點就是醒了一臉懵,做起來不知道幹嘛,十幾秒甚至更長時間才清醒。
如果有2個以上的上述問題,建議好好調整一下自己的作息規律,給自己一個健康的身體。
人為什麼要睡8小時2
人的睡眠時間?
盡管睡眠過少的危險眾人皆知,但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睡眠過多同樣可能有害無益。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研究者發現,與每天睡八小時的人相比,每個工作日睡眠時間達到9-10小時的人似乎有更多入睡和睡眠品質方面的問題,以及其他睡眠障礙。
睡眠障礙包括半夜醒來、晨間早醒、醒來後無法再度入睡以及日常活動時疲倦等等。
此外,與每天八小時睡眠者相比,每晚只睡七小時的人也表示他們入睡更難,早上醒來時更少感覺神清氣爽。
《身心醫學》(Psychosomatic Medicine)期刊發表的這項研究結果表示,希望獲得一夜安眠的人可能不必把睡眠目標定在八小時以上。
研究報告作者克里普克(Daniel Kripke)表示,對於每晚睡眠超過八小時或八個半小時的人來說,考慮減少一下睡眠時間「也許是個好主意」。但他也謹慎地表示,要想證明這一點還需要更多研究。
此前的研究已顯示,長期睡眠不足具有潛在的危害。比如有一份報告表示,一個人如果習慣上每晚睡眠不到七小時,那麼在一定期間內死亡的風險就高於睡眠較多的人。
由此可見,人的一天健康的睡眠時間應該是6——8個小時最好!
最近國外的一些醫學研究發現,有不少常感到疲倦的人,並非感到有病或是睡眠不足,反而是睡眠過多引起!睡眠過多為什麼會影響精神和體力呢?
因為在睡眠時,血液循環減慢,養分和氧氣對腦的供應大為減少。睡眠過長,腦細胞就得不到足夠的氧氣和養分,因而活動能力減弱。睡眠過多,又使肌肉、筋絡組織的活動減少,肌肉從血液得到的氧氣和養分也少,所以就變得鬆弛無力,自然就感到疲倦。
許多睡眠過多而感到疲倦的人,假如減少一些睡眠時間,並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就可使入睡加快、睡眠加深,也就會消除疲乏無力的感覺。
所以睡眠多也不是什麼好的事情。
根據人體生物鍾來說,晚間11點左右睡覺是比較有利的,因為腦部活動和新陳代謝在10點到2點之間是最需要得到充分休息的了。
睡眠時間過長與睡眠不足一樣,都可導致神疲、體倦、代謝率降低,睡眠不宜過長,睡的時間過長後,心臟的跳動便會減慢,新陳代謝率亦會降得很低,肌肉組織鬆弛下來,久而久之,人就會變得懶惰、軟弱無力起來,甚至智力也會隨之下降。因此,人的睡眠時間不宜過長,成年人晝夜7-8小時也就足夠了,如果想用增加睡眠時間來獲得健康,那將會適得其反,
增加疾病,縮短壽命。
新生兒 20-22小時 2月嬰兒 18-20小時 1歲 15小時 2歲 14小時 3-4歲 13 小時 5-7歲 12 小時 8-12歲 10 小時 12-18歲 9 小時 成年人 7-8 小時(不宜少於6小時) 60-70歲 9小時 70-90歲 10小時 90歲以上 不宜少於10小時
一般情況一天有得6-8小時的正常睡泯就很充足了。如果由於工作或其他事情耽誤了睡泯,視耽誤的多少可以適當彌補一些,一般總的彌補量不宜超過兩小時。起床後做些平常所做的活動,便能精力充沛一切恢復正常。過多的彌補了非但無益,反會更加精神恍忽,甚致還會頭昏腦脹出出現類似你問題所述狀況。
這是由於全身過長時間處於大腦鬆弛和各器官抑制狀態對身體的血液循環及器官可以造成缺氧或營養而產生的負面影響所致。
總而言之,睡眠時間是因人而異的,並無法制定一個絕對時間,通常我們所說的每天每個人要睡足8小時才能保證健康,只是平均值罷了。但還是平常人所佔的比例數大,平常人每天的睡眠時間可以參考8小時左右這個基本睡眠時間值。
人為什麼要睡8小時3
一個人睡多長時間才是最合適的?
對於大部分成年人來說,每晚睡七八個小時就足夠了。美國癌症協會做了一個調查,平均每天睡七八個小時的人壽命最長。與之相比,每晚睡眠時間不足4小時的成年人,死亡率要高出180%;每晚睡10小時以上的成年人,死亡率要高出80%。 然而,不同年齡的人,所需的睡眠時間是不同的。
一般,1~3歲每天需睡14~16小時,4~6歲需睡12~14小時,7~9歲需睡11小時,10~13歲需睡9~10小時,14~20歲需睡八九小時,20歲以上通常睡七八小時,60~70歲老人最好每天睡八九小時,70~90歲不少
於9小時,90歲以上要睡12小時。 此外,同一個人的不同時期,由於生理狀態的變化,所需的睡眠時間也會有所增減。
如女性的月經期睡眠時間可能會多一些,孕婦常常需要逐日超過10個小時的睡眠。重體力勞動或體育運動後睡眠時間一般延長,而過度的腦力勞動卻常常使人睡眠減少。 睡眠的好壞,並不是完全取決於睡眠的時間,而要看睡眠的質量,也就是整個睡眠中深睡時間的長短。
比如,有些老年人每天睡眠的時間加起來常常超過七八個小時,但仍然時時犯困,主要是老年人真正能達到深睡和中睡的時間並未幾,而大部分時間是在淺睡和輕睡中度過,所以質量不高。相反,有些人睡眠的總時間並不長,但能保證一定的深睡時間,也能取得很好的休息效果,不會常打呵欠,感到「缺覺」。
所以,睡眠的好與壞,不應簡單地以睡眠時間的長短來衡量,而應以是否消除了疲勞,精力是否充沛來評判。
⑶ 為什麼我一天要睡很久
答:人在睡覺的時候,人體的大部分血液會流向胃腸道等消化器官,而大腦在休息,血液就比較少.比如人們在中午吃完飯後會感覺到頭暈,比較倦,就是因為這時候人體的大部分血液流到胃腸道等消化器官去了.你說睡覺時間太長,反而感到頭暈暈的,也就是這個原因,人體長時間睡覺,大腦就會長時間的血液比較少,也就會相對卻氧,也就會感到頭暈了.當然也跟你睡覺的環境有關系,比如空氣是否流通,環境是否安靜,睡眠質量好不好都有關系.什麼事情都有個度,一般人睡眠時間8小時左右就可以了,並不是越多越好,這也許也是辯證法的體現吧. 怎樣提高睡眠質量? 我們知道,睡眠對於大腦健康是極為重要的.人一般需要有8個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並且必須保證高質量.如果睡眠的時間不足或質量不高,那麼對大腦就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大腦的疲勞就難以恢復,嚴重的可能影響大腦的功能.如果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差,就應適當增加睡眠的時間,比如夏天午睡片刻,並且要設法改善睡眠狀況等. 按照一般的觀點,睡眠是消除大腦疲勞的主要方式.如果長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太差,就會嚴重影響大腦的機能,本來是很聰明的人也會變得糊塗起來.很多人患上了神經衰弱等疾病,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嚴重睡眠不足引發的. 總之,一個人的一中,有三分之一多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政黨的良好睡眠,可調節生理機能,維持神經系統的平衡,是生命中重要的一環.睡眠不良、不足,第二天就會頭錯腦脹、全身無力.睡眠與健康工作和學習的關系甚為密切. 以下幾個方面可以提高睡眠質量: * 睡眠要適量 1、我們的一個重要觀點是:覺不可少睡.在很多書上都說,成年人一般每天睡7-8個小時就差不多了.可是最近美國心理學教授詹姆斯•馬斯博士指出:一個人晚上睡眠6-7個小時是不夠的.他對睡眠研究的結果表明,只有8個小時睡眠才能夠使人體功能達到高峰.所以什麼是「適量」,主要是「以精神和體力的恢復」作為標准. 人的睡眠分為慢動眼睡眠和快動眼睡眠兩個時向.濃度的快動眼睡眠在記憶儲存、維持組織、信息整理及新的學習、表現等都發生在快動眼睡眠的最後階段,而快動眼睡眠通常發生在8小時睡眠期的後部,並可以持續90分鍾左右.雖然我們可能並沒有覺察到,但是,我們當中大部分人的睡眠其實都是不夠的,這不僅降低了生活質量,還可能引發疾病. 為了彌補這種普遍的睡眠不足,馬斯博士提倡「小睡」.這種小睡是指每天正式睡眠醒來後再小睡20分鍾,其效果比晚上早睡要好得多. 我們特別強調的是,現在中小學生雖然說「減負」了,但是由於各種各樣的考試壓力,他們並不輕松,很多人睡眠的時間明顯不足.與過去相比,實際上是明松暗緊.這實際上無論對社會還是對家庭都是得不償失的.我們認為,只有睡好覺,才能學習好.睡好覺並不會妨礙前程:睡眠時間必須保證! * 睡覺的環境 要想晚間得良好的睡眠,注意睡前三宜三忌非常重要. 三宜是: 睡前散步. 《紫岩隱書•養書》說:「入睡時行,繞室千步,始就枕……蓋則神勞,勞則思息,動極而求靜.」 睡覺應該有一個合適的環境,主要是一個清靜的卧室和舒適的卧具. 通風是卧室的一個重要條件,因為新鮮的空氣比什麼都重要.無論室外的溫度高低,睡覺之前都應該開窗換氣.選擇一張舒適的床,一般以軟硬適中的棕綳床或軟木板的褥子為宜.枕頭軟硬要適中,盡量做到冬暖夏涼. 要有正確的睡眠姿勢. 一般主張向右側卧,微曲雙腿,癸身自然放鬆,一手屈肘放枕前,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 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無論是每晚的睡眠還是白天的小睡都要盡量保持在同一個時間上床和起床,節假日也不例外.要進行有規律的適度的行動. * 順應生物鍾 如果我們每天准時起床,定時去迎接每天早晨的陽光,那麼你的生物鍾就會准時運轉.研究表明,這是提高睡眠質量的關鍵要素之一. 影響生物鍾的運行的因素之一是體溫.研究證明,人的體溫波動對生物鍾的節律有很大的影響.人的體溫下降就容易引起睡意,這是利用體溫調節生物鍾的有效方法.如果體溫調節失控,就會引起睡眠生物鍾發生紊亂.控制體溫的方法很多,例如睡前洗澡,或睡前做20分鍾的有氧運動等,睡覺的時候體溫就會有所下降. 總之,形成習慣之後,人就會按時入睡.青少年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這是最重要的.生物鍾是不能輕易破壞的,千萬不要在星期六、星期天晚上不睡,白天不起,破壞了自己的生物鍾. * 調節飲食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有少數人在晚上大量食用咖啡、巧克力、可樂、茶等食品或飲料之後主觀上沒有睡眠不良的感覺,但是實驗證實,他們的深度睡眠會受到不良的影響.所以睡覺之前,不要食用這些東西. 為了獲得一個良好的睡眠效果,睡前應該有以下幾個方面忌諱: 忌飽食 晚餐七八成飽即可.睡前不要吃東西 ,以免加生胃腸負擔. 忌飲濃茶與咖啡 晚上不要飲用濃茶、咖啡等食品,以免因精神興奮或尿頻影響正常的睡眠. 忌喝酒 研究證明,喝酒好像可以幫助人入睡,但是實際上是不正確的.酒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會釋放一種天然的興奮劑,破壞我們下半夜睡眠. * 噪音 不少青少年朋友因為經常處在某種雜訊中,習慣成自然,適應了這種不良的環境.這對我們的睡眠是不利的,會減少我們濃度睡眠的時間.所以睡覺的環境應該盡量避免噪音干擾. 另外,對於容易失眠的人來說,應在有睡意的時候才上床,早早上床的結果往往是「欲速則不達」,只會加重心理壓力.有人曾經進行過這樣的試驗,在某些情況下,晚睡早起,減少睡眠時間,而有利於提高睡眠質量. * 睡覺時間 要想提高睡眠質量,入時間必須注意; 能取得較好的睡眠質量的入睡時間是晚上9點到11點,中午12點到1點半,凌晨2點到3點半,這時人體精力下降,反應遲緩,思維減慢,情緒低下,利於人體轉入慢波睡眠,以進入甜美的夢鄉. 什麼樣的睡眠才是最好?睡眠應該是一種無意識的愉快狀態. 就算睡的時間短,而第二天起床能夠很有精神,就表示有好的睡眠『品質』,但是如果在睡了很久之後仍然覺得很累,就表示睡眠質量很差. 現代醫學家證實,食療對於失眠來說是最好的治療方法,優於安眠葯,無副作用.下面介紹數則以供試用: (1)食醋一湯匙,倒入一杯冷開水中飲之,可以催眠入睡並睡得香甜. (2)經常失眠者,用蓮子、龍眼、百合配秫米(粟米)熬粥,有令人入睡的療效. (3)血虛失眠者,可常服藕粉,或用小火煨藕加蜂蜜適量吃;也可用龍眼肉10g,紅棗5個去核,蒸雞蛋一個食用,每日一次. (4)心虛、多汗、失眠者,用豬心一個切開,裝入黨參、當歸各25g,同蒸熟,去葯,吃豬心並喝湯,有良效. (5)因高血壓而致的失眠者,用芭蕉根50g,豬瘦肉100g,同煮服用,能催眠入睡. (6)怔忡不安而失眠的病人,取芭蕉根50g,豬瘦肉100g,同煮服用,能催眠入睡. (7)神經衰弱的失眠患者,可取萵筍漿液一湯匙,溶於一杯水中.由於這種乳白汁液具有鎮靜安神功能,所以有一定的催眠療效. (8)臨睡前吃蘋果一個.或在床頭櫃上放上一個剝開皮或切開的柑橘,讓失眠者吸聞其芳香氣味,可以鎮靜中樞神經,幫助入睡. (9)洋蔥適量搗爛,裝入瓶內蓋好,臨睡前放在枕邊嗅聞其氣,一般在片刻之後便可入睡 希望你每天都能睡個好覺!
⑷ 為什麼有的人一天睡10個小時,有的人睡5小時就夠了
因為每個人的睡眠質量各不相同,每個人進入深度睡眠的時間也不一樣。
關於睡眠的問題,我們通常所指的睡眠只不過是以睡覺為主,但真正的睡眠主要是以深度睡眠為主。如果一個人的深度睡眠時間不夠的話,即便這個人每天需要睡10個小時,這個人在第2天依然會感到非常乏累。關於你問的這個問題,我會通過一下幾點闡述具體原因:
一、睡眠質量的問題將會決定睡眠的時間。
我們不僅需要考慮睡眠時間,同時也需要考慮睡眠質量。當一個人的睡眠質量存在問題時,這個人通過睡眠所能恢復的精力有限,這會導致這個人的睡眠效果大打折扣。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需要在睡覺前避免劇烈運動,同時也不要吃太多的食物,通過這種方式讓自己獲得更好的睡眠質量。
⑸ 人為什麼每天要睡那麼長時間
睡眠是有大學問的!老話說早睡早起身體好,只有一個概念,沒有定量,等於沒有說。睡眠質量的關鍵就在於深睡眠,可以說只要睡2~3個小時就足夠了。通常情況下,0點至3點是深睡眠時間,但並不是一睡著就能進入深睡眠的,有個過渡期,一般是1~1.5小時!反推一下,也就是22:30~23:00之間上床睡覺最好,為深度睡眠做准備,一般工作的人都是在約10點上床睡覺,睡得太早就影響進入深度睡眠的最佳時期。
專家認為每天睡眠時間太長太短都不好,以7至8個小時為宜,科學家所做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人們每天晚上在床上的睡覺時間過長,其效果如同睡覺時間過少一樣,可引起許多睡眠問題。要想睡得好一定要控制好時間!
睡眠時間的長短也與壽命的長短有關。一項大型的流行病學研究證實,過短的睡眠與過長的睡眠似乎都能影響人的壽命。那麼,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到底睡多長時間才符合生理要求呢?一般來說,新生兒除了吃奶和換尿布以外,其餘時間都在睡,每天睡約18~22小時;1~2歲的兒童每天睡13~14小時;2~4歲的兒童每天睡12小時;4~7歲的兒童每天睡11小時;7 ~15歲的兒童每天睡9~10小時;15~20的青少年每天睡8~9小時;成年人每天睡8小時左右;老年人約睡5~6小時。女性比男性的睡眠時間相對要多一些。
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多采,加上人類的營養狀況、生活條件以及環境都不斷得到改善,人們的睡眠觀念也正在發生變化。過去那種「日出而作,日落而卧」單純強調睡眠時間長對健康有利的舊觀念正在發生改變,代之以人要健康就應減少睡眠,睡得香,睡得熟的量少質高的新觀念。因為按照自然法則及機體的調節規律,睡眠時間過長,則睡眠深度必然要變淺;反之睡眠時間短,則睡眠加深。這就意味著,長睡眠者深睡眠成分減少,而短睡眠者深睡眠成分增多。深睡眠成分是最重要的,在深睡眠期間腦可以充分休息,生長激素分泌增多,生長發育加快,恢復疲勞效果最好。另外,短睡眠可以節省下來很多時間,而且還可以智力。酒進氏是一位短熟睡者,按照他的體會,睡前寫的稿子如果沒有寫完,醒後可以立刻接著往下寫,沒必要先復習一下前面的內容,理清思路然後再繼續。頭腦的恢復,也勿需長睡眠,短暫的睡眠即可恢復。某做過一項試驗,召集了中52名管理人員(平均年齡35歲),先讓他們進行一系列簡單計算,然後睡20分鍾,醒後重新進行一系列簡單計算,結果與睡前相比較,成績可提高42%。鑒於短睡眠不僅節省時間,而且對人類的健康和智力都有益處,多數學者都主張短熟睡眠,而不提倡長睡眠。
有人根據我國現有生活條件,提出中小學生(6~18歲)一晝夜睡眠一般不應超過8小時;19~55歲的青壯年一般不應超過7小時睡眠;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一般應6小時左右。當然,上述睡眠時間只是一個參考時間,各人睡眠多少,還應根據自己的體格、營養狀況、生活條件、環境,以及腦力與體力、勞動強度等綜合因素來考慮。
⑹ 連睡是什麼意思
連睡是指連續睡眠的狀態。
詳細解釋如下:
連睡通常指的是一個人長時間不間斷的睡眠狀態。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會連續睡數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中間不會醒來或者很少醒來。這種睡眠模式可能出現在多種情況下。
首先,連睡可能是身體疲勞的明顯表現。當人們經歷大量的體力活動或腦力消耗後,身體會產生疲勞感,需要通過更長時間的睡眠來恢復體力和精神狀態。在這種情況下,連睡有助於人們快速恢復精力。
其次,連睡也可能與某些生活習慣或環境因素有關。例如,有些人可能會選擇在周末或節假日進行長時間的睡眠,以彌補平時工作日的睡眠不足。此外,安靜舒適的環境也有助於人們更容易進入連睡狀態。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連睡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恢復體力,但過度睡眠也可能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長時間的連續睡眠可能會導致人體生物鍾的紊亂,影響正常的睡眠-覺醒節律。長期如此可能會導致精神狀況不佳、身體乏力等問題。因此,保持適度的睡眠時間,保持規律的睡眠習慣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
總之,連睡是連續不間斷的睡眠狀態,可能出現在身體疲勞、生活習慣或環境因素等多種情況下。雖然有助於恢復體力,但過度連睡也可能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因此,保持適度的睡眠時間,維持良好的睡眠習慣對人們的身心健康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