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為什麼上課時間變長

為什麼上課時間變長

發布時間: 2024-08-27 19:42:59

❶ 開學季多所高校因高溫延遲返校,這對學生來說有何影響

對學生來說就是在校讀書的時間會變長一些,這就意味著未來暑期或者寒假會稍微短一點,或者課程會更加緊湊一點,另外需要更改去學校的航班。

一、高溫延遲返校

今年高溫頻發四川,這個地方的平均溫度更是達到了40℃以上,最近成都大學發布通知讓學生在暑假結束之後,9月3日到9月4日分批報道新生則是在9月13號的時候來報道。這個和以往的時間相比的話是延後了一周,進行這個措施的目的是考慮到學生的人數比較多,但同時返校,每天的耗電量就會劇增,延遲開校錯峰入學是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方法。

❷ 人們的工作時間為什麼會越來越長

最近在得到APP上聽了一本書,書名叫做《過勞時代》。這本書主要說的過勞現象,具體一點,這本書除了探討這個現象之外,集中回答了一個問題,就是人類的勞動時間為什麼越來越長?聽到這兒你可能覺得這個問題很簡單,無非好像就兩種原因,第一個就是個人工作太拼了,我求上進,我願意加班。第二就是企業用人太狠,比如有的企業推出了996,從早9點晚9點,每周6點,還有724,7天×24小時。勞帶伏動時間越來越多,或者勞動越來越累無非兩個原因,一個是個人太拼,企業太狠。假如我們建立一個更大的觀測視角,你會發現過勞這個事很奇怪。

日本的《勞動基準法》規定,每個人每周工作時間不得超過40個小時,假如你超過了一半,也就是說你每周超過了60個小時的工作時間,就定義為過勞。假如這個社會普遍過勞,我們就說社會邁入了過勞社會。這是這本書給出的定義。

但是我們建立一個更宏大的視角觀察過勞這件事,你發現它是一個很奇怪的事。

首先,它非常反常,有人曾經統計過,從20世紀40—80年代,全世界的發達國家有一個趨勢,就是勞動時間在持續縮短。沒錯,是越來越短,因為生產技術提高了,各種管理的小也提高了。所以,1967年的時候,美國還有幾個議員曾經計劃過,說等到幾十年之後,就是大概我們這代人上班之後,可能每周只工作20小時,或者我們依然每周工作8小時,經濟學家凱恩斯說我們這代人會因為無事工作而感到煩惱。但是事實證明,勞動時間越來越長。而且更奇怪的一個現象,就是你發現這個勞動時間的延長這件事,它是同時發生的。

當時這些人作出這個預測,認為勞動時間越來越短,人們會越來越閑的時候,這件事有一個背景。因為當時的勞動時間確實是在持續縮短,大家越來越閑,這是真的。但是很奇怪,突然有一天,全世界的發達國家基本都開始勞動時間變長了。這個勞動時間突然出現了一個拐點,原本它應該是一路下降的,突然開始走高了。而且更奇怪的是這個拐點出現的時間特別一致。我這里有一份數據,在英國的勞動時間拐點出現在1982年,美國和加拿大的拐點出現在1983年,義大利是1985年,瑞典跟挪威都是1988年。換句話說,在1980—1990這十年間,全世界幾乎所有發達國家員工的勞動時間突然都出現了拐點,本來一路縮短,突然開始一路延長。

說到這兒,我是感覺很奇怪,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感覺很奇怪?為什麼勞動時間突然變長,這十年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本書《過勞時代》集中回答的就是這個問題。作者認為,其實過勞時代背後有一個更強烈的原因,並不是說個人太拼或者企業太狠,總不能說所有企業商量好開始壓榨員工,背後一定有一個更深層宏大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這本書里給了一個名稱,叫做高度資本主義。什麼叫高度資本主義呢?

這個不是這本書的作者本人發明的,他從另外一本書叫做《白頭翁和催債人》書里得到的,寫的是日本一個人從小城市到東京開始,他覺得雖然無事可做,還是覺得特別累。很奇怪,他就找不到這種根源。後來他發現累是一個原因,就是東京的字太多了,寬態不管走在哪裡,四處都是字,無處不在的信息讓他覺得很累。所以,他就把這種人們壓榨時間、壓榨空間的情況叫做高度資本主義。具體來說,這個高度資本主義體現出了三個特點,你會發現高度資本主義的這三個特點恰恰是造成勞動時間延長、造成過勞現象的根本原因,而且這三件事往往是我們不可抗拒的。

第一個就蠢巧攜是叫全球化,也就是說我們構建了一個全世界范圍內的協作網路。 比如說義烏,全世界80%的聖誕樹都是在這兒生產的。但是你發現不對,因為我們在構建全球化貿易網路的同時,我們也構建了一個全球化協作網路。什麼意思呢?

過去我一個人只需要面對周圍的競爭,面對一個城市的競爭。但是全球化的協作網路構成後,我不光要面對身邊的競爭,我競爭的對象可能是遠在另一個國家的某一個人。比如說我原來可能是一百塊錢願意工作,另外一個國家低收入地區,50塊錢他就願意做,我能接受8小時,他能接受12小時的一天工作時間。這種情況就導致我們原來的空間秩序瓦解了,這就等於說把原來工資水平不一樣的人,我們大家拉到了同一個競爭界面,這會導致什麼結果?就是不得不去面對來自全世界的勞動力競爭。比如說有人做過統計,西門子有40萬員工,其中只有17萬是德國人,剩下的人全是其他不同國家的人。再比如說瑞典宜家公司,我們都知道它是瑞典國民品牌,其實宜家大部分傢具還有公司的注冊地都不是在瑞典本國,都是在其他國家的,當然也是為了節省成本。這就造成了一個結果,每個人要面對全世界不同地區人的競爭,也就是說你原來的空間界限被瓦解了,這個空間的秩序被改寫了,這是第一個原因,就是全球化。

第二個原因叫做信息化。 正如第一個原因里說的,全球化瓦解的是你工作的空間秩序,那個空間的壁壘不存在了。信息化瓦解的是什麼呢?它瓦解的其實是時間秩序,為什麼說它瓦解的時間秩序呢?舉一個例子,比如說過去我正在休息,單位突然告訴我要加班,我可能要趕回單位。整個中間有一個反應機制和流程,從我接到要加班的指令,到我執行這件事,中間有一個漫長的鏈條。但是你發現信息技術成熟之後,這個鏈條也被瓦解了。我工作跟生產之間的界限模糊了,不存在了,可能我只需要藉助一個微信、一個簡訊,馬上就把我從休息的狀態拉回工作狀態。這是勞動時間延長的原因之一。還有第二個信息化帶來的結果,就是我們在信息狀態下,對於時間的流逝的感知非常不明顯。

不知道您有沒有這么一種感覺,就是你在打字的時候,你會覺得時間過得特別快,我一直低頭打字,但是我突然抬頭,天已經黑了,站起來的一瞬間,我才感覺到腰酸背疼,我已經很累了。這個其實就是因為我們在打字時,你會感覺到工作並沒有那麼疲勞,那個疲勞度是不那麼容易感知的。

而且同時心理學上有一個現象叫做熟路效應,意思是說你走過一段路的次數越多,你會對這段路越熟悉,越熟悉你就會覺得這段路的距離越短。你可以回想一下你在上學的時候,第一天報到,你可能會覺得學校很遠,第二天、第三天甚至一個學期之後,你會覺得從家到學校好像沒那麼遠。這就是熟路效應。作用到信息化,你用電腦打字時會感覺到特別駕輕就熟。比如說過去分析股票,我要大量的人工運算,現在用電腦就會幫助我分析。這種感覺會讓你覺得駕輕就熟,它會讓你對時間的感知縮短,原本很長的時間你會覺得過得很短。就像剛才我說的從家到學校的距離會因為你走的次數多了以後,就會覺得變短是一樣的。這就是信息化對這件事的影響,一個是信息化改變了我們的時間秩序,模糊了我們的工作時間跟生活時間的界限。同時喚醒了我們心裡所謂的熟路效應,讓你覺得駕輕就熟,所以工作的時候就感覺不到時間過得那麼快。這是第二個原因,叫做信息化。

第三個原因叫做消費主義盛行。 這個事大家肯定不陌生,現在的消費品越來越豐富。比如很多人可能會加班加點就為了買一個包,有的人為了買一個手機。說白了,我在不停地消費,同時我又是這個消費鏈條中的一環,我也是生產者,我在創造更多消費品的同時,我本身也有消費需求。這構成了一個循環,讓你甘願付出更多勞動。但其實我們更細一步想,這個事其實沒有那麼簡單。為什麼呢?在《延展》另外一本書裡面曾經介紹過,人有一種本能,叫做定位本能。你注意這個定位本能,也就是說我們在實施這些炫耀性消費,在我們買這些奢侈品跟人攀比時,其實並不是因為虛榮心,而是因為我們心裡的定位本能在起作用。什麼叫定位本能呢?我們經常問一個非常有深度的哲學問題,我是誰,從哪來,要到哪去。這三個問題有兩個跟位置有關,意思就是說人有一種本能,我們天生特別關心一件事,就是我到底在哪,我的位置到底在哪。這個是人的一種本能。為什麼會有這種本能呢?

因為過去的人,比如說在我們還是猿人的時候,我必須要知道自己在哪,才能開展下一步的行動。這個位置不光指空間位置,因為我首先要感知到空間,我才知道哪塊有獵物,要往哪走。也包括我們自己在一個群體,一個社會地位的確定,我也特別想知道我在這個族群里是什麼位置,因為只有確定這個位置之後,我才知道應該怎樣制定生存策略。比如我知道自己是族群里的弱者,我就要依附強者,我確定自己是強者,我就要統治這個族群。也就是說你特別希望知道自己在哪。好比說過去考試,家長會問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考多少分,第二個問題是你在班裡是第幾名,可能第二個問題家長更關心,因為他認為這個位置是最重要的。到了今天這個本能依然存在,只不過我們釋放本能的方式不是靠征服和探索,而是通過對比。比如說過去我對比說誰吃了幾碗飯,誰的力氣大能舉起多少斤的石頭。這是一個對比,到今天這種也被淘汰了,剩下的對比就是我的消費能力,就是我可以量化指標去對比。最容易量化的當然就是我們在自己身上投資,花了多少錢,可能這是一個最容易量化的指標。所以說現在炫耀性的消費成為我們釋放所謂定位本能的一種途徑。說到這兒,我們大概說了這本書裡面作者對於我們過勞時代成因的一個分析,他認為高度資本主義是過勞的根本成因。

這本書給我們一個啟發。做影視的人,他的職業曲線的感知跟其他職業不一樣。比如,做研究,雖然研究成果的積累,我的行業曲線是慢慢積累的。但是影視的人有一個特點,他從20—80歲,一夜爆紅,一部作品一炮打響的概率基本相同,他對曲線的感知就不是一個穩定的,而是一個隨機分布的點狀圖,爆發隨時出現。換句話說他們對工作的感知不是每天8小時,而是圍繞一部作品展開,比如說我這段時間專注這個作品,這就有點像章我今年說的一個詞長期主義。所以怎麼擺脫正反饋循環,不讓自己榨乾自己的最後一份精力,去做那些只有短期收益的事,就是我建立一個更長期的價值尺度,用更長遠的價值衡量我當下的工作到底值得不值得。就像很多時候,大導演十年磨一劍,這部片子就變得很偉大,影史留名,這就是長期主義的結果。回到這本書,我個人感覺最重要的啟發有兩點:

第一,過勞是我們社會發展的必然代價。

第二,在這種狀態下,假如我們能建立一個長期主義的價值觀,我們個人是不會受到這件事特別強烈的大趨勢的干擾的。

❸ 為什麼每一課上課時間會設置為45分鍾時長

根據研究表明,青少年的注意力是可以持續十到三十分鍾左右,

而成年人的注意力則可以持續三十到五十分鍾,而一旦超過了45分鍾,

學生們就難以繼續保持高度集中的狀態進行學習,效率也會下降。

這個時候,就需要及時的休息,使學生的精神和思想放鬆下來,以便再次進行集中注意力學習。一節課45分鍾其實是最好的時間,這樣老師能夠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同學們也不用因為上課太疲勞導致注意力下降。一般老師都會在課堂十分鍾到十五分鍾的時候把重點講完,然後講一些比較輕松的東西分散同學們的注意力,讓緊綳的大腦放鬆一下,接下來再去講後續的重點知識。

這個45分鍾的上課時間規定,最早於普魯士教育體系,普魯士是一個在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德意志聯邦國家」,當然如今這個國家早就不復存在,如今那些德意志聯邦統稱為德國。

❹ 幼兒園小學放學時間該延長嗎延長分別有怎樣的優缺點

讓我來說的話,我是建議幼兒園和小學延長放學時間的,主要原因就是方便接孩子,大多數爸爸媽媽日常都是上班的,上班通常都是下午五六點下班,而幼兒園和小學基本上都是三四點就放學了,這樣就沒法接孩子,所以現在延時班都很泛濫,方便接孩子這是延長放學時間的優點,缺點就是孩子們上課時間會變長,這樣會增加孩子的負擔。

所有的事情都是兩面性的,延長放學時間這個也是,現在國家倡導素質教育,對於小孩子也是在減負,如果延長上學時間,那麼小孩子的負擔肯定就比之前要重,上課時間長也面臨著需要更多的精力去學東西,這對於小孩子都不是很好,我是覺得延長的這段時間可以讓孩子干點感興趣的事情,這樣也不會給孩子增加負擔。

❺ 老師如何讓上課時間變長,給學生講出多的內容

一、接受教師才可能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
在沒有教師的情況下,學生也是可以學習知識的,但這樣的學習狀態比較緩慢,我們希望通過教師來加速這個過程。但是,當有了教師之後,如果教師在學生面前是清澈透明的,那學生自然可以透過教師來學習知識;當有了教師之後,如果教師在學生面前是捉摸不透的,這時候教師很可能成為學生掌握知識的障礙。對教師來說,總是希望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自己傳授的知識,在知識掌握上學生和教師的目標是統一的;但對學生來說,雖然他們也想掌握知識,但當教師成為知識的化身或者代言人的時候,學生首先看到的並不是知識,而是作為知識化身或者代言人的教師。雖然學生對知識是沒有選擇性的,接受是他們唯一的選擇;但當教師成為知識化身或者代言人時,學生對教師就有了選擇性。當學生接受這位教師時,他也就順理成章地接受了這位教師傳授的知識;當學生無法認清這位教師,或者認清了這位教師卻無法接受這位教師時,他也就很難接受這位教師傳授的知識了。
因此,要讓自己的課堂變得高效起來,首先需要老師做的事,並不是考慮如何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如何讓學生能夠認清自己,也就是如何把最真實的自己呈現給學生,並進而贏得學生的喜歡與接受,從而為後期知識的傳授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學中最大的困難,並不是我們是否掌握了需要傳授的知識,也不是我們是不是掌握了傳授這些知識的方法與技巧,而是老師是否願意把最真實的自我、把最完整的自我呈現在學生面前。對於這個選擇,並不是一個技巧的事情,也不是一件多麼富有智慧的事情,它需要的是勇氣。要把真實的、完整的自我呈現在別人面前,這是一件多麼勇敢的事呀;而且,需要老師呈現自我的對象,居然是那些自己看起來並不成熟的學生,這更是加大了老師做這件事情的難度。可是,相對於課堂教學效果來講,讓學生了解老師,可能比讓老師了解學生更加重要。因為讓老師了解學生,只會提高知識的傳授效率,這是一個工具功能;但讓學生了解老師,卻決定著學生是否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這是一個前提條件。
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往往把真實性用在傳授的知識上,也就是知識講解中的准確性。可是,對學生學習來講,他們真正需要的並不是知識的准確性,而是老師的真實性。老師總是覺得在知識上講得越真實、越透徹越好;但在生活上並不認為有真實而又透徹地呈現給學生的必要;殊不知,盡管老師可以很容易地把知識傳授和日常生活區分開來,但學生卻很難做到這一點,而且學生總是通過對老師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來判斷他傳授知識的真實程度和可接受程度。在教學生活中,老師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老師也有自己的酸甜苦辣,老師也有自己的成功與失敗,老師對學生也有喜歡和不喜歡,學生並不需要老師講那些「學生是祖國的花朵」之類的話,他們喜歡那些真誠地把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喜好表達出來的老師。那怕老師是在批評自己,但只要覺得這位老師批評的態度是真誠的,學生也能夠理解老師的真心;那怕老師是在表揚自己,但如果覺得這位老師表揚的態度是虛假的,學生只能更反感和更遠離這位老師。
二、需要清晰而非高深的教學目標
只有有了明確的教學目標,才可能清晰地知道,一堂課究竟有效還是無效。在教學目標都沒有得到明晰的情況下,我們就無從判斷一堂課是有效的還是無效的,我們只能判斷這堂課是好玩的還是不好玩的,是現場感覺好的還是感覺不好。因此,如何選擇教學目標,成為課堂教學有效與否的重要條件。為了追求高效課堂,在教學目標的定位上有兩種思路,一種思路認為既然要讓課堂變得高效,就應該讓課堂教學目標定得更高一點,用古人的話來說只有取乎其上才能而得其中,如果取乎其中就只能而得其下了;另一種思路認為,高效教學的目標並不是加重課堂教學的任務,而是更有效地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那麼高效課堂教學就有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那就是盡可能讓課堂教學目標變得清晰起來。要讓課堂教學目標變得清晰起來,最重要的兩件事:一是明確哪些教學目標是無法實現或者不需要實現的,哪些教學目標是可以實現而且是必須實現的,也就是說在教學目標的選擇上要堅持「有所不為才有所為」的原則;另一是在可以實現的教學目標中,哪些教學目標是需要重點實現的,哪些教學目標是可以一帶而過的。
我很喜歡參加同課異構的活動,每一位上課的教師,在同樣的教學內容面前,用著風格各異的方式,來傳授教學內容,來表現自己。當聽課的人都被他們的教學形式和教學風格所感染時,我卻在偷偷的琢磨另外一個問題:雖然教學內容是一樣的,但每位教師在相同教學內容上預設的教學目標卻是不一樣的;雖然課與課之間的差異,表現為每位教師的教學形式和教學風格,但導致課與課之間形成差異的根本原因,卻是每位教師在相同教學內容上形成的有差異的教學目標。有的教師並沒有加工教學內容,於是他把教學目標定位為如何用自己的語言或者用學生的語言把教學內容重述一遍,看到了教師在重述中的精彩,但卻看不出來這樣的精彩有什麼目的,這樣的教學讓學生覺得上課有意義,但在面對用兩種語言(一種是書面語言,一種是口頭語言)呈現的教學內容時,反而不知道如何去更好地掌握了。事實上,這樣的課堂,既讓上課的教師覺得教學內容太多,所以課堂負載太重,上起課來也覺得放不開;這樣的課堂,讓學生覺得自己應該認真聽課,但卻不知道為什麼要認真聽課。
那些高明的老師,他做的第一件事並不是如何設計課堂,而是為課堂教學騰出空間來。看著那麼多的教學內容,他首先想到的是把教學內容進行加工,把教學內容中需要重點掌握的知識挑出來,把課堂教學需要重點完成的教學任務挑出來。於是,這樣的教師就把自己從具體的教學內容中解放出來了,他就可以用多種多樣的形式來展示和解讀需要學生重點掌握的知識;他也就有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完成需要重點完成的教學任務。這樣的一堂課,既不缺乏教師的精彩講解,也不缺乏教師對重點知識與重點任務的強調;當學生聽完這樣一堂課,既能夠感受到課堂教學的現場情趣,又能夠捕捉到應該掌握的學習內容,還能夠完成這堂課的學習目標。因此,真正高明的老師,並不是如何一字不漏地把每個知識點都當重點教給學生;而是在眾多知識點中能夠明確教學重點,在眾多教學任務中能夠明晰任務重點的人。
三、要真知學生而不是熟知學生
判斷一節課有效還是無效、高效還是低效,並不是以教師在課堂上表演得怎麼樣,而是要看學生是否在課堂上掌握了應該掌握的知識,是否培養了應該培養的興趣與能力,是否完成了應該完成的學習任務。很可惜的是,我們眼中容易看到知識,容易想到興趣與能力,也容易感受到要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壓力,但卻容易忽視主體的作用,那就是學生。象這樣講話,很多教師都會反對我,對教師來講每天打交道最多的人就是學生,如果仔細計算下來,教師與學生打交道的時間可能比和自己家人的時間還要長,而且是長很多。說教師忽略了對學生的了解,那實在是冤枉了教師。可是,是不是我們和學生打交道多了,我們對學生的了解就多了,對學生的了解就深了呢?
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有三種途徑,一是對學生學習生活的了解,二是對學生日常生活的了解,三是基於自己學生生涯來推演今天學生的生活。了解學生的途徑不一樣,對學生的了解程度也不一樣。用自己的學生生涯來推演今天學生的生活,這種方式是最簡單的,也是誤差和誤解最大的;但由於這種了解學生的方式深嵌在自己的學生經驗之中,這種了解學生的方式最簡單易行,所以最容易被老師們採納。通過學生的學習生活來了解學生,這也是比較容易採納的途徑,因為這並不需要教師花額外的時間和精力去走近學生,這本來就是教師教學工作所需要做的事情。問題在於,學生的學習生活並不是他的真實生活,學生的學習生活深深的紮根於他的日常生活,但並不是日常生活的簡單反映,因為學生在學校中,在學習過程中過濾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當然,那些對學習生活分外投入的學生,他們的學習生活和日常生活的一致性更大;那些對學習生活不怎麼投入的學生,就更要擔心他們在學習生活中的表現,離他們真實的日常生活究竟有多遠。
當老師們通過觀察學生的學習生活來認識學生,通過自己學生生涯來推演學生生活時,會覺得自己對學生的生活是熟知的,既觀察到了學生的學習生活,又用自己的學生生涯來解釋學生的學習生活。事實上,我們的課堂教學正是建立在這樣的認識基礎上的,學生是如何對待學習的,學生究竟喜歡聽什麼樣的課,學生是如何掌握知識的。而且,如果學生的表現和自己的預設(這樣的預設往往就是自己學生生涯時的表現)保持一致,這樣的學生就是好學生;如果學生的表現和自己的預設不一致,那這樣的學生就是有問題的學生,要麼是懶惰的,要麼是無能的。可是,在脫離了對學生日常生活真實了解的情況下,我們對學生的熟知離對學生的真知究竟有多遠呢?我們自己對待學習的態度難道就是學生的真實態度,我們喜歡聽的課難道也是學生喜歡的,我們掌握知識的方式難道也是學生掌握知識的方式嗎?
要真知學生,還需要我們走近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只有學生的日常生活是最真實的,也是學生自己都無法過濾的。只有把我們的課堂教學建立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上,這樣的課堂才最真實,也是最高效的。但是,要讓教師走近學生的日常生活,這就需要教師克服兩大困難,一是不得不花更多的時間接觸學生,而且這些時間往往是教師的非工作時間,你要了解他的日常生活,自然也得佔用教師自己日常生活的時間,這對於已經忙碌得不得了的教師來講,實在是一件異常困難的事;另一是教師要走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就意味著教師自己也要讓學生走近自己的日常生活,教師只能用「將心比心」的方式,才能夠換來學生日常生活對自己的開放。教師可以採用一些工作的方式,比如課堂觀察、作業批改,甚至把學生叫到辦公室來談話,來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但對於學生的日常生活,所有的工作方式都會被學生排斥在外,而且越是用工作方式來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生要麼拒絕這種方式,要麼用改變過的或者過濾過的方式來呈現自己的日常生活。因此,與其說今天的課堂低效,是由於教師不會上課所致,還不如說是由於教師對學生生活的理解有偏差所致。
四、知識的「前因後果」勝過「形式多樣」
不管怎麼說,要讓課堂教學變得高效,肯定離不開老師對教學內容的講解,從而幫助學生更高效地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可是,老師究竟要怎樣講解教學內容,才會讓課堂教學變得更高效呢?對老師來說,要麼通過對教學內容進行形式多樣的個性化解讀,要麼通過對教學內容進行前因後果式的聯系或者還原,從而讓學生能夠更高效地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從目前的課堂教學實踐來看,老師們更關注的是前者,一提到課堂教學,首先想到的就是用什麼樣的方式和語言來重新解讀教學內容,尤其是如何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重新講解或者重新編排教學內容,甚至用學生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方式來呈現教學內容,似乎這樣的教學更具有吸引力。在目前的公開課中,課堂教學形式越發的多樣起來,學生在課堂上也分外熱烈,但總覺得這樣的課堂少了一點什麼,可能就是缺少對教學內容在內容上的深化吧。
要幫助學生高效地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只是把教學內容進行形式上的解讀和重組,可以讓學生暫時的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但不管老師用多少種方式來重新解讀和重組教學內容,學生都只能把教學內容理解到教材的層次,很難把教學內容理解到更深的層次,很難把教學內容應用到更自如的程度。在永威考察時,一位老師在教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不管老師用什麼樣的語言來朗讀這首詩,也不管老師把這首詩的內容講解得多麼的到位,學生對這首詩的理解都跳不出這首詩的內容;但如果老師能夠把徐志摩寫這首詩的個人背景和時代背景講清楚,還會把與徐志摩同時代的詩人和他們的詩作都拿出來比較比較,這種方式不但會加深學生對《再別康橋》的理解,還會讓學生更系統地掌握同時代的詩人和詩作的特徵。相信這樣的教學,一定比讓學生背誦《再別康橋》,然後逐字逐句地訂正更高效。
如果我們把教學內容限定在一節一節的課堂之中,很自然這樣的課堂就只能對一個一個的知識點進行形式上的講解與重組,然後通過對學生練習給予對與錯的評點,來達到講授知識和傳授知識的目的。可是,要真正高效地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最重要的並不是按部就班地,一個一個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而是要把當前學習的教學內容還原到產生他的過程之中去,通過對這個知識點前因後果的探索和追問,來讓這些知識點變得生動起來,也由此和此前的知識點和此後的知識點聯系起來。所以,高效課堂並不是對單一知識點的高效掌握和高效學習,而是能夠系統性和全面性地掌握某個單元知識或者某個知識群。舉個例子,當我們教學生勻速運動時,並不一定非得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就掌握這個知識點;當我們在教學生加速運動時,也不一定學生就非得掌握這個知識點,因為在後面的知識中還會出現勻加速運動。如果我們把這三個知識點分開來學習,自然是事倍功半的結果;當我們把這三個知識點放在一起來學習時,自然是事半功倍的效果了。把三個知識點分開來學習,那怕每個知識點的學習都是高效的,但就整個知識群的掌握來說,就顯得過於低效了;把三個知識點作為一個集群來學習,雖然學生可能對勻速運動學不好,也可能對加速運動學不好,這都不重要,因為在勻加速運動中,我們還有機會重新講解和使用這兩個運動,還有觸類旁通的可能性存在,這樣的課堂教學看起來在每個知識點上都並不是高效的,但卻讓學生很輕松地掌握整個集群的知識點,更重要的是還把這些知識點之間的關系與差別搞清楚了。

熱點內容
為什麼電腦打開網頁總是有廣告 發布:2024-11-24 21:46:12 瀏覽:3
從生物角度為什麼男生比女生高 發布:2024-11-24 21:44:09 瀏覽:810
現在三星手機為什麼很少有人買了 發布:2024-11-24 21:41:49 瀏覽:307
為什麼右眼睛眼尾總是跳 發布:2024-11-24 21:37:35 瀏覽:573
為什麼手機鎖屏時看不到微信 發布:2024-11-24 21:21:23 瀏覽:312
小米麵為什麼吃到最後會有點兒苦 發布:2024-11-24 20:54:49 瀏覽:494
為什麼手機里會有焦味 發布:2024-11-24 20:41:03 瀏覽:220
微信付款為什麼先付卡里的錢 發布:2024-11-24 20:34:52 瀏覽:202
瑪瑙綠水為什麼那麼便宜 發布:2024-11-24 20:31:41 瀏覽:918
為什麼左邊眼睛靠里偏 發布:2024-11-24 20:31:27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