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歲的寶寶大晚上哭
1. 寶寶一歲但是晚上睡覺老哭怎麼回事
寶寶哭得原因有很多 1、環境因素,寶寶睡眠環境要安靜舒適 2、寶寶有沒有睡前玩的很興奮 3、寶寶有沒有身體不舒服啊,或者是冷了或者熱了 4、寶寶可能缺鈣, 缺鈣症狀: 1.常表現為多汗,與溫度無關,尤其是入睡後頭部出汗,使小兒頭顱不斷磨 擦枕頭,久之顱後可見枕禿圈。 2.精神煩躁,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有時家長發現小兒不如以往活潑。 3.夜驚,夜間常突然驚醒,啼哭不止。 4.1歲以後的小兒表現為出牙晚,有的小兒1歲半時仍未出牙,前囪門閉合延遲,常在1歲半後仍不閉合。 5.前額高突,形成方顱。 6.常有串珠肋,是由於缺乏維生素D,肋軟骨增生,各個肋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似串珠樣,常壓迫肺臟,使小兒通氣不暢,容易患氣管炎,肺炎。
2. 寶寶一歲多點,半夜哭鬧是為什麼
嬰兒夜裡哭鬧的原因很多,往往與睡眠條件不好而引起的身體不適有關,也有可能是缺鈣的表現。其他原因如飢餓、被子蓋得太多、或衣服太緊等也可引起寶寶晚上哭鬧。另外,睡前過度興奮或緊張、白天睡眠太多也可影響寶寶晚上的睡眠。而寶寶的大腦發育尚未成熟,生理上尚未建立固定的作息時間表,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晚上因為睡不著覺而哭鬧。 在寶寶出現輕度哭鬧或煩躁不安時可採取輕拍或撫摸孩子的方法,這樣可使寶寶重新入睡。在寶寶哭鬧時,父母不要馬上又抱又哄,這樣會養成孩子夜間經常醒來的不良習慣。 此外,應給寶寶安排個安靜、舒適的睡眠場所,房間里要溫度適宜、空氣清新。每天晚上最好定點關燈,給寶寶創造一個安靜的睡眠環境。在睡姿方面,寶寶最好側睡,尤其是吃飽後應向右側睡,俯卧易壓住口鼻影響呼吸,導致做噩夢。 缺鈣也會導致兒童睡眠不安穩,多夢,易緊張。 此外,寶寶常常會莫名其妙的害怕,產生恐懼感,造成神經緊張。他不讓你們走可能也是因為害怕,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故意撒嬌,尋求他人的關注。 不過你家寶寶缺鈣的可能性比較大,先去醫院作個健康檢查,看是不是缺鈣了吧。
3. 一歲的寶寶半夜睡覺老是哭鬧是什麼原因
想要讓寶寶乖乖睡覺,首先要檢視寶寶為何睡不好?總括有以下因素: 1 睡眠形態尚未成熟:所以常有「日夜顛倒」的現象。 2 不恰當的育嬰習慣:例如媽媽夜晚檢查寶寶是否尿濕和更換尿布,以及抱著寶寶入睡、擔心寶寶肚子餓而抱起來喝奶等,導致嬰兒夜間睡眠蘇醒頻率高,睡眠質量因而下降。 3 夜間流汗:寶寶衣服穿得太多太緊、棉被太厚,或是屋內的空氣不流通,加上寶寶皮膚散熱快,容易流汗,因而睡不好、易醒來哭鬧。 4 夜間哭鬧:寶寶可能因為肚子餓、身體不舒服(例如腹脹、腸絞痛或其他疾病)、發燒、尿布濕了、感覺太熱或太冷等,都會引起夜哭。 5 白天過度刺激:例如運動量過多、生活作息改變、給予過度的興奮刺激,都會導致夜裡驚醒。 6 心理因素:看不到爸媽的「分離焦慮」,或單純想找人陪,都會造成寶寶在夜間不睡覺。 從嬰兒睡眠觀察健康情況 嬰兒在睡眠中出現的一些異常現象,往往是在向家長報告他將要或已經患了某些疾病,因此,父母應學會在嬰兒睡覺時觀察他的健康情況。 正常的嬰兒在睡眠時比較安靜舒坦,呼吸均勻而沒有聲響,有時小臉蛋上會出現一些有趣的表情。有些嬰兒,在剛入睡時或即將醒時滿頭大汗,可以說大多數嬰兒夜間出汗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大汗淋漓,並伴有其他不適的表現,就要注意觀察,加強護理,必要時去醫院檢查冶療。比如嬰兒入睡後大汗淋漓,睡眠不安,再伴有四方頭、出牙晚、囟門關閉太遲等徵象,這便是患了佝僂病。 若夜間睡覺前煩躁,入睡後全身干澀,面頰發紅,呼吸急促,脈搏增快(嬰兒正常脈搏是110次/分),便預示即將發燒。若睡眠時哭鬧,時常搖頭、抓耳,有時還發燒,這時可能是患了外耳道炎、濕疹或是中耳炎。若睡覺時四肢抖動,則是白天過度疲勞所引起的,不過,睡覺時聽到較大響聲而抖動則是正常反應;相反,要是毫無反應,而且平日愛睡覺,則當心可能是耳聾。若在熟睡時,尤其是仰卧睡時,鼾聲較大、張嘴呼吸,而且出現面容呆笨,鼻樑寬平,則可能是因為扁桃體肥大影響呼吸所引起的。要是睡覺後不斷地咀嚼、磨牙的話,則可能是蛔蟲,或白天吃得太多,或消化不良。若睡覺後用手搔屁股,且肛門周圍有白線頭樣的小蟲在爬動,則是蟯蟲病。若嬰兒睡著後手指或腳指抽動且腫脹,要仔細檢查一下,看是否被頭發或其他纖維絲纏住。 總之,媽媽應當在嬰兒睡覺時多觀察小兒是否有異常變化防止延誤病情。對症解決,讓寶寶一覺到天亮!如何從嬰兒睡眠情況來判斷母乳量夠不夠? 嬰兒飲食應含有足夠的熱量和豐富的營養物質,以保證其生長發育及正常代謝所需要。此外,食物還需適合嬰兒消化吸收的特點,母乳最為符合這種要求。一般來說,新生兒出生後3~6小時可開始哺乳,較早開始餵奶有利於母乳分泌及防止新生兒低血糖,未餵奶前可喂少量糖水。此後根據小兒睡眠規律可每3~4小時餵奶一次,一晝夜6~7次。4~5個月小兒一晝夜哺乳可減至5次。每次哺乳約15~20分鍾,根據吸吮能力及生活能力的不同,適當延長或縮短每次哺乳時間,以吃飽為宜。寶寶只要吃得飽,睡得自然也就香。寶寶吃得飽與不飽,完全可以通過睡眠情況觀察出來。 如果母奶量足夠的話,嬰兒多在10~15分鍾之內就能吃飽,吃飽後的嬰兒就不哭不鬧地玩或安靜地入睡。如果寶寶吃完奶仍久久不能入睡,或入睡後不久又哭鬧起來,或仍煩躁不安、不高興,或未能維持3個小時就要吃奶了,這些情況都說明奶量不夠。有的寶寶吃奶時間較長,若用20多分鍾仍吃不飽,就說明奶不足。即使在吃奶時入睡了,並不說明是吃飽入睡,而是由於吃奶時間過長,導致嬰兒疲乏入睡。這樣寶寶睡眠中易於醒來,每次醒來都有強烈吃奶慾望,常常是急促地大口大口地吸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