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為什麼睡覺時間長
㈠ 新買的烏龜總睡覺是為什麼
溫度低,烏龜是爬行動物,一般溫度低於19度就會出現活動量減少,從而出現烏龜睡覺的情況。
冬眠,當周圍環境氣溫低於12度時烏龜就會冬眠,一般它會睡到明年春天溫度變得暖和了才會醒來,冬眠通常在南方是1、2月左右,北方10月底到來年的3月。
熟悉了環境,當一隻烏龜對周圍的飼養的環境有所了解以後,就會出現食來張口的情況,平時會很少活動,甚至慢慢的就會變成一隻愛睡覺的懶龜了。
患有腐甲病,有時烏龜殼上會有潰爛的跡象,有些甚至龜殼出現了洞穴或者可見龜肉,這是它患上了腐甲病,容易藏到黑暗的環境不進食,只知道睡覺。
軟體病,烏龜由於長時間的營養不良,或者缺少曬太陽,容易引起軟體病,變得食慾不振,動作緩慢,經常睡覺。
㈡ 烏龜怎麼一直睡覺!
1,烏龜一直睡覺屬於冬眠,烏龜為變溫動物。水溫降到10℃以下時,即靜卧水底淤泥或有覆蓋物的鬆土中冬眠。冬眠期一般從11月到次年4月初,當水溫上升到15℃時,出穴活動,水溫18℃~20℃開始攝食。烏龜基本上一天五分之三的時間都在睡覺,不睡覺也要閉著眼睛養神。
2,烏龜屬半水棲,半陸棲性爬行動物。主要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庫,池塘及其它水域。白天多陷居水中,夏日炎熱時,便成群地尋找蔭涼處。性情溫和,相互間無咬斗。遇到敵害或受驚嚇時,便把頭,四肢和尾縮入殼內。
3,烏龜是雜食性動物,以動物性的昆蟲,蠕蟲,小魚,蝦,螺,蚌,植物性的嫩葉,浮萍,瓜皮,麥粒,稻穀,雜草種子等為食。耐飢餓能力強,數月不食也不致餓死。
(2)烏龜為什麼睡覺時間長擴展閱讀
烏龜在冬眠期不需投餵食料,也不需換水,此時期的主要工作一是保溫,如在水池四周以及水池與圍牆之間的空地上覆蓋稻草;二是防止烏龜天敵的侵害。烏龜的天敵主要是老鼠,蛇以及某些鳥類。老鼠危害最凶,能將烏龜咬傷甚至咬死,螞蟻常爬食有裂縫的烏龜卵,故在養殖管理中,應當注意防止這些天敵的侵入。
冬眠前10天左右開始不給烏龜吃東西,讓其排除身體內的糞便,等其完全進入冬眠狀態的時候,只要用一條濕潤的毛巾蓋住就可以,然後放到一個沒有什麼噪音的地方就可以。
一般說來,烏龜的適應性和抗病力都比較強,不易患病。人工養殖時,只要注意隨時搞好清潔衛生,常常更換飼養池的水,烏龜一般都不會生病。常見疾病檢查方法:
1,檢查烏龜的頭部時,可用拇指和食指趁其不注意時扣住頭的後側,動作要很迅速,否則一旦讓其縮入殼內,要檢查就很難了。烏龜的眼睛應該是非常澄清,明亮,若發現有眼臉腫大及較多的淚液形成時,表示眼睛已經出了問題,原因除了眼睛感染,異物,角膜外傷或白內障之外,較常見的是由於維他命A缺乏所引起的結膜炎。
2,烏龜並沒有外耳部,它的耳朵是位於眼睛後方的一個封閉的鼓室。耳朵常發生的問題為膿腫,膿腫有時會造成分泌液由歐斯泰交氏管進入咽喉的後方,結果往往造成附近組織有蜂窩組織炎,或者膿液會變成堅硬且濃縮的情形。
3,要檢查烏龜的嘴巴往往不是一件容易事。如有必要檢查的情況下,不得已只好藉助於麻醉的方法。嘴巴打開之後要注意是否有紅斑,出血點,壞死,黃疸或乾酪樣的病,以做為疾病診斷的依據。
㈢ 小烏龜為什麼老是睡覺
睡覺是烏龜的習性喜好,屬於正常現象。
不吃東西的原因及治療:
一、氣溫低
一般情況下,氣溫在25度以下時,烏龜的食慾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甚至沒有食慾。所以,正常情況下,烏龜冬眠蘇醒後要根據溫度的高低來分析烏龜應否吃東西。如果氣溫較長時間(3天以上)在25度以下,烏龜不吃東西一般都屬於正常;如果氣溫較長時間(3天以上)高於25度烏龜仍然不吃東西,就不正常了。對於屬於氣溫低導致的烏龜不吃東西,處理方法是:順其自然,待氣溫回升,烏龜自然就會吃東西了。
二、喂不當
就是投餵食物的方法不正確導致烏龜不吃東西。比如,給烏龜投喂它不想吃的食物,或者擺放食物的位置讓烏龜不方便進食,等等。對於這類屬於投餵食物的方法不正確導致烏龜不吃東西,只要按照正確的投餵食物方法給烏龜投餵食物,它就吃東西了。
三、地不熟
就是環境不熟悉導致烏龜不吃東西。主要表現在,有些烏龜買回來後,新的環境會令烏龜產生陌生、不安甚至恐懼的情緒。
在這種情況下,烏龜一般要經過3-7天才會進食,有些對新環境接納能力差的烏龜甚至要1—2周才會進食。對於這類原因導致的烏龜不吃東西,處理方法就是要盡量給烏龜提供安全舒適的環境,盡量減少對烏龜的干擾,讓烏龜盡快適應新的環境。
四、病不吃
就是烏龜因為得了疾病而不吃東西。有些疾病,如白眼病、肺炎、腸胃病等,會令烏龜食慾不振,出現厭食、拒食的現象。對於這種情況,必須對症治癒疾病後,烏龜才會吃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