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辰段分別為什麼時間
① 十二時辰分別是什麼時候
1、子時(23時至01時)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23:00-1:00)。中國的十二時辰以子時為首,以23時起至夜1時為子時。公歷零點以前為前一日,零點以後為次日。鼠在這時間最活躍
,所以稱之為子時。
2、丑時(01時至03時)
丑時又稱雞鳴,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上午1時正至上午3時正)。古時雞鳴而起,眛旦(天將明未明之時)而朝。牛在這時候吃完草,准備耕田,所以稱之為丑時。
3、寅時(03時至05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凌晨
3
時整至凌晨
5
時整)。老虎在此時最猛,所以稱之為寅時。
4、卯時(05時至07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5點至7點)。為古時官署開始辦公的時間,故又稱點卯。因為時正值朝暝冉冉東升,故又謂之日出,所以稱之為卯時。
5、辰時(07時至09時)
辰時指的是七時至九時,別稱食時,又名早時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上午
7
時正至上午
9
時正)所以稱之為辰時。
6、巳時(09
時至11時)
巳時,又稱隅中,是十二時之一,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上午
9
時正至上午11時正)。蛇在這時候隱蔽在草叢中。所以稱之為巳時。
7、午時(11時至13時)
午時即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時正至下午
1
時正)。而正午十二時又有平午、平晝、亭午等別稱。如宋蘇舜欽《紫閣寺聯句詩》:「日光平午見,霧氣半天蒸。」意思是這時候太陽最猛烈,相傳這時陽氣達到極限,陰氣將會產生,而馬是陰類動物。
8、未時(13時至15時)
未時,此時太陽蹉跌而下,開始偏西,故又謂之日側、日映。也就是午後時間,正是人們小息納涼休閑時刻。因為這個時間段也是人一天中,最為舒適的時間。所以稱之為未時。
9、申時(15時至17時)
申時,又稱時正,別稱哺時、日哺。晡時是十二時之一,即申時,(即下午
3
時正至下午
5
時正)。猴子喜歡在這時候啼叫。所以稱之為申時。
10、酉時(17時至19時)
酉時,又稱日入,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下午
5
時正至下午
7
時正)。這段時間雞開始歸巢。所以稱之為酉時。
11、戌時(19時至21時)
戌時是指19時至21時。別稱黃昏,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這段時間狗開始守門口。所以稱之為戌時。
12、亥時(21時至23時)
亥時,又稱人定,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夜深時分豬正在熟睡。所以稱之為亥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時辰
② 十二時辰分別指的是什麼時候
古人把一晝夜劃分成12個時段,每一個時段叫一個時辰。十二時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個時辰。十二時辰是古人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的。
十二時辰包括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我國十二時辰之制的廣泛流行為南北朝時期。
我國古代將一日分為十二時辰,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劃分,使時間變得更加精確。
一日有十二時辰,一時辰合現代兩小時;一時辰有8刻,一刻合現代15分鍾;一刻有3盞茶,一盞茶合現代5分鍾;一盞茶有兩炷香,一炷香合現代2分30秒;一炷香有5分,一分合現代30秒;一分有6彈指,一彈指合現代5秒;一彈指有10剎那,一剎那合現代0.5秒。
我國古代十二時辰之說的起源,眾說紛紜。大約早在戰國以前,為了研究天文歷法的需要,已經將天球沿赤道劃分為12個天區,稱為12個星次。與此同時,又將天穹以北極為中心劃為12個方位,分別以十二時辰來表示時段。
十二時辰之制,是以十二地支計算時間的方法。在現傳最古老的西漢歷法《三統歷》中,有一個「推諸加時」演算法,所謂「加時」就是將各種歷法推算的時刻換算成十二時辰,這是關於十二時辰制度的最早記錄。
漢代哲學家王充在《論衡》中說:「一日之中分為十二時,平旦寅,日出卯也。」說明在當時,十二時辰之名與十二地支名已經配合運用,並且已經排定次序。
漢代將十二時辰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各個時辰都有別稱,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
夜半,又名子夜、夜分、中夜、未旦、宵分。夜半是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與子時、三更、三鼓、丙夜相對應,時間是從23時至1時。
此時以地支來稱其名則為「子時」。此時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靜,頻繁活動之時,故稱「子鼠」。
天色由黑至亮的這段,都稱為「夜」。「夜半」是指天黑至天亮這一自然現象變化的中間時段,而人們平素所說的「半夜」則是籠統地指全部的天黑了的時間,其時間往往超出「夜半」所指的那兩個小時。
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與四更、四鼓、丁夜相對應。時間是從1時至3時。
此時以地支來稱其名則為丑時。牛習慣夜間吃草,農家常在深夜起來挑燈喂牛,故稱「丑牛」。
雞被古人褒稱為守夜不失信的「知時畜也」。曙光初現,雄雞啼鳴,拂曉來臨,人們起身。「雞鳴」從字面上來看確有「雞叫」之意,但它在十二時辰中卻是特指夜半之後、平旦以前的那一時段。
我國幅員廣闊,由於一年四季、地域的不同,開始雞鳴的時間,一般在當地天明之前一小時左右。
平旦,又叫平明、旦明、黎明、早旦、日旦、昧旦、早晨、早夜、早朝、昧爽、旦日、旦時等。時間是從3時至5時,即是我們古時講的五更。
此時以地支來稱其名則為「寅時」。此時晝伏夜行的老虎最兇猛,古人常會在此時聽到虎嘯聲,故稱「寅虎」。
太陽露出地平線之前,天剛蒙蒙亮的一段時候稱「平旦」,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黎明之時。
日出,又叫日上、日生、日始、日晞、旭日、破曉。時間是從5時至7時,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此時旭日東升,光耀大地,給人以勃勃生機之感。
此時以地支來稱其名則為「卯時」。天剛亮,兔子出窩,喜歡吃帶有晨露的青草,故稱「卯兔」。
食時,也叫早食、宴食、蚤食。時間是從7時至9時,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
此時以地支來稱其名則為辰時。此時一般容易起霧,我國古代傳說龍喜騰雲駕霧,又值旭日東升,蒸蒸日上,所以稱為「辰龍」。
隅中,也叫日禺、禺中、日隅。時間是從9時至11時,即臨近中午的時候。
此時以地支來稱其名則為「巳時」。此時大霧散去,艷陽高照,蛇類出洞覓食,故稱「巳蛇」。
漢代劉安的《淮南子•天文訓》最早出現「隅中」一詞:「日出於暘谷……至於桑野,是謂晏食;至於衡陽,是謂隅中;至於昆吾,是謂正中。」
清代文字訓詁學家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說「角為隅」,那麼這個隅與時間有什麼聯系呢?
如果以《淮南子》的作者劉安及其門客蘇非等人的著書之地長安為觀測點,人們在巳時觀察,衡陽、昆吾兩山皆在南方。
當太陽運行到衡陽上方,還沒有運轉到昆吾上空時,長安觀測點與衡陽上方的太陽的連線,同觀測點與昆吾上空的太陽的連線形成一個夾角。
這個夾角就是以長安為基準測位測得的巳時與午時這兩個時辰形成的交角。也就是太陽在隅中初臨時與其在正中時所形成的東傾斜角。因此,人們稱這個時段為「隅中」。
日中,也叫日正、日午、日高、正午、亭午、日當午。時間是從11時至13時。
此時以地支來稱其名則為「午時」。古時野馬未被人類馴服,每當午時,四處奔跑嘶鳴,故稱「午馬」。
太陽已經運行至中天,即為正午的時辰。上古時期,人們把太陽行至正中天空時作為到集市去交易的時間標志,這樣的商品交換的初期活動,就在日中時辰進行。
日昳,也叫日昃、日仄、日側、日跌、日斜。時間是從13時至15時,正值太陽偏西之時。
此時以地支來稱其名則為「未時」。有的地方稱此時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時候,故稱「未羊」。
「日昳」這個時間名詞,最初見於漢代史學家司馬遷《史記•天官書》:「旦至食,為麥;食至日昳,為稷。」「日昳」的意思是太陽過了中天偏斜向大地西邊。以中天為界,這時的太陽與隅中之日相對。
晡時,也叫餺時、日餺、日稷、夕食。時間是從15時至17時。
此時以地支來稱其名則為「申時」。此時太陽偏西,猴子喜在此時啼叫,故稱「申猴」。
古人進餐習慣,吃第二頓飯是在晡時。因此,「晡時」之義即「第二次進餐之時」。古人還常常以「晡」這個字來代替「晡時」而寫入作品中,如杜甫的《徐步》寫道:「整履步青蕪,荒庭日欲晡。」白居易的《宿杜曲花下》寫道:「但惜春將晚,寧愁日漸晡。」
日入,也叫日沒、日沉、日西、日落、日逝、日晏、日旴、日晦、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時間是從17時至19時。
此時以地支來稱其名則為「酉時」。太陽落山了,雞在窩前打轉,故稱「酉雞」。
「日入」即為太陽落山,這是夕陽西下的時候。古時,人們又將「日出」和「日入」分別作為白天和黑夜到來的標志。當時人們生產勞動、休養生息就是以「日出」、「日入」為基本的簡易時間表的。
黃昏,也叫日夕、日末、日暮、日晚、日暗、日墮、日曛、曛黃。時間是從19時至21時。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
此時以地支來稱其名則為「戌時」。此時人們勞碌一天,閂門准備休息了。狗卧門前守護,一有動靜,就「汪汪」大叫,故稱「戌狗」。
古人以「黃昏」來表示這一時辰,是因為此時夕陽沉沒,萬物朦朧,天地昏黃,「黃昏」一詞形象地反映出了這一時段典型的自然特色。最早使用「黃昏」一詞的是戰國時期的詩人屈原。他在《離騷》中寫道:「昔君與我誠言兮,曰黃昏以為期,羌中道而改路。」
「黃昏」這個詞,在我國古代文學作品,尤其是詩詞里經常出現。如北宋時期文學家歐陽修《生查子》寫道:「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詞人在這詞句中把「黃昏」作為青年男女幽會的美好時刻來使用,是極確切的。歷來膾炙人口的名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則流露了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對自己年華遲暮的慨嘆,被歷代傳誦。
人定,也叫定昏、夤夜。時間是從21時至23時。
此時以地支來稱其名則為「亥時」。此時夜深人靜,能聽見豬拱槽的聲音,故稱「亥豬」。
人定是一晝夜中十二時辰的最末一個時辰。人定也就是人靜。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
我國古代民歌中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有「晻晻黃昏後,寂寂人定初」的詩句。了解了「人定」的時間概念,就可以正確理解這句詩的意思了。
總之,十二辰計時法表時獨特,歷史悠久,是我國燦爛的文化瑰寶之一,也是中華民族對人類天文歷法的一大傑出貢獻。
③ 十二個時辰分別是幾點到幾點求詳細點
十二時辰制如下:
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昳。(13時至15時)。
申時,晡時,又名日鋪、夕食等,(15時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17時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21時至23時)。
(3)時辰段分別為什麼時間擴展閱讀:
在中國古代,人們用「銅壺滴漏」的方法計時,把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對應於今天的二十四小時。半夜十一點到一點的時間為子時,一點到三點為丑時,三點到五點為寅時,其餘的以此類推。
古代的一個時辰相當於今天的兩個小時,所以,當鍾表剛剛傳入中國時,就有人把一個時辰叫做「大時」,新時間的一個鍾點叫做「小時」。以後,隨著鍾表的普及,「大時」一詞也就消失了,而「小時」卻沿用至今。
④ 古代十二個時辰分別是分別代表什麼時間
古代十二時辰分別是
(1)子時:23點至凌晨1點。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
(2)丑時:凌晨1點至3點。
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
(3)寅時:凌晨3點至5點。
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
(4)卯時:凌晨5點至7點。
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
(5)辰時:上午7點至9點。
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
(6)巳時:上午9點至11點。
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
(7)午時:中午11點至13點。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
(8)未時:下午13點至15點。
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
(9)申時:下午15點至17點。
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
(10)酉時:晚上17點至19點。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
(11)戌時:晚上19點至21點。
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
(12)亥時:晚上21點至23點。
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
(4)時辰段分別為什麼時間擴展閱讀
時辰的由來
觀天象的最佳時機應是夜深人靜、繁星滿天的時候。
子夜時分,仰望天空良久,忽然聽得周圍有細碎的聲音,低頭一看,原來是老鼠在活動。天長日久,人們發現鼠類出沒頻繁的時刻是子時。於是,子時便與鼠聯系在一起,成了「子鼠」,並按一天的起始,排在屬相的第一位。
「馬無夜草不肥」,牛當然也是如此。農家以牛耕田,喂好牛是農家的大事。丑時,農家自會起身喂牛。牛與丑時聯系在一起,便成了「丑牛」。
凌晨三點至五點,晝伏夜行的虎最兇猛,農家常常會在此時聽到不遠處傳來虎嘯聲。於是,虎與寅時相聯系,有了「寅虎」。
五點至七點,天亮了,兔子跑出窩,去吃帶著露水的青草。於是,兔子與卯時相聯系,便有了「卯兔」。
七點至九點,是容易起霧的時刻。據說龍能騰雲駕霧,大霧之中才會「神龍見尾不見首」。不過龍是傳說中的動物,在現實中看不到,只有大霧蒙蒙之中,人們才會產生龍的幻象。如此,龍才會在辰時的霧中出現。龍和辰時相聯系,便有了「辰龍」。
九點至十一點,大霧散去,艷陽當空。體溫不恆定的蛇從洞穴中爬出來曬太陽。無論有毒還是沒有毒的蛇,都是可怕的,蛇最活躍的時刻,便是「巳時」。在造字時,「巳」被畫成了一條蛇的象形。「巳蛇」,是天然地聯系在一起的。
十一點至十三點,烈日當頭。這「烈」,使人想到了人類得力助手之一的馬。紅鬃烈馬是良駒,但它的性子就像午時的太陽一樣火烈。馬與午時相聯系,就有了「午馬」。
十三點至十五點,未時,驕陽已把草上的露珠曬乾,可別忘了這正是放羊的好時光。於是,「未羊」應運而生。
十五點至十七點,申時,太陽偏西,或雨過天晴,天氣顯得清爽起來。這時候,猴子最喜歡在樹林里玩耍啼叫,人們聽到了,記在心裡,便把這一時刻與猴子聯系在一起,於是有了「申猴」。
十七點至十九點,酉時,太陽快落山了,家養的雞該回窩了;再不回窩,天一黑就會找不見。農婦著急了,四處呼喚著,轟雞入窩。這吃飯喝酒的時刻,也與家雞入窩相連,於是就有了「酉雞」。
十九點至二十一點,戌時,人們在臨睡之前要巡視一番;跟隨他們的,是人類的另一個助手——狗。巡視的時刻與狗聯系起來成為「戌狗」,恰到好處。
二十一點至二十三點,深夜可以聽到肥豬拱槽的聲音,主人很高興。不過要想豬長得肥壯,還得起身為它添食。亥時,自然與豬相連,於是有了「亥豬」。
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把一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段,每一個時段叫一個時辰。十二時辰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的。
十二時辰是漢民族對人類天文歷法的一大傑出貢獻,也是燦爛的漢文化瑰寶之一。勤勞勇敢的中華民族,不分海峽兩岸。
⑤ 早上,上午,中午,下午,各是什麼時間段
1、早上,07:00至09:00,指日出至日出後兩小時的時刻(一般為辰時),中國古代的將一天分為十二時辰,辰時即為現代二十四小時制的07:00至09:00。
2、上午,指半夜12時以後至中午11時59分的一段時間,也指早上9:00至11:00這段時間。
3、中午,中國古代的將一天分為十二時辰,午時即為現代二十四小時制的11:00至13:00。
4、下午,與上午相對,從正午十二點到十八點的一段時間,一般指從正午十二點後到日落的一段時間。
5、早晨,指從天將亮到八﹑九點鍾的一段時間。而中國古代的將一天分為十二時辰,辰時即為現代二十四小時制的07:00至09:00。
⑥ 十二個時辰分別是幾點到幾點
、晚上十二點是子時,又叫夜半、子夜、中夜。古時每一時辰相當於現代的兩個小時。
2、子時(23時至01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
3、丑時(01時至03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
4、寅時(03時至05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
5、卯時(05時至07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
6、辰時(07時至09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代中國人民「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
7、巳時(09 時至11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
8、午時(11時至13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
9、未時(13時至15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
10、申時(15時至17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
11、酉時(17時至19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
12、戌時(19時至21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
13、亥時(21時至23時):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
⑦ 一天24小時時間段分別指什麼時間
六點到十二點是上午,十二點到十八點是下午,十八點到早上六點是晚上。
二十四小時制的規則是把每日由午夜至午夜共分為24個小時,從數字0至23(24是每日完結的午夜)。這個時間記錄系統是現今全世界最常用的。
在24小時之中的時間書寫的格式為「小時:分鍾」(例如,01:23),或者為「小時:分鍾:秒」(01:23:45)。不足10的數字前面要補充一個零。
這個零在小時部分並不是必須的,但卻非常廣泛的使用,尤其是在有很多具體規定的計算機應用中(例如,ISO 8601)。
在精確度高於秒的環境下,秒後可使用十進制來表示,小數點後面的部分跟在小數點或者點符號的後面,例如01:23:45.678。在24小時之中,一天開始於午夜,(12:00)24:00,每天的最後一分鍾開始於23:59而結束於24:00。
某一天的24:00等同於其下一天的00:00。數字時鍾顯示從00:00到23:59,它從不會顯示出24:00。這樣,從23:59:59.999到00:00:00.000就可以精確的確定新一天的開始。但是,24:00的表示方法更能明確的確定一天的結束時間。
(7)時辰段分別為什麼時間擴展閱讀
二十四小時制比起十二小時制有很多優點:
不會混淆上午的時間和下午的時間(在十二小時制中7點鍾既可以指上午也可以指下午)。在日程表或類似的文件中,一眼就可以看清時間是上午還是下午。這對於需要全天24小時運作的機構尤其重要,例如航空公司、鐵路的時刻表和軍隊。
能夠精確描述某一天的時間。例如:「2月3日午夜12:00」就很難確定是「2月3日00:00」還是「2月4日00:00」(即「2月3日24:00」)。
24時制在電腦領域中較易按時間順序排列。十二時制的時間需要轉換成24時制才能照正確順序排列。例如上午12:30(00:30)若按字元順序排列會被排在上午11:30(11:30)後。在英文中這個問題更為嚴重因為英文將區別上/下午的AM/PM寫在最後,這會造成上/下午的時間在照字元排列時更進一步的被混在一起。
24時制則可以輕易的按照字元排列又同時照時間順序排列而不必使用額外的程式碼修正順序。
⑧ 十二時晨代表的時間段及名稱分別是
1、子時:23時至1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
2、丑時:1時至3時,雞鳴,又名荒雞。
3、寅時:3時至5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
4、卯時:5時至7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
5、辰時:7時至9時,食時,又名早食。
6、巳時:9 時至11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
7、午時:11時至13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
8、未時:13時至15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
9、申時:15時至17時,晡時,又名日鋪、夕食。
10、酉時:17時至19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
11、戌時:19時至21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
12、亥時:21時至23時,人定,又名定昏。
(8)時辰段分別為什麼時間擴展閱讀:
時辰是古代計時單位,古代人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相傳是根據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
在中國古代,人們用「銅壺滴漏」的方法計時,把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對應於今天的二十四小時。
半夜十一點到一點的時間為子時,一點到三點為丑時,三點到五點為寅時,其餘的以此類推。古代的一個時辰相當於今天的兩個小時,所以,當鍾表剛剛傳入中國時,就有人把一個時辰叫做「大時」,新時間的一個鍾點叫做「小時」。
以後,隨著鍾表的普及,「大時」一詞也就消失了,而「小時」卻沿用至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時辰
⑨ 時辰對應的時間分別是什麼
時辰對應的時間分別是以下:子時代表23~1點,丑時代表1~3點,寅時代表3~5點,卯時代表5~7點,辰時代表7~9點,巳時代表9~11點,午時代表11~13點,未時代表13~15點,申時代表15~17點,酉時代表17~19點,戌時代表19~21點,亥時代表21~23點。
(9)時辰段分別為什麼時間擴展閱讀:
一、十二時辰的來源:古代勞動人民把一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段,每一個時段叫一個時辰,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的。
二、十二時辰的意義:它把《黃帝內經》的十二時辰養生法,通過計時工具,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隨時提醒人們科學養生,從而讓每個人都懂得用《黃帝內經》養生,讓科學養生得以普及,這對改善人們體質,提高人們生存質量,無疑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三、十二時辰的屬性是:一日有十二時辰(一時辰合現代2小時),一時辰有八刻(一刻合現代15分鍾),一刻有三盞茶(一盞茶合現代5分鍾),一盞茶有兩炷香(一炷香合現代2分30秒),一炷香有五分(一分合現代30秒),一分有六彈指(一彈指合現代5秒),一彈指有十剎那(一剎那合現代0.5秒)。
參考資料來源:十二時辰——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