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以前晚上有人喊關門關窗
㈠ 除了提醒時間外,古代人晚上打更還有什麼作用
「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可以說是更夫這個職業帶給人們最深的印象,在靜謐的街道上,打更人的洪亮的嗓音和銅鑼的打更聲,是夜晚獨特的一道風景。他們是古時夜間的守護者,除了報時以外,還有防火、防盜這兩個作用,肩負著保證巡邏區域安全的責任。
目前還保留著打更習慣的只有重慶的磁器口古鎮,在鎮子中每晚都會有穿著馬褂、提著燈籠的老者沿街鳴鑼,「梆——」在悠遠的打更聲中,磁器口就迎來了每天的日落。有許多遊客因為這一傳統習俗的延續慕名而來,夜遊磁器口,感受這僅存的古老文化的意蘊。
㈡ 為什麼晚上睡覺要關門窗
其實我們睡覺關門、關窗無非為安靜、節能、隱私等問題,但是我們會發現,當我們睡覺一晚上到第二天早上打開窗戶後會感覺室外空氣非常新鮮,不管外面是什麼,就算是重度霧霾,都會感覺室外要比室內新鮮,其實我們人體在睡眠過程中,也是一種新陳代謝,會產生大量的化學物質,共計500餘種,其中從呼吸道排出的有149種,如二氧化碳、氨等污染物。當2個人在門窗緊閉的10平方米的房間睡覺,2個小時後檢測就會發現,房間內的二氧化碳增加了3倍左右,睡一整個晚上,二氧化碳溶度增加6倍以上。緊閉門窗的時間越長,室內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濃度就越高,人就會感覺壓抑、發悶、喉嚨痛、口乾舌燥、鼻子塞等問題產生。實際上,當空氣清新的時候,可以通過開窗達到通風換氣作用。但外面霧霾嚴重的時候,或者冬天外面零下幾度的時候,有多少人願意開窗通風當人肉吸塵器?而城市裡,外界空氣和噪音污染、及冬天的冷風都讓人們關閉門窗,長期呆在空氣不流通的室內,呼吸不到新鮮空氣。
㈢ 一個人在家時,無論有多熱,都要關門關窗,拉上窗簾,這是心理疾病嗎
我認為這不是自閉的表現,反而是對周圍的事物不信任,換言之,就是沒有安全感。這一類的人通常神經都比較敏感,一點小聲音,一個小動靜都會引起這類的緊張和不安。常試多親近自然,多看看一些加強心理的書籍!
㈣ 古代晚上為什麼要打更
打更是古代中國民間的一種夜間報時制度,由此產生了一種巡夜的職業--更夫,更夫也俗稱打更的。打梆子或敲鑼巡夜報時(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
19點-21點,戌時一更,天乾物燥,小心火燭;
21點-23點,亥時二更,關門關窗,防偷防盜;
23點-1點, 子時三更,平安無事;
1點-3點, 丑時四更,天寒地凍;
3點-5點, 寅時五更,早睡早起,保重身體。
打更是個較為普遍的職業。在古代,人們缺少精確的報時手段,晚上的報時就幾乎全靠打更的了。甚至很多農村城鎮都有打更的。那時候大家晚上很少有文化娛樂生活,基本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們聽到更夫的打更聲,便知道了時間,按慣例該做什麼。
第三,驅逐鬼魂。在古代,那裡沒有多少燈光。晚上,鬼魂會出來玩耍。打更的聲音很大,鬼最怕噪音,打更的人的聲音特別響亮,強大到足以驅走惡靈。到第五班之後,天氣很快就會晴朗起來,更夫就會大喊: “安然無恙,回家吧”就是告訴那些鬼魂,白天很快就來了。
看起來古代的更夫在晚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