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葬時間為什麼男不七女不八
1. 土葬是什麼意思
土葬文化,我國幾千年來傳統民間文化,只是到了近代,由於科技的發展,土葬漸漸被火葬取代,但在大多數偏遠或少數民族裡,土葬傳統仍是主要的安葬死人的方式。
但凡正常情況,舉行土葬前皆有喪禮,喪禮是活著的人為送別死去之人,而舉行的活動儀式。在民間文化里凡關乎生與死的事情,皆引人重視,流傳下了不少講究與忌諱。今天為大家講四種,死人下葬時的忌諱。
第一種是忌諱下葬時無親朋好友相送,人是講情感的,在死去時有親朋好友相送,到了陰間也不必牽掛。大家可能也聽到過這樣的情況:老人病床前救救不肯咽氣,只為等兒女出現,見上最後一面。
第二種是忌諱死去時衣衫不整,人都是講面子、要體面,人死去時亦是如此,希望著體體面面去另一個世界,這也寓意著這一生的善始善終。後背子孫一定要在老人死去前,給他穿上體面衣服,死去後還得燒掉一些老人生前喜歡的衣物。
第三種就是老人入棺材時的忌諱,忌貓狗靠近,棺材忌用柳木。民間貓狗皆有靈,貓致陰,狗致陽,皆是對死人不利。柳木易腐,做棺材易養屍,這些在道教文化里皆是忌諱。
第四種就是選擇墓穴的忌諱,皆說人死魂與氣還在,這為死去之人挑選風水寶地流行至今,墓穴選擇忌諱陰暗潮濕、無山無水、地勢險峻、湖水泛濫,又忌諱陽氣過重、出凶兵利器等。
大抵上就是這些講究,在具體的喪禮下葬時須重視,否則老人走的不安寧,積累怨氣可就不好了。
下葬時的九大禁忌
中華民族喪葬禮儀繁瑣富有深意,在親人逝世後,下葬時也有九大禁忌是非常需要時刻銘記於心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下葬時的九大禁忌吧!
一:在給先人下葬之前,陽世後人如果信仰虛空法界一說,那麼務必要找自己信得過的堂口師傅,做好風水地理查看和擇吉安葬等相關事宜。陰宅風水一說,傳承千年,源遠流長,在虛空法界里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好的龍穴旺地,子時下葬,丑時後人即可沐得福報;壞的凶穴煞地,一日下葬,禍延千年。陰宅風水,務必慎重處理,萬萬不可,自已為是,胡亂安葬,最後不光先人無法安息,後人也霉運連連。
二:在給先人下葬時,禁忌「熱死熱埋」。無論先人年紀大小,無論死亡原因,均應在死亡12小時至72小時以內妥善安葬為佳,年紀越大的,停放的時間應越長,譬如常說的「大三天」、「小三天」講的就是這個意思。如遇特殊情況,如客死他鄉、後人未歸等原因則除外。這里還要說一點,就是如非特殊情況,在先人故去後,最好不要放入冰棺,因為這個時候故去先人屬於中陰身期,某些思維意識尚存,冒然的將遺體安放在冰棺內,容易導致先人墮寒冰地獄及餓鬼道。
三:在給先人下葬時,均應盡早「入土為安」。如有特殊信仰的先人,也可以進行天葬和水葬。現今社會,不光活人住的樓價飆高不下,就連死人的墓地也是價格不菲。尤其是生活在大都市裡的人,因在故去後很難找到合適的墓地,故皆需要在殯儀館、火葬場等地暫存骨灰。在這里建議所有的陽世後人,在自己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還是將先人盡早「入土為安」為萬全之策,大善之舉。
四:在給先人下葬時,無論土葬或是火葬,均應「打傘遮陽」及「喊山引魂」。「打傘遮陽」就是在下葬時,先人的遺體、骨灰等均不能直接被陽光照見,需由後人打一把黑傘或是席棚遮陽,以免陽光爆嗮先人遺體,導致先人魂飛魄散。「喊山引魂」指的是在下葬之前,後人要高喊先人的姓名、生辰和死祭,以助於先人魂魄歸來,安於陵寢。
五:在給先人下葬前,墓穴內,務必暖炕,不可冷穴,不可被日光、月光、星光照見。挖好墓穴後,搭好土龍,擺放七星完畢之後,就要在墓穴內焚化暖炕錢,待燃盡後,方可下葬。挖好的墓穴上方,同樣是需要用黑傘或席棚來遮當日光、月光和星光。
六:在給先人下葬前,墓穴內,不可留有任何活人腳印、手印、身影等。如果不小心留下了活人的手印、腳印,應馬上用紙錢將印記抹平後,再行下葬。更要注意的是,活人的身影不可映在墓穴中和棺木上,以免氣場沖撞,死人壓活人,導致犯呼不斷。
七:在給先人下葬時,若有孕婦、產婦、生肖犯沖者必須迴避大吉。這點在先人的葬禮時同樣需要禁忌。犯沖主要以本命沖和六沖為主。本命沖,就是和先人相同生肖的活人在先人穿衣、入殮、開光和下葬時都必須轉身迴避;六沖,就是和先人相差六歲及【六的倍數】年紀的活人,在以上情況時,同樣需要轉身迴避大吉。
八:再給先人下葬後,所有人回家時,均不可回頭。以免看見不該看見的東西,尤其是那些身體虛弱及具備靈異體質的後人,禁忌回頭觀望。
九:在給先人下葬後,所有人回家進門前,務必洗手、照鏡、除穢。洗手之後,一定要照照鏡子,這樣喪氣、晦氣、煞氣等就不會干擾活人了。
2. 農村土葬時,棺材埋在地下,為什麼還要堆小土堆,有什麼說法
中國各地區的殯葬習俗不同,有土葬,火葬,水葬,少數民族還有天葬。都是因地與傳統風俗來定,絕大多數選擇土葬,土葬有上千年 歷史 。尤其是南方,空氣濕度大,雨水較多,堆小土堆,其目的起個排水的作用,上小下大,水往兩邊排,保護棺材與屍體腐爛,散發出臭味。古墓能排水防潮功能好的地方,百年或幾百年挖開棺材完好,屍體跟剛埋下差別不大,見光線,空氣就化成灰。還有一個立堆便於後人祭祀。
總之:汕頭地區特別是潮汕對風水是較迷信和重視!重視程度他跟建別墅一樣,對墓地很注重和重視:請了專業風水先生和土體專業師傅:以山山有靈度進行測試方向…來水和去水定擇分金。謝謝閱讀!有不解請評論圈問及…
農村土葬.,不堆土屍體腐爛,嗅氣出於外界,誰能受得了,這也是祖輩幾千年遺留下來的,大家都知道,土葬雖然用棺材,屍體裝在里,如果不用土堆,最多也不過一二年時間,棺材裡面屍體腐爛嗅氣就會流出外面,如果不用土堆,那塊死者旁邊就無人過往,所以必須用土堆,再墳前立墓碑,刻好子孫後代名字,以後數年子孫上墳掃墓也有個記標。如果不用土堆,就即棺材放在那處,這對子孫耒說也對先輩死亡不尊,所以既對環保起了一定效果,又對死者屍體起了一定的保護作用。土葬的棺木在泥土裡,屍體腐爛一般在三十年後沒有嗅氣,這是我曾見過一家祖墳拆遷一事,這家拆遷一共兩座墳,一座是他母親,一座是兒子,他母親死亡三十二年,拆遷打開墓棺已不具全.,也沒氣味,而她兒子死亡十八年,打開墓,棺材看起跟當時新葬一樣,結果放在大卡車一拉,哎呀,好在用塑料皮包了幾層,外面用鐵絲扎緊,否則就不得了,那十八年死亡的人嗅氣正是難受,大家嗅到那氣味,跑到遠遠的,雖然載了口罩,都沒用,可見人死亡後一般都在三十年間沒嗅氣。所以說,人死後,屍體雖有棺材,但棺材落土後,上面一定要加土堆起耒,以防空氣污染,也是祖先遺留下耒的一種風俗.。
農村墳墓的小土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
農村地區的土墳墓不像城市中的陵園,有專門的記號和整齊的規劃。而農村墳墓是隨意選址的,並且都是還未開墾的地方和雜亂無章地排列著,所以墳墓的小土堆就是在宣誓此處有墳墓繞道走的意思,如果沒小土堆,而是一塊完整的平地,那誰也不知道此處底下有棺材,萬一有人在此開墾時,挖出一具棺材出來,對其人來說是一件倒霉事,對死者來說也是一件極其不尊重的事。
埋棺材需要從地下挖一個坑,那挖出來的泥土的處理很重要,不可能直接就把棺材抬進去就了事,為了使棺材能夠長時間埋於地下不腐爛,所以棺材上都會蓋上泥土,而這些泥土就是挖坑帶出來的泥土了,從而起到保護棺材的作用,假如沒有這小土堆,那死者就和曝屍荒野有什麼區別。從另一層面來說,也是對死者有個交待和對死者的尊重。
小土堆起著一個標記作用,後人見此有個小土堆,便知道有個先人埋在此,也提醒後人每到清明或是祭祀時節應前來祭拜,這是祖先留下來的傳統文化習俗。假如沒有小土堆,後人怎能在一片平地中找到自家祖先的墳墓呢,因為農村很多地區的墳墓都不立墓碑,所以不方便區分。拜祭祖先在農村很重視,後人每到祭祀時節就會在墓頭燒香燭、紙錢,說說話,所以小土堆的作用不言而喻。
這是一個標記,就和活人的宅基地是一樣的!如果不堆上一個小土堆的話,農民在種地時就會和其它土地一起耕種的,這樣一來,時間長了誰還能記住自家的墳墓呢?
另外,不但人土葬了要堆一個土堆,而且還要在三年一後立上一個墓碑,以示永久記憶紀念!一個家族都有一個家族的墓地或墓園,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國搞了一次平墳運動,把時間長的墓墳都一律整平,主要是墳墓佔地面積越來越多,同時也是一次破四舊,樹新風的熱潮!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意識的不斷提高,也隨著城鎮化的不斷發展,改革浪潮一浪高過一浪!農村早已開始實行了火葬,國家也大力提倡火葬,現在除了一些偏僻的地方還有土葬埋個大土堆以外,大部分都已開始實行了火葬!必竟這樣既節約了土地資源,也更方便於同一安葬,也更方便了國家和集體的通一規劃!
農村土葬時,棺材埋在地下,還要在地上堆上土堆,它的作用還是不小的。一是標識作用。有土堆就能准備判斷棺材的位置,等待合葬時,挖墳時,就會准確判斷棺材的位置。當墳多的時候,可以判斷每輩的人數與他們之間的關系。二是保護棺材。堆放土堆,可以起到保護棺材的作用。可以防止棺材被水浸泡。三是表示後代對先人的尊重和紀念。後代人越多,往往堆得土堆,也就越大。在每年上墳祭祖時,不僅要放鞭炮,燒紙,一般還要添墳,就是要見新土。這才是晚輩對祖輩的敬仰,尊重。四是所謂入土為安,就是把棺材用土埋起來,並且,越深越好,土堆越大越好。
這個有 歷史 典故的,跟如家到孔子有關系,孔子是春秋時期的人,孔子在春秋時期是魯國的庫管員,也是屬於一種文官職位,在當時是魯國的公務員身份,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孔子當時是魯國的國家圖書館館長職位,在當時的魯國,孔子這樣的官位其實還是非常高的。
孔子在兒童時期自己的父親就去世了,他從小跟母親相依為命,由於家境貧寒,孔子很小就出去打工了,經常去一些喪葬祭祀禮儀方面幫忙,對於周禮方面的東西了解很多,加上他非常好學,所以對禮儀方面特別是周禮方面特別推崇,喪葬文化也是周禮當中的一個環節。
後來孔子在成長當中學會了很多知識,最終出遊各國,最後他母親去世,他把母親埋葬了以後,由於他經常出遊,擔心自己出遊時間長了,回來怕找不到母親的埋葬地,為了以後方便找到,於是他在自己母親的葬地上堆了一個土堆,方便以後回來容易找到方便祭拜。
後來孔子徹底出名,如家思想成為了文化中心,孔子被譽為聖人,而孔子的許多事跡和禮儀方面的做法跟儒家思想被後人當做標桿,就連喪葬方面的許多做法都開始學習孔子的,墳頭的出現也是後來人的效仿,而孔子的思想跟禮儀文化成為了傳世的核心,幾千年都一直是這樣。
現在一直流傳下來的喪葬文化,其實以周禮裡面為核心,還有後來不斷演變的一些流程,組成了現在的喪葬文化,在裡面孔子特別推崇周禮,現在的喪葬其實核心還是來自周朝時期,就算後來的幾千年有一些改變,但是本質上其實並沒有多少改變,城市的估計現在知道的少,農村的應該在喪葬習俗上面改變其實並不大。
推墳頭最開始就是孔子為了方便自己長時間出遊回來祭拜容易找到葬地而已,屬於一種記號的意思,墳頭也叫做封土堆,後來墳頭的演變就慢慢出現了墓碑在外面,在過去墓碑其實都是埋在墳裡面的,墓碑的前身就是墓誌銘,後來演變外放形成現在的墓碑形式結合孔子的封土堆,形成了現在的墳墓樣子。
在最開始的時候屍體都不是埋在地下,是原始 社會 為了不讓同伴的屍體被野獸啃食,所以挖坑埋在地下,後來演變成為用草席包裹屍體埋,為了防止蟲子破壞,但是這種防護措施不夠,最終演變成為使用木頭做棺材埋在地下,當時埋了地表沒有記號,後來孔子發明了封土堆,喪葬習俗初步形成定型。
古代原先是「不樹不封」,以後為祭祀需要,便於尋找,就興起了封土,再後來,念人的功績,又立碑彰顯,顯赫達官的,墓里還有墓誌銘,既證明是該人的墓,又便於活人祭祀,尋找記號。就是在高敞的崖坡挖墓,也要弄成土堆。在渭北一帶,除壘成土堆之外,有在墓堆前,建門樓,僅冒出地面的樓頂。像廟,也像地府,可能都有風俗講究的。
這個還用回答嗎,棺材埋在地下,需要挖一個大坑,挖的坑越大創出的土超多,用石料或磚修好後,下面是空的,放下棺材,把土埋上當然要成一土堆,這就是墳頭。過去一個男人找上三四個老婆,死後合葬當然要埋一個大墳、一般的墳一個佔地三厘,財主家挖的大,陪葬品多,當然墳要大得多。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有沒有聽到過一個成語叫曝屍荒野,如果不堆個小土推,就和這個成語的意思差不多了!
中國有很多下葬的習俗,水葬、土葬、天葬等等,但是絕大多數還是用土葬,為什麼呢!
有一句古話:「塵歸塵,土歸土」。還有就是土葬堆個小土推,立一塊石碑,石碑上刻著他的生平和子孫後代,千百年後,都會在哪裡,子子孫孫都記得,在哪個地方那個位置,有自己的先人葬在哪裡。如果沒有那個土推,那麼這一切都不會有的,也許幾年後,幾十年後更本就找不到啦!
還有就是如果不推上土,還有路上行人嘛,那可就是拍恐怖片,到處都是棺材,到處都是白骨,毛骨悚然的,空氣中彌漫著腐爛氣味兒,想想都可怕。
土推可以排水呀,下雨後雨水就不會那麼容易進入墓穴裡面去,還有就是抵擋住屍體腐爛的氣味,最後就是很好的保護墓穴。總之一句話,這個土堆不是一個簡單的土堆,千萬不要有這種稀奇古怪的問題!
3. 農村老人出殯的棺材為何要十幾人抬
從古代到十幾年前,很多人都見過土葬的場景,往往都是很多人抬著棺材。從傳統的角度來看,抬棺的人越多就說明這個人的身份肯定不一般,而皇帝的棺槨需要上百人來扶持。除了對於死者的尊重以外,還有什麼其他的原因么?
從中國的傳統來看,自古以來就流傳著一種說法,一旦棺材落地就可能發生很多不好的事情,不管是對於家人還是周圍的人,當然這里邊有很多迷信的成分,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所以會盡量的找很多人抬棺材。
第二種說法大致是從三國時期流傳開的,當時諸葛亮墓葬的時候就是找了四個軍師,並且告訴他們繩子斷了就是他埋葬的地方。如果墓地沒到,棺材落地了,沒辦法,只能在棺材落下的地方埋葬。但是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一不小心在家裡就落地,那就尷尬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找這么多人抬棺就是為了防止落地。
還有一個重要的說法就是,棺材一旦落地,靈魂也就落地了,如果沒有到墓地的話,這個靈魂可能就一直飄搖著。顯然對於相信迷信的人們來說,這簡直就是最恐怖的事情了。當年嘉慶皇帝在外駕崩的時候,據說有一萬多人抬棺回京,也是為了防止棺材落地。
一看你就不懂,一口棺材少說二千多斤,十幾個人是抬不起來的。抬棺材的人數是固定的,不是多一個少一個都行,最少是十二杠,二十四人抬,多的有二十四杠,四十八人抬。
都是身體強壯的棒勞力。老弱病殘的是抬不了的。
前些年,農村沒實行火葬之前還一直保持這個傳統習俗,什麼車都有了,也不用車拉棺材,還是要用人抬。主要是農村土路凹凸不平,用人抬起來比較平穩,逝者可以保持放在棺材裡的樣子原封不動下葬。更重要的是顯示在村中的人緣。
如果在村中人緣差是很難湊齊二十四位精明強悍的棒小伙兒,更別說二十四杠四十八個壯漢了。
用人抬棺材是在村中勢力地位的象徵,聽父親說,幾十年前我們村中有位大戶人家,老母親去世,他家的祖墳距我們村有五六十里路程,如此遙遠的距離,他仍然決定用人抬棺材,二十四杠四十八人抬棺材,八輛大馬車系著白凌在後面跟著,車上還要拉著九十六位強壯勞力,准備換杠,就是三班倒抬棺材。車上拉著酒菜,換下來的人坐車喝酒吃菜,一班抬十幾里路倒班換杠,一路浩浩盪盪,愣是把老母親抬到墳地,用人抬壽木是一種傳統習俗,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過去人們認為,人鬼有陰、陽兩界之分,人死為鬼,到了所謂的陰間仍然和陽間一樣地生活著,所不同的是靈魂脫離了凡胎肉體,有了一些特異的功能,時時刻刻會危害或陰護著健在的人們。這種觀念導致了任何人都不敢隨便處置亡人的死體,從而形成嚴格有序的喪葬俗儀。直至今天,有些習俗仍一直承傳遞繼著。
就我們這里來說,一直盛行土葬,講求亡人入土為安。俗話說,「一個躺下要八個人抬」。從實際而言,亡人仰躺入棺後,四周要用干土包或泥土包夾穩,泥土加亡人再加棺材的重量,至少也在五、六百斤以上,四個人根本抬不動。
從俗信而言,移靈柩至門外,眾人綁閂栓繩,孝子哭祭,調喪。一般由八人一組合抬靈柩,可組織二至三組,途中換擔歇肩,講求靈柩不落地。沿途鳴放紙炮,撒買路冥幣,鄰居及沿途人家都要在門前路口生一把草火,美其名曰是供送葬隊禦寒取暖,其內在俗信是怕遭一年晦氣,可避棺前喪煞神。若遇至親厚友在路頭擺案路祭(俗稱「接路」),可將靈柩暫停在攜帶的凳子上,萬萬不能觸及地面。
以上就是農村老人出殯十幾人抬的原因。
在我們老家,是八個人抬棺材——俗稱「抬大師」或「八大金剛」。
農村抬喪,很多老人是有講究的,都是一代一代的傳下來,現在,我就來分亨一下我們當地抬喪的風俗:
一般的都是早上抬出去,但也有下午抬出去埋人的——下午抬出去埋葬叫「埋偷山」,下午埋葬的都是年輕人,稱為「短命」。老年人是不在下午埋葬的……
早上在「辰」時之前要從堂屋抬出來(具體時間由看地的先生定),從堂屋抬出來叫「出柩」或「打陽二」。也要八個人抬,棺材的兩頭穿上繩子,一邊四人……之所以要八個人,是因為屍體重量加上棺材的重量少不了八百多斤,棺木都是柏樹木材所制,木質沉重,(一般男性是柏樹材質,女性為杉樹木材。)要是材料不幹,還有水分——那是千斤之外,八人抬平均就百多斤一人,可想而知,抬喪之人必須是身強力壯之人……
從堂屋抬出來後,在地壩放上兩矮板凳(三十公分高),放置上棺材(靈柩),棺材的前後放上兩大板凳(五十公分),意思是——大板凳好擱置抬棺材的大桿子,以便於捆綁棺材……捆綁棺材還要一定的技巧,由老一點的師父多年的經驗(這里就不述說了)……八位「金剛」都不閑著,每人有每人的家什和各自的工作——分別是:頭扛、分腿、二頭扛、大分、小分、大尾……等(抬大師專門俗語)。
梱挷好後,由「發引師」一聲令下,由孝子拿著領魂旗開路……一群人喊著「號子」上路了……
除開「八大金剛」抬棺材外,主家還要安排幾位身強力壯之人,隨同棺材周邊扶靈柩……由於鄉村土路彎拐大,坡陡路滑,崎嶇不平……
害怕棺材滑落……農村風俗:在抬棺材的途中,棺材(靈柩)是不準沾地的,若沾地了,傳說死者就要跪上三年……
當然,不管種種風俗和忌諱,那都是傳說,關鍵還是棺材太重,挑、抬是要用力的,為了安全起見,人多為好。
農村老人出殯的棺材,一般都是八個人抬,抬棺的人被尊稱為八仙。在有些很難走的路段,旁邊另有人幫扶著八仙,防止八仙不慎跌倒。為什麼要這么多人抬棺和幫扶呢,這是因為:
一、份量重
未火化之前,人是直接入棺下葬的。有些棺木木質好,如柏木棺材等,棺材大,份量重。
入棺時大都不知什麼時候安葬,為了防止屍體在靈堂停放其間腐化流水,棺底都放進了許多白灰,增加了重量。
人那時是完整屍體入棺,另外還要放入一些陪葬品。
整體重包括龍杠、木扁擔、棺材、屍體、白灰、衣物等等,有些總重量超過800斤。
二、路難走
抬棺除了部份是路面,還有上山時許多不能稱為路的地方,高低不平,草刺叢生,行走艱難。
三、路程遠
出殯從開始起步的地方到山上的安葬地點,路程遙遠,人少了既抬不起,也無法堅持到最後。
四、喪夫力氣不一
喪夫個子有高有矮,力量有大有小,行路時因路面高低不平,在每個人肩上的份量也不同。有的人可能覺得輕松,但有的人會感到很累力。
五、工作量大
喪夫葬墳只有一天的時間,而這一天中又有許多時間是在路途中和等待中,真正葬棺堆墓只有很短的時間。堆墓要挑土,工作量大,時間短促。
六、提高陽氣
抬棺雖然不是直接接觸死人,但也間接接觸死人,抬棺和葬墳,與死屍只有一木之隔。為提陽氣,就多安排人做喪夫了?
正是由於上述等原因,所以抬棺的人就較多了。
農村老人出殯的棺材要十幾人抬,有以下原因。一是對逝者的尊重,多人抬棺顯示逝者的尊貴,這源於古代皇家貴族逝者的殯禮儀式,後來傳至民間。二是逝者的棺木太沉重,人少了不行。做棺木的材料都是柏木、松木等上好的材料,天地板等處都是整塊木料做成,質厚沉重,人少了也抬不起來。三是起棺到墳地中間一般不能落地,要落地也是在十字路口停留片刻,這中間要換人抬,不要太沉重的棺木抬棺人也撐不到墳地。所以人要多,要預備替換的人。總之,農村老人出殯是一件大事,辦得隆重些對逝者是一個交代,對生者是一種安慰。多人抬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十分重視才行。
我是蘇北人,江蘇窮縣,但是老解放區。家在農村,十幾年前也一直在農村,今年75歲,說實話,自社教運動死了開始火化,到文革後,除個別偷偷深埋用棺材外,基本無棺材,象我父母親50多歲時,壽材就做好了,近百歲老了,棺材全劈掉當廢木材。至於以前抬棺材,一般4個人。我從沒看過2人或6人及更多。這就是"十里不同俗,各地各鄉風。"就如披麻戴孝,同一個詞,做法不同。如孝子披麻,有披肩有箍腰;孝子有戴孝帽有披首巾;親朋祭奠出禮結束,過去按出禮人家戶頭或人頭男發白布膀章女發白布首巾,現在大多發毛巾、浴巾。死人吹吹打打替哭演戲的樂隊曾在改革開放後紅火三十年,近十年來漸漸淡化,尤其是城鎮,有個哀樂低呤就不錯了,不少一死就進殯儀館。總之,規矩是人定的,風俗是一個看一個推行開的,說好說差或許還是有人為利益撒布的。不信,可調查。
過去老人去世,抬棺材人的多少,能看出這個家庭的勢力,經濟能力,人脈,和家族的大小,對老人孝敬的程度。
在年輕時, 那時沒有實行火葬,我參加了幾次親屬和鄰居逝去的老人抬棺槨,由於各家庭的情況不同,參加的人員也不同,准備的伙食也不一樣。有的用八杠,十六杠,二十四扛,最多的我聽說有三十二扛的,在抬棺槨時,有一個主持,管喊號的。
用兩根比較粗的結實的木頭,放在棺槨的兩邊,用兩條老繩綁結實,每一條小杠上,再准備一條小繩,個頭大小要搭配均勻,以免在抬杠時偏沉。
在抬杠時分兩種形式,人少時,邊抬杠邊歇著,走出幾百米,就放在地下,地下放兩根木頭,棺槨不能著地,然後家中的大兒子,給所有抬棺槨的人磕頭,歇了一段時間抬起來再走。
如果人多時,就換成兩套人馬,邊走邊換扛,頂多在半路歇一氣,直接到達墳墓地。
棺槨有輕有沉,輕的三四百斤,重的能達到上千斤,得用二十四扛來抬。
我記得當時我爺去世時,就用了24扛。當時棺槨和一切費用,都是由鄉民政解決,吃的和人員,由村上解決。當時村上的書記,村長,還有個生產隊的基幹民兵,來了能有七八十人,邊走邊換人,一直抬到墳上,村長和書記民兵連長都參與了抬棺槨,是用了24扛,上好的棺槨。
因為我爺是老烈屬,在當地很有名氣,不給政府找麻煩。
當時吃的是大米飯,生產隊給做了幾百斤豆腐,拿了幾十斤豬肉,在那個時期是絕無僅有的。
到了我爸去世時,家庭就落魄了,來抬杠的人都少了,准備的是高米飯,大豆腐,那還是跟人家借的豆子,准備的棺槨也相當簡單,就用了八杠,現在想起來很寒酸。
抬棺槨的人多於少,是根據家庭當時的具體條件,如果實在沒有條件,有的還用推車把老人推到山上。我們前院那哥倆就是那麼乾的,沒有人情,活著時誰也不跟誰走動,到老人去世時,也沒人幫助他們。
實際上抬杠的人多於少,就是給活人看的,也不要浪費金錢,互相攀比,死了啥也不知道了,一了百了了,但還有個蓋棺定論。
農村老人出殯的棺材的確有十幾個人抬!
為什麼要這么多人抬呢?是有原因的!
一是,抬棺材的人越多,表示對逝者越尊敬,同時也顯得越尊貴!在農村,農民同樣也愛要面子,家裡有人去世了,一定會傾其所有大辦喪事。其中之一,就是要求出殯的棺材多找幾個人抬。有錢沒錢的,一定要把排場搞大一點,這樣才覺得倍有面子!
二是,棺材本身就重。農村老人去世,辛苦了一輩子,臨別了,家裡親人一定會為其准備一口大棺材。我見過不少農村老人出殯的大棺材,貌似有一千多斤重。這么重的大棺材,幾個人是難以抬動的,只有十多個人才能把它抬到墓地。所以,農村老人出棺,會看到有很多的抬棺人。
三是,對亡靈的敬畏!人死了有沒有靈魂?這是很多人都難以回答的問題!自古以來,就有亡魂一說。說人死了,只是肉身的死亡而已,靈魂還會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游盪。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說法,這里就不再贅述!正因為活人對死人的敬畏,出殯的棺材才被安排許多人來抬。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不知道對不對,歡迎大家評論關注,謝謝!
在農村老人出殯用的棺材木板有一寸木板、三寸木板、五寸木板、七寸木板、九寸木板等,做成的木棺材料不同,有柳木板的,有松木板的,有柏木板的等等,質量不同,重量不同,和老人的家庭地位條件不同?所以用抬棺材的人數不同,有四人抬,有八人抬,有十六人抬,有二十四人抬,有三十二人抬等等。在 歷史 以來農村家族墳中有高地位的:舉人、秀才可以入祖墳,錦上添花炫耀祖墳的家族光耀。
有再高地位的人:壯元以上的朝官
就另外選做墓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