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為什麼臘月二十三晚上燒天地香

為什麼臘月二十三晚上燒天地香

發布時間: 2023-09-09 19:41:31

Ⅰ 在臘月二十三要送灶神上天,這個民俗的來源是什麼

小年,即每年農歷臘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爺的節日。它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其主要活動有兩項:掃年和祭灶。除此之外,還吃灶糖的習俗,有的地方還要吃火燒、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

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

祭灶的由來

祭灶的風俗,由來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記述春秋時孔丘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的話。

先秦時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為祀灶、門、行、戶、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說為門、井、戶、灶、中雷;或說是行、井、戶、灶、中雷)。祭灶時要設立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為祭品。要陳列鼎俎,設置籩豆,迎屍等等。帶有很明顯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跡。

灶君的傳說

廿三灶神,也稱灶王、灶君、灶王爺、灶公灶母、東廚司命等,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司飲食之神。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說。後來又衍生出許多說法。晉以後則列為督察人間善惡的司命之神。

自人類脫離茹毛飲血,發明火食以後,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灶就逐漸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崇拜灶神也就成為諸多拜神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了。故《禮記·祭法》中「王為群姓立七祀」,即有一祀為「灶」,而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戶,或立灶」。

中國古代就有祭祀灶神的。魏晉以後,灶神有了姓名。隋杜台卿《玉燭寶典》引《灶書》稱,「灶神,姓蘇,名吉利,婦名搏頰」。唐李賢注引《雜五行書》又稱,「灶神名禪,字子郭,衣黃衣,披發,從灶中出」。灶神初為女神,或稱是老婦,或稱是美女,說法諸多。

大約出於清代的《敬灶全書》則稱,灶君姓張,名單,字子郭,當屬男神。現在民間供奉的東廚司命定福灶君,是一對老夫婦並坐,或是一男兩女並坐,即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畫像。

中國道教興盛之後,曾借《經說》之論,將灶神說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時辰,善知人間之事。每月朔旦,記人造諸善惡及其功德,錄其輕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書」。後來就發展成了既有灶君爺爺,又有灶君奶奶之說。在不同的地區里,灶君夫婦又由不同的人選來充當,同時伴隨著當地流行的民間傳說故事。

剪窗花

剪好窗花後貼在屋子裡,給家裡增添了許多過年的喜氣。

窗花圖案有各種動、植物、人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綉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

沐浴理發

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而沐浴理發的活動,多集中在小年前後進行。

熱點內容
為什麼手機有一些軟體沒網了 發布:2025-02-05 09:09:09 瀏覽:483
贛榆區為什麼不好就業 發布:2025-02-05 09:04:06 瀏覽:893
電腦硬碟是好的為什麼不能識別 發布:2025-02-05 09:03:25 瀏覽:515
喜歡吃太鹹的東西是為什麼 發布:2025-02-05 08:54:58 瀏覽:483
小米藍牙的絕對音量為什麼關不掉 發布:2025-02-05 08:54:16 瀏覽:909
婁曉娥為什麼找不到傻柱的心 發布:2025-02-05 08:54:02 瀏覽:584
為什麼有的白酒會帶顏色呢 發布:2025-02-05 08:47:24 瀏覽:929
為什麼排卵試紙顏色變淺 發布:2025-02-05 08:36:11 瀏覽:605
蘋果為什麼自帶壁紙不同 發布:2025-02-05 08:28:12 瀏覽:651
女生說外面為什麼是晴天怎麼回 發布:2025-02-05 08:23:55 瀏覽:771