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守孝時間為什麼二十七個月
發布時間: 2024-11-11 05:51:45
『壹』 守孝27個月的來歷
在古時,父母亡故了,子女要守孝, 當官的兒子離任守孝三年,謂之「丁憂」。如果國家有急事,急需返職,還得皇帝親自下旨,做臣子還可討價還價。明代宰相張居正因父母去世沒有守孝三年,因而身敗名裂。為什麼要守孝三年?一種說法是:父母親去世要在靈堂停放少則七天,多則過「五七」(三十五天)後下葬,下葬後其兒子要住在墓旁守孝三年。防止墓中親人復活,以便及時解救。另一種說法是:「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人生下來一般要由父母懷抱兩年才能生活自理。加上在娘胎中的一年,共三年。兒女要報答這三年的懷抱之恩。 守孝:尊親死後,服滿以前,居住在家,斷絕娛樂和交際,以示哀思,稱「守孝」。簡單的說,守孝就是為父母哭喪。守孝時間:儒家的實際守孝時間為27個月,因為母親用母乳哺育孩子要27個月。
按照孔子的說法,父母去世,君子的心情是悲痛的,追求享受君子內心會不安。宰我認為「安」,孔子也沒有辦法,只好說,如果你安,你就去做。言外之意是,孔子不會安,只能行三年之喪禮。守孝三年,要守靈堂,不貼對聯,不去給別人拜年,不放鞭炮,燒一期紙時燒金山銀山,三期金斗銀斗,五期女兒買的五朵花,七期燒船和靠岸樹, 百天提前燒紙,頭年晚幾個燒。以上只是參考。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